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做好生物安全防控 预防非洲猪瘟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训兵
贾福勇
沈荣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兽医站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3期36-37,共2页
-
文摘
自2018年辽宁省发生首例非洲猪瘟以来,该病在全国多个省份扩散,严重危害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生物安全防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包括合理进行场内分区,加强进厂物资、人员管控,重视车辆管理,严格进行引种隔离,加强消杀管理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防控效果,因此,重视生物安全,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对预防非洲猪瘟,促进养殖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非洲猪瘟病原学、临床症状,提出了生物安全防控的意义及措施,并阐述了非洲猪瘟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生物安全
防控措施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樊大艳
樊孝军
孙艳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12期133-133,共1页
-
文摘
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一种由蓝耳病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传染性的发热型疫病。该病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引发母猪不孕和流产,严重危害仔猪的成活率,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该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的养殖户提供帮助。
-
关键词
高致病性蓝耳病
猪
流行病学
诊断
防控措施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李松华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12年第2期21-23,共3页
-
文摘
仔猪腹泻病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病因分别单独或混合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猪消化道形态与机能紊乱的疾病,伴有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吸收不良.肠道内积聚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粪便呈松软或液状排出;由于水分丢失,病猪表现消瘦和衰竭,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迅速死亡。发病日龄越小.其死亡率越高。
-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防控措施
仔猪
消化道形态
混合作用
菌群失调
吸收不良
发病日龄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口蹄疫的发生及控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彭渝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3期20-21,24,共3页
-
文摘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俗称“口疮”、“蹄癀”。主要感染30多种偶蹄动物。自然感染最易感的动物有黄牛、水牛、奶牛、牦牛、犏牛、山羊、绵羊、骆驼、鹿及各种猪等;自然感染的野生动物有:野水牛、野牦牛、大额牛、野猪、野鹿、长颈鹿、野骆驼、黄羊、岩羊、驼羊、獐、黑斑羚羊、捻角羚羊、大角斑羚、大象、貘、犰狳、灰色大熊、刺猬、海狸鼠、大鼠、灰松鼠、黄鼬、褐家鼠、野灰兔等;
-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控制
自然感染
动物疫病
VIRUS
远距离传播
接触传染性
长颈鹿
-
分类号
S85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农村散养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磊
伍运梅
沈红升
彭少烨
孙艳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潜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湖北省潜江市水产局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2期142-142,共1页
-
文摘
布氏杆菌病是养羊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由布氏杆菌引起,在我国农村地区主要呈散发流行;农村地区养羊呈现多而散的特点,不利于本病的统一防控;隐形感染羊和病羊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和黏膜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体表寄生虫也能间接传播;公羊感染后表现睾丸炎症和不育,母羊表现流产和全身症状;防控本病必须加强养羊人的宣传教育,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和完善基层检疫申报制度。
-
关键词
羊
农村散养
布氏杆菌病
防控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探索新时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 6
-
-
作者
彭公宽
李诗权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10期14-15,共2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动物防疫体系工作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80年代前,我市基层防疫工作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兽医工资及防疫经费由乡镇和村集体负担;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集体经济解体,“五包、三赔”、“两包、一赔”等动物防疫模式全面推广;到了90年代.动物防疫工作由政府主导,防疫经费由政府统筹;进入21世纪,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畜牧兽医服务体系逐渐转变为“防检统一、医治放开”,动物防疫等公益性服务由政府出资“以钱养事”购买。
-
关键词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畜牧兽医服务体系
家庭联产承包制
农村改革
基层防疫工作
政府主导
动物防疫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猪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
- 7
-
-
作者
李松华
袁作章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畜牧兽医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8年第12期19-20,共2页
-
文摘
伪狂犬病又称奥叶兹基氏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猪感染后因日龄不同而表现症状也不同:母猪表现为返情、屡配不孕;妊娠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表现发热、呼吸困难、呕吐、腹泻以及神经症状.一般7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高达100%。因此,伪狂犬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巨大。
-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净化
控制
妊娠母猪
急性传染病
伪狂犬病毒
野生动物
表现症状
-
分类号
S858.28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28.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论述规模化猪场疫病净化主要措施
- 8
-
-
作者
伍运梅
张磊
孙艳
樊孝军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2期115-115,共1页
-
文摘
随着潜江市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规模化猪场,由此而来的规模化疫病风险也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对于猪场危害严重的疫病,在《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提及了疫病净化,在今后畜牧业的发展中,动物疫病净化会是一件长久的防控计划。本文介绍了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发生特点、疫病净化的现状等,以此为基础来论述规模化猪场的疫病净化措施。
-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场
疫病
净化技术
净化措施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强化防控五大措施,走群防群控净化之路
- 9
-
-
作者
刘艳
陈军明
李诗权
刘明雄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第9期33-33,36,共2页
-
文摘
2017年前潜江市属于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未控制区,全市22个乡镇农场333个行政村为羊布病流行区,平均阳性率为1.96%,少数行政村阳性率高达10%以上,对当地农民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个别羊场还出现了养殖者感染布病的情况。2017年,潜江市根据《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和《湖北省防治布鲁氏菌病(2017—2020年)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检、杀、消、管"和群防群控为主要措施的防治对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全市羊布病阳性率从1.96%降到了零,并且连续两年保持为零,彻底地切断了布病的"畜-人"传播链[1]。
-
关键词
羊布鲁氏菌病
检、杀、消、管
净化
潜江市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猪流行性腹泻病因及防控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贾福勇
周训兵
沈荣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兽医站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2期138-139,共2页
-
文摘
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体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猪群中的疾病流行情况也更加复杂、多样,猪流行性腹泻是目前养殖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该病属于肠道类传染病,在防控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要加强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本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措施。
-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传染病
防控措施
病因分析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引起种公猪性功能障碍的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沈红升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6期69-70,共2页
-
文摘
在种公猪生产过程中,除了疾病因素能够引起性功能障碍以外,日常饲养管理不当也会致使性功能发生障碍,现在将这些原因分析如下,希望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加以防范来提高种公猪的繁殖能力和利用年限。
-
关键词
种公猪
发病因素
预防措施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母猪防疫保健技术措施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孙艳
樊大艳
陈军明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6期15-15,18,共2页
-
文摘
近几年,随着养猪业风险意识的逐步增强,自繁自养猪场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但由于许多猪场饲养条件和养殖水平有限,其中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尤为明显的是对孕产母猪的预防保健不当造成很多母猪受孕难、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低,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认为,母猪的保健须从免疫保健和药物保健两个方面着手。
-
关键词
防疫保健技术
母猪
仔猪成活率
风险意识
养殖水平
饲养条件
经济损失
养猪场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例肉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 13
-
-
作者
艾地云
彭公宽
罗玲
王红琳
张琳
-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8期30-30,共1页
-
文摘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严重侵害鸭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大批死亡,给养鸭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雏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
治疗
诊断
肉鸭
细菌性传染病
经济损失
雏鸭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32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球虫病诊治
- 14
-
-
作者
孙艳
段小玲
伍运梅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11期152-153,共2页
-
文摘
鸡球虫病主要发生于雏鸡,是由球虫寄生在鸡的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出血性下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控制不当死亡率可达80%,即使痊愈的雏鸡生长发育也会受阻,成年鸡多为带虫者,产蛋会受到影响。本病在临床上发生频率很高,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本文就鸡球虫病的发病特点、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做一介绍,与广大养鸡朋友交流。
-
关键词
鸡
球虫病
诊治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 15
-
-
作者
孙艳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3期11-12,共2页
-
文摘
兽医实验室不仅要利用血清学、流行病学等技术手段对动物疫病进行检测和分析,还必须通过细菌的分离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病原学检测技术对动物疫病进行确诊,只有防治结合,才能更好的为畜牧业服务。
-
关键词
兽医实验室
检测分析
病原学检测
服务
-
分类号
S851.6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笼养蛋鸡前殖吸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彭渝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08年第18期43-43,共1页
-
文摘
2007年10月初,湖北省潜江市某养鸡专业户正在产蛋的1620只伊沙褐蛋鸡出现食欲减退、产软壳蛋、畸形蛋、泄殖腔突出、肛门潮红、800多只重症鸡发生死亡,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鸡前殖吸虫病,报告如下。
-
关键词
笼养蛋鸡
吸虫病
诊治
养鸡专业户
实验室诊断
食欲减退
临床剖检
潜江市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李松华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5期31-31,共1页
-
文摘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斯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包括心肌炎、腹膜炎、胸膜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该菌也常与猪流感病毒联合引起猪流感。近几年,副猪嗜血杆菌病逐渐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一般在10%~15%。
-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流感病毒
诊治
多发性浆膜炎
格拉斯
心肌炎
腹膜炎
胸膜炎
-
分类号
S855.1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8
- 18
-
-
作者
沈红升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5期130-131,共2页
-
文摘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歧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慢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慢性卡他性肠炎、顽固性腹泻,也被称为副结核性肠炎。病牛在感染后会因肠炎症状而影响食欲,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给养殖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危害我国养牛业的正常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对该病的认识,加强防控力度。本文介绍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
-
关键词
肉牛
副结核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旋毛虫病防治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唐凌云
胡道科
沈荣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周矶办事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潜江市老新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12期98-99,共2页
-
文摘
猪旋毛虫病由旋毛虫感染引起,呈全世界流行,对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都有感染性,成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内,幼虫主要寄生在横纹肌的肌肉纤维内,感染猪症状表现轻微,一般很难发现,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人感染后症状表现严重,以肠炎症状和全身症状为主,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预防本病必须对感染猪进行隔离,加强猪肉及其制品的检验,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人在食用猪肉制品时一定要确保熟透,防止幼虫感染;阿苯达唑、磺苯咪唑等药物对旋毛虫有杀灭作用,可用于本病的治疗,治疗期间病猪排出的粪便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扩散。
-
关键词
猪
旋毛虫
防治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例圆环病毒引起初生仔猪“抖抖病”诊治
- 20
-
-
作者
陈军明
刘艳
李诗权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11期106-106,共1页
-
文摘
仔猪抖抖病又称传染性先天性震颤或仔猪先天性阵挛,是仔猪刚出生不久出现的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缩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特征为新生仔猪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一窝仔猪中有的部分发病,有的整窝发病,死亡率高达100%,以一例猪圆环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治介绍实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为猪场减少了经济损失。
-
关键词
仔猪
抖抖病
病原
防治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