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个案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玉堂 黄南珊 刘保昌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4期12-23,共12页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旨在通过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思想文化水平,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培育农村文化生态环境,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基本文化需求。通过对湖北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的背景、现状、问题...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旨在通过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思想文化水平,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培育农村文化生态环境,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基本文化需求。通过对湖北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的背景、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分析,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史上的特异景观——“李白文化现象”阐释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念龙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5-90,共6页
李白其人其诗 ,特别是内容丰富、历时久远的李白故事传说 ,它们广泛持久的流播、衍绎和再塑 ,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李白文化现象”。李白其人其诗的超常奇异性、盛唐时代的精神氛围和传统的士文化社会心态 ,成为这一现象的生... 李白其人其诗 ,特别是内容丰富、历时久远的李白故事传说 ,它们广泛持久的流播、衍绎和再塑 ,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李白文化现象”。李白其人其诗的超常奇异性、盛唐时代的精神氛围和传统的士文化社会心态 ,成为这一现象的生成机制 ;“三型李白论”是这一文化现象的透析思路。求解这一文化现象 ,不仅对李白研究有拓展和深化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文化现象 生成机制 三型李白论 透析思路 求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理时代情理审美关系的畸变——略论宋代理学对文学的深层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南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7-142,共6页
重理时代情理审美关系的畸变——略论宋代理学对文学的深层影响黄南珊一、理学对文论的深层影响:理本意识、理性思维、理欲之辨理学作为宋代的重要社会思潮和理论结晶,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 重理时代情理审美关系的畸变——略论宋代理学对文学的深层影响黄南珊一、理学对文论的深层影响:理本意识、理性思维、理欲之辨理学作为宋代的重要社会思潮和理论结晶,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文学创造的理性思维和宋诗的理性化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审美关系 理性思维 时代情 伦理理性 理性化 创作主体 理欲之辨 《朱子语类》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加快建设现代环境文明——近年来国内文化环境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南珊 《学术论坛》 2003年第5期146-150,共5页
近年来,国内关于文化环境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对文化环境的概念内涵、结构形态、基本特征、功能作用以及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实现途径等进行了全面探讨。文章对此加以简要述评,并对今后文化环境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出了三点建... 近年来,国内关于文化环境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对文化环境的概念内涵、结构形态、基本特征、功能作用以及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实现途径等进行了全面探讨。文章对此加以简要述评,并对今后文化环境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出了三点建议,即立足于环境思维和环境本体意识,着重于"怎样建"的现实问题,致力于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环境 环境哲学 环境思维 思维方式 环境本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法国学者巴迪的老舍研究——兼及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的某些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永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巴黎第七大学教授保尔·巴迪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老舍小说创作 ,探讨老舍独具的民族素质与其作品内蕴及社会生活的关系 ,对其小说创作的总体特点和若干经典作品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对巴迪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老舍 保尔·巴迪 文化人类学方法 小说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文学运动中的“盗天火者”──纪念瞿秋白诞辰100周年
6
作者 吴永平 宋致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瞿秋白 诞辰100周年 中国革命 革命文学运动 鲁迅 文学语言 俄苏文学 国民党 革命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独具特色的学术力作——吴祖明研究员新著《求真集》读后
7
作者 黄南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吴祖明 《求真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创新精神 领导干部 政治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女性文学通观
8
作者 宋致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7-70,共4页
长江流域女性文学创作得江山之助和历史变迁之力,显示出奇光异彩。其发展轨迹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壮大的趋势;其创作主体主要是趋俗的艺妓群体和淑雅的闺阁作家;其美感特色主要表现为婉约自然。明清以来,它与启蒙思想文化紧密结合,汇... 长江流域女性文学创作得江山之助和历史变迁之力,显示出奇光异彩。其发展轨迹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壮大的趋势;其创作主体主要是趋俗的艺妓群体和淑雅的闺阁作家;其美感特色主要表现为婉约自然。明清以来,它与启蒙思想文化紧密结合,汇成反对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女性文学 发展轨迹 创作主体 启蒙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楼梦》到《激流三部曲》的文学史考察
9
作者 张啸虎 《江汉论坛》 1984年第12期47-52,共6页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两部以描写封建家庭的崩溃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名著: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红楼梦》和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叶的《激流三部曲》,即《家》《春》《秋》。对这两部重要的划时代作品,作比较的历史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两部以描写封建家庭的崩溃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名著: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红楼梦》和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叶的《激流三部曲》,即《家》《春》《秋》。对这两部重要的划时代作品,作比较的历史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课题。所涉及的领域是很广泛的,本文仅就几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三部曲 十八世纪 文学史 巴金 长篇小说 二十世纪 封建家庭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变革的信息在文学作品中的透露
10
作者 张啸虎 《学习与实践》 1986年第6期51-53,共3页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家庭结构的改革。在家庭结构的问题上,谁当家是一个重要问题。人们说,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反映着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所以,在家庭中,什么人当家的问题,是一个家庭问题,同时又永远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家庭结构的改革。在家庭结构的问题上,谁当家是一个重要问题。人们说,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反映着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所以,在家庭中,什么人当家的问题,是一个家庭问题,同时又永远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文学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变革 文学作品 信息 家庭结构 人际关系 社会问题 经济体制 家庭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阶段湖北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
11
作者 庄春梅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2期40-41,共2页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产业深入发展的前提,只有解决体制障碍、体制弊端,才有可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又一轮发展。我省如何实现文化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在竞争中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关键词 湖北 文化产业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小说《大悲寺外》新解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永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7,共7页
我国现代作家起步之初从欧洲近现代文学中汲取养料者甚多,但从中发现“灵的文学”的传统,并在创作中仿效者,只有许地山、老舍等二三人。《大悲寺外》将2 0余年的前尘后事绾系在少年的一桩无心之过上,将死魂的宽恕之语化为生人挣扎不开... 我国现代作家起步之初从欧洲近现代文学中汲取养料者甚多,但从中发现“灵的文学”的传统,并在创作中仿效者,只有许地山、老舍等二三人。《大悲寺外》将2 0余年的前尘后事绾系在少年的一桩无心之过上,将死魂的宽恕之语化为生人挣扎不开的心灵死结,让睽隔于阴阳两界的两个灵魂无休止地纠葛着、矛盾着、斗争着,以揭示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使人知所恐惧,知所希求”,正体现出西方近代“灵的文学”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悲寺外》 老舍 短篇小说 文学创作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依于理 情理交至——叶燮理性美学观新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南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21-26,共6页
叶燮的理性美学观倡导察识征理而以理性为艺术立法 ,提出“幽渺以为理”而为艺术理性定位 ,强调情得理真、情依于理而申扬“情理交至”论 ,分别解答了文学与理性。
关键词 叶燮 理性美学观 艺术理性 情理交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大同均平思想与道德理想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当代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南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道德理想主义 均平思想 中国现代化 平均主义 发展生产力 圣贤人格 社会主义 大同理想 理想人格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派”文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永平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汉派”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商周时期,而以清末民初近代工业化时期为大盛。“汉派”文化是内地都市文化,根植于江汉平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近年来,湖北省倾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以华中特大城市武汉为凤头,以周边100... “汉派”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商周时期,而以清末民初近代工业化时期为大盛。“汉派”文化是内地都市文化,根植于江汉平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近年来,湖北省倾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以华中特大城市武汉为凤头,以周边100公里内的8座中小城市为辅翼,重塑以“江汉汇通、楚风汉韵、兼容并包”为主要特征的“汉派”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派”文化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崭新的理论命题──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南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1-10,共10页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标揭的四个崭新的理论命题,即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重在素质;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不仅语言是新的,而且思维...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标揭的四个崭新的理论命题,即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重在素质;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不仅语言是新的,而且思维也是新的,典型地体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第三代领导集体 邓小平理论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憧憬灵肉统一的浪漫情爱理想境界——《廊桥遗梦》的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论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南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弗朗西丝卡作为《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是当代西方情爱文学中富于奇情异彩的独特形象,其所体现的梦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性、执著与超越的张力关系,构成其浪漫情爱世界的三个叙事节点;其婚外情缘的冥冥注定、自由天性的焕然激扬、理智... 弗朗西丝卡作为《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是当代西方情爱文学中富于奇情异彩的独特形象,其所体现的梦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性、执著与超越的张力关系,构成其浪漫情爱世界的三个叙事节点;其婚外情缘的冥冥注定、自由天性的焕然激扬、理智舍弃的相反相成,昭示了情爱本体与情爱主体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朗西丝卡 浪漫情爱 自由天性 内在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蒙与庄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啸虎 《当代作家评论》 1985年第3期13-19,共7页
一早在三十年代末,郭沫若就写过《鲁迅与庄子》一文,颇有影响。比较不是一致,自然不是说鲁迅等于庄子,而是指某些方面有某种相似或相联系之处,或其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本文提出“王蒙与庄子”的课题,即是试图从一个侧面对王蒙的创作方... 一早在三十年代末,郭沫若就写过《鲁迅与庄子》一文,颇有影响。比较不是一致,自然不是说鲁迅等于庄子,而是指某些方面有某种相似或相联系之处,或其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本文提出“王蒙与庄子”的课题,即是试图从一个侧面对王蒙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有所探讨。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存在着极广泛而深刻的继承和借鉴的关系。当代文艺与古代文艺,当代作家与古代作家,正如中国文艺与外国文艺;中国作家与外国作家那样,其间互相吸收,交流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创作方法 当代作家 三十年代 艺术风格 蝴蝶 革命浪漫主义 意识流 渊源关系 古代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把握若干重要关系 促进文化产业健全发展(上)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南珊 《学术论坛》 200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根据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和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十二个重要关系,这对于有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全发展和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根据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和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十二个重要关系,这对于有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全发展和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若干重要关系 辩证思维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对艺术理性性能维度的美学阐解
20
作者 黄南珊 庄春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2-66,共5页
明清时期文论家揭示出审美领域中艺术理性的四个性能维度,这就是求同性、主常性、有穷性、求善性维度。四个性能维度审美标格同一,整合性地标示出认识论、价值论、审美论的意义祈向。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艺术理性 性能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