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裴大新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2期28-34,共7页
-
文摘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决不是西方特有的现象和专利品。因为在“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面,都有一些那怕是还不大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因为在每个民族里面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的空想主义,就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关键词
中国空想社会主义
孙中山
社会主义运动
外国资本主义
康有为
新民主主义
洪秀全
近代中国
中国人民
大同思想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梁启超介绍西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杨汉鹰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5年第2期59-65,共7页
-
文摘
谈起西方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人们自然会提到较早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梁启超。国内外的一些学者都曾指出:“梁启超作为一个比较了解欧美思潮的知识分子,本来是最早在文章中提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人”:“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的那篇文章,是中国第一篇论述社会主义的文章”。但是,以往的一些文章大都偏重于介绍,而对梁启超为什么会较早地注意并介绍社会主义学说,他是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学说的,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态度到底如何等问题,则很少探讨。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
关键词
梁启超
社会主义学说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族资产阶级
清议报
知识分子
社会革命
资产阶级改良派
国家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政治稳定中的文化因素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汉鹰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88年第10期7-11,共5页
-
文摘
改革和外放给我们的政治体制增添了活力,也给我们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带来了希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原有的政治秩序、原有的政治习惯和心理素养,又受到了改革带来的挑战。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成为两个同时引人注目的课题。一、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 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解决新独立国家在政治功能和政治体系建构中遇到各种困境而兴起的政治发展,在近二、三十年的过程中,自身也经历了不少的历程。
-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文化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改革开放
政治发展
政治体制
政治秩序
心理素养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划清平均主义与社会主义界限
- 4
-
-
作者
刘其发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5年第2期1-5,共5页
-
文摘
一场世人瞩目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运动,正在中国大地兴起。伴随改革,人们的思想必将出现又一次大解放。《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经济模式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平均主义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因此,从理论到实践划清平均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界限,使人们从思想上驱走平均主义这个幽灵,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一个迫切任务。
-
关键词
平均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按劳分配原则
劳动者
经济体制改革
资产阶级法权
资本主义制度
平均分配
经济模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略述毛泽东关于地方政权建设的基本思想
- 5
-
-
作者
刁田丁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3期15-18,共4页
-
文摘
中国革命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是实行农村武装割据,首先建立小块红色政权,然后逐步发展到夺取全国政权。因此,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地方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亲自动手,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探讨,对地方政权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思想原则。
-
关键词
地方政权
“议行合一”
毛泽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略述
民主集中制
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会议
基本思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民族区域自治和地方自治的区别
- 6
-
-
作者
陈嘉陵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3期31-35,共5页
-
文摘
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建立与推行,如果从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算起,已有三十八年的历史了。地方自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鼓吹和推行,如果从号称“地方自治之家”的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清末民初,也叫嚷过地方自治,但从未实行过。现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早已代替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属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地方自治,也早已过时了。列宁说:“问题恰恰在于不能把对于我们已经过时的东西,当作阶级也已过时的东西,当作对于群众也已过时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第214页)。因此,我们把民族区域自治和地方自治,暂且撇开民族因素,都作为地方自治政权,加以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看清民族区域自治和地方自治的本质区别及其特点,而且还有利于看清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这对我们更好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有现实意义的。
-
关键词
地方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
资本主义国家
自治权
自治机关
地方议会
民族自治地方
方机
中央政府
资本主义民主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怎样看待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问题
- 7
-
-
作者
陈嘉陵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4年第11期38-41,66,共5页
-
文摘
究竟什么是民族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它包含一些什么内容?目前我国理论界的认识尚不一致。本文除了谈谈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外,并就杨文炬同志《事实上不平等是指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别》(载《民族研究》1983年第三期)一文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一、事实上不平等既指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别;
-
关键词
经济文化发展
社会发展阶段
民族问题
斯大林
各民族
当前任务
列宁
资产阶级民主
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关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