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和生长点 被引量:2
1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7期15-16,共2页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保持永久的生命线和不息的生长点,关键就是要将研究工作置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全面而不是片面地认识和理解实践,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实践,自始至终不脱离实践。
关键词 实践 实践观 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湖北省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湖北省社科联课题组 《理论月刊》 2000年第4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21世纪 湖北 经济形势 国企改革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昆满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7-9,共3页
共产党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是借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而来的。“可持发展”理论本原意义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共产党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强调的是共产党与执政环... 共产党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是借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而来的。“可持发展”理论本原意义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共产党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强调的是共产党与执政环境,特别是党与人民群众之间血肉相联、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人 可持续发展 社会生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湖北抗洪救灾精神的启示
4
作者 张俊 沈祖良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抗洪抢险 防汛抗洪 启示 防汛通信网 社会主义现代化 湖北经济 长江干堤 历史最高水位 江汉平原 特大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历史科学武装人们头脑
5
作者 郝孚逸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19,共3页
当前,一场声势浩大、且扎扎实实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正在各地农村普遍展开,城市也将陆续进行。与此同时,基本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等等,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方式与其相结合。这种内容比较集中又比较丰富的... 当前,一场声势浩大、且扎扎实实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正在各地农村普遍展开,城市也将陆续进行。与此同时,基本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等等,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方式与其相结合。这种内容比较集中又比较丰富的教育,如果一直坚持下去,并注重实效,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思想素质乃至科学文化水平,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在这一切教育当中,始终离不开的一项教育内容,便是历史教育。这里说的历史教育,主要指的是历史教育的一个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即历史科学的教育。加强历史科学的教育,也就是注意用历史科学武装人们的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科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武装 思想教育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 科学文化水平 政治思想素质 历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
6
作者 夏振坤 《理论月刊》 CSSCI 1994年第9期8-12,共5页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夏振坤一迄今为止,西方发展经济学,一般都是以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摆脱了殖民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落后国家的工业化作为其研究对象,把这些国家称之为“发展中国家。”其所以如此,既有客观原因,也有...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夏振坤一迄今为止,西方发展经济学,一般都是以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摆脱了殖民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落后国家的工业化作为其研究对象,把这些国家称之为“发展中国家。”其所以如此,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来说,主要是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形成 发展主体 资源地区 资产阶级 发展经济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中心地 资本主义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主要标志探析
7
作者 张俊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9期7-9,共3页
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其原因在于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今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 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其原因在于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今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戏剧与历史真实——兼及当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有关争议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孚逸 《理论月刊》 2000年第11期20-23,共4页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崇尚自然、尊重历史为创作原则,注重历史真实首先是一个思想、艺术观念的问题;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用当时时代所能达到的先进思想去观照历史,既不失历史的真实面貌,又使历史剧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莎士比亚的悲剧凡涉...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崇尚自然、尊重历史为创作原则,注重历史真实首先是一个思想、艺术观念的问题;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用当时时代所能达到的先进思想去观照历史,既不失历史的真实面貌,又使历史剧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莎士比亚的悲剧凡涉及历史素材的,不管其范围大小和数量多少,都不违反历史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 历史题材 历史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源典精神与人文传统——关于炎黄文化的一点思考
9
作者 陈昆满 王晓清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7期15-17,共3页
一、炎黄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源典精神炎黄文化是史前文化向文明时代发展延续的文化类型,它具有很典型的原生性,是中国文明的母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总体格局成型的决定因素。炎黄文化的原生形态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 一、炎黄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源典精神炎黄文化是史前文化向文明时代发展延续的文化类型,它具有很典型的原生性,是中国文明的母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总体格局成型的决定因素。炎黄文化的原生形态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文明始祖与民族共同体的分合及扩散中华民族起源的人类学基础发生于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晚期氏族、部落群体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的原生形态,从史前文化所反映的时空的巨大模糊性可以对民族起源有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认识。神话与传说所衍射的“史影”,是史前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附丽于炎帝、黄帝的诸多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黄文化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史前文化 原始社会 黄帝 文化蕴涵 部落 中华民族文化 炎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新发展
10
作者 陶德麟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9期4-6,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共产党 重要思想 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思想 中国实际 江泽民 总书记 “三个代表” 十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初探
11
作者 张俊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期20-25,共6页
江泽民十分重视科技创新问题,认为科技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从我国科技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加强基础研究... 江泽民十分重视科技创新问题,认为科技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从我国科技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此还应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要发扬科学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快科技体制创新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科技创新 重要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东方芝加哥”——关于把武汉建设成国际性都市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祖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24,3,共4页
要在实践中把武汉建设成国际性城市,首先需要从理论上明确什么样的城市才算得上国际性城市?所谓国际性城市是指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度和国际知名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生产要素的国际流量大... 要在实践中把武汉建设成国际性城市,首先需要从理论上明确什么样的城市才算得上国际性城市?所谓国际性城市是指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度和国际知名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生产要素的国际流量大的区域性或全球性中心城市。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芝加哥 国际性城市 武汉经济 国际竞争力 国际知名度 技术开发区 城市国际化 中心城市 国际机场 对外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史学的正统之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7-102,共6页
宋元史学的正统之辨王晓清(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正统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传统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围绕正统的界说、区别以及内涵等问题,传统史家出现了长期争呜。宋元时期正统之辨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这既是当时民族矛... 宋元史学的正统之辨王晓清(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正统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传统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围绕正统的界说、区别以及内涵等问题,传统史家出现了长期争呜。宋元时期正统之辨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这既是当时民族矛盾激化在政治生活中的反映,也是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论 欧阳修 《通鉴纲目》 元史学 各与正统 正统思想 《宋史》 三史 《春秋》 毕仲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知识经济潮流正奔涌而来──关于知识经济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祖良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8-10,共3页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世界知识 若干问题 工业经济 科技成果 经济一体化 20世纪 发达国 经济形态 信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个统筹”的整体性哲学内涵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孚逸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2,共6页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先提出来的。“五个统筹”所体现的哲学内涵,不仅一般地表现在哲学的思维方法上,更重要的应该是...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先提出来的。“五个统筹”所体现的哲学内涵,不仅一般地表现在哲学的思维方法上,更重要的应该是在这种思想方法所内在蕴含的哲学整体性的范畴之中,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唯物史观所体现的社会历史运动及其规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经济 整体性 哲学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中国 经济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不同理解谈起 被引量:4
16
作者 郝孚逸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3,共5页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接从分工和分配这一主题入手,在将经济学和哲学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上,为建立新的唯物史观的人的哲学奠定了初步的但又是永久性的基础。在此之后,马克思的经济学和哲学研究在不同的著作中虽各有侧重,但...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接从分工和分配这一主题入手,在将经济学和哲学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上,为建立新的唯物史观的人的哲学奠定了初步的但又是永久性的基础。在此之后,马克思的经济学和哲学研究在不同的著作中虽各有侧重,但两者一直都是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并在最终创造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分配 经济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毛泽东的“家书”说起
17
作者 杜建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毛泽东 领导干部 共产党人 正确对待 毛泽东同志 为人民服务 最广大人民 反腐败 党的性质 为人民谋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城市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8
作者 沈祖良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7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大城市发展 客观必然 城市化进程 中心城市 湖北长江经济带 小城市 长江流域 湖北汽车工业 中等城市 “金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沈祖良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先进性 共产党员 党建理论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党员 新时期 工人阶级政党 概括 创造性 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反一报复”——世贸框架内的贸易保护措施
20
作者 王贵庭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8期56-57,共2页
加入世贸不等于无条件开放国内市场。在世贸框架之内,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利用合法(符合世贸规则)的贸易保护措施保护本国利益,例如“两反一报复”。
关键词 贸易保护 反倾销 反补贴 报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