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江市粳稻不同播量密度水田直播对比试验
1
作者 孙世清 陈坤 +4 位作者 陈凤 廖翠红 贺章文 龚再华 郑威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1-1,3,共2页
通过粳稻不同播量密度水田直播对比栽培试验,对不同处理间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特征特性、抗逆性、理论产量结构和实际产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地既省工节本、又增产增效的最佳播量密度为67.5 kg/hm^2,产量可达8 535.... 通过粳稻不同播量密度水田直播对比栽培试验,对不同处理间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特征特性、抗逆性、理论产量结构和实际产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地既省工节本、又增产增效的最佳播量密度为67.5 kg/hm^2,产量可达8 535.63 kg/hm^2,可为潜江市乃至江汉平原推广"虾稻共作"模式下粳稻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研究及产业化科技成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播量密度 水田直播 性状 产量 湖北潜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市春玉米—秋玉米连作种植模式试验
2
作者 孙世清 陈凤 +2 位作者 刘东 柳高 王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10-10,12,共2页
为了摸索江汉平原地区玉米连作种植的适宜品种和播期,进行了春玉米—秋玉米连作模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秋玉连作模式中,春玉米最早要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表层5~10 cm温度达到10~12℃时播种,参考潜江市历年3月和1... 为了摸索江汉平原地区玉米连作种植的适宜品种和播期,进行了春玉米—秋玉米连作模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秋玉连作模式中,春玉米最早要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表层5~10 cm温度达到10~12℃时播种,参考潜江市历年3月和11月气温资料,地膜覆盖的可提前到3月10—15日播种,露地播籽的可提前到3月20日左右;春玉米播期不宜迟于3月30日,秋玉米播期不宜迟于7月3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春秋季 连作模式 性状 产量 湖北潜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市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示范总结
3
作者 符家安 李金华 +1 位作者 刘东 孙世清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1期177-178,191,共3页
稻田免耕双低油菜栽培能有效降低土地翻整成本,降低劳动强度,保持稻田土壤墒情,利于抢抓农时,缓解油菜苗期干旱和播期不断延迟等不利生产因素。推广该项技术对潜江市油菜生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潜江 油菜 免耕直播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潜江市北粳南引品种比较试验
4
作者 杨冰 陈凤 +6 位作者 孙玉海 柳高 梅钢柱 伍艮春 孙世清 刘东 符家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1期32-32,36,共2页
为调整优化潜江市水稻品种、品质结构,2018年在潜江市进行了北粳南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东北粳稻都能在9月15日前齐穗,10月30日前成熟,产量在5805~7440kg/hm^2之间,能丰富潜江市水稻品种及栽插模式,特别是对潜江市部分虾稻... 为调整优化潜江市水稻品种、品质结构,2018年在潜江市进行了北粳南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东北粳稻都能在9月15日前齐穗,10月30日前成熟,产量在5805~7440kg/hm^2之间,能丰富潜江市水稻品种及栽插模式,特别是对潜江市部分虾稻共作种养田小龙虾捕捞延长、中稻适播期已过的田块可推广种植晚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北种南引 湖北潜江 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区域试验试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世清 刘东 +3 位作者 孙玉海 梅钢柱 陈凤 陈坤 《中国棉花》 2017年第2期42-43,共2页
通过对多年棉花区域试验试点管理工作的分析,总结了棉花区试的重点技术,指出了区试工作中易出现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及降低试验误差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棉花 区域试验 经验 问题 解决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