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2001-2024年审定的迟熟中籼水稻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1
作者 顾见勋 王新刚 +1 位作者 谭小莉 陈蔡隽 《中国种业》 2025年第2期69-72,83,共5页
为了解21世纪以来湖北省审定的迟熟中籼水稻品种信息,助力水稻品种培育和产量提升,对2001-2024年湖北省审定的迟熟中籼水稻品种的类型、选育单位、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稻瘟病抗性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审定的迟熟中籼... 为了解21世纪以来湖北省审定的迟熟中籼水稻品种信息,助力水稻品种培育和产量提升,对2001-2024年湖北省审定的迟熟中籼水稻品种的类型、选育单位、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稻瘟病抗性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审定的迟熟中籼水稻品种数量增长较快,2016-2024年年均审定品种数量是2001-2015年的3.3倍;品种类型以杂交稻为主,杂交稻品种占比近96%,两系杂交稻增长较快,2016-2024年审定的两系杂交稻是三系杂交稻的2.4倍;企业逐步成为品种选育的主体,2016-2024年第一选育单位为企业的品种占比近75%,水稻商业化育种成效明显;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稳步增长,由8408.2kg/hm^(2)增长到9857.7kg/hm^(2);稻瘟病抗性水平显著提升,2016-2024年湖北审定品种稻瘟病抗性级别为1级、3级的品种占比51%;米质水平提高不明显,不同时期变化较大,影响湖北迟熟中籼水稻品种米质的主要因素是垩白度和碱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迟熟 中籼 水稻 农艺性状 米质 稻瘟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39个中稻品种2022年度耐热性鉴定与利用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超新 黄意 +8 位作者 李洪洲 杨淑惠 杨俊武 牟枭 毛灏桦 徐俊英 肖本泽 顾见勋 杨隆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鉴定评价2022年度湖北省已进入第二年区试的39个中稻品种的耐热性,利用江汉平原抽穗开花至灌浆结实期自然高温的气候特点,通过分期播种,采用田间自然鉴定与玻璃温室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本年度高温时段很好地覆盖了供... 为鉴定评价2022年度湖北省已进入第二年区试的39个中稻品种的耐热性,利用江汉平原抽穗开花至灌浆结实期自然高温的气候特点,通过分期播种,采用田间自然鉴定与玻璃温室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本年度高温时段很好地覆盖了供试材料田间第1播期的开花期,以及第2、3播期的孕穗期和开花期,完全达到了鉴定条件要求;玻璃温室的温度也完全达到了鉴定条件要求,鉴定结果有效。39份供试材料耐热性总体表现优良。佳稻2806、贡两优17和荃优803等3个耐热性强的品种可优先审定后在热害常发稻区进行推广应用,其中佳稻2806还可作为耐热性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利用。29个耐热性较强的品种可根据其他性状综合表现进行审定,并在热害常发稻区推广应用,其中扬辐糯4号、襄中稻2号、金籼占925、华珍166、襄中稻3号、楚晶丝苗、福香288和黄华占等8个耐热性较强的常规品种(系),在耐热性育种种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7个品种耐热性表现一般至较弱,其中源两优888、CD3A/宜恢80和19香等3个耐热性较弱的品种应优先淘汰。华两优2134、华两优8620、沪研优1017和南红3号等4个耐热性表现一般的品种,在推广应用中也要特别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性 自然高温鉴定 玻璃温室鉴定 利用评价 中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现状、问题及建议措施 被引量:8
3
作者 付玲 高明鑫 +1 位作者 谭小莉 胡君 《中国种业》 2020年第7期19-23,共5页
为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质量水平,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近年来以种子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监管手段,开创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和种子检验工作新局面。总结了湖北省种子质量... 为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质量水平,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近年来以种子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监管手段,开创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和种子检验工作新局面。总结了湖北省种子质量监管与检验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分析了当前种子质量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子质量监管 种子检验 技术体系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种子认证试点示范工作成效与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付玲 高明鑫 +1 位作者 谭小莉 胡君 《中国种业》 2022年第8期59-61,共3页
为贯彻落实《种子法》,积极探索实施种子认证制度,湖北省承担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农作物种子认证试点示范工作。总结了湖北省水稻种子认证开展情况,对试点示范工作的主要措施与成效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对... 为贯彻落实《种子法》,积极探索实施种子认证制度,湖北省承担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农作物种子认证试点示范工作。总结了湖北省水稻种子认证开展情况,对试点示范工作的主要措施与成效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对推进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出台、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认证 水稻 试点示范 成效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4家种子检验机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5
作者 高国文 高明鑫 +3 位作者 王惠 胡君 刘斌 杨斌 《中国种业》 2023年第7期23-25,共3页
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当阳市,襄阳市谷城县,十堰市郧阳区4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复评审,发现4家机构质量体系运转正常,近3年参加农业农村部能力验证的结果均为合格,能够胜任授权范围内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和委托检验的相关... 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当阳市,襄阳市谷城县,十堰市郧阳区4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复评审,发现4家机构质量体系运转正常,近3年参加农业农村部能力验证的结果均为合格,能够胜任授权范围内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和委托检验的相关工作,但也存在诸如对评审依据文件等认识上的偏差,对标准查新不及时,体系文件受控不科学,仪器状态标识不准确,样品流转不规范等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对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运转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质量 检验机构 运行 问题 原因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早稻种子供需形势分析与对策
6
作者 许祖革 吕维林 +1 位作者 叶晓君 吴文雄 《中国种业》 2023年第2期26-29,共4页
近年来,湖北省鼓励地方恢复双季稻,加大早稻生产支持力度,全省早稻面积得到恢复增加。经调研分析发现湖北省早稻种子生产面临品种特性导致基地不好落实、早稻种子特性决定利润空间有限、企业考虑经营风险不愿扩大生产等诸多问题,提出了... 近年来,湖北省鼓励地方恢复双季稻,加大早稻生产支持力度,全省早稻面积得到恢复增加。经调研分析发现湖北省早稻种子生产面临品种特性导致基地不好落实、早稻种子特性决定利润空间有限、企业考虑经营风险不愿扩大生产等诸多问题,提出了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模式探索、加大技术攻关、严打抢购套购行为等对策,多措并举引导湖北省早稻种子生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早稻 种子供需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认证引领推动湖北省油菜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付玲 高明鑫 +1 位作者 谭小莉 胡君 《中国种业》 2021年第7期20-22,共3页
种子质量认证是2016年新修订的《种子法》中设立的一项新制度,为贯彻落实《种子法》,探索完善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农业农村部2016年启动研究设计种子认证方案,201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子认证试点示范。湖北省是最早承担油菜种子认证... 种子质量认证是2016年新修订的《种子法》中设立的一项新制度,为贯彻落实《种子法》,探索完善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农业农村部2016年启动研究设计种子认证方案,201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子认证试点示范。湖北省是最早承担油菜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省份,经过5年的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已成为全国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一张名片。对种子认证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成效进行总结,提出了加快实施种子认证制度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认证 油菜种子 试点示范 成效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来湖北省审(认)定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表现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立军 唐道廷 +6 位作者 向礼波 汪华 曾凡松 龚双军 史文琦 张学江 喻大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2-985,共4页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抗条锈性现状,对湖北近10年来审(认)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田间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并采用系谱朔源法对各品种的条锈抗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目前审(认)定的小麦品种抗条锈性整体水平较低;抗性主要来自繁六、南大2...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抗条锈性现状,对湖北近10年来审(认)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田间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并采用系谱朔源法对各品种的条锈抗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目前审(认)定的小麦品种抗条锈性整体水平较低;抗性主要来自繁六、南大2419、阿夫、洛类等抗源,有效抗源较单一且抗性已基本丧失,抗锈育种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湖北 条锈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小麦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朱展望 杨立军 +6 位作者 佟汉文 唐道廷 刘易科 汪华 陈泠 张宇庆 高春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为评价湖北省小麦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水平,对湖北省2008年以来选育的183份小麦新品系和2000年以来审定的30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进行了田间接种鉴定,并通过系谱分析对审定的30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来源进行了推测。结果显示,在18... 为评价湖北省小麦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水平,对湖北省2008年以来选育的183份小麦新品系和2000年以来审定的30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进行了田间接种鉴定,并通过系谱分析对审定的30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来源进行了推测。结果显示,在183个参试品系中,对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感及以上水平的品系占27.32%,其中2010-2011年度和2011-2012年度中感赤霉病品系所占比例分别为42.31%和30.00%,比前两年有明显的提高。2000年以来湖北省审定的30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以中感为主,占56.7%,只有2个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抗。对审定品种的系谱分析表明,湖北省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主要来源于南大2419及其衍生系、阿夫及其衍生系、太谷核不育抗病材料,部分品种的赤霉病抗性可能有多个来源,如鄂麦24、鄂麦25、鄂麦26和荆麦103等。推测湖北省当前主导品种鄂麦596、鄂麦352、襄麦25和襄麦55抗性来源都为南大2419,赤霉病抗性来源单一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湖北 赤霉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
10
作者 丁华 顾见勋 +3 位作者 王婧 刘姣 黄紫嫣 杨洁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213-216,共4页
对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域参试品种的品质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晚籼是参试品种中优质稻最多的类别;参试糯稻品种的碱消值及糙米率是影响糯米优质率的主要因素;参试非糯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全部达到优质稻要求,透明度及胶稠... 对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域参试品种的品质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晚籼是参试品种中优质稻最多的类别;参试糯稻品种的碱消值及糙米率是影响糯米优质率的主要因素;参试非糯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全部达到优质稻要求,透明度及胶稠度品质指标表现较好,整精米率、垩白度及碱消值为影响湖北省水稻区试优质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试 品质 评价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湖北省区试中稻品种耐热性鉴定与利用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恒奇 封佳彤 +10 位作者 宋超新 顾见勋 王建平 李亚男 杨俊武 余明志 阿依木剑 杨龙 徐俊英 杨隆维 肖本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9-1566,共8页
高温热害严重威胁中稻生产,对其产量、品质和育性等多方面都有较大影响。为给湖北省水稻品种审定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挖掘出耐热的优异水稻种质资源供育种利用,本研究利用江汉平原地区田间与玻璃温室的高温环境,对湖北省近年参... 高温热害严重威胁中稻生产,对其产量、品质和育性等多方面都有较大影响。为给湖北省水稻品种审定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挖掘出耐热的优异水稻种质资源供育种利用,本研究利用江汉平原地区田间与玻璃温室的高温环境,对湖北省近年参试的中稻新品种进行抽穗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总体耐热性较好,在耐热性较强至强的品种中常规品种(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占比相当,而三系杂交稻组合占比次之。本试验共鉴定筛选出耐热性强且优于耐热对照丰两优4号的品种20份,其中有粤禾丝苗、润珠香占、S532、楚糯3号和利丰占等5份常规品种(系),既可以作耐热性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利用,也可优先审定后在热害常发稻区作耐热品种推广应用;荃优133、荃优晶占和荃优锦禾等5份三系杂交水稻品种,C两优300、全两优5号和恩两优454等10份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可在同等条件优先审定后在热害常发稻区作耐热品种推广应用,其亲本或亲本之一通过进一步鉴定,可能从中筛选出优异耐热性种质资源材料。另外,还鉴定出特优559、华浙优1534和中广优2号等32份品种耐热性较弱至弱,建议在审定时要特别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性 自然高温胁迫 温室高温胁迫 种质资源 开花期 中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玉米种子纯度鉴定工作的成效与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玲 高明鑫 +1 位作者 谭小莉 胡君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2期38-40,共3页
评定种子质量,种子纯度是一项重要指标。田间小区正季种植鉴定是判定种子纯度是否合格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湖北玉米种子纯度田间小区正季种植鉴定基本情况进行介绍,总结了提高精准度、提升技术、保持能力和良种化率的成效,以及采取科学... 评定种子质量,种子纯度是一项重要指标。田间小区正季种植鉴定是判定种子纯度是否合格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湖北玉米种子纯度田间小区正季种植鉴定基本情况进行介绍,总结了提高精准度、提升技术、保持能力和良种化率的成效,以及采取科学规范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出了下一步普及分子检测、保障3个安全和提高监管效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纯度 种植鉴定 成效 措施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加强杂交水稻南鉴工作管理的成效及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玲 高明鑫 +1 位作者 谭小莉 胡君 《中国种业》 2022年第7期31-33,共3页
为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监控,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对湖北省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海南冬季种植鉴定(南鉴)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主要成效,完善了工作措施,提出了下一步加强南鉴工作管理的建议,以期更优质地服务于湖北种业,持续提... 为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监控,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对湖北省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海南冬季种植鉴定(南鉴)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主要成效,完善了工作措施,提出了下一步加强南鉴工作管理的建议,以期更优质地服务于湖北种业,持续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南鉴 成效 措施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湖北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的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洪林 付玲 +3 位作者 王新刚 顾见勋 陈蔡隽 王桂娟 《中国种业》 2023年第2期39-42,共4页
农作物品种管理是种子管理的基础,品种审定是种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对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湖北品种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1个创新、抓住2个重点、健全3个体... 农作物品种管理是种子管理的基础,品种审定是种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对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湖北品种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1个创新、抓住2个重点、健全3个体系、满足4种需求”的工作建议,以提高品种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农作物 品种管理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联合体试验监管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见勋 王新刚 《中国种业》 2021年第9期43-45,共3页
对湖北省近年来水稻联合体试验开展情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主要从水稻联合体试验现状、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对联合体试验的监管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为湖北省联合体试验的顺利开展和规范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联合体试验 监管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湖北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洪林 付玲 +3 位作者 王新刚 顾见勋 陈蔡隽 谭小莉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44-47,51,共5页
小麦是湖北第一大夏粮作物,第二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结了小麦种业在育种创新、用种保障、良种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对存在的品种市场占有率低、种子供应率低、综合效率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做实创... 小麦是湖北第一大夏粮作物,第二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结了小麦种业在育种创新、用种保障、良种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对存在的品种市场占有率低、种子供应率低、综合效率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做实创新、做强企业、做优服务、做严管理的工作建议,以推进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小麦种业 高质量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体系作用织密湖北种子质量监管网络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玲 高明鑫 +1 位作者 谭小莉 胡君 《中国种业》 2020年第8期35-36,共2页
为加强春季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发挥种子检验体系作用,全面监控种子质量,不断完善种子质量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对2020年湖北省春季种子质量监管工作的做法进行了总结... 为加强春季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发挥种子检验体系作用,全面监控种子质量,不断完善种子质量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对2020年湖北省春季种子质量监管工作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监管 检打联动 检验体系 技术水平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湖北大豆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洪林 付玲 +3 位作者 王新刚 陈蔡隽 顾见勋 谭小莉 《中国种业》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深入推进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在全国大豆三大产区中,湖北属于南方优质高蛋白大豆产区,主要用于豆制品加工和鲜食。尽管湖北大豆生产在全国的比重不是很大,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深入推进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在全国大豆三大产区中,湖北属于南方优质高蛋白大豆产区,主要用于豆制品加工和鲜食。尽管湖北大豆生产在全国的比重不是很大,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出湖北大豆种业取得的成效,分析出湖北大豆生产存在的商品化率低、单产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低、深加工程度低等困难,提出了育品种推良种提单产、延长产业链做优企业、规模化生产提升机械化水平、深加工增价值等措施建议,以推进大豆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大豆种业 高质量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湖北水稻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洪林 付玲 +2 位作者 王新刚 顾见勋 陈蔡隽 《中国种业》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湖北是全国十三大粮食主产区之一,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份之一,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33.3万hm2(3500万亩)左右,总产1900万t左右,面积和总产常年位居全国第6位和第5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总结湖北省水稻... 湖北是全国十三大粮食主产区之一,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份之一,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33.3万hm2(3500万亩)左右,总产1900万t左右,面积和总产常年位居全国第6位和第5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总结湖北省水稻种业在育种科技、品种审定、良种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面临的育种创新资源利用不足、品种竞争力不强和营销手段较弱等问题,提出了重点提升四种能力,即育种创新能力、企业综合实力、种企营销能力、社会化服务能力,以推进湖北水稻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水稻种业 高质量发展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湖北水稻种子产业深度发展之需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承亮 付云海 +2 位作者 许志勇 彭闲力 王奕 《中国种业》 2013年第12期17-21,共5页
近几十年来,湖北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显著推动了湖北农业结构性调整,为区域农业纵深成长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也暴露出一系列矛盾:种子资源逐步丰富与利用率不高并存,科研实体逐渐增多与创新能力不强并存,种业企业迅猛... 近几十年来,湖北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显著推动了湖北农业结构性调整,为区域农业纵深成长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也暴露出一系列矛盾:种子资源逐步丰富与利用率不高并存,科研实体逐渐增多与创新能力不强并存,种业企业迅猛发展与品牌认可度不高、龙头企业缺乏并存,行业供种库容逐渐增强与供种结构不良并存,种子商业化能力逐步增强与前沿生物技术应用不足并存,行业管理力量逐步增强与管理效果不佳并存,产业优质化趋势明确与政策不回应并存等等。以此提出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培植龙头企业、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巩固区域制种产业、引导产业市场国际化拓展、激励提升品牌认可度、鼓励产业优质化升级等综合措施推进地区种子产业,实现区域农业长足、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业发展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