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颊河与徒骇河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初步评价
被引量:
18
1
作者
宋芬
王卫民
+3 位作者
单保庆
阎里清
黎洁
周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370,共7页
对海河流域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颊河浮游植物为126种,隶属7门67属;徒骇河浮游植物为114种,隶属7门63属。2条河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均以绿藻为最多,其次是硅...
对海河流域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颊河浮游植物为126种,隶属7门67属;徒骇河浮游植物为114种,隶属7门63属。2条河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均以绿藻为最多,其次是硅藻和蓝藻;各采样点蓝藻、绿藻和硅藻出现的频度均为100%。在种群数量上,马颊河蓝藻占绝对优势(占藻类数量的53.59%),而徒骇河绿藻占优势(占藻类数量的35.73%),马颊河和徒骇河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22.424×10^6和13.950×10^6个/L。马颊河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动范围分别为2.48~4.64、3.62~9.91和0.47~O.84;徒骇河的变动范围分别为3.04~4.57、2.94-10.15和0.63~O.82。根据上述参数,初步评价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水质总体状况较好,处于中营养,但有向富营养转变的趋势,应注意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颊河
徒骇河
浮游植物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的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
12
2
作者
曾聪
阎里清
+3 位作者
高泽霞
曹小娟
钱雪桥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4,共7页
对团头鲂的3个种质资源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可数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团头鲂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胸鳍鳍条数以及臀鳍鳍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体长...
对团头鲂的3个种质资源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可数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团头鲂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胸鳍鳍条数以及臀鳍鳍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体长作为协变量对可量性状进行的协方差分析显示,3个团头鲂群体在全长、体高、头长、头宽、尾柄长、尾柄高、背前区长和腹鳍前长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可量性状建立判别函数以及对可量性状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梁子湖团头鲂与鄱阳湖团头鲂在外部形态上更为相似。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9.78%、22.63%和6.53%,累计贡献率为68.95%。多元统计分析显示梁子湖群体和淤泥湖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大,而梁子湖和鄱阳湖的比较相似。通过计算变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种群
形态学
多元分析
梁子湖
鄱阳湖
淤泥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倍体、四倍体泥鳅与大鳞副泥鳅杂交子代DNA相对含量与染色体组型的比较
被引量:
13
3
作者
方礼豹
周小云
+2 位作者
崔蕾
阎里清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0-505,共6页
利用二倍体(D)、四倍体(T)泥鳅与大鳞副泥鳅(P)间的自交与杂交,获得9种细胞型子代,分别为(♀×♂):D×D、D×T、D×P、T×D、T×T、T×P、P×D、P×T和P×P。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染色体制片...
利用二倍体(D)、四倍体(T)泥鳅与大鳞副泥鳅(P)间的自交与杂交,获得9种细胞型子代,分别为(♀×♂):D×D、D×T、D×P、T×D、T×T、T×P、P×D、P×T和P×P。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分别对其进行了DNA相对含量测定和染色体组型分析。DNA相对含量结果显示:D×D、D×P、P×D和P×P属于二倍体;D×T、T×D、P×T和T×P属于三倍体;T×T属于四倍体,且3种类型DNA含量比值接近2∶3∶4。D×D的染色体数2n=50,核型为8m+6sm+36t,臂数NF=64;T×T染色体数为4n=100,抗型16m+12sm+72t,NF=128;P×P为2n=48,12m+4sm+32t,NF=64;D×P和P×D为2n=49,10m+5sm+34t,NF=64;D×T和T×D为3n=75,12m+9sm+54t,NF=96;T×P和P×T为3n=74,14m+8sm+52t,NF=96。经比较分析可知,杂交子代染色体是由双亲各提供一组单倍体染色体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大鳞副泥鳅
杂交
DNA相对含量
染色体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颊河与徒骇河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初步评价
被引量:
18
1
作者
宋芬
王卫民
单保庆
阎里清
黎洁
周洁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水产
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湖北省漳河水库水产公司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370,共7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209-010)
文摘
对海河流域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颊河浮游植物为126种,隶属7门67属;徒骇河浮游植物为114种,隶属7门63属。2条河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均以绿藻为最多,其次是硅藻和蓝藻;各采样点蓝藻、绿藻和硅藻出现的频度均为100%。在种群数量上,马颊河蓝藻占绝对优势(占藻类数量的53.59%),而徒骇河绿藻占优势(占藻类数量的35.73%),马颊河和徒骇河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22.424×10^6和13.950×10^6个/L。马颊河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动范围分别为2.48~4.64、3.62~9.91和0.47~O.84;徒骇河的变动范围分别为3.04~4.57、2.94-10.15和0.63~O.82。根据上述参数,初步评价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水质总体状况较好,处于中营养,但有向富营养转变的趋势,应注意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管理和保护。
关键词
马颊河
徒骇河
浮游植物
水质评价
Keywords
Majia River
Tuhai River
phytoplankton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分类号
S917.3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的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
12
2
作者
曾聪
阎里清
高泽霞
曹小娟
钱雪桥
王卫民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水产
学院/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漳河水库水产公司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4,共7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6-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PY023)
文摘
对团头鲂的3个种质资源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可数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团头鲂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胸鳍鳍条数以及臀鳍鳍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体长作为协变量对可量性状进行的协方差分析显示,3个团头鲂群体在全长、体高、头长、头宽、尾柄长、尾柄高、背前区长和腹鳍前长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可量性状建立判别函数以及对可量性状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梁子湖团头鲂与鄱阳湖团头鲂在外部形态上更为相似。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9.78%、22.63%和6.53%,累计贡献率为68.95%。多元统计分析显示梁子湖群体和淤泥湖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大,而梁子湖和鄱阳湖的比较相似。通过计算变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
关键词
团头鲂
种群
形态学
多元分析
梁子湖
鄱阳湖
淤泥湖
Keywords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populations
external morphology
multivariate analy
分类号
Q959.46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倍体、四倍体泥鳅与大鳞副泥鳅杂交子代DNA相对含量与染色体组型的比较
被引量:
13
3
作者
方礼豹
周小云
崔蕾
阎里清
王卫民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水产
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漳河水库水产公司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0-50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110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0146120012)
文摘
利用二倍体(D)、四倍体(T)泥鳅与大鳞副泥鳅(P)间的自交与杂交,获得9种细胞型子代,分别为(♀×♂):D×D、D×T、D×P、T×D、T×T、T×P、P×D、P×T和P×P。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分别对其进行了DNA相对含量测定和染色体组型分析。DNA相对含量结果显示:D×D、D×P、P×D和P×P属于二倍体;D×T、T×D、P×T和T×P属于三倍体;T×T属于四倍体,且3种类型DNA含量比值接近2∶3∶4。D×D的染色体数2n=50,核型为8m+6sm+36t,臂数NF=64;T×T染色体数为4n=100,抗型16m+12sm+72t,NF=128;P×P为2n=48,12m+4sm+32t,NF=64;D×P和P×D为2n=49,10m+5sm+34t,NF=64;D×T和T×D为3n=75,12m+9sm+54t,NF=96;T×P和P×T为3n=74,14m+8sm+52t,NF=96。经比较分析可知,杂交子代染色体是由双亲各提供一组单倍体染色体组成。
关键词
泥鳅
大鳞副泥鳅
杂交
DNA相对含量
染色体组型
Keywords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hybridization
relative DNA content
karyotype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Q959.46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颊河与徒骇河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初步评价
宋芬
王卫民
单保庆
阎里清
黎洁
周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的形态学比较
曾聪
阎里清
高泽霞
曹小娟
钱雪桥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倍体、四倍体泥鳅与大鳞副泥鳅杂交子代DNA相对含量与染色体组型的比较
方礼豹
周小云
崔蕾
阎里清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