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和宣传邓小平人才理论的新作──《邓小平人才论》评介
1
作者 张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邓小平人才理论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人才思想 人才论 毛泽东人才思想 科学体系 时代特征 教育与培养 使用与管理 思想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泽民在坚持邓小平理论上的重大贡献
2
作者 张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2-16,共5页
江泽民同志坚持邓小平理论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发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提出把邓小平理论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 ,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江泽民同志不仅从理论高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以一系... 江泽民同志坚持邓小平理论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发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提出把邓小平理论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 ,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江泽民同志不仅从理论高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以一系列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和怎样坚持邓小平理论这一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而且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邓小平理论 旗帜 重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荣开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对科学发展观丰富的内涵、提出的现实依据、历史依据、理论依据、时代依据及其重大理论和...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对科学发展观丰富的内涵、提出的现实依据、历史依据、理论依据、时代依据及其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了多视角的深层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经济社会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荣开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归根到底是因为它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上有着重大突破和创新。这些突破和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路线的新阐释;“三个标准”(实践、生产力、人民利益标准)的新运用;矛盾分...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归根到底是因为它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上有着重大突破和创新。这些突破和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路线的新阐释;“三个标准”(实践、生产力、人民利益标准)的新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新发挥;改革方法的新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新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体家庭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地位
5
作者 傅泽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氏族在原始社会的一定阶段(普那路亚家庭及对偶制家庭时期)居于基础地位,但并不是整个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原始社会末期,以父权制家庭为代表的个体家庭已经居于社会的主导地位。这可以从对各种原始家庭形式的分析中看出来,马克思在1... 氏族在原始社会的一定阶段(普那路亚家庭及对偶制家庭时期)居于基础地位,但并不是整个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原始社会末期,以父权制家庭为代表的个体家庭已经居于社会的主导地位。这可以从对各种原始家庭形式的分析中看出来,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研究及恩格斯撰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也多有论述。实事求是地分析以父权制家庭为代表的个体家庭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地位,对于了解私有制的产生原因、个体家庭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积极作用以及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家庭 原始历史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民主和法制建设思想的两大特色
6
作者 苏涛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0期5-6,共2页
邓小平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从对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中,高屋建瓴地把握住了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提出要明确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通过强化对拥有特殊权力的党和政府的监督,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 邓小平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从对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中,高屋建瓴地把握住了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提出要明确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通过强化对拥有特殊权力的党和政府的监督,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民主 法制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观比较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海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2-44,共3页
本文分别从权力的来源、权力的价值取向、权力的行使和监督等三个方面来对各种权力观加以比较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最先进、最富有时代性的权力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关键词 权力观 比较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先进文化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 被引量:3
8
作者 寇从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65,共2页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中非常重要而又富有新意的内容。本文对先进文化进行了理论阐述 ,指出了中国先进文化所具有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实践“代表中国...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中非常重要而又富有新意的内容。本文对先进文化进行了理论阐述 ,指出了中国先进文化所具有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文化 主旋律 文化阵地 文化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时代精神的基本建构 被引量:3
9
作者 寇从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9-31,共3页
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充分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时代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践基础,以“三个代表”为核心和灵魂,以与时俱进为根本标识,时代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充分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时代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践基础,以“三个代表”为核心和灵魂,以与时俱进为根本标识,时代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精神 先进文化 精神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县级干部执政能力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家顺 李海新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159-161,共3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县级干部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加强县级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极端紧迫性。针对县级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建立科学的干部选任、培训、考评制度,提升依法行政的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县级干部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加强县级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极端紧迫性。针对县级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建立科学的干部选任、培训、考评制度,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完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干部 执政能力建设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依法执政 被引量:2
11
作者 寇从俊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24-25,共2页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的制度创新。新时期新阶段,必须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深刻理解和把握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并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切实提升党的依法执政能力,这是关系到中...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的制度创新。新时期新阶段,必须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深刻理解和把握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并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切实提升党的依法执政能力,这是关系到中国人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 依法执政 执政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新视角
12
作者 黄家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2-74,共3页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发展的知识化、社会经济的市场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给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新的态势、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协...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发展的知识化、社会经济的市场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给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新的态势、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高度,确立物质文明与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视角,运用新的思维来构筑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建设 新视角 道德素质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文化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13
作者 寇从俊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9-103,共5页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首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首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伦理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文化观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论增强忧患意识
14
作者 张武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4-7,共4页
忧患意识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经验;忧患意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时代特征。增强和保持党的忧患意识有着鲜明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 忧患意识 爱国精神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认知结构对反映的影响和制约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祥 马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认知结构 主体认知 认识客体 加工处理 信息材料 解释工具 重新建构 客体对象 影响和制约 调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被引量:1
16
作者 泽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5-37,共3页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提法是理论界在研究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要求,...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提法是理论界在研究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先进生产力对生产力结构调整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变革所提出的要求,它具有阶段性、客观性、基础性、层次性等重要特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提法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发展要求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省委“三新”战略构想 再现老工业基地辉煌
17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8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战略构想 农业产业化 “三新” 财源建设 剩余劳动力 新突破 黄石市 区域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