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涝渍地晚稻旱育抛秧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鄢圣芝
刘章勇
+3 位作者
田小海
程玲
吴本才
冯锦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 ,晚稻采用旱育抛秧比水育秧手插不仅增加产量 ,每公顷理论增产 1 4 65 5kg ,而且省工、省力、省时、降低生产成本 ,每公顷理论增收1 80 0元。并摸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涝渍地
晚稻
旱育秧
抛秧技术
试验
栽培技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花花铃期涝渍相随对棉花产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朱建强
欧光华
+1 位作者
张文英
刘德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3,共4页
在南方易涝易渍地域 ,棉花花铃期适逢雨季 ,常受涝渍综合胁迫 ,对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笔者利用测坑试验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涝渍灾害型农田 4种排水控制指标模式 ,初步提出了棉花花铃期的涝渍综合排水控制指标 。
关键词
涝渍相随
花铃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湖地区涝渍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艾天成
程玲
+1 位作者
李方敏
原雄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8,共3页
对涝渍地土壤硬度、耕层厚度、结构性、容重、质地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涝渍地土壤深厚 ,有效土层均在 1 0m以上 ;质地以中壤为主 ,约占 83% ,过砂过粘的土壤较少 ;耕层土壤厚度过浅 ,机耕可有效增加耕层厚度 ;耕层土壤硬...
对涝渍地土壤硬度、耕层厚度、结构性、容重、质地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涝渍地土壤深厚 ,有效土层均在 1 0m以上 ;质地以中壤为主 ,约占 83% ,过砂过粘的土壤较少 ;耕层土壤厚度过浅 ,机耕可有效增加耕层厚度 ;耕层土壤硬度 5~ 7kg·cm-2 ;犁底层硬度能满足大型机械作业 ,并无硬盘层出现 ;土壤障碍层次为浅位中、厚层夹砂或夹粘层 ;地下水位过高 ,小于 6 0cm的占 39% ,局部地区比重更大 ;结构性和渗透性不良 ;三相比例失调 ,水多气少 ,固相率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地
土壤
物理性质
土壤硬度
耕层厚度
结构性
容重
质地
渗透性
固相率
水
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涝渍地域农田建设中的农道与土地平整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建强
郭显平
+1 位作者
潘传柏
周淑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7-20,共4页
根据中日专项技术合作四湖项目的具体实践 ,就涝渍地域农田建设中的农道规划与土地平整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详述了农道与土地平整在农田标准化过程中的作用 ,农道的规划原则与设计标准和方法以及土地平整的几个环节 。
关键词
涝渍地域
农田建设
农道工程
土地平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涝渍改良稻田优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5
作者
刘章勇
武海龙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通过对涝渍改良稻田上主要优化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研究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对主要优化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油—瓜—稻”的产投比较高 ,“菜—椒∥棉”的生态效益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
通过对涝渍改良稻田上主要优化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研究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对主要优化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油—瓜—稻”的产投比较高 ,“菜—椒∥棉”的生态效益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麦∥瓜∥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改良稻田
生态效益
优化模式
经济效益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涝渍对大豆、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朱建强
欧光华
+3 位作者
张文英
刘德福
程伦国
吴立仁
《湖北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25-27,共3页
研究了大豆结荚期和棉花花铃期持续受渍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SEW3 0 值 (地下水埋深小于 30cm的累积值 )增大 ,大豆和棉花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比之下 ,棉花花铃期受渍比大豆结荚期受渍对产量影响更敏感 ,这表明在产量形成的关...
研究了大豆结荚期和棉花花铃期持续受渍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SEW3 0 值 (地下水埋深小于 30cm的累积值 )增大 ,大豆和棉花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比之下 ,棉花花铃期受渍比大豆结荚期受渍对产量影响更敏感 ,这表明在产量形成的关键生育期大豆的抗渍能力比棉花要强。棉花花铃期受渍对果节成铃分布和果枝成铃分布没有明显影响 ,但影响结铃数和成铃数 ,从而造成棉花减产 ,随充分受渍持续时间不同 ,减产幅度在 1 8 34 %~ 41 1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棉花
持续受渍
作物产量
涝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湖涝渍稻田土壤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马立安
李方敏
+2 位作者
艾天成
廖美德
贺飞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测定了湖北省潜江市高场示范区 7个不同渍害度稻田的土壤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 ,经显著性测试及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涝渍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状况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差异性 。
关键词
稻田
渍害度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涝渍胁迫对旱作物生长发育及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刘凯文
付佳
朱建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对易涝易渍地区来说,涝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常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甚至大起大落。同时由于降雨径流和土壤渗流造成农田养分流失,加重水环境负荷。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从涝渍灾害对作物生长的胁迫作用与农田养分流失两方面对...
对易涝易渍地区来说,涝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常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甚至大起大落。同时由于降雨径流和土壤渗流造成农田养分流失,加重水环境负荷。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从涝渍灾害对作物生长的胁迫作用与农田养分流失两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涝易渍农田
旱作物
生理活动
产量
养分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若干优质杂交水稻组合在江汉平原涝渍地的表现
被引量:
1
9
作者
田小海
龚信文
+5 位作者
吴中华
工藤哲夫
黎波
杨前玉
刘威
黄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430-433,共4页
选择新近配组成功的、有苗头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与在生产中已普及的组合共 2 6个 ,以汕优 6 3作对照 ,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 1)与对照相比 ,供试组合中虽出现了比其稻谷产量高 5 %以上组合 ,但产量相差达显著水平的组合极...
选择新近配组成功的、有苗头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与在生产中已普及的组合共 2 6个 ,以汕优 6 3作对照 ,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 1)与对照相比 ,供试组合中虽出现了比其稻谷产量高 5 %以上组合 ,但产量相差达显著水平的组合极少 ;若以整精米率相比 ,则新组合中出现了不少超过对照产量 30 %~ 10 0 %以上的组合 ,产量相差极显著。 ( 2 )新组合与原有组合相比 ,在粒形的长 /宽比、整精米率和综合食味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 ,表明我国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方面基本没有多少改进 ,它们将直接影响优质化的整体水平 ;少数组合还存在直链淀粉含量偏低的问题。 ( 3)综合生育期、抗逆性、产量、品质与商品性 ,初步认为 ,丰两优 1号、两优培九、金优 6 3、协优 5 5 9、协优 81、D优 5 2、6 5S 1、丰优 12、国丰 1号、K优 6 5、丰优 5 5及Ⅱ优 5 5 9等组合优于汕优 6 3 ,取代汕优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优质新组合
江汉平原
涝渍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铃期涝渍胁迫对棉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26
10
作者
张文英
朱建强
+2 位作者
欧光华
程伦国
程玲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16,共3页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 ,涝、渍是影响棉花生产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本文通过棉花花铃期受涝试验 ,对其产量、纤维品质和农艺性状作了初步研究 ,其结果如下 :棉花花铃期受涝胁迫 ,主要是通过影响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来影响产量。与对照相比 ,...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 ,涝、渍是影响棉花生产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本文通过棉花花铃期受涝试验 ,对其产量、纤维品质和农艺性状作了初步研究 ,其结果如下 :棉花花铃期受涝胁迫 ,主要是通过影响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来影响产量。与对照相比 ,各受涝处理的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从而导致产量降低。随着受涝天数的增加 ,在农艺性状上 ,株高降低 ,果位增高 ,总果节数减少 ,脱落率增大 ;在纤维品质上 ,纤维长度减小 ,比强度降低 ,整齐度增加 ,伸长率增大 ,麦克隆值变化甚微 ;在经济性状上 ,衣分、子指、衣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花铃期
涝渍胁迫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涝渍改良稻田优化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比较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章勇
武海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通过对涝渍改良稻田上主要优化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研究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对主要优化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油 -瓜 -稻”的产投比较高 ,“菜 -椒 /棉”的生态效益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麦 ...
通过对涝渍改良稻田上主要优化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研究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对主要优化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油 -瓜 -稻”的产投比较高 ,“菜 -椒 /棉”的生态效益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麦 /瓜 /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改良稻田
优化模式
生态经济效益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渍害土壤肥力
被引量:
26
12
作者
李方敏
艾天成
+1 位作者
周治安
原雄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4期65-67,80,共4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渍害土壤的 10项肥力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由主成分分析划分的 3个主成分可全面概括 10项土壤肥力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且第一主成分与作物的产量呈显著相关 ,r=0 .5 5 73;依此 3个主成分对各样点进行聚类...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渍害土壤的 10项肥力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由主成分分析划分的 3个主成分可全面概括 10项土壤肥力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且第一主成分与作物的产量呈显著相关 ,r=0 .5 5 73;依此 3个主成分对各样点进行聚类分析 ,可划分为 4个不同肥力类型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土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害土壤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产量
作物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淌灌施肥法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李方敏
艾天成
+1 位作者
余涛
周治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74-78,共5页
采用淌灌施肥法和常规 (对照 )施肥法对水稻进行返青肥和穗肥试验。结果表明 ,与人工撒施 (对照 )法相比 ,淌灌施肥法中田面水EC值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施肥后 2~ 3d差异不显著 ,其养分浓度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差异也不显著 ,虽两种...
采用淌灌施肥法和常规 (对照 )施肥法对水稻进行返青肥和穗肥试验。结果表明 ,与人工撒施 (对照 )法相比 ,淌灌施肥法中田面水EC值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施肥后 2~ 3d差异不显著 ,其养分浓度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差异也不显著 ,虽两种施肥法均能使肥料在田间分布较均匀 ,但淌灌施肥法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实际产量增加 3.4 % ,理论产量增加 6 .54%。室内土壤吸附试验表明 ,施后 5d ,淌灌肥料中氮素的吸附率可达 85.2 %~ 89.8%。故施肥后 5d内不要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淌灌施肥法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灌浆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田小海
周劲松
+2 位作者
工藤哲夫
刘威
杨前玉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以几个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其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 :各供试组合谷粒充实率有明显差异 ,主要表现在弱势粒上 ,强势粒差异较小 ,充实率整体上三系杂交稻组合 <新两系杂交稻组合 <常规稻 ,且强、弱势粒间充实率的差...
以几个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其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 :各供试组合谷粒充实率有明显差异 ,主要表现在弱势粒上 ,强势粒差异较小 ,充实率整体上三系杂交稻组合 <新两系杂交稻组合 <常规稻 ,且强、弱势粒间充实率的差异三系杂交稻组合 >两系杂交稻组合 ,而优质组合与非优质组合间不存在差异。无论三系还是两系组合的灌浆类型均为明显的异步灌浆型。两系杂交组合与三系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杂交组合类型
灌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泰国水稻在江汉平原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章勇
程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2001年对从泰国引进的9个水稻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对从中筛选出的4个品种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株高、分蘖动态、叶绿素含量、叶龄及各种农艺性状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T-2、105-2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
关键词
泰国
水稻
江汉平原
生态适应性
引种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新世纪的日本农业综合研究战略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6
作者
田小海
邹社校
鄢圣芝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1,共2页
综合反映了日本拟于 2 1世纪前半叶开展的农业综合研究大要及其对我国农业综合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农业综合研究
日本
中国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垸落土壤侵蚀与水土环境安全研究
17
作者
朱建强
刘安勋
李俊凯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9,共4页
垸落是长江中游地区尤其是两湖平原地区一种特有的自然-人工复合地貌。在介绍垸落涵义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垸落范围土壤侵蚀的类型,指出了垸堤侵蚀、垸田侵蚀和垸内沟渠侵蚀的主要危害,从垸堤建设、垸田建设、土地利用和垸落水土管理...
垸落是长江中游地区尤其是两湖平原地区一种特有的自然-人工复合地貌。在介绍垸落涵义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垸落范围土壤侵蚀的类型,指出了垸堤侵蚀、垸田侵蚀和垸内沟渠侵蚀的主要危害,从垸堤建设、垸田建设、土地利用和垸落水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改善垸落水土环境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垸落
土壤侵蚀
危害
水土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水稻制种扬花期最适温湿互作配比研究
被引量:
13
18
作者
马启林
胡达明
王维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珍汕 97A、测 6 4- 7为材料 ,研究了杂交稻制种扬花期温湿互作配比对开花及颖花酶活的影响 ,结果显示温湿度对父母本开花的影响不同。花时同步指数与温湿配比之间存在着二次抛物线回归关系。花时相遇状况与温湿配比有关 ,在扬花期存...
以珍汕 97A、测 6 4- 7为材料 ,研究了杂交稻制种扬花期温湿互作配比对开花及颖花酶活的影响 ,结果显示温湿度对父母本开花的影响不同。花时同步指数与温湿配比之间存在着二次抛物线回归关系。花时相遇状况与温湿配比有关 ,在扬花期存在一个最适温湿互作配比 (汕优 6 4为 40 )。过氧化物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温度
湿度
开花习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大豆花荚期受渍胁迫对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6
19
作者
朱建强
张文英
+3 位作者
欧光华
刘德福
程伦国
程玲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4,共4页
为了探索平原湖区易涝易渍耕地种植夏大豆的排水管理 ,选择大豆关键生育期—花荚期进行了不同水处理试验 ,研究了夏大豆不同受渍胁迫对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受渍胁迫引起大豆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
为了探索平原湖区易涝易渍耕地种植夏大豆的排水管理 ,选择大豆关键生育期—花荚期进行了不同水处理试验 ,研究了夏大豆不同受渍胁迫对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受渍胁迫引起大豆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降低 ,从而导致减产。随着受渍时间的延长 ,减产幅度增大 ;籽粒中粗脂肪含量增加 ,粗蛋白含量下降 ,但是 ,各受渍处理间两者总含量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受渍胁迫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花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灯照明促成栽培草莓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鄢圣芝
成松次郎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2期49-50,共2页
采用两种电灯照明和对照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通过人为创造光照条件 ,使每天日照延长 1 6h ,既可打破休眠 ,提早保温 ,使收获期提早 2~ 3个月 ,提高经济效益一倍 ,又能促进果实增大 ,提高产量。据试验 :两种电灯照明处理平均每株...
采用两种电灯照明和对照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通过人为创造光照条件 ,使每天日照延长 1 6h ,既可打破休眠 ,提早保温 ,使收获期提早 2~ 3个月 ,提高经济效益一倍 ,又能促进果实增大 ,提高产量。据试验 :两种电灯照明处理平均每株的大果数较对照增加 2 6~ 3 4个 ,商品果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 1 4 8% ,1 9 5 % ,总产量分别增加 1 7 2 %和1 9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灯照明
促成栽培
产量
冬季栽培
休眠
草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涝渍地晚稻旱育抛秧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鄢圣芝
刘章勇
田小海
程玲
吴本才
冯锦刚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涝
渍
地开发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湖北省
荆州市农业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基金
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962P0 50 3)内容之一
文摘
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 ,晚稻采用旱育抛秧比水育秧手插不仅增加产量 ,每公顷理论增产 1 4 65 5kg ,而且省工、省力、省时、降低生产成本 ,每公顷理论增收1 80 0元。并摸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涝渍地
晚稻
旱育秧
抛秧技术
试验
栽培技术
产量
Keywords
arid rice seedling bed and transplanting in a throwing way
late rice
high yield and high benefit
growing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花花铃期涝渍相随对棉花产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朱建强
欧光华
张文英
刘德福
机构
长江大学
涝
渍地
工程
中心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江大学农学系
湖北省
荆州市四湖
工程
管理局排灌试验站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3,共4页
基金
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962 P0 50 3- 0 5)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 (98G0 0 5
2 0 0 2 Z0 0 0 0 8)资助
文摘
在南方易涝易渍地域 ,棉花花铃期适逢雨季 ,常受涝渍综合胁迫 ,对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笔者利用测坑试验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涝渍灾害型农田 4种排水控制指标模式 ,初步提出了棉花花铃期的涝渍综合排水控制指标 。
关键词
涝渍相随
花铃期
产量
Keywords
subsurface waterlogging following surface waterlogging
stage of cotton flowering and boll set
cotton yield
分类号
S27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湖地区涝渍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艾天成
程玲
李方敏
原雄人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湖北省
涝
渍
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
湖北
农学院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8,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HNK FJ2 0 0 2 -B0 2 )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 ( 96A0 47)
文摘
对涝渍地土壤硬度、耕层厚度、结构性、容重、质地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涝渍地土壤深厚 ,有效土层均在 1 0m以上 ;质地以中壤为主 ,约占 83% ,过砂过粘的土壤较少 ;耕层土壤厚度过浅 ,机耕可有效增加耕层厚度 ;耕层土壤硬度 5~ 7kg·cm-2 ;犁底层硬度能满足大型机械作业 ,并无硬盘层出现 ;土壤障碍层次为浅位中、厚层夹砂或夹粘层 ;地下水位过高 ,小于 6 0cm的占 39% ,局部地区比重更大 ;结构性和渗透性不良 ;三相比例失调 ,水多气少 ,固相率偏高。
关键词
涝渍地
土壤
物理性质
土壤硬度
耕层厚度
结构性
容重
质地
渗透性
固相率
水
气
分类号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涝渍地域农田建设中的农道与土地平整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建强
郭显平
潘传柏
周淑芳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涝
渍地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荆州市四湖
工程
管理局排灌试验站
荆州市水利学校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7-20,共4页
基金
湖北省"九五"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962P0 50 3 - 0 5)
文摘
根据中日专项技术合作四湖项目的具体实践 ,就涝渍地域农田建设中的农道规划与土地平整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详述了农道与土地平整在农田标准化过程中的作用 ,农道的规划原则与设计标准和方法以及土地平整的几个环节 。
关键词
涝渍地域
农田建设
农道工程
土地平整
Keywords
farm road engineering land leveling waterlogged land
分类号
S2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涝渍改良稻田优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5
作者
刘章勇
武海龙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涝
渍地
研究
中心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 ( 97A0 3 1)
文摘
通过对涝渍改良稻田上主要优化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研究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对主要优化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油—瓜—稻”的产投比较高 ,“菜—椒∥棉”的生态效益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麦∥瓜∥棉”
关键词
涝渍改良稻田
生态效益
优化模式
经济效益
种植模式
分类号
S3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涝渍对大豆、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朱建强
欧光华
张文英
刘德福
程伦国
吴立仁
机构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荆州市水利局
湖北
农学院农学系
荆州市四湖
工程
管理局排灌试验站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25-27,共3页
基金
湖北省科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962P0 5 0 3
湖北省教委资助项目! 93G0 0 5研究内容之一
文摘
研究了大豆结荚期和棉花花铃期持续受渍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SEW3 0 值 (地下水埋深小于 30cm的累积值 )增大 ,大豆和棉花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比之下 ,棉花花铃期受渍比大豆结荚期受渍对产量影响更敏感 ,这表明在产量形成的关键生育期大豆的抗渍能力比棉花要强。棉花花铃期受渍对果节成铃分布和果枝成铃分布没有明显影响 ,但影响结铃数和成铃数 ,从而造成棉花减产 ,随充分受渍持续时间不同 ,减产幅度在 1 8 34 %~ 41 1 0 %。
关键词
大豆
棉花
持续受渍
作物产量
涝渍
Keywords
soybean,cotton,continuous waterlogged,crop yield,SEW_(30)
分类号
S4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湖涝渍稻田土壤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马立安
李方敏
艾天成
廖美德
贺飞英
机构
湖北
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
农学院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基金
湖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 962P0 5 0 3-0 6)
文摘
测定了湖北省潜江市高场示范区 7个不同渍害度稻田的土壤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 ,经显著性测试及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涝渍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状况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差异性 。
关键词
稻田
渍害度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Keywords
paddy
waterlogging degree
soil nutrients
soil microorganisms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4.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涝渍胁迫对旱作物生长发育及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刘凯文
付佳
朱建强
机构
长江大学农学院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Y1993)
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Z200712002)
文摘
对易涝易渍地区来说,涝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常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甚至大起大落。同时由于降雨径流和土壤渗流造成农田养分流失,加重水环境负荷。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从涝渍灾害对作物生长的胁迫作用与农田养分流失两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易涝易渍农田
旱作物
生理活动
产量
养分流失
Keywords
farmland vulnerable to surface and subsurface waterlogging
upland crop
physiological activity
yield
nutrient loss
分类号
S27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152.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若干优质杂交水稻组合在江汉平原涝渍地的表现
被引量:
1
9
作者
田小海
龚信文
吴中华
工藤哲夫
黎波
杨前玉
刘威
黄永平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丰乐种业集团荆州公司
湖北
荆州农业气象
研究
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430-433,共4页
基金
中日技术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国科技合 96 2 )项目
湖北省科技厅项目 (962P0 50 3)资助
文摘
选择新近配组成功的、有苗头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与在生产中已普及的组合共 2 6个 ,以汕优 6 3作对照 ,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 1)与对照相比 ,供试组合中虽出现了比其稻谷产量高 5 %以上组合 ,但产量相差达显著水平的组合极少 ;若以整精米率相比 ,则新组合中出现了不少超过对照产量 30 %~ 10 0 %以上的组合 ,产量相差极显著。 ( 2 )新组合与原有组合相比 ,在粒形的长 /宽比、整精米率和综合食味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 ,表明我国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方面基本没有多少改进 ,它们将直接影响优质化的整体水平 ;少数组合还存在直链淀粉含量偏低的问题。 ( 3)综合生育期、抗逆性、产量、品质与商品性 ,初步认为 ,丰两优 1号、两优培九、金优 6 3、协优 5 5 9、协优 81、D优 5 2、6 5S 1、丰优 12、国丰 1号、K优 6 5、丰优 5 5及Ⅱ优 5 5 9等组合优于汕优 6 3 ,取代汕优 6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优质新组合
江汉平原
涝渍地
产量
Keywords
Quality HR,Newly bred combination of HR,Jianghan plain,Trial result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铃期涝渍胁迫对棉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26
10
作者
张文英
朱建强
欧光华
程伦国
程玲
机构
湖北
农学院农学系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
荆州市水利局
湖北省
荆州市四湖
工程
管理局排灌试验站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16,共3页
基金
湖北省科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6 2 P0 5 0 3
湖北省教委项目 98G0 0 5资助
文摘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 ,涝、渍是影响棉花生产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本文通过棉花花铃期受涝试验 ,对其产量、纤维品质和农艺性状作了初步研究 ,其结果如下 :棉花花铃期受涝胁迫 ,主要是通过影响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来影响产量。与对照相比 ,各受涝处理的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从而导致产量降低。随着受涝天数的增加 ,在农艺性状上 ,株高降低 ,果位增高 ,总果节数减少 ,脱落率增大 ;在纤维品质上 ,纤维长度减小 ,比强度降低 ,整齐度增加 ,伸长率增大 ,麦克隆值变化甚微 ;在经济性状上 ,衣分、子指、衣指降低。
关键词
棉花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花铃期
涝渍胁迫
产量构成因素
分类号
S56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涝渍改良稻田优化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比较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章勇
武海龙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涝
渍地
研究
中心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 (97A0 3 1)
文摘
通过对涝渍改良稻田上主要优化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研究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对主要优化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油 -瓜 -稻”的产投比较高 ,“菜 -椒 /棉”的生态效益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麦 /瓜 /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理想。
关键词
涝渍改良稻田
优化模式
生态经济效益
比较
Keywords
improved flooded rice field
excellent planting model
eco economic benefit
compare
分类号
S31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渍害土壤肥力
被引量:
26
12
作者
李方敏
艾天成
周治安
原雄人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涝
渍地
研究
中心
日本国际事业协力团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4期65-67,80,共4页
基金
中日技术合作项目 (国科外字 1996 -14 2 )
湖北省科技厅项目 ( 96 2P0 5 0 3-0 6 )
文摘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渍害土壤的 10项肥力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由主成分分析划分的 3个主成分可全面概括 10项土壤肥力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且第一主成分与作物的产量呈显著相关 ,r=0 .5 5 73;依此 3个主成分对各样点进行聚类分析 ,可划分为 4个不同肥力类型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土措施。
关键词
渍害土壤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产量
作物
聚类分析
Keywords
waterlogged soil
soil fertility
integrated evaluation
principle component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淌灌施肥法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李方敏
艾天成
余涛
周治安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涝
渍地
研究
中心
湖北
荆州市绿原种业公司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74-78,共5页
基金
中日技术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资助项目!(国科技合 96 - 2 )
文摘
采用淌灌施肥法和常规 (对照 )施肥法对水稻进行返青肥和穗肥试验。结果表明 ,与人工撒施 (对照 )法相比 ,淌灌施肥法中田面水EC值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施肥后 2~ 3d差异不显著 ,其养分浓度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差异也不显著 ,虽两种施肥法均能使肥料在田间分布较均匀 ,但淌灌施肥法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实际产量增加 3.4 % ,理论产量增加 6 .54%。室内土壤吸附试验表明 ,施后 5d ,淌灌肥料中氮素的吸附率可达 85.2 %~ 89.8%。故施肥后 5d内不要排水。
关键词
水稻
淌灌施肥法
肥效
Keywords
Rice
S 550
Fertilizer application through trickle irrigation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灌浆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田小海
周劲松
工藤哲夫
刘威
杨前玉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基金
中日技术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项目 (国科技合 96 2 )
湖北省科技厅项目(96 2P0 5 0 3)资助
文摘
以几个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其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 :各供试组合谷粒充实率有明显差异 ,主要表现在弱势粒上 ,强势粒差异较小 ,充实率整体上三系杂交稻组合 <新两系杂交稻组合 <常规稻 ,且强、弱势粒间充实率的差异三系杂交稻组合 >两系杂交稻组合 ,而优质组合与非优质组合间不存在差异。无论三系还是两系组合的灌浆类型均为明显的异步灌浆型。两系杂交组合与三系杂交组合。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杂交组合类型
灌浆特性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泰国水稻在江汉平原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章勇
程波
机构
长江大学
涝
渍地
研究
中心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4,共3页
基金
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项目"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962P0503)的部分内容
文摘
在2001年对从泰国引进的9个水稻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对从中筛选出的4个品种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株高、分蘖动态、叶绿素含量、叶龄及各种农艺性状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T-2、105-2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
关键词
泰国
水稻
江汉平原
生态适应性
引种
农艺性状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新世纪的日本农业综合研究战略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6
作者
田小海
邹社校
鄢圣芝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1,共2页
文摘
综合反映了日本拟于 2 1世纪前半叶开展的农业综合研究大要及其对我国农业综合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农业综合研究
日本
中国
技术体系
分类号
F331.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垸落土壤侵蚀与水土环境安全研究
17
作者
朱建强
刘安勋
李俊凯
机构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
涝
渍
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9,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Z200712002)
长江大学科技发展项目(2006)
文摘
垸落是长江中游地区尤其是两湖平原地区一种特有的自然-人工复合地貌。在介绍垸落涵义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垸落范围土壤侵蚀的类型,指出了垸堤侵蚀、垸田侵蚀和垸内沟渠侵蚀的主要危害,从垸堤建设、垸田建设、土地利用和垸落水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改善垸落水土环境的途径。
关键词
垸落
土壤侵蚀
危害
水土环境安全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水稻制种扬花期最适温湿互作配比研究
被引量:
13
18
作者
马启林
胡达明
王维金
机构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
农学院农学系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5,共5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以珍汕 97A、测 6 4- 7为材料 ,研究了杂交稻制种扬花期温湿互作配比对开花及颖花酶活的影响 ,结果显示温湿度对父母本开花的影响不同。花时同步指数与温湿配比之间存在着二次抛物线回归关系。花时相遇状况与温湿配比有关 ,在扬花期存在一个最适温湿互作配比 (汕优 6 4为 40 )。过氧化物酶。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温度
湿度
开花习性
酶活性
Keywords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temperature
humidity
flowering habit
enzyme activity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S511.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大豆花荚期受渍胁迫对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6
19
作者
朱建强
张文英
欧光华
刘德福
程伦国
程玲
机构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
农学院农学系
湖北省
荆州市水利局
湖北省
荆州市四湖
工程
管理局排灌试验站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4,共4页
基金
湖北省各部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96 2 P0 5 0 3
湖北省教委资助项目! 98G0 0 5研究内容之一
文摘
为了探索平原湖区易涝易渍耕地种植夏大豆的排水管理 ,选择大豆关键生育期—花荚期进行了不同水处理试验 ,研究了夏大豆不同受渍胁迫对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受渍胁迫引起大豆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降低 ,从而导致减产。随着受渍时间的延长 ,减产幅度增大 ;籽粒中粗脂肪含量增加 ,粗蛋白含量下降 ,但是 ,各受渍处理间两者总含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夏大豆
受渍胁迫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花荚期
Keywords
Summer soybean
Stress of subsurface waterlogging
Agronomic properties
Yield
Quality
Period of soybean with flowers and pods
分类号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灯照明促成栽培草莓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鄢圣芝
成松次郎
机构
湖北
农学院
日本神奈川县农业综合
研究
所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2期49-50,共2页
基金
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两种电灯照明和对照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通过人为创造光照条件 ,使每天日照延长 1 6h ,既可打破休眠 ,提早保温 ,使收获期提早 2~ 3个月 ,提高经济效益一倍 ,又能促进果实增大 ,提高产量。据试验 :两种电灯照明处理平均每株的大果数较对照增加 2 6~ 3 4个 ,商品果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 1 4 8% ,1 9 5 % ,总产量分别增加 1 7 2 %和1 9 6 %。
关键词
电灯照明
促成栽培
产量
冬季栽培
休眠
草莓
分类号
S668.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涝渍地晚稻旱育抛秧技术试验研究
鄢圣芝
刘章勇
田小海
程玲
吴本才
冯锦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棉花花铃期涝渍相随对棉花产量的试验研究
朱建强
欧光华
张文英
刘德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湖地区涝渍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艾天成
程玲
李方敏
原雄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涝渍地域农田建设中的农道与土地平整研究
朱建强
郭显平
潘传柏
周淑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涝渍改良稻田优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刘章勇
武海龙
《耕作与栽培》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涝渍对大豆、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
朱建强
欧光华
张文英
刘德福
程伦国
吴立仁
《湖北农业科学》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四湖涝渍稻田土壤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分析
马立安
李方敏
艾天成
廖美德
贺飞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涝渍胁迫对旱作物生长发育及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刘凯文
付佳
朱建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若干优质杂交水稻组合在江汉平原涝渍地的表现
田小海
龚信文
吴中华
工藤哲夫
黎波
杨前玉
刘威
黄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花铃期涝渍胁迫对棉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
张文英
朱建强
欧光华
程伦国
程玲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涝渍改良稻田优化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比较
刘章勇
武海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渍害土壤肥力
李方敏
艾天成
周治安
原雄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水稻淌灌施肥法效果研究
李方敏
艾天成
余涛
周治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灌浆特性的比较研究
田小海
周劲松
工藤哲夫
刘威
杨前玉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泰国水稻在江汉平原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刘章勇
程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面向新世纪的日本农业综合研究战略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田小海
邹社校
鄢圣芝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垸落土壤侵蚀与水土环境安全研究
朱建强
刘安勋
李俊凯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杂交水稻制种扬花期最适温湿互作配比研究
马启林
胡达明
王维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夏大豆花荚期受渍胁迫对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朱建强
张文英
欧光华
刘德福
程伦国
程玲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电灯照明促成栽培草莓的试验研究
鄢圣芝
成松次郎
《耕作与栽培》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