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WQImin模型的武汉市金银湖水质时空特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列
闫霄珂
+3 位作者
刘艳丽
朱静
吴丽
张祖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5,62,共8页
为确定武汉市金银湖水域水质状况,提出水质评价报告,对武汉市金银湖7个水系10个典型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包含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高锰酸盐指数(PI)、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氧(DO)的4个主要污染指标的水质指数模...
为确定武汉市金银湖水域水质状况,提出水质评价报告,对武汉市金银湖7个水系10个典型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包含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高锰酸盐指数(PI)、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氧(DO)的4个主要污染指标的水质指数模型(WQI_(min))。结果表明:①金银湖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位于其上游的东银湖、上金湖和墨水湖属于水质较差的污染区域(WQI_(min)=25.63~31.79);位于金银湖下游的东大湖、下金湖、下银湖和上银湖属于水质中等的低污染区域(WQI_(min)=45.64~53.19)。②金银湖水质时间格局分为3段:2019年1月水质状况最佳(WQI_(min)=61.68);2018年8月—2019年3月(2019年1月除外)为低污染时期(WQI_(min)=47.17~52.70);2019年4—10月份为水质较差的污染时期(WQI_(min)=24.41~35.95)。③2019年8—9月份与2018年同期相比水质下降,其原因应为外源和内源污染物的排放增长,金银湖水体治理管控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WQI_(min)模型
污染指标
时空特征
生态系统
武汉市金银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载自动巡测模式在长江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名扬
张智源
+5 位作者
王晓晨
谢卫民
翟婉盈
谭凌智
周伟
刘旻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8,65,共9页
水质的人工监测与固定自动站监测断面数量有限、断面间距大,而水质自动巡测能够实现“高密度、多因子”的自由巡测,是研究水体污染物传输和分布规律一种新的技术方式,但目前该技术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运用与验证。利用“中国环监008”监...
水质的人工监测与固定自动站监测断面数量有限、断面间距大,而水质自动巡测能够实现“高密度、多因子”的自由巡测,是研究水体污染物传输和分布规律一种新的技术方式,但目前该技术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运用与验证。利用“中国环监008”监测船,搭载自动监测设备,在长江干流(重庆至武汉区段)和三峡库区主要支流开展了水质巡测,掌握了长江重庆至武汉段水质状况和沿江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证明了部分污染物分布特征与区域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质量控制及比对监测,评估了水质巡测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为开展长江大尺度、快速、动态、连续自动监测,摸清区域性水质问题,排查长江水环境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污染物分布特征
自动巡测
监测船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生素和纳米银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和抗性突变诱导效应
被引量:
4
3
作者
韩晓丰
王亮
+3 位作者
宁清
田大勇
王大力
游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抗生素和纳米银因在各自领域的大量应用而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微生物群体构成联合暴露的风险,但是二者对细菌生长和耐药性的联合作用,目前受到的关注较少.本研究测定了两种抗生素(四环素和氯霉素)以及纳米银(10—15 ...
抗生素和纳米银因在各自领域的大量应用而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微生物群体构成联合暴露的风险,但是二者对细菌生长和耐药性的联合作用,目前受到的关注较少.本研究测定了两种抗生素(四环素和氯霉素)以及纳米银(10—15 nm)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及对细菌抗性突变的诱导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纳米银对细菌的联合毒性呈现协同效应,但是二者联合作用下细菌对利福平的抗性突变频率显著降低.DNA测序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编码利福平靶标蛋白的rpoB基因发生点突变,导致突变后的靶蛋白与利福平的结合能降低.同时,qPCR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纳米银联合作用时,细菌胞内rpoS、dinB和mutS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可能是抗性突变频率在联合作用下降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抗生素和纳米银联合作用对细菌抗性突变的影响,有利于全面认识二者联合暴露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抗生素
大肠杆菌
联合毒性
抗性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6—2020年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
38
4
作者
赵晏慧
李韬
+4 位作者
黄波
冯艳玲
雷明军
卓海华
吴云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1-1451,共11页
“十三五”时期,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改善滞后.长江中游作为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域之一,部分湖泊存在水环境质量恶化和富营养化加重问题.本文以长江中游区域国家开展监测的洪湖、斧头湖、梁子湖、...
“十三五”时期,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改善滞后.长江中游作为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域之一,部分湖泊存在水环境质量恶化和富营养化加重问题.本文以长江中游区域国家开展监测的洪湖、斧头湖、梁子湖、大通湖、洞庭湖和鄱阳湖这6个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科学评价其2016-2020年水质和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探讨其成因及治理对策.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长江中游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与2016年相比,2020年大通湖水质改善最为明显,梁子湖水质变差,总磷是影响长江中游湖泊水质类别的主要因子;洪湖富营养程度恶化最为严重,斧头湖次之,TLI(SD)对长江中游湖泊富营养化评价贡献最大.目前长江中游湖泊呈有机污染加重和叶绿素。浓度升高现象,洪湖、斧头湖和梁子湖主要与氮、磷营养盐浓度升高有关,而大通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受水文过程、流域纳污量和湖泊管理等非营养盐因素影响较大.总氮和总磷仍然是影响“十三五”时期长江中游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的最主要驱动力,且各湖泊总氮和总磷浓度变化均具有较强正相关性,建议开展河湖氮、磷标准衔接工作,提出河湖氮、磷标准限值或考核目标,以完善河湖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态健康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同时,建议长江中游湖泊在开展截污控源、内源控制和生态修复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流域管理,特别是对洞庭湖、鄱阳湖、梁子湖和斧头湖等跨行政区湖泊,以提高湖泊治理与修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湖泊
水质
富营养化
氮磷
有机质污染
流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昌区酸和溶解性固体湿沉降量主导因素分析
5
作者
孙雪梅
陈睿弢
凌晓欢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132-135,共4页
根据2014~2017年武汉市武昌区降水监测数据,运用相关系数计算、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降水量和浓度对酸和溶解性固体湿沉降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H+浓度和降水量对酸的湿沉降量都有明显影响,H+浓度是酸的湿沉降量的主...
根据2014~2017年武汉市武昌区降水监测数据,运用相关系数计算、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降水量和浓度对酸和溶解性固体湿沉降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H+浓度和降水量对酸的湿沉降量都有明显影响,H+浓度是酸的湿沉降量的主导因素,而降水量是溶解性固体湿沉降量的主导因素;较大的降水量能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但同时可能增加酸的湿沉降量;减少酸雨,提高pH值(即减小H+浓度)能有效消除降水量增大带来的酸的湿沉降增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湿沉降
酸
溶解性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阜阳段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6
作者
舒治冲
程晨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0期157-160,共4页
对淮河流域阜阳段3条支流(济河、茨淮新河和颍河)6个点位进行了20种重金属采样分析测定,结果显示:3条河流中Be、Cd、Tl、Cr^(6+)均未检出,Al的浓度在840~2213μg/L,Mn的浓度在42.32~219.9μg/L,Fe的浓度在587~2099μg/L,Ba的浓度在131~...
对淮河流域阜阳段3条支流(济河、茨淮新河和颍河)6个点位进行了20种重金属采样分析测定,结果显示:3条河流中Be、Cd、Tl、Cr^(6+)均未检出,Al的浓度在840~2213μg/L,Mn的浓度在42.32~219.9μg/L,Fe的浓度在587~2099μg/L,Ba的浓度在131~145μg/L,其余重金属浓度均不超过40μg/L。Mn、Ni、Zn、Mo、Pb在3条河流中总含量的差别很大且这几种元素都主要存在于济河中。3条河流水体中悬浮态重金属主要有Al、TCr、Mn、Fe、Co、Cu、Mo,可滤态重金属主要有V、Ni、Zn、Ba、Pb、As、Sb。同时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水体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显示济河I值为1.58,属于轻污染,主要污染物是Fe、Mn、Ni;茨淮新河和颍河I值分别为3.94和3.66,属于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重金属
地表水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WQImin模型的武汉市金银湖水质时空特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列
闫霄珂
刘艳丽
朱静
吴丽
张祖麟
机构
武汉
理工大学资源与
环境
工程学院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武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5,6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523)。
文摘
为确定武汉市金银湖水域水质状况,提出水质评价报告,对武汉市金银湖7个水系10个典型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包含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高锰酸盐指数(PI)、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氧(DO)的4个主要污染指标的水质指数模型(WQI_(min))。结果表明:①金银湖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位于其上游的东银湖、上金湖和墨水湖属于水质较差的污染区域(WQI_(min)=25.63~31.79);位于金银湖下游的东大湖、下金湖、下银湖和上银湖属于水质中等的低污染区域(WQI_(min)=45.64~53.19)。②金银湖水质时间格局分为3段:2019年1月水质状况最佳(WQI_(min)=61.68);2018年8月—2019年3月(2019年1月除外)为低污染时期(WQI_(min)=47.17~52.70);2019年4—10月份为水质较差的污染时期(WQI_(min)=24.41~35.95)。③2019年8—9月份与2018年同期相比水质下降,其原因应为外源和内源污染物的排放增长,金银湖水体治理管控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水质
WQI_(min)模型
污染指标
时空特征
生态系统
武汉市金银湖
Keywords
water quality
WQImin model
pollution indicators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system
Jinyin Lake in Wuhan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载自动巡测模式在长江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名扬
张智源
王晓晨
谢卫民
翟婉盈
谭凌智
周伟
刘旻璇
机构
生态环境
部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
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
生态环境
厅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8,6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0153)。
文摘
水质的人工监测与固定自动站监测断面数量有限、断面间距大,而水质自动巡测能够实现“高密度、多因子”的自由巡测,是研究水体污染物传输和分布规律一种新的技术方式,但目前该技术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运用与验证。利用“中国环监008”监测船,搭载自动监测设备,在长江干流(重庆至武汉区段)和三峡库区主要支流开展了水质巡测,掌握了长江重庆至武汉段水质状况和沿江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证明了部分污染物分布特征与区域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质量控制及比对监测,评估了水质巡测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为开展长江大尺度、快速、动态、连续自动监测,摸清区域性水质问题,排查长江水环境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污染物分布特征
自动巡测
监测船
长江
Keywords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lutants
automatic monitoring
monitoring ship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生素和纳米银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和抗性突变诱导效应
被引量:
4
3
作者
韩晓丰
王亮
宁清
田大勇
王大力
游静
机构
暨南大学
环境
学院
安阳工学院化学与
环境
工程学院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武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06055)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9A1515011583)
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02020779)资助。
文摘
抗生素和纳米银因在各自领域的大量应用而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微生物群体构成联合暴露的风险,但是二者对细菌生长和耐药性的联合作用,目前受到的关注较少.本研究测定了两种抗生素(四环素和氯霉素)以及纳米银(10—15 nm)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及对细菌抗性突变的诱导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纳米银对细菌的联合毒性呈现协同效应,但是二者联合作用下细菌对利福平的抗性突变频率显著降低.DNA测序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编码利福平靶标蛋白的rpoB基因发生点突变,导致突变后的靶蛋白与利福平的结合能降低.同时,qPCR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纳米银联合作用时,细菌胞内rpoS、dinB和mutS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可能是抗性突变频率在联合作用下降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抗生素和纳米银联合作用对细菌抗性突变的影响,有利于全面认识二者联合暴露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关键词
纳米银
抗生素
大肠杆菌
联合毒性
抗性突变.
Keywords
nanosilver
antibiotics
Escherichia coli
combined toxicity
resistance mutation.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6—2020年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
38
4
作者
赵晏慧
李韬
黄波
冯艳玲
雷明军
卓海华
吴云丽
机构
生态环境
部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
监督管理局
生态环境
监测
与科学研究
中心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武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1-1451,共11页
基金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运行项目资助。
文摘
“十三五”时期,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改善滞后.长江中游作为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域之一,部分湖泊存在水环境质量恶化和富营养化加重问题.本文以长江中游区域国家开展监测的洪湖、斧头湖、梁子湖、大通湖、洞庭湖和鄱阳湖这6个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科学评价其2016-2020年水质和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探讨其成因及治理对策.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长江中游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与2016年相比,2020年大通湖水质改善最为明显,梁子湖水质变差,总磷是影响长江中游湖泊水质类别的主要因子;洪湖富营养程度恶化最为严重,斧头湖次之,TLI(SD)对长江中游湖泊富营养化评价贡献最大.目前长江中游湖泊呈有机污染加重和叶绿素。浓度升高现象,洪湖、斧头湖和梁子湖主要与氮、磷营养盐浓度升高有关,而大通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受水文过程、流域纳污量和湖泊管理等非营养盐因素影响较大.总氮和总磷仍然是影响“十三五”时期长江中游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的最主要驱动力,且各湖泊总氮和总磷浓度变化均具有较强正相关性,建议开展河湖氮、磷标准衔接工作,提出河湖氮、磷标准限值或考核目标,以完善河湖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态健康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同时,建议长江中游湖泊在开展截污控源、内源控制和生态修复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流域管理,特别是对洞庭湖、鄱阳湖、梁子湖和斧头湖等跨行政区湖泊,以提高湖泊治理与修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
长江中游湖泊
水质
富营养化
氮磷
有机质污染
流域管理
Keywords
Lak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ater quality
eutrophica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rganic matter pollution
watershed management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昌区酸和溶解性固体湿沉降量主导因素分析
5
作者
孙雪梅
陈睿弢
凌晓欢
机构
武汉
环境
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武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132-135,共4页
文摘
根据2014~2017年武汉市武昌区降水监测数据,运用相关系数计算、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降水量和浓度对酸和溶解性固体湿沉降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H+浓度和降水量对酸的湿沉降量都有明显影响,H+浓度是酸的湿沉降量的主导因素,而降水量是溶解性固体湿沉降量的主导因素;较大的降水量能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但同时可能增加酸的湿沉降量;减少酸雨,提高pH值(即减小H+浓度)能有效消除降水量增大带来的酸的湿沉降增加风险。
关键词
降水
湿沉降
酸
溶解性固体
Keywords
precipitation
wet sedimentation
acid
dissolved solids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阜阳段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6
作者
舒治冲
程晨
机构
湖北省
生态环境
厅
武汉
市
生态环境
监测
中心
出处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0期157-160,共4页
文摘
对淮河流域阜阳段3条支流(济河、茨淮新河和颍河)6个点位进行了20种重金属采样分析测定,结果显示:3条河流中Be、Cd、Tl、Cr^(6+)均未检出,Al的浓度在840~2213μg/L,Mn的浓度在42.32~219.9μg/L,Fe的浓度在587~2099μg/L,Ba的浓度在131~145μg/L,其余重金属浓度均不超过40μg/L。Mn、Ni、Zn、Mo、Pb在3条河流中总含量的差别很大且这几种元素都主要存在于济河中。3条河流水体中悬浮态重金属主要有Al、TCr、Mn、Fe、Co、Cu、Mo,可滤态重金属主要有V、Ni、Zn、Ba、Pb、As、Sb。同时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水体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显示济河I值为1.58,属于轻污染,主要污染物是Fe、Mn、Ni;茨淮新河和颍河I值分别为3.94和3.66,属于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Fe。
关键词
淮河
重金属
地表水
评价
Keywords
Huanhe river
heavy metal
surface water
assessment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WQImin模型的武汉市金银湖水质时空特性
杨列
闫霄珂
刘艳丽
朱静
吴丽
张祖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船载自动巡测模式在长江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李名扬
张智源
王晓晨
谢卫民
翟婉盈
谭凌智
周伟
刘旻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抗生素和纳米银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和抗性突变诱导效应
韩晓丰
王亮
宁清
田大勇
王大力
游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16—2020年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赵晏慧
李韬
黄波
冯艳玲
雷明军
卓海华
吴云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武昌区酸和溶解性固体湿沉降量主导因素分析
孙雪梅
陈睿弢
凌晓欢
《绿色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淮河阜阳段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舒治冲
程晨
《绿色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