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湖长制能否起到保护水资源的作用?——基于湖北省经验数据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建忠 赵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603,共8页
河湖长制是中国在新时代探索解决水生态问题的一项伟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断点回归模型,探讨了湖北省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之后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对河湖长制做了一项政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河湖长制政策在短时间内并没有达... 河湖长制是中国在新时代探索解决水生态问题的一项伟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断点回归模型,探讨了湖北省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之后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对河湖长制做了一项政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河湖长制政策在短时间内并没有达到保护水资源的预期效果;2)河湖长制对于湖库的水资源治理没有达到理想效果;3)河湖长制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完善.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积极完善河湖长制,充分发挥河湖长的引领作用;加大对湖库水资源治理力度;加强河湖长制的责任落实,完善考核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长制 断点回归 湖北省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1,共6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建设生态美丽、生产美化、生活美好的新社会。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是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建设生态美丽、生产美化、生活美好的新社会。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是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我们深入认识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与全新思路。其中,建成生态小康和全面小康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目标,引领绿色增长、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消费新常态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深化改革、完善法治、从严治党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生态文明 经济新常态 生态文明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税制改革与征收VOCs环保税研究
3
作者 谷其亮 白永亮 +3 位作者 成金华 薛欣欣 刘梦娜 陈卫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1期225-235,共11页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未来不断深入推进绿色税制改革释放绿色税收的高质量发展红利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强劲动力。如何将VOCs环保税征收与当前的绿色税制改革有效衔接是当前我国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国家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未来不断深入推进绿色税制改革释放绿色税收的高质量发展红利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强劲动力。如何将VOCs环保税征收与当前的绿色税制改革有效衔接是当前我国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国家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实现高效环境保护的关键。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比较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绿色税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征收VOCs环保税推进绿色税制改革的必要性,研究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征收VOCs环保税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得出了以下结论:研究VOCs环保税的征收将会推动更大范围的绿色税制改革,加快全领域绿色转型;全领域绿色转型离不开绿色税收制度体系的全面扩围。最终提出要尽快建立征收VOCs环保税的政策机制,放大VOCs环保税与其他政策的协同治理效应,进而探索VOCs环保税的创新型科学征收,实现以VOCs环保税推进我国绿色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制改革 绿色税收体系 VOCS 环保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生态建设协调度评价及提升——基于能源技术专利数据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意翔 成金华 +1 位作者 徐卓程 毛纪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4,共7页
不断深化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中国化石能源消耗处于扩展期。日益增加的化石能源消耗尽管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但也使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社会主... 不断深化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中国化石能源消耗处于扩展期。日益增加的化石能源消耗尽管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但也使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体现。在另一方面,受区域技术、经济等因素影响,区域生态建设绩效出现了加大的差异。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促使区域生态建设协调程度,但区域差异现象依然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来满足各地区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结合现有研究结论来看,要想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就必须提高区域生态建设协调程度。而要真正实现区域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就必须通过能源技术创新提高区域能源效率改善区域生态水平。基于上述分析,文章在基于能源约束程度对内陆省市进行区域划分基础上,运用DEA方法评价了区域生态建设协调度,分析了能源技术专利总量对区域生态建设协调度的影响,讨论了区域生态建设协调度提升途径。结论显示:①中国区域生态建设协调度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不高,且与能源约束程度成正比。②能源技术专利是区域生态建设协调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动力,区域生态建设协调程度与专利总量成正相关关系;但区域推动作用差异明显,其大小取决于区域能源消费特征与专利结构。可从以下方面提高区域生态建设协调程度:扩大能源技术研发规模,优化能源技术研发投入和专利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创新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约束 区域生态建设协调度 能源技术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会琴 罗玉杰 侯林春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86-1598,共13页
从旅游经济联系视角提出城市群生命周期理论,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11—2019年北部湾新兴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湾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逐步加深,2019年联系总量是2011年的37.42倍,旅... 从旅游经济联系视角提出城市群生命周期理论,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11—2019年北部湾新兴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湾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逐步加深,2019年联系总量是2011年的37.42倍,旅游经济联系结构由松散发展为多核心网络结构。2)北部湾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密度翻了6.01倍,网络结构从松散联系型转变为较紧密联系型,旅游经济核心区范围不断扩大,边缘区内部的旅游经济联系仍较弱。3)城市群中心性由严重两极化及城市间发展地位悬殊,演化为较均衡发展态势;从以南宁为单一中心,演化为“3中心-7节点-5边缘”的网络型空间结构。南宁、湛江和海口是北部湾重要的旅游中心和增长极。4)北部湾城市群历经雏形期进入成长期,目前尚未成为成熟期城市群,研究提出“政府推动+交通联动+产业互动”的北部湾城市群优化发展机制,以期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结构 城市群生命周期 北部湾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区生态补偿政策改进:标准提高、过程交互与农户生计——丹江口牛河林区生态补偿农户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白永亮 郑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4-610,共7页
生态补偿政策的居民满意度是生态补偿政策制度改革方向的重要指示器,而影响生态补偿政策居民满意度的因素较多,如何有效识别各类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摸清其中的内在关系,是提高满意度和改善政策工具的关键问题.该文以南水北调中线... 生态补偿政策的居民满意度是生态补偿政策制度改革方向的重要指示器,而影响生态补偿政策居民满意度的因素较多,如何有效识别各类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摸清其中的内在关系,是提高满意度和改善政策工具的关键问题.该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市牛河林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调查形式,对现行生态补偿政策的居民满意度进行了深入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生态补偿政策居民满意度的相关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有三个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即生态补偿的标准、政策过程的互动程度以及农户本身的生计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这三个关键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进一步改进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生态补偿 居民满意度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气旋灾害经济损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德运 谭亚妮 +2 位作者 柯小玲 朱冬元 郭海湘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9,共8页
首先对2004-2016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4-2016年中国各区域各部门因热带气旋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带气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间接经济损失的时空特征... 首先对2004-2016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4-2016年中国各区域各部门因热带气旋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带气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间接经济损失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2004-2016年间登陆我国的致灾热带气旋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且主要聚集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区域,其中在南部沿海区域登陆的次数最多,高达80次。②在直接经济损失方面,2004-2016年间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区域的直接经济损失波动较明显,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区域是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三个区域。③在间接经济损失方面,从需求端来看,农业部门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依赖度最高,从供给端来看,轻工业对农业部门的依赖度最高;东部沿海区域对中部区域的依赖度最高,南部沿海区域对西南区域及中部区域的依赖度最高,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区域是间接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两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时空分布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发展理念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思考--借鉴莱茵河流域绿色协调发展经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0,共6页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绿色协调发展之路,这是长江经济带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应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失衡、顺应国际流域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目前,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绿色要素流...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绿色协调发展之路,这是长江经济带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应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失衡、顺应国际流域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目前,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绿色要素流动不自由、绿色主体功能约束不强、绿色公共服务不均等和资源环境承载不协调。欧洲国家在治理莱茵河流域过程中,积累了绿色要素整体流动、绿色空间整体布局、绿色服务整体提升、绿色治理整体推进等经验,可以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协调发展理念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必须促进绿色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绿色主体功能约束水平、实现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增强绿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这样才能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区域协调 长江经济带 生态文明 绿色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