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研究——以湖北、湖南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凯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81,共9页
艰苦的抗战八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战时湖北、湖南后方手工业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勃兴的原因。通过比较两湖后方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异同,本文认为,在战时工业品异常短缺的背景下,两湖后方手... 艰苦的抗战八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战时湖北、湖南后方手工业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勃兴的原因。通过比较两湖后方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异同,本文认为,在战时工业品异常短缺的背景下,两湖后方手工业与有限的机器工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坚持长期抗战,提升鄂西、湘西山区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均发挥突出作用,从而成为大后方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后方 手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湖北汉江流域的农业改良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长义 徐凯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1-356,共6页
1931年和1935年的两次特大水灾,使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村经济遭受空前破坏。为扭转农业日趋萧条的局面,在国内工商界和农业院校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和湖北地方政府在汉江流域修复水利设施、推广优良品种、建立合作组织、整顿田赋积弊,... 1931年和1935年的两次特大水灾,使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村经济遭受空前破坏。为扭转农业日趋萧条的局面,在国内工商界和农业院校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和湖北地方政府在汉江流域修复水利设施、推广优良品种、建立合作组织、整顿田赋积弊,这一系列农业改良措施,使处于困境中的汉江流域农村经济得到短暂的恢复,为全民族抗战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湖北 汉江流域 农业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驻防八旗的民族关系问题研究——从荆州旗、民的几次斗殴事件入手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潘洪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6,共5页
满汉关系是清代民族关系史的重要内容,其中驻防八旗的民族关系问题亦颇值得注意。通过对荆州驻防八旗的几个斗殴事件的述评,我们看到,驻防八旗与当地人民的关系,既有友好相处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而后者也是值得注意的。
关键词 清代 民族关系 驻防八旗 斗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具文”现象——以清代禁赌禁娼为例的讨论 被引量:4
4
作者 潘洪钢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5期142-150,共9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皇帝的圣旨、诏谕,国家的法律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令,大多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表现出律令与实际社会生活的严重脱节,这就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具文现象”。本文以清代禁赌禁娼为主要事例,讨论了此种社会现象...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皇帝的圣旨、诏谕,国家的法律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令,大多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表现出律令与实际社会生活的严重脱节,这就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具文现象”。本文以清代禁赌禁娼为主要事例,讨论了此种社会现象的成因和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文 清代 禁赌 禁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社会中的民间谣谚与社会政治生活——以清代谣谚为例的讨论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洪钢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6期146-151,共6页
传统社会中民间谣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资料。清代是距今较近的一个时代,流传至今的谣谚丰富多彩,其中涉及时政的部分,是在缺乏表达途径的时代,下层人民呼声的一种表达。由此形成的社会舆论,在当时也会造... 传统社会中民间谣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资料。清代是距今较近的一个时代,流传至今的谣谚丰富多彩,其中涉及时政的部分,是在缺乏表达途径的时代,下层人民呼声的一种表达。由此形成的社会舆论,在当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比较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清代民谣 谚语 政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述评
6
作者 曾成贵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8期23-25,共3页
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去读书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客观的,要研究它现在就消灭商品生产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起作用两个界限必须分清,不能混淆毛泽东读书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一、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我们的... 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去读书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客观的,要研究它现在就消灭商品生产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起作用两个界限必须分清,不能混淆毛泽东读书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一、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11页)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斯大林 集体所有制 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赤壁”文化现象述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澜 雷家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7,共6页
关键词 赤壁之战 文化现象 黄州 乌林 《元丰九域志》 曹操 周瑜 地理总志 赤壁赋 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谥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潘洪钢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7,共9页
谥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传统,历来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清朝大张旗鼓地给明代崇祯帝、惠帝上尊谥及给大批明代臣民以专谥、通谥,是将谥法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之心。通过对赐谥、追谥、夺谥的操控,谥法成为清朝皇帝驾驭... 谥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传统,历来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清朝大张旗鼓地给明代崇祯帝、惠帝上尊谥及给大批明代臣民以专谥、通谥,是将谥法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之心。通过对赐谥、追谥、夺谥的操控,谥法成为清朝皇帝驾驭臣下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倡导某种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或者在某个特定的时期表明政府的某种态度,都可能通过谥法来实现。谥法在清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谥法 政治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驻防八旗与科举考试 被引量:9
9
作者 潘洪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89,共5页
科举制度到清代已成末路,但仍是清代选用人才的“正途”。清代对于八旗子弟参加科举考试,采取了一整套有别于汉族的特殊政策,而在驻防地参加科举考试对于驻防八旗别有一番意义:是从客居走向土著居民的标志之一;是生计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 科举制度到清代已成末路,但仍是清代选用人才的“正途”。清代对于八旗子弟参加科举考试,采取了一整套有别于汉族的特殊政策,而在驻防地参加科举考试对于驻防八旗别有一番意义:是从客居走向土著居民的标志之一;是生计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是旗、民关系或者说满汉民族关系发展的标志;是旗内各民族文化程度高度发展的表现。从科举制度研究的角度看,此种政策是对科举制度在民族与等级统治背景下一种变通与调整,表现出科举制度在清代仍有其生命力和灵活性,而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民族关系史的角度看,这种对不同民族区别对待的考试政策,表现出民族统治政策的灵活性,是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驻防八旗 科举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勃诺夫使团中国之行评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成贵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0期77-81,共5页
1926年,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发动的中国国民革命迈进了第三个年头.远离中国革命前线的莫斯科,为了获取关于中国革命现状及其前景的第一手资料,派出布勃诺夫使团访问中国.这个表面并不起眼但实际上具有非常权威的代表团,对中国政局产生... 1926年,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发动的中国国民革命迈进了第三个年头.远离中国革命前线的莫斯科,为了获取关于中国革命现状及其前景的第一手资料,派出布勃诺夫使团访问中国.这个表面并不起眼但实际上具有非常权威的代表团,对中国政局产生过重大影响.过去我们对布勃诺夫使团的中国之行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以至对某些重大问题的探讨不易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布勃诺夫使团的中国之行作一简要的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勃诺夫 苏联顾问 莫斯科 代表团 华北 使团 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 蒋介石 北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八宿的四象划分与四季天象无关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胜利 《天文学报》 198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划分为四象,所根据的是某一时刻二十八宿排列在空中的地平方位,而不是根据四季天象。因此,只有四象与四方的对应关系,而不存在四象与四季的对应关系。那种认为二十八宿的四象划分与中国古代的四季天象有关的观点是错... 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划分为四象,所根据的是某一时刻二十八宿排列在空中的地平方位,而不是根据四季天象。因此,只有四象与四方的对应关系,而不存在四象与四季的对应关系。那种认为二十八宿的四象划分与中国古代的四季天象有关的观点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十八宿 对应关系 四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群众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方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2期28-30,共3页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陈云在长期革命生活中十分重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群众观点,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生动的时代特色,对于今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搞好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陈云在长期革命生活中十分重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群众观点,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生动的时代特色,对于今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搞好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群众观 执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北抗战中的张自忠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方杰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抗日战争中,鄂北地处战时首都重庆前卫,战略地位特别重要。日本侵略者为巩固武汉外围,从1939年4月至1940年6月,先后在鄂北地区的随县、枣阳、襄阳一线向中国军队发动侵略攻势。张自忠率部与日军周旋于鄂北地区,战斗十分激烈,最后以身殉职。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鄂北 张自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怎样高扬了爱国主义
14
作者 曾成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 国民党 毛泽东 抗日战争 资产阶级 共产党领导 中共中央 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主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15
作者 曾宪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国民党政府 策略方针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爱国主义精神 策略思想 抗日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辞办黄埔军校问题之考述
16
作者 曾成贵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5期33-36,共4页
蒋介石辞办黄埔军校问题之考述曾成贵从某种意义上说,蒋介石是靠黄埔军校发家的。然而,在创办军校的过程中,他却借故辞职,拂袖而去。考述蒋的此番去就行藏,对于研究国民党政治力量的分化离合,对于研究蒋介石的政治思想和品格,都... 蒋介石辞办黄埔军校问题之考述曾成贵从某种意义上说,蒋介石是靠黄埔军校发家的。然而,在创办军校的过程中,他却借故辞职,拂袖而去。考述蒋的此番去就行藏,对于研究国民党政治力量的分化离合,对于研究蒋介石的政治思想和品格,都不无意义。1924年1月24日,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蒋介石 黄埔军校 国民党 胡汉民 陈其美 广东政局 委员长 军官学校 中共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大”后两年间毛泽东与周恩来建党思想比较论
17
作者 曾成贵 《理论月刊》 CSSCI 1993年第8期7-10,共4页
中共六大是1928年6、7月间召开的。这时候,党正处于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折过程中,组织上、思想上都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得到解决,使之在实践上有所遵循。毛泽东和周恩来分别在不同岗位上作了... 中共六大是1928年6、7月间召开的。这时候,党正处于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折过程中,组织上、思想上都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得到解决,使之在实践上有所遵循。毛泽东和周恩来分别在不同岗位上作了理论阐述,为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体系的建构和形成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思想 中共六大 历史性转折 党正 思想建设 国民革命 党的建设 农村革命根据地 古田会议决议 党的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李宗仁的抗战思想
18
作者 曾成贵 《学术论坛》 1988年第4期88-92,45,共6页
1987年,笔者曾以《论李宗仁的抗战思想》为题发表文章(见《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第八期)。着重探讨李宗仁提出并系统阐述其抗战思想的原因,及其内容和实践。其时,有关问题或者尚未论及,或者浅尝即止。今续前文试作再论,请读者指教。李... 1987年,笔者曾以《论李宗仁的抗战思想》为题发表文章(见《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第八期)。着重探讨李宗仁提出并系统阐述其抗战思想的原因,及其内容和实践。其时,有关问题或者尚未论及,或者浅尝即止。今续前文试作再论,请读者指教。李宗仁何时提出并系统阐述抗战思想研究一种思想,评定它所产生的时间是十分必要的。李宗仁何时提出并系统阐述自己的抗战思想呢?他在回忆录中说:“经过长时期的反复考虑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宗仁 全面抗战 焦土政策 系统阐述 毛泽东 理论与实践 有关问题 思想研究 周恩来 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主义是中国抗日的精神支柱
19
作者 曾成贵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8期17-19,共3页
爱国主义是中国抗日的精神支柱曾成贵中国人民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刻,回顾抗日战争岁月中爱... 爱国主义是中国抗日的精神支柱曾成贵中国人民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刻,回顾抗日战争岁月中爱国主义所曾发生的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主义 精神支柱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华民族 蒋介石 感召力 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昌起义后的宋教仁
20
作者 石方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9-91,共3页
武昌首义后,为了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扩大首义后的革命影响,宋教仁先后在上海、武汉、南京等地亲自参加和领导了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工作,先后参加并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实现资产... 武昌首义后,为了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扩大首义后的革命影响,宋教仁先后在上海、武汉、南京等地亲自参加和领导了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工作,先后参加并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实现资产阶级法制的开创者和具体实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起义 宋教仁 活动及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