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湖北省资源禀赋的分布式风光和水电协同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斌 胡济洲 +2 位作者 郑云飞 范传光 李蔚栋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400,共7页
基于湖北省风、光、水等资源禀赋,文章提出了多级能源协同控制策略,针对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水电资源优势建立了多能源协同优化模型,分析了火力机组、光伏、风电、水电机组成本,分别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以及光伏和水电联合系... 基于湖北省风、光、水等资源禀赋,文章提出了多级能源协同控制策略,针对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水电资源优势建立了多能源协同优化模型,分析了火力机组、光伏、风电、水电机组成本,分别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以及光伏和水电联合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考虑了火电机组的排放成本,利用总成本和排放为目标进行优化,考虑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利用考虑约束条件越限的珊瑚优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在仿真模型中说明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资源禀赋 水电资源 分布式能源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查评价的湖北省耕地土壤酸碱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艳改 姚娜 +1 位作者 程艳辉 卫杰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2期114-117,共4页
对湖北省间隔30年的两次耕地土壤pH值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土壤总体偏酸性且不断酸化,pH值过低、过高的面积占比都在下降。(2)在空间分布上,pH值从大到小顺序为:江汉平原、鄂中北丘陵岗地、鄂东丘陵山区、鄂... 对湖北省间隔30年的两次耕地土壤pH值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土壤总体偏酸性且不断酸化,pH值过低、过高的面积占比都在下降。(2)在空间分布上,pH值从大到小顺序为:江汉平原、鄂中北丘陵岗地、鄂东丘陵山区、鄂东南丘陵山区、鄂西北山区、鄂西南山区。(3)水旱利用方式下pH值分布有明显差异,水田较旱地土壤偏酸,且向中性和弱酸性集中。(4)不同质量等级耕地下pH值的主要分布区间不同。高等耕地土壤pH值主要分布在6.5~7.5的中性区间,pH值5.5~6.5的弱酸性区间是中等级耕地的集中分布区间,低等级耕地的pH值也主要分布在5.5~6.5区间,但是分布于4.5~5.5区间和6.5~7.5区间的比例都有上升。(5)30年来不同土壤类型耕地的pH值变化有增有减。从湖北省三大土类pH值比较来看,水稻土由6.62下降到6.36,潮土由7.49下降到7.22,黄棕壤由6.39下降到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度 耕地质量等级 土壤类型 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ICEAS工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
3
作者 申亮 屈文瑞 +2 位作者 段凯 张奎 龚本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56,共5页
湖北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5×104 m^(3)/d,采用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工艺)。为落实“长江大保护”政策,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工程设计。基于污水厂现状运... 湖北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5×104 m^(3)/d,采用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工艺)。为落实“长江大保护”政策,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工程设计。基于污水厂现状运行状况,提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设计思路,重新确定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通过优化调整生物池工艺参数及运行模式,把ICEAS工艺升级改造为CASS工艺,同时增设三级深度处理工艺。项目实施后的运行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ICEAS工艺 CASS工艺 升级改造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的时变幅频对称分量法 被引量:8
4
作者 袁小明 周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811-5822,共12页
随着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的大规模应用,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的网络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发电机激励下的网络故障特征迥异,给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尤其是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故障分析没有充分认识到网... 随着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的大规模应用,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的网络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发电机激励下的网络故障特征迥异,给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尤其是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故障分析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激励电压的时变幅频特征,更没有认识到网络故障点电压/电流的时变幅频本质,相关的时变幅频内电势激励下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的方法缺失。为此,该文提出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的时变幅頻对称分量法。首先,说明多样化设备内电势的时变幅频本质;然后,指出故障过程中网络电压/电流是由故障边界条件约束的时变幅频内电势激励下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并结合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解的形式和时域仿真说明时变幅频内电势激励下网络电压/电流的时变幅频本质;最后,提出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的时变幅频对称分量法,并结合仿真进行验证。所提的时变幅频对称分量法可用于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的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为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设计与选型、继电保护装置配置与参数整定以及事故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 内电势 不对称故障分析 网络 时变幅频对称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容量可信度的电力电量平衡优化模型 被引量:13
5
作者 魏聪 白帆 +4 位作者 方开俊 姜欣 凌煦 汪辰 祝志刚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31,共7页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系统的可靠运行带来挑战,立足于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风电容量可信度的电力电量平衡协调模式。该模式以全局整体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历史数据,将风电预测出力等效为可信出力参与电力电量平衡...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系统的可靠运行带来挑战,立足于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风电容量可信度的电力电量平衡协调模式。该模式以全局整体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历史数据,将风电预测出力等效为可信出力参与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建立了基于风电容量可信度的电力电量平衡优化模型,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可调节性,控制联络线功率传输,以调节常规机组出力并协调各省之间的关系。以华中电网实际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有效地对区域内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新能源参与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量平衡 风电容量可信度 运行成本最小 控制联络线功率 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填土边坡复合结构受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漪 柴平稳 +2 位作者 李珂 贺修安 王红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570-8578,共9页
桩基托梁挡土墙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在软土地基边坡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现有的理论计算采用传统连续梁模型对托梁或桩基受力特征进行求解,其计算模型相对理想化,未考虑地基与梁或桩之间的协调变形,容易出现误差。为此,... 桩基托梁挡土墙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在软土地基边坡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现有的理论计算采用传统连续梁模型对托梁或桩基受力特征进行求解,其计算模型相对理想化,未考虑地基与梁或桩之间的协调变形,容易出现误差。为此,首先基于挡土墙墙后土压力静力平衡条件,求解得到墙后土压力荷载,并作为托梁及桩基的输入荷载,然后基于有限差分原理,将托梁视为Winkler地基上的梁理论,提出托梁内力的有限差分解法,进一步考虑桩基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即m法,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桩基受力特征,然后将理论应用于工程实例,将所提出的求解方法和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传统连续梁模型理论忽略了土体抗力,过小的评价了结构的承载力,而所提出的弹性地基梁求解办法更能反映实际工程情况,其计算结果可靠性更高;如果前后排桩按照一定比例承受不同的荷载,得到后排桩位移、弯矩和剪力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防护边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挡土墙 托梁 桩基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接地系统辅助设计软件的研发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少平 康慨 +3 位作者 熊力 曲名新 翟学 王羽 《电气工程学报》 2018年第3期42-48,共7页
风电场的接地不但要满足工频短路电流,还要满足雷电冲击的要求。如果风电场的接地装置设计存在缺陷,会造成系统振荡、设备烧毁、全场停运甚至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发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参数评估是电力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进行准确细致... 风电场的接地不但要满足工频短路电流,还要满足雷电冲击的要求。如果风电场的接地装置设计存在缺陷,会造成系统振荡、设备烧毁、全场停运甚至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发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参数评估是电力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的接地网参数仿真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开发的风电场接地设计软件主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考虑实际影响因素,为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壤电阻率 风电场 接地设计软件 参数仿真 数值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缆实际载流量的海上风电集电系统拓扑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叶婧 蔡俊文 +3 位作者 张磊 周广浩 何杰辉 翟学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81,共9页
海缆实际载流量是海缆选型的重要依据,在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优化中,考虑不同敷设区段海缆载流量存在的差异以及海缆多回路并联敷设时磁热效应对载流量的影响,对保障集电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风机进... 海缆实际载流量是海缆选型的重要依据,在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优化中,考虑不同敷设区段海缆载流量存在的差异以及海缆多回路并联敷设时磁热效应对载流量的影响,对保障集电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风机进行聚类分区,将集电系统拓扑优化分解为分区内、外拓扑优化。然后,在分区内采用基于Voronoi图的拓扑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在分区外拓扑优化中,考虑海缆瓶颈区段、回路数对载流量的影响,构建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线性化后采用优化求解器GUROBI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实际风电场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保证海缆实际载流量始终大于海缆工作电流,可有效保障集电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集电系统 拓扑优化 载流量 回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变电站电缆仓户外布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毳闽 付磊 +2 位作者 宋昭 马吉 李声威 《农村电气化》 2021年第11期8-11,共4页
针对城郊区域新规划的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小和出线条件受限问题,以常规的单层户内GIS布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电缆仓户外布置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将出线TV、避雷器、电缆仓布置于GIS室外,母线部分、断路器、表计等需要重点防护的设备置于室内... 针对城郊区域新规划的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小和出线条件受限问题,以常规的单层户内GIS布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电缆仓户外布置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将出线TV、避雷器、电缆仓布置于GIS室外,母线部分、断路器、表计等需要重点防护的设备置于室内,改进方案既能够满足城郊区域对城市整体外观的要求,又能够减小变电站的建筑工程量而降低整体建设成本,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设备 设备布置 优化设计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波速的砂土液化临界公式
10
作者 胡庆 李漪 +1 位作者 汤勇 杨钢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9,共11页
利用Kayen等收集的地震现场液化资料,以双曲线和幂函数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剪切波速的砂土液化临界公式。将临界公式和国内3种代表性判别方法对比分析,检验其液化判别效果。通过振动三轴液化试验,验证了液化临界公式下延至深层的适用性。... 利用Kayen等收集的地震现场液化资料,以双曲线和幂函数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剪切波速的砂土液化临界公式。将临界公式和国内3种代表性判别方法对比分析,检验其液化判别效果。通过振动三轴液化试验,验证了液化临界公式下延至深层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临界公式优化了判别成功率,其液化判别成功率达95%以上,非液化判别成功率可接受,同时避免在低烈度不安全而高烈度过于保守等现象。试验验证了本文临界曲线判别深度可下延至20 m以深。临界公式可作为现行规范的一种补充性和替代性的液化判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地震液化 液化判别 液化临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Owen值法的分布式储能双层合作博弈优化策略 被引量:34
11
作者 陈岑 武传涛 +4 位作者 康慨 林湘宁 马云聪 随权 徐海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24-3935,共12页
针对当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存在的成本较高、利用率低、布局分散等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储能双层合作共享策略,通过分时复用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阐述以社区为上层单元、以用户为下层单元的分布式储能双层点对点(peer to p... 针对当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存在的成本较高、利用率低、布局分散等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储能双层合作共享策略,通过分时复用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阐述以社区为上层单元、以用户为下层单元的分布式储能双层点对点(peer to peer,P2P)共享交易模式。其次,将分布式储能合作共享问题分解为容量交易子问题和成本分摊子问题。接着,采用交替方向乘子(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算法构建分布式储能容量双层交易模型,上层侧重于社区间储能共享优化,而下层旨在解决社区内用户储能共享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一种基于改进Owen值法的双层成本分摊策略,上层采用Shapley值法进行社区间成本分摊,而在下层通过双边Shapley值法完成社区内成本再分摊,以此解决广泛用户群体带来的维数灾和隐私保护问题,同时兼顾各方收益均衡。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P2P合作共享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以及成本分摊策略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 合作共享 成本分摊 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改进Owen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馈线交叉规避的海上风电场海缆路径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叶婧 周广浩 +3 位作者 张磊 杨莉 翟学 蔡俊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75,共9页
海上风电场集电拓扑优化是一个大规模非凸、非线性优化问题,难以求得最优解,将其分解为分区内部拓扑优化及馈线路径优化两部分:在分区内部以经济性为目标函数,在考虑海缆选型的情况下得到最优拓扑方式;在馈线部分,针对海缆交叉问题,考... 海上风电场集电拓扑优化是一个大规模非凸、非线性优化问题,难以求得最优解,将其分解为分区内部拓扑优化及馈线路径优化两部分:在分区内部以经济性为目标函数,在考虑海缆选型的情况下得到最优拓扑方式;在馈线部分,针对海缆交叉问题,考虑到风机实际建设工程约束,提出了分区规则化方案,借助改进Dijkstra算法实现了从传统线-线交叉判断到线-面交叉判断的转变,避免了跨立实验无法判断海缆交叉的情况。最后,以海上风电场作为算例,将所提算法与其他算法拓扑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海上风电场 集电系统 拓扑优化 馈线 改进DIJKSTR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 被引量:20
13
作者 徐言民 张云雷 +3 位作者 沈杰 邹春明 关宏旭 赵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87,共6页
为了解决多船避碰决策过程中避让行动优先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确定模型。选取最近会遇距离、最近会遇时间、船间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因素建立碰撞危险度影响因素集,并确定各因素评价集、评价指标以... 为了解决多船避碰决策过程中避让行动优先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确定模型。选取最近会遇距离、最近会遇时间、船间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因素建立碰撞危险度影响因素集,并确定各因素评价集、评价指标以及各参数的隶属度函数,经模糊综合评价得到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设置两船交叉会遇以及多船交叉会遇2种会遇局面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危险度 多船会遇 模糊集合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NSS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大伟 艾孝军 +1 位作者 贾小林 陈尔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1-1116,1127,共7页
首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德国地学中心(GFZ)与武汉大学(WHU)精密产品,对GNSS精密卫星轨道和精密钟差产品精度进行初步评估;然后基于WHU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对18个分布于东半球的MGEX地面站进行多系统定位测试,同时也对BDS的B1I/B3I与B1C/B2... 首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德国地学中心(GFZ)与武汉大学(WHU)精密产品,对GNSS精密卫星轨道和精密钟差产品精度进行初步评估;然后基于WHU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对18个分布于东半球的MGEX地面站进行多系统定位测试,同时也对BDS的B1I/B3I与B1C/B2a两组新、旧频点的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四大导航系统(GPS、GLONASS、BDS、Galileo)的卫星轨道产品精度均在cm级,精密钟差内符合精度均优于0.1 ns,北斗三号(BDS-3)卫星钟精度相比北斗二号(BDS-2)有显著提升。2)亚太地区BDS的定位精度优于其他3个系统;在其他地区,GPS定位精度最优(与Galileo基本相当),优于BDS和GLONASS的定位结果。3)BDS PPP平均收敛时间静态模式约为50.33 min、动态模式约为77.83 min,收敛速度略低于GPS、Galileo,优于GLONASS。4)B1C/B2a与B1I/B3I双频消电离层组合PPP定位性能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精密产品精度 双频消电离层组合 B1C/B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固两相储氢特性的电–氢充能站安全运行策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文迪 雷克波 +5 位作者 王向杰 邵振国 李继辉 李玖镕 许志鸿 陈飞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6965-6977,共13页
电-氢充能站作为集充能、消纳新能源为一体的新型供能形式,在实现能源清洁化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安全问题阻碍了电-氢充能站的进一步商业化。为此,该文提出气-固两相储氢系统的电-氢充能站安全运行策略,通过转变氢气存储形态降低氢... 电-氢充能站作为集充能、消纳新能源为一体的新型供能形式,在实现能源清洁化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安全问题阻碍了电-氢充能站的进一步商业化。为此,该文提出气-固两相储氢系统的电-氢充能站安全运行策略,通过转变氢气存储形态降低氢能利用风险。首先,考虑氢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力,提出基于压缩因子的非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以准确刻画储氢罐内的非线性压强增长。其次,引入TNT当量法与半致死范围对储氢罐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构建安全约束条件与量化调控指标,为优化模型提供安全边界与决策方向。最后,对原始金属储氢模型进行假设近似,构建电网视角下的氢气形态转换模型。结果表明,金属储氢占总储氢容量的20%~30%时,电-氢充能站的安全运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储氢 风险量化 非理想气体压强 电–氢充能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的弯曲地铁隧道断面提取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景田 单斯奥 +2 位作者 于睿涵 吴磊 陈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0-84,122,共6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运营期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工作。针对常用地铁隧道中轴线获取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基于地铁隧道点云高程差异,提取隧道拱顶点云并拟合曲线,采用拱顶轴线代替中轴线对弯曲地铁隧道断面进行连续提取。针...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运营期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工作。针对常用地铁隧道中轴线获取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基于地铁隧道点云高程差异,提取隧道拱顶点云并拟合曲线,采用拱顶轴线代替中轴线对弯曲地铁隧道断面进行连续提取。针对传统断面去噪过程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改进一种基于隧道断面几何特征的半径滤波去噪算法,且对去噪后的断面点进行椭圆拟合对比。利用武汉某弯曲地铁隧道点云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以拱顶轴线代替中轴线提取弯曲地铁隧道断面的方法精度可靠,改进后的断面去噪算法简单高效,能够提高隧道变形监测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地铁隧道轴线 断面提取 半径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大高差500kV输电线路脱冰跳跃高度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斌 许正涛 +1 位作者 江全才 吴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11951-11957,共7页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不可避免地经过高海拔和重覆冰的山区,大高差输电线路脱冰造成的不平衡张力和导线跳跃会对其电气及机械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爬坡、翻山和跨谷等三种典型的山区500 kV输电线路,建立了5档导线-绝缘子脱冰跳跃模型,...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不可避免地经过高海拔和重覆冰的山区,大高差输电线路脱冰造成的不平衡张力和导线跳跃会对其电气及机械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爬坡、翻山和跨谷等三种典型的山区500 kV输电线路,建立了5档导线-绝缘子脱冰跳跃模型,通过附加力法得到了高差形式和高差角对导线跳跃高度幅值和不平衡张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脱冰档存在高差时高侧绝缘子挂点受到的不平衡张力比低侧大,随着高差角的增大,低侧绝缘子挂点受到的不平衡张力加速减小,在30°时较高侧悬挂点受到的不平衡张力可达较低侧的3.06倍;相较于跨谷型,翻山型脱冰档两侧受到的不平衡张力更大,随着高差角的增大,翻山型与跨谷型的不平衡张力与跳跃高度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30°时翻山型不平衡张力达到最大值为30 454.6N,跳跃高度达到最小值为10.02 m,此时跨谷型不平衡张力达到最小值,跳跃高度达到最大值;通过分析弧垂差、跳跃高度幅值及线路高差角之间的关系,拟合得到大高差输电线路导线脱冰跳跃高度的计算公式,对线路设计和运维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冰跳跃 高差形式 不平衡张力 弧垂差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表电场的500 kV交直流同塔双回线路进入等电位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会家 刘仕奇 +4 位作者 李本良 吴田 张超 黎鹏 吕金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6-182,191,共8页
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线路塔头间隙紧凑且导线布置复杂,对进入等电位的方式和路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确定作业人员进入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线路等电位的体表最大电场的特性和路径,针对张北500 kV柔性直流输电线工程的交直流同塔... 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线路塔头间隙紧凑且导线布置复杂,对进入等电位的方式和路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确定作业人员进入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线路等电位的体表最大电场的特性和路径,针对张北500 kV柔性直流输电线工程的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输电线路典型的直线塔,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构建模型,分析了同塔混压双回线路交流线路中相、边相和直流线路典型作业工况下,等电位人员进入等电位的所有可能路径上体表电场值的分布规律;基于体表最大电场的分布规律确定了进入等电位的最优路径。结果表明:在交直流同塔双回线路中交流回路塔窗内中相和边相导线处的体表电场最大值分别为1875 kV/m和1032 kV/m,在直流极导线处体表电场最大值为1110 kV/m;人员垂直进入等电位时整个过程的平均体表电场最大。对于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线路,进入路径的角度对人体体表电场具有重要影响,进入交流酒杯塔的中相和边相等电位时的最优角度分别为45°和50°,而进入直流极导线路径的角度则为3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交直流 同塔双回 带电作业 体表电场 进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1960—2019年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散发演变规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叶林媛 鲁汉 +5 位作者 秦淑静 张橹 熊立华 刘攀 夏军 程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8-729,共12页
蒸发是地表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联结的纽带,研究长江流域蒸发的变化趋势对于区域水文循环变化、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利用PenPan模型分析了1960—2019年长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并基于最新发展的广义蒸发互补关... 蒸发是地表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联结的纽带,研究长江流域蒸发的变化趋势对于区域水文循环变化、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利用PenPan模型分析了1960—2019年长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并基于最新发展的广义蒸发互补关系探究了长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的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散发在1990年前后均存在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风速和辐射下降是1990年以前蒸发皿蒸发下降的主导因子,气温升高和相对湿度下降是1990年后蒸发皿蒸发上升的主导因子。(2)长江流域两大主要气候区(高原气候和亚热带气候区)蒸发皿蒸发在1990年前后也存在趋势反转现象,但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差异明显。1960—1989年,高原气候区气温和辐射是蒸发皿蒸发变化的主导因子;亚热带气候区风速和辐射是蒸发皿蒸发下降趋势的主导因子。(3)1990—2019年,高原气候区气温升高、风速增加和相对湿度减少是蒸发皿蒸发上升趋势的主导因素;亚热带气候区气温升高和相对湿度降低是蒸发皿蒸发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循环变化和水资源配置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 实际蒸散发 蒸发互补关系 归因分析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电动汽车V2G新模式 被引量:10
20
作者 康慨 施念 +5 位作者 王艳鹏 张云龙 林湘宁 汪涛 李正天 潘帅琪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8-86,114,共10页
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车辆到电网(V2G)新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和V2G技术天然的互补性,挂网的电动汽车以合理的价格将多余的电量包装成期货商品,通过点对点技术将售电信息扩散到整个网络;同时,需要... 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车辆到电网(V2G)新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和V2G技术天然的互补性,挂网的电动汽车以合理的价格将多余的电量包装成期货商品,通过点对点技术将售电信息扩散到整个网络;同时,需要紧急充电的电动汽车购买充电期间最低价位的期货商品并达成临时合约,待电网对其进行安全校验后正式达成交易,并以智能合约的形式存储电力交易信息,到期时完成价值的自行转移,实现电动汽车电力市场交易双方自行匹配、双边交易直接达成的目的。基于此,建立可行的交易理论模型。基于2个社区共150辆电动汽车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交易模式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V2G 期货合约 共享经济 过网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