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季湿渍害对油菜产量结构的影响与减产效应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凯文 苏荣瑞 +2 位作者 潘建成 朱建强 高华东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63-66,共4页
利用测筒分别进行华油杂668号油菜蕾薹期、开花期、角果期多个受渍日数水平的渍害试验,观测油菜收获期一次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无效角果数、千粒质量等产量要素和测筒单产,分析不同生育期渍害下油菜产量结构的形成特点。结果表明,主要... 利用测筒分别进行华油杂668号油菜蕾薹期、开花期、角果期多个受渍日数水平的渍害试验,观测油菜收获期一次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无效角果数、千粒质量等产量要素和测筒单产,分析不同生育期渍害下油菜产量结构的形成特点。结果表明,主要生育期相对湿害指数(RIR)表现为:蕾薹期一次分枝(RIR_b)>有效角果率(RIR_r)>千粒质量(RIR_w),开花期RIR_r>RIR_w>RIR_b,角果期RIR_w>RIR_r>RIR_b。单产的渍害敏感系数差异为开花期(0.41)>角果期(0.34)>蕾薹期(0.25)。根据各生育期充分受渍时间与产量回归方程,以Ry=90%、80%、70%为区间点,划分了油菜轻度、中度、较重、严重渍害4个等级,并提出以期望损失20%为标准,油菜蕾薹期、开花期、角果期应分别在受渍9、5、6 d内排渍降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湿渍害 产量结构要素 排水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