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双低油菜”主栽品种生产性状比较研究
1
作者 孔宁 崔姗 +2 位作者 江萌 杨攀 徐荣钦 《湖北植保》 2025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在湖北省登记推广的26个双低油菜品种生产性状。结果表明,阳光50、金油杂9号和中油杂41等品种的早熟性、抗病性较好,适宜与早稻、再生稻配茬推广;华油杂28、楚杂777、华油杂706、垦油杂30、圣光165R、中油杂39和大地27...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在湖北省登记推广的26个双低油菜品种生产性状。结果表明,阳光50、金油杂9号和中油杂41等品种的早熟性、抗病性较好,适宜与早稻、再生稻配茬推广;华油杂28、楚杂777、华油杂706、垦油杂30、圣光165R、中油杂39和大地279等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较好,适宜湖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圣缘2号、华油杂732、中油杂113和利油杂185等品种的单产高,但抗病性较差,在推广种植时须加强菌核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双低油菜 生产性状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山苍子的分布与栽培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傲然 陈旭辉 杨春惠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81-82,共2页
山苍子即木姜子、山鸡椒Litsea cubeba。山苍子果实可提取山苍子油和核仁油,油内含柠檬酸、高级醇、有机酯等,是重要的天然香料和高级润滑油,是合成紫罗兰酮的主要原料。山苍子油用于降解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奇特功效。
关键词 山苍子油 湖北省 栽培 天然香料 紫罗兰酮 黄曲霉素 致癌物质 木姜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棉花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以天门市为调查对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珍 金国胜 +2 位作者 陈文辉 巴四合 雷小春 《湖北农机化》 2018年第10期3-4,共2页
2014年,国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加上国际棉花市场的影响,棉花收购价格大幅度下调,棉农种棉积极性严重受挫。湖北省是我国的产棉大省,是国家商品棉花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五大产棉大省(区)之一,^([1])面对新形势,湖北省棉花种植... 2014年,国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加上国际棉花市场的影响,棉花收购价格大幅度下调,棉农种棉积极性严重受挫。湖北省是我国的产棉大省,是国家商品棉花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五大产棉大省(区)之一,^([1])面对新形势,湖北省棉花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天门市的实际调研情况,以点带面,总结了湖北省棉花种植结构调整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结构调整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夏大豆新品种对比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巴四合 杨艳斌 《湖北植保》 2016年第3期23-25,共3页
通过对4个夏大豆新品种品比试验,表明油6019、中豆43、中豆42、兴豆2号均为中早熟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均较好,适宜本区域夏播种植,尤其是中豆42是乌皮青仁大豆,适宜作特色产品开发;而中豆43和中豆42的植株略高,生产上应注意种植密度和... 通过对4个夏大豆新品种品比试验,表明油6019、中豆43、中豆42、兴豆2号均为中早熟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均较好,适宜本区域夏播种植,尤其是中豆42是乌皮青仁大豆,适宜作特色产品开发;而中豆43和中豆42的植株略高,生产上应注意种植密度和适宜化控预防倒伏,兴豆2号的生育期偏长,生产应用上应适时早播,以免影响下茬秋播作物的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6个早熟中稻新品种的直播生产试验
5
作者 巴四合 胡曼 《湖北植保》 2019年第1期11-13,23,共4页
为了探究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了"福稻88"等6个早熟中稻新品种的直播栽培试验,以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直播稻品种"黄华占"为对照,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是"福稻88",其次是"... 为了探究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了"福稻88"等6个早熟中稻新品种的直播栽培试验,以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直播稻品种"黄华占"为对照,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是"福稻88",其次是"鄂优华占",其它品种应根据特征特性摸索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中稻 新品种 直播栽培 综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优质晚稻新品种对比示范技术总结
6
作者 吴刚 邱谦 杨攀 《湖北植保》 2020年第4期27-30,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同生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的晚稻品种,加快良种快速推广,促进湖北"虾稻"稻米品质提升和优质稻米产业发展,通过对桃优粤农丝苗、晶泰优粤农丝苗、泰优398、鄂香2号四个优质晚稻品种的同田对比示范,结果表明,参... 为筛选出适宜同生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的晚稻品种,加快良种快速推广,促进湖北"虾稻"稻米品质提升和优质稻米产业发展,通过对桃优粤农丝苗、晶泰优粤农丝苗、泰优398、鄂香2号四个优质晚稻品种的同田对比示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适宜,植株农艺性状、丰产性及综合抗性好,均适宜本地区作双季晚稻种植,并针对品种的优缺点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双季晚稻 品种对比 技术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湖北省夏大豆新品种生产示范试验
7
作者 崔姗 《湖北植保》 2023年第4期72-73,78,共3页
本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的3个夏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种植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大豆新品种中,油6019在遇洪涝强风天气时,抗倒性较差,在种植生产上建议化控,预防倒伏... 本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的3个夏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种植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大豆新品种中,油6019在遇洪涝强风天气时,抗倒性较差,在种植生产上建议化控,预防倒伏;品种中豆63,抗倒性较好,幼苗成活率较高,但结荚密度低,在种植时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后期加施硼肥和叶面肥,从而促进结荚量;品种中豆57,抗倒性好,结荚密度高,百粒重高,但受不利天气影响下,幼苗成活率低,在种植时应适当增大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新品种 生产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I测定在湖北地区的应用
8
作者 彭睿 付平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第6期72-73,85,共3页
阐述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定义、限制条件、工艺流程等概况,并调查了DHI测定在湖北地区的应用情况,为提升湖北地区奶牛场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DHI测定 湖北 奶牛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超级早稻新品种展示栽培技术总结
9
作者 杨艳斌 高广金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5期66-68,共3页
通过超级早稻新品种两优6号、两优287与常规稻品种的对比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超级早稻品种的生育期基本相同,植株生长健壮,上部3片功能叶面积较大,穗大粒多,稻谷产量高,单产达540 kg/亩,比常规稻鄂早18增产13%以上,适合在早稻产区推广。
关键词 超级早稻 品种展示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迟播甘蓝型油菜播种期和播种量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娄洪祥 黄肖玉 +11 位作者 江萌 宁宁 卞孟磊 张磊 罗东旭 秦梦倩 蒯婕 汪波 王晶 赵杰 徐正华 周广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91-2105,共15页
为解决长江流域稻油茬口矛盾,提高冬闲田利用率,亟须迟播油菜(10月25日之后播种)配套技术研究。本研究以早熟品种‘华油杂137’为材料,在湖北武汉进行2年播种期(10月25日至11月15日间,各播种期间隔3 d,用S1~S8表示)和播种量(2.5、5.0、... 为解决长江流域稻油茬口矛盾,提高冬闲田利用率,亟须迟播油菜(10月25日之后播种)配套技术研究。本研究以早熟品种‘华油杂137’为材料,在湖北武汉进行2年播种期(10月25日至11月15日间,各播种期间隔3 d,用S1~S8表示)和播种量(2.5、5.0、7.5、10.0和12.5 kg hm^(-2),用R1~R5表示)单因素试验,考察生育期、成苗动态、农艺性状、产量和倒伏指标,统计有效积温,通过线性回归和平滑曲线拟合分析,优化播种期和播种量的配置参数,为迟播油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播种期推迟,迟播油菜的生育期缩短、根颈粗降低、分枝数减少、产量降低且茎秆倒伏指数增加;4个生育期中,苗期和花期有效积温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播种量增加,各生育期成苗数和收获密度提高,但生育期缩短、有效积温减少,角果层厚度降低、倒伏指数先降后增、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3)2年不同播种期产量数据回归分析表明,播种期推迟至S3~S4时,越冬前有效积温保持在317.1℃以上,苗期有效积温达401.1℃,终花35 d收获产量可达2700.0 kg hm^(-2),倒伏指数为1.5左右;2年不同播种量产量数据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表明,不同播种量下收获密度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收获密度为64.2×10^(4)株hm^(-2)时终花35 d收获产量达峰值,为2948.5 kg hm^(-2),而倒伏指数为1.6。综上,配置7.5~10.0 kg hm^(-2)的播种量确保收获密度达64.2×10^(4)株hm^(-2),抢时播种确保冬前有效积温达317.1℃,可显著提高迟播油菜产量与抗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播油菜 播种期 播种量 产量 抗倒性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无机氮利用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理 鲜玲 +3 位作者 潘智鹏 吴胜兵 刘帆 余俊爽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3-681,共9页
沉水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缓解水体中的氮负荷,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沉水植物在无机氮的利用策略上与陆生植物差异显著,为了适应水环境,沉水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能够同时获取环境中的氮,并... 沉水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缓解水体中的氮负荷,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沉水植物在无机氮的利用策略上与陆生植物差异显著,为了适应水环境,沉水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能够同时获取环境中的氮,并将其进行向上或向下的运输。为了减少高浓度氮的毒害,沉水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在氮利用中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沉水植物氮同化的主要场所是叶片,主要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GS/GOGAT)循环和谷氨酸脱氢酶(GDH)途径进行氮的同化。目前针对沉水植物的相关研究还远不及陆生植物,仅涉及到生理响应层面,仍需深入探索沉水植物氮素利用的机理,开发合适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对基因功能进行验证,对关键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陆生植物 无机氮 硝态氮 铵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法对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姗 《湖北植保》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为科学建立小麦配方施肥技术体系,进行了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对小麦生育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法下,小麦生育期在191~193 d,差异较小,株高和穗长为习惯施肥>配方施肥>空白对照,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有效穗为... 为科学建立小麦配方施肥技术体系,进行了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对小麦生育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法下,小麦生育期在191~193 d,差异较小,株高和穗长为习惯施肥>配方施肥>空白对照,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有效穗为配方施肥>习惯施肥>空白对照,成穗率则是空白对照>配方施肥>习惯施肥;习惯施肥和配方施肥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较小,与空白对照差异较大,穗粒数是习惯施肥>配方施肥>空白对照,千粒重为空白对照>配方施肥>习惯施肥;不同施肥方法处理的小麦产量差异显著,配方施肥(323.7 kg/667m^(2))>习惯施肥(314.8 kg/667m^(2))>空白对照(92.7 kg/667m^(2))。生产上建议推广配方施肥,可减少肥料不合理的投入,充分提高小麦单产和总体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生育期 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凯姆氨基酸水溶肥对中稻生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荣钦 崔姗 +1 位作者 江萌 刘卫国 《湖北植保》 2024年第2期47-48,51,共3页
本研究选取4个杂交中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拔节期、孕穗期、扬花前7 d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比较处理区与对照区稻株生长特征、产量特征、抗病性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中稻品种使用氨基酸水溶肥后,对病害预防有一定效果,处理区水稻纹... 本研究选取4个杂交中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拔节期、孕穗期、扬花前7 d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比较处理区与对照区稻株生长特征、产量特征、抗病性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中稻品种使用氨基酸水溶肥后,对病害预防有一定效果,处理区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发病程度均轻于对照区;处理区叶片叶色明显较绿,灌浆后期植株茎杆颜色蜡黄,稻丛基部枯叶少,整体目测熟相明显好于对照区;处理区平均稻谷产量为618.0 kg/667m^(2),较对照区增加33.3 kg/667m^(2),增幅5.7%。格林凯姆氨基酸水溶肥能促使有效穗的形成和稻穗籽粒增多,结实率提高,叶片功能期延长,千粒重增加,产量增加,建议推广使用格林凯姆氨基酸水溶肥来促进水稻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水溶肥 中稻 防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小麦主要性状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6
14
作者 董静 杨艳斌 +4 位作者 许甫超 葛双桃 王贤智 高广金 李梅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03-1406,共4页
田间试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352株高、抗倒性、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增加,倒伏加重,群体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产量以基本苗225万.hm-2较高且比较稳定。喷施250 mg·kg-1的多效唑和喷施20... 田间试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352株高、抗倒性、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增加,倒伏加重,群体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产量以基本苗225万.hm-2较高且比较稳定。喷施250 mg·kg-1的多效唑和喷施200 mg·kg-1的矮壮素,都降低了株高,提高了抗倒性,但以喷施250 mg.kg-1的多效唑的效果较好。喷施250 mg·kg-1的多效唑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增产原因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基本保持穗粒数不减少、千粒重不下降。鄂麦352控制密度225万.hm-2左右,结合起身拔节前喷施250 mg·kg-1多效唑,能获得较高产量。而矮壮素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密度 株高 抗倒性 产量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12
15
作者 熊又升 熊汉锋 +3 位作者 张明祥 杨艳斌 徐大兵 刘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7期26-28,共3页
[目的]筛选适宜在武汉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的鲜食玉米品种。[方法]引进彩甜糯6号、鲜玉糯4号、万糯2000等10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彩甜糯6号、鲜玉糯4、万糯2000、信彩甜糯1号4个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且感官等级... [目的]筛选适宜在武汉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的鲜食玉米品种。[方法]引进彩甜糯6号、鲜玉糯4号、万糯2000等10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彩甜糯6号、鲜玉糯4、万糯2000、信彩甜糯1号4个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且感官等级和蒸煮品质也高于其他品种。[结论]彩甜糯6号、鲜玉糯4、万糯2000、信彩甜糯1号适合在武汉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新品种农科糯1号春播密度栽培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正华 唐道廷 +5 位作者 杨艳斌 汪爱顺 高广金 张泰武 万正煌 黄益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91-2993,共3页
鲜食糯玉米虽以鲜穗出售,但并非穗子越多效益越高,必须在合理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糯玉米农科糯1号合理种植密度从每公顷种植50955株递增至56955株,此时合格穗率、一级穗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关键词 糯玉米农科糯1号 密度试验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覆膜方式在甜玉米栽培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广金 谢建平 杨艳斌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9-40,共2页
发展甜玉米生产是城郊地区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镇居民菜篮子的重要技术项目。为了进一步提早甜玉米生产和上市季节,提高经济效益,摸索配套的栽培技术,我们在武汉市郊区进行了华甜玉3号不同农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试验... 发展甜玉米生产是城郊地区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镇居民菜篮子的重要技术项目。为了进一步提早甜玉米生产和上市季节,提高经济效益,摸索配套的栽培技术,我们在武汉市郊区进行了华甜玉3号不同农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试验,旨在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栽培 覆膜方式 应用 玉米生产 覆盖栽培技术 技术项目 种植业结构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不同无性系长江中游地区造林对比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宁 杨春惠 +1 位作者 罗福世 陈旭辉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将收集到的20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的监利县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10 a的试验选出适宜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栽培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5个优良无性系。以材积为主要参考指标,所选出的优良无... 将收集到的20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的监利县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10 a的试验选出适宜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栽培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5个优良无性系。以材积为主要参考指标,所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本试验为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无性系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造林试验 定向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丰两优香1号再生栽培示范技术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广金 杨艳斌 孙琛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121-122,共2页
对超级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进行再生栽培示范和系统观察,丰两优香1号再生苗节数均为5个节,再生苗的节间长度均比头季短;再生季植株上部3片功能叶面积均比头季小;再生栽培两季稻谷产量可达到15 274.5 kg/hm2,比"早稻-晚稻"连作... 对超级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进行再生栽培示范和系统观察,丰两优香1号再生苗节数均为5个节,再生苗的节间长度均比头季短;再生季植株上部3片功能叶面积均比头季小;再生栽培两季稻谷产量可达到15 274.5 kg/hm2,比"早稻-晚稻"连作种植产量低733.5 kg/hm2,但是再生稻米质优、价格高,总产值与双季稻相当,同时因再生稻省种、省工、省投入,纯收入比双季稻连作高3 736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丰两优香1号 再生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褂木等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宁 刘家辉 +3 位作者 陈旭辉 陈丽 朱傲然 许清萍 《湖北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2-25,共4页
马褂木等各5个优良地理种源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建设中推广应用造林。通过对造林地土壤监测表明:采用桤木、马褂木等阔叶树种造林后,林地的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
关键词 桤木 马褂木 三峡库区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