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21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1
作者 吴杨 刘天 +4 位作者 赵婧 刘漫 童叶青 官旭华 裴红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8-688,共11页
目的总结2005—2021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及高发区域变化趋势,为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1年湖北省HFRS病例个案信息和人口资料,描述HFRS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 目的总结2005—2021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及高发区域变化趋势,为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1年湖北省HFRS病例个案信息和人口资料,描述HFRS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采用中位数、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joinpoint回归和spearman等级相关用于分析发病率或构成比随年份变化趋势。全局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用于空间聚集性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HFRS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05—2021年累计报告5790例,死亡117例,年平均发病率0.57/10万,病死率2.02%。湖北省HFRS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4.05%,95%CI:1.32%~6.78%)。病死率随年份整体呈下降趋势(r s=-0.72,P=0.002)。HFRS发病呈双峰型特点,5—7月为春夏季高峰,11月至次年1月为秋冬季高峰;秋冬季高峰略高于春夏季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RR=2.96,95%CI:2.79~3.14)。发病率前3位年龄组为60~64岁(747例,1.55/10万)、65~69岁(515例,1.39/10万)和55~59岁(762例,1.23/10万);14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占比随年份无明显趋势变化(95%CI:-0.03%~0.31%;95%CI:-8.79%~1.50%);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占比随年份呈上升趋势(AAPC发病率=10.52%,95%CI发病率:4.38%~16.66%;AAPC占比=175.98%,95%CI占比:143.20%~208.75%)。HFRS发病均具有明显空间聚集性(P<0.05);湖北省HFRS热点区域由2005—2007年鄂北部(襄阳市、随州市、荆门市)等地转移至2020—2021年鄂南部(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荆州市)。年龄大(OR=1.02,95%CI:1.01~1.04)、2005—2008年较2017—2021年(OR=0.98,95%CI:0.97~0.99)HFRS死亡风险高。结论近年来湖北省HFRS疫情持续高发。以潜江市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发,60岁以上人群逐渐成为高发人群,应制定针对性措施以遏制HFRS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空间分析 老龄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天 郝海波 +5 位作者 姚梦雷 侯清波 黄继贵 吴杨 刘漫 胡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总结荆州市2017-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监测结果,为该市HFRS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8个县(市、区)开展HFRS宿主动物监测。在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采用夹夜法分别于室内、野外布放鼠夹。室内及野外选取荆... 目的总结荆州市2017-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监测结果,为该市HFRS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8个县(市、区)开展HFRS宿主动物监测。在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采用夹夜法分别于室内、野外布放鼠夹。室内及野外选取荆州市常见生境。对捕获鼠进行鉴定,无菌取鉴定鼠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鼠肺汉坦病毒并分型。结果 2017-2020年荆州市平均鼠密度4.83%(1 106/22 910),鼠汉坦病毒阳性率9.83%(58/590)。鼠密度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江陵县(9.61%)、沙市区(6.44%)和石首市(4.92%)。鼠汉坦病毒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沙市区(17.31%,27/156)、江陵县(8.51%,16/188)、监利县(8.42%,8/95)和洪湖市(7.29%,7/96),其它地区捕获鼠未检出汉坦病毒。春季鼠密度为5.47%(578/10 566)。其中室内生境鼠密度6.15%(146/2 374),鼠汉坦病毒阳性率1.89%(1/53),阳性鼠为厨房捕获小家鼠;野外生境鼠密度5.27%(432/8 192),鼠汉坦病毒阳性率11.76%(16/136),阳性鼠以小麦田和虾稻田捕获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秋季鼠密度为4.28%(528/12 344)。其中室内生境鼠密度6.06%(198/3 269),鼠汉坦病毒阳性率0.78%(1/129),阳性鼠为杂物间捕获黄胸鼠;野外生境鼠密度3.64%(330/9 075),鼠汉坦病毒阳性率14.71%(40/272),阳性鼠以蔬菜田、虾田、虾稻田、稻田捕获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捕获黑线姬鼠均携带HNTV型汉坦病毒;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携带SEOV型汉坦病毒。结论荆州市HFRS宿主动物以野外捕获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分别携带HNTV型、SEOV型汉坦病毒。江陵县、沙市区鼠密度及鼠汉坦病毒阳性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宿主动物 监测 荆州市 褐家鼠 黑线姬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在湖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严婧 杜玉开 杨北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对湖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AS 9.2对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湖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报告疫情数据进行ARIMA... 目的: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对湖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AS 9.2对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湖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报告疫情数据进行ARIMA模型的参数估计、拟合检验,预测2016年1月至12月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月发病数,并用实际数据验证评估预测效果。结果:ARIMA(1,1,1)×(0,1,1)12模型拟合误差RMSE为0.045,2016年1月至12月戊型病毒性肝炎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4.23%,能较好地拟合原始序列数据,预测精度较高。结论:ARIMA模型对湖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短期预测精度良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病毒性肝炎 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 发病率 预测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人群中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凤仁 汤恒 +6 位作者 殷继国 周沛林 叶建君 熊昌富 刘焰东 赵焕虎 叶临湘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了解HIV/AIDS人群中肺结核(HIV(+)TB(+))患者的免疫特征及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方法横断面收集12例现症HIV(+)TB(+)患者、24例HIV/TB双重感染者(HIV(+)PPD(+))、74例单纯HIV/AIDS患者(HIV(+)PPD(-))、56例单纯肺结核病患者(HIV(-)TB(+... 目的了解HIV/AIDS人群中肺结核(HIV(+)TB(+))患者的免疫特征及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方法横断面收集12例现症HIV(+)TB(+)患者、24例HIV/TB双重感染者(HIV(+)PPD(+))、74例单纯HIV/AIDS患者(HIV(+)PPD(-))、56例单纯肺结核病患者(HIV(-)TB(+))(初治涂阳)及36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2 ml,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同时前瞻性收集12例HIV(+)TB(+)患者及56例HIV(-)TB(+)患者的血常规数据、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痰菌阴转及肺部病变的改变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分析。结果(1)与正常人群相比,HIV感染或结核感染均可导致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2)在HIV与结核双重感染人群的细胞免疫中,与HIV相关的免疫改变起主要作用:不管其是否结核发病,其淋巴细胞计数都存在同等程度的下降。(3)HIV(+)TB(+)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与HIV(-)TB(+)患者相比,药物不良反应、痰菌阴转及肺部病变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V(+)TB(+)患者的细胞免疫主要与HIV感染有关,而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提高HIV(+)T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可使其肺结核病得到良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结核 PPD试验 细胞免疫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川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作现状及岗位荣誉感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彬 王叶婷 +2 位作者 孙宇 郑念祥 杨芳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1,共3页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汉川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与小组讨论,了解汉川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现状及岗位荣誉感,探究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业务经费不足,...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汉川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与小组讨论,了解汉川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现状及岗位荣誉感,探究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业务经费不足,最大干扰是缺乏业务与学术交流,对岗位荣誉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工作收入与付出不符,其他因素还有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和收入水平等,通过文献研究,针对所述问题提出管理策略,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岗位荣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服务人员 岗位荣誉感 工作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