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且慢说“应用哲学可以休矣”——答吴忠同志
1
作者 穷目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7期31-33,共3页
近几年来,经常听到有些同志对应用哲学这个用语的责难。其中不少人是出于要防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上的庸俗化和简单化、防止将哲学混同于具体科学理论这样一种良好的愿望,也有的同志对目前以应用哲学的名义所写的文章、著作中存在的... 近几年来,经常听到有些同志对应用哲学这个用语的责难。其中不少人是出于要防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上的庸俗化和简单化、防止将哲学混同于具体科学理论这样一种良好的愿望,也有的同志对目前以应用哲学的名义所写的文章、著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提出批评,进而将这些缺点和问题同应用哲学划了等号,还有的同志从根本上否定应用哲学的存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哲学 政治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具体科学 哲学应用 庸俗化 黑格尔 存在价值 哲学家 部门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理论的三个层次
2
作者 徐厚德 杜云波 《江汉论坛》 1985年第7期9-10,共2页
众所周知,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我们以为,以往哲学界把世界观单纯看作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想统统在内)的根本观点”,把哲学方法论看作只是关于“总的普遍的方法”的学问,这是不够全面的... 众所周知,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我们以为,以往哲学界把世界观单纯看作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想统统在内)的根本观点”,把哲学方法论看作只是关于“总的普遍的方法”的学问,这是不够全面的。抽象的“整个世界”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所谓“整个世界”,是由无限复杂和永恒运动着的“局部世界”或“具体世界”所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局部世界的看法,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都要受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支配、指导,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首先面对的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只能是面对世界的某一部分、某一特定领域,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日常生活 哲学理论 理论体系 三个层次 思想 哲学方法论 社会 世界观 部门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哲学”应当干些什么
3
作者 李步楼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5-38,共4页
“应用哲学”这个概念到底能不能成立。直到现在在我国哲学界还有很大的争议。我这里着重就应用哲学应当干些什么,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关键词 应用哲学 应当 哲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论皮日休的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苏民 《江汉论坛》 1987年第6期63-67,共5页
皮日休(约公元833-884年),唐代襄阳人,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一位献身于农民革命战争的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封建阶级官修史书《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未给皮日休立传.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试图通过否认皮日休参加过唐末农民起... 皮日休(约公元833-884年),唐代襄阳人,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一位献身于农民革命战争的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封建阶级官修史书《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未给皮日休立传.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试图通过否认皮日休参加过唐末农民起义的事实来'抬高'皮日休的地位,但并不为人所信服.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除继续谴责皮日休'从贼'外,在学术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认为《皮子文薮》中'书序论辩诸作,亦多能原本经术,……不得仅以词章目之.'李松寿《重刊宋本文薮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中国思想史 中世纪 皮日休 思想家 辩证法思想 知识分子 政治思想 无神论思想 天地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醒道德良知 强化责任伦理──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格”、“国格”、“四有”和“责任”的论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许苏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1期6-10,共5页
关键词 责任伦理 邓小平 道德良知 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 民族凝聚力 人格 国格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6
作者 许苏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4-30,共7页
如果我们不是以“狭隘的地域性”的眼光,而是以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社会文化问题,那么,我们所面对的历史文化遗产实在太丰富了:就大的文化系统来说,中国的、西欧的、印度的、俄罗斯的、阿拉伯的……;就时代来说:古代... 如果我们不是以“狭隘的地域性”的眼光,而是以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社会文化问题,那么,我们所面对的历史文化遗产实在太丰富了:就大的文化系统来说,中国的、西欧的、印度的、俄罗斯的、阿拉伯的……;就时代来说:古代的、中世纪的、近代的……;就阶级来说,“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同一阶级中的不同集团还各有各的主义”!就学科来说,政治的、伦理的、艺术的、宗教的、哲学的……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呢?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系列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恩格斯 统治阶级 资产阶级 毛泽东 无产阶级 新文化 正确对待 方法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发展过程新探
7
作者 张甲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22-28,共7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过程分为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两半个过程,强调指出后半过程更为重要。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已有的哲学论著只是对前半过程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把它分为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六个阶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过程分为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两半个过程,强调指出后半过程更为重要。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已有的哲学论著只是对前半过程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把它分为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六个阶段,并作了详尽的阐述,而对于“更为重要”的后半过程却研究甚少,既没有把它分出什么阶段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过程 主客观矛盾 认识发展 客观事物 客体 判断句 主体 认识运动 反作用 主要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上对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
8
作者 张甲辰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7期3-6,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开放的一般原理,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地位,设计了改革开放的实施细则,揭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规律,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开放的一般原理,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地位,设计了改革开放的实施细则,揭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规律,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前,在全党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最近的重要谈话精神之际,深入了解他在改革开放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不仅对于深刻理解他最近谈话的精神,推动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毛泽东思想 重大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战略地位 邓小平同志 重大发展 基本路线 解放生产力 长期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主要是防止“左”
9
作者 龚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8期11-13,共3页
(一)主要防止“左”,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今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时,明确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从原则上讲,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所当然的是有右反右,有“左”反“左”。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右与... (一)主要防止“左”,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今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时,明确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从原则上讲,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所当然的是有右反右,有“左”反“左”。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右与“左”有不同的表现,对反击的重点,应当明确。虽然有的时候,挑战来自两方面,既有右,也有“左”,但更多的时候,挑战主要来自一个方面。邓小平同志“主要是防止‘左’的思想”,大致产生于“文革”后期。在这之后,他一直坚持了这一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路线 邓小平同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防止 思想 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 右倾 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
10
作者 张甲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邓小平文艺思想 丰富和发展 文艺工作者 社会功能 文艺与政治 社会效益 文艺创作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文化心理素质的造就——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11
作者 许苏民 《学习与实践》 1987年第10期36-37,35,共3页
无论是谈文化发展,还是讲精神文明建设,其核心都是如何塑造人的文化心理素质的问题。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或精神文明的状况,对于塑造人的文化心理素质起行巨大的作用。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东方精神文明曾经塑造了几千年来的中... 无论是谈文化发展,还是讲精神文明建设,其核心都是如何塑造人的文化心理素质的问题。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或精神文明的状况,对于塑造人的文化心理素质起行巨大的作用。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东方精神文明曾经塑造了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这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存亡继绝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现代化 社会文化氛围 中华民族 文化发展 历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千年到来之际的反思——鸟瞰历史进程,评说当今学界
12
作者 许苏民 《学术界》 2001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关键词 历史进程 学术思想 社会发展 人道主义 科学精神 民主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