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公共天气预报的湖北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报方法比较与分析
1
作者 杨怡汀 吴光星 +5 位作者 胡旭铧 吴争光 刘路广 陈祖梅 崔远来 罗玉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6,共6页
为寻求比较准确的湖北省未来短期参考作物腾发量(ET0)预报方法,分析了HS模型与PMF模型在ET0预报中的表现。以FAO56-PM公式和18个气象站点的历史气象数据计算的ET0为对照,率定并验证HS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天气预报资料,在湖北省各站点进... 为寻求比较准确的湖北省未来短期参考作物腾发量(ET0)预报方法,分析了HS模型与PMF模型在ET0预报中的表现。以FAO56-PM公式和18个气象站点的历史气象数据计算的ET0为对照,率定并验证HS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天气预报资料,在湖北省各站点进行两种ET0预报模型的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不同预见期内,ET0预报值与基准值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经过参数率定后,HS模型和PMF模型在18个站点的ET0预报中,相关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85、0.84,平均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7、0.87 mm,平均绝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0.65、0.64 mm,通过TOPSIS法分析,推荐11个站点采用HS模型进行ET0预报。总体而言,率定后的HS模型在湖北省各站点预报精度较高,建议采用该模型进行湖北省ET0预报为灌溉预报和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报 公共天气预报 HS模型 PMF模型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晓波 崔远来 +3 位作者 董斌 胡学佳 赵敏 王建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4,共2页
针对目前灌溉试验资料的管理和整编、归档仍靠试验人员手工完成的落后局面 ,为有效地管理和整编灌溉试验数据 ,在Windows2 0 0 0或WindowsXP操作系统下 ,使用VisualBasic 6.0、Access、Excel开发了灌溉试验数据整编管理系统。该系统具... 针对目前灌溉试验资料的管理和整编、归档仍靠试验人员手工完成的落后局面 ,为有效地管理和整编灌溉试验数据 ,在Windows2 0 0 0或WindowsXP操作系统下 ,使用VisualBasic 6.0、Access、Excel开发了灌溉试验数据整编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对灌溉试验数据进行输入、查询、修改、删除、图形显示、数据分析、打印数据报表等功能 ,系统不仅功能全面 ,且可靠性高 ,稳定性好 ,界面可视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试验 资料整编 操作系统 管理系统 农田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灌溉条件下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建漳 郑传举 +3 位作者 陈金山 贺天忠 郭健 刘恒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0,54,共4页
根据2002年至2005年共4年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的专项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及种植密度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水平衡要素及水分生产率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水稻强化栽培制度在本地适用的栽培模式及灌溉技术和方法,并在灌区内开展推广应用... 根据2002年至2005年共4年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的专项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及种植密度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水平衡要素及水分生产率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水稻强化栽培制度在本地适用的栽培模式及灌溉技术和方法,并在灌区内开展推广应用,为灌区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发展探索一条有益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间歇灌溉 强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74
4
作者 程建平 曹凑贵 +3 位作者 蔡明历 原保忠 王建漳 郑传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33,共6页
以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和Ⅱ优725为试验材料,利用测筒栽培条件,比较了4种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水稻产量、品质及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和干旱栽培下两优培九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减少了10.65%、25.70%、34.... 以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和Ⅱ优725为试验材料,利用测筒栽培条件,比较了4种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水稻产量、品质及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和干旱栽培下两优培九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减少了10.65%、25.70%、34.68%,产量分别增产7.38%、减产17.29%和减产41.01%;Ⅱ优725耗水量分别减少了12.49%、22.08%、32.24%,产量分别增产8.54%、减产20.00%和减产46.43%。水分生产率以间歇灌溉最高,半干旱栽培次之,淹水灌溉和干旱栽培较低。间歇灌溉下稻粒的整精米率、精米率、粒长均高于其他处理,但垩白粒率、垩白度低于其他处理;随着稻田耗水量的减少,稻粒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而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试验结果表明间歇灌溉为南方稻区较适宜的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水稻 产量 水分生产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灌区沟渠塘库系统水平衡模拟模型研究
5
作者 赵学银 罗玉峰 +4 位作者 崔远来 周斯航 汤驰 杨洋 李亚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228,共11页
定量描述南方多水源灌区灌溉水转化机制是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本文以湖北省漳河灌区内部的杨树垱流域为例,考虑其内部的空间异质性,对流域划分灌溉子区并对灌排系统进行水平和垂向概化,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研发多个水平衡子模块... 定量描述南方多水源灌区灌溉水转化机制是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本文以湖北省漳河灌区内部的杨树垱流域为例,考虑其内部的空间异质性,对流域划分灌溉子区并对灌排系统进行水平和垂向概化,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研发多个水平衡子模块,构建沟渠塘库系统水平衡模拟模型。根据2021-2022年典型塘堰和内部水库的实测逐日水位资料,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和偏相关分析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在不同流域尺度上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模拟结果的Nash-Sutcliffe系数(0.72~0.99)、均方根误差(0.09~0.20 m)和平均绝对误差(0.08~0.14 m)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较好,与传统灌区分布式水平衡模拟模型相比,该模型可以在满足较高精度的同时,更为全面地描述灌区水转化过程,为定量描述流域内灌溉系统的水转化过程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塘库系统 水平衡模拟 灌溉水源结构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河灌区水稻节水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效益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传举 王建漳 敖江陵 《中国稻米》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湖北省漳河灌区水稻种植在原有施肥制度(只施基肥或基肥加一次追肥)条件下,水稻采用间歇灌溉导致稻田肥力下降,多年后将引起减产。水利部"948"项目"水稻高效节水与持续高产的灌排技术"研究揭示了造成这种负面影响... 湖北省漳河灌区水稻种植在原有施肥制度(只施基肥或基肥加一次追肥)条件下,水稻采用间歇灌溉导致稻田肥力下降,多年后将引起减产。水利部"948"项目"水稻高效节水与持续高产的灌排技术"研究揭示了造成这种负面影响的原因,具体、定量地提出了间歇灌溉与施肥制度改革的技术要点。采用这项综合技术,约可节水22%、稻谷增产4%,灌溉水的生产力提高30%。自2006年起该技术已在湖北省漳河灌区6.67万hm2稻田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经济效益与一定的社会、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河灌区 水稻 节水施肥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