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哲学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哲学关系问题评说(之六) 被引量:2
1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1,共2页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一说,可以信其有,也可以信其无。说"有"者,是因为现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种种联系无不是社会联系;说"无"者,则是因为种种被称为社会联系的关系或活动都有各个自身的称谓,无需用一个什么社会联系去称呼它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联系 关系问题 评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哲学关系问题评说(之四)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65,共2页
看到这篇文章的这个题目,有人会感到这是一个老得说不出什么新话的问题,也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个"经济学哲学"问题。所谓经济学哲学,原是就马克思的一部分著作而言的,在形式上从哲学或从经济学出发、而在内容上则将经济学和哲学放在... 看到这篇文章的这个题目,有人会感到这是一个老得说不出什么新话的问题,也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个"经济学哲学"问题。所谓经济学哲学,原是就马克思的一部分著作而言的,在形式上从哲学或从经济学出发、而在内容上则将经济学和哲学放在一起。在这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关系问题 经济学哲学 评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要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哲学由来--五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3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58,共2页
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体系中,有两对哲学范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各门具体科学中都有各自特有的范畴。哲学中的范畴是反映各门科学共同规律的最普遍最基本的概念,真正... 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体系中,有两对哲学范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各门具体科学中都有各自特有的范畴。哲学中的范畴是反映各门科学共同规律的最普遍最基本的概念,真正具有认识价值和行为价值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概括起来的科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 哲学范畴 抽象劳动 必要劳动 实践 具体科学 认识价值 学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两大“发现”的理论宗旨--十一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4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9-60,共2页
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成就,被恩格斯概括为两大"发现",这便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当然,这不是说马克思的理论成就只表现在这两个方面,这一点恩格斯也说得很明白;但既然称作"发现",那就不是一般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发现” 实践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恩格斯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哲学演化--马克思劳动理论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三)
5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55-56,共2页
关于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的理论,从劳动价值论发展到剩余价值论,已经历了三个半世纪左右的社会历史进程。这中间包含两个理论层面:比较多的看法认为这是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演变,其中也包括... 关于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的理论,从劳动价值论发展到剩余价值论,已经历了三个半世纪左右的社会历史进程。这中间包含两个理论层面:比较多的看法认为这是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演变,其中也包括马克思开始时接受古典学派的影响,后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体系。大家都知道劳动价值论不是马克思的首创,就是剩余价值这一词语也非来自马克思;现在不少人都把马克思的理论称作剩余价值论或者干脆就叫劳动价值论,那么这种经济学理论与前人的理论相比,究竟优在哪里?应该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哲学关系 劳动理论 劳动创造价值 古典政治经济学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释义
6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学科的研究空间和相互沟通、交融的层面也不断扩大和加深。拿哲学来说,除经济哲学、人的哲学这些范围较大和较广的学科之外,社会科学中许多重要学科几乎都开辟了与之相适应的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学科的研究空间和相互沟通、交融的层面也不断扩大和加深。拿哲学来说,除经济哲学、人的哲学这些范围较大和较广的学科之外,社会科学中许多重要学科几乎都开辟了与之相适应的哲学研究,如政治哲学、文化哲学、教育哲学、道德哲学、法哲学等;除此之外,像管理哲学、行政哲学、环境哲学、生态哲学乃至数学哲学等哲学名目还有日渐增长的趋势。在学科分类上,有的被称为部门哲学、哲学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总的还是被认作是哲学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哲学 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 交叉学科 释义 相互沟通 经济哲学 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