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洪湖市油菜简化施肥试验示范简报
1
作者
郑普兵
刘方舟
+1 位作者
鲁君明
曾令智
《湖北植保》
2019年第5期33-35,共3页
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油菜长效缓释专用肥(25-7-8)”简化施肥技术,比较不同施肥量(0、30、40、50、60kg/667m^2)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从初花至终花历期分析,不施肥区为17d,习惯施肥与30kg/667m^2油菜长效缓释花历期相当,随着...
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油菜长效缓释专用肥(25-7-8)”简化施肥技术,比较不同施肥量(0、30、40、50、60kg/667m^2)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从初花至终花历期分析,不施肥区为17d,习惯施肥与30kg/667m^2油菜长效缓释花历期相当,随着缓释肥用量加大,花历期随之延长,最大值是60kg/667m^2缓释肥处理组,花历期为24d;施肥量加大后,油菜成熟收割期明显推迟。作为油菜轻简化技术推广,从生育进程田间长势分析,该土壤肥力生产模式最佳施肥量为40kg/667 m^2。根据2018年~2019年田间产量与长势综合分析,40kg/667m^2的施肥量,油菜直立生长、不歪倒,产量187kg/667m^2,有利于机械收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简化施肥
最佳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9—2020年油菜季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鲁君明
余细俊
《湖北植保》
2020年第3期32-35,共4页
为探究水稻油菜轮作制度下的化肥农药减施效果,实现减量增效目标,2019~2020年油菜季开展"两减"试验。结果表明",两减"模型比习惯模型肥料减少用量15kg/667m^2,有效养分减少9.4kg/667m^2,按市场价投入,减少费用40元/...
为探究水稻油菜轮作制度下的化肥农药减施效果,实现减量增效目标,2019~2020年油菜季开展"两减"试验。结果表明",两减"模型比习惯模型肥料减少用量15kg/667m^2,有效养分减少9.4kg/667m^2,按市场价投入,减少费用40元/667m^2,农药制剂用量减少165g/667m^2,投入减少7元/667m^2;"两减"模型的产量比习惯生产模型增产菜籽10.5kg/667m^2,增收210.2元/667m^2,增产6.6%,达到显著水平;习惯区菌核病发病率11.0%,比两减区高7%,习惯生产模型氮肥偏重偏迟施用是菌核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秸杆(稻草)还田模型比"两减"模型增产油菜籽4kg/667m^2,增产率2.3%,但差异不显著;油菜不施肥区没有产量;不施药田间杂草421kg/667m^2,菌核病发病株29.2%,菜青虫为害株占6%,比习惯模型区和"两减"模式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化肥
农药
减施技术
“两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植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9
3
作者
刘威
耿明建
+4 位作者
秦自果
张智
鲁君明
鲁剑巍
曹卫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5-133,共9页
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是稻田土壤培肥的重要措施。研究江汉平原单季稻田冬闲期种植绿肥及稻秸不同利用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秸秆和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以稻秸不还田不种绿肥(CK1...
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是稻田土壤培肥的重要措施。研究江汉平原单季稻田冬闲期种植绿肥及稻秸不同利用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秸秆和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以稻秸不还田不种绿肥(CK1)和不施肥空白(CK0)为对照,分析了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RSM)、稻秸原位焚烧还田(RSB)、单种绿肥(GM)以及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RSM+GM)等处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碳库管理指数、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1和CK0相比,RSB处理3 a后显著降低了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均无显著影响;而GM、RSM及RSM+GM处理3 a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库指数、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尤其是RSM和RSM+GM处理还可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且多数指标均以RSM+GM处理增幅为最大,其次是RSM处理。与CK1相比,RSB处理3 a后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对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而RSM、GM及RSM+GM处理模式3 a后均可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RSM+GM处理模式在1 a后即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2 a后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3 a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幅均是最大。相比于CK1,RSM和RSB处理模式3 a的稻谷增产效果均不显著,而GM和RSM+GM处理模式连续3 a显著提高了稻谷产量,增幅分别为6.88%~11.67%和6.00%~13.4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土壤酶活性与水稻产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在江汉平原单季稻作条件下,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还田或种植绿肥均可改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前者更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后者更利于作物产量提升。为了兼顾秸秆资源利用、土壤质量改善和作物增产稳产,稻田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稻秸还田
种植绿肥
混合利用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酶活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种绿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9
4
作者
刘威
秦自果
+4 位作者
耿明建
吴礼树
鲁剑巍
鲁君明
曹卫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8,共7页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冬闲期种植绿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对江汉平原单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稻草不还田水稻不施肥(CK)、稻草不还田单施化肥(NPK)、稻草原位焚烧还田+化肥(RSB+NPK)、稻草全量还田+化肥(RSM+NPK)...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冬闲期种植绿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对江汉平原单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稻草不还田水稻不施肥(CK)、稻草不还田单施化肥(NPK)、稻草原位焚烧还田+化肥(RSB+NPK)、稻草全量还田+化肥(RSM+NPK)、稻草不还田单独种植绿肥+化肥(GM+NPK)以及稻草全量还田+种植绿肥+化肥(RSM+GM+NPK),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的CK及NPK处理相比,RSM+NPK、GM+NPK和RSM+GM+NPK处理模式均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提高耕层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其中多以RSM+GM+NPK处理增幅最大。RSB+NPK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土壤pH值、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影响不大。GM+NPK处理与RSM+GM+NPK处理稻谷产量近似,分别较NPK处理显著增加6.9%~11.7%和6.0%~13.4%,3年平均增加9.1%和8.7%,而RSM+NPK和RSB+NPK处理的稻谷产量3年里与NPK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在江汉平原单季稻作条件下,以冬闲期稻草条带覆盖还田与种植绿肥配合还田为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
稻草全量还田
种植绿肥
土壤理化性质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种量对紫云英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秦自果
刘威
+5 位作者
李小坤
鲁剑巍
鲁君明
戴志刚
曹卫东
耿明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4960-4962,4968,共4页
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5个播种量(7.5-37.5 kg/hm^2)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与播种量呈抛物线关系,均随播种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播种量22.5 kg/hm^2时最大...
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5个播种量(7.5-37.5 kg/hm^2)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与播种量呈抛物线关系,均随播种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播种量22.5 kg/hm^2时最大。根据种子产量与播种量效应函数,在节约用种原则下,推荐江汉平原稻区紫云英种子高产播种量为15-24 kg/hm^2。紫云英种子产量与鲜草产量呈正相关。随着播种量增加,紫云英群体密度增加,株高、茎基部直径、单株重、单株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花序数显著降低,每有效花序结荚数、每荚粒数和千粒重受影响较小。单位面积一级分枝数和花序数随着播种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与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是影响种子产量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
播种量
种子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茬中稻最佳密度的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单兴祥
鲁君明
+1 位作者
罗正年
佘丰耀
《湖北植保》
2018年第1期13-14,58,共3页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直播量与移栽密度田间试验表明,一季中稻"梦两优黄莉占"最高产量直播量1.75kg/667m^2,最佳移栽密度1万棵~1.2万棵/667m^2。
关键词
水稻
梦两优黄莉占
密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棚青椒湘研812“2+X”肥效试验
7
作者
王向平
吴以学
鲁君明
《湖北植保》
2017年第2期12-14,共3页
根据"2+X"肥效试验要求,于2016年在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一分场安排青椒大棚机井喷灌生产栽培肥效试验,进一步摸索大棚蔬菜机井喷灌生产基地施肥方法及氮肥总量和有机肥当量。试验于7月11日播种育苗,8月11日划区施肥,8月26日移...
根据"2+X"肥效试验要求,于2016年在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一分场安排青椒大棚机井喷灌生产栽培肥效试验,进一步摸索大棚蔬菜机井喷灌生产基地施肥方法及氮肥总量和有机肥当量。试验于7月11日播种育苗,8月11日划区施肥,8月26日移栽,2017年1月12日结束。结果表明:该条件下优化施氮量为16kg/667m^2,其中基肥占60%、追肥占40%。无机氮肥全部一次性追施造成氮肥损失青椒减产。作为有机肥源商品有机肥(2.65-4.05-2.1,有机质33.7%)在研究范围内有机氮无机氮比5:1施肥效果最好。建议大棚青椒施肥要搞好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缺少条件下全部施用无机肥时底肥占50%,其余氮肥分2次~3次追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椒
湘研812
“2+X”施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洪湖市油菜简化施肥试验示范简报
1
作者
郑普兵
刘方舟
鲁君明
曾令智
机构
湖北省
洪湖市
农业
农村局
华中
农业
大学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湖北植保》
2019年第5期33-35,共3页
文摘
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油菜长效缓释专用肥(25-7-8)”简化施肥技术,比较不同施肥量(0、30、40、50、60kg/667m^2)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从初花至终花历期分析,不施肥区为17d,习惯施肥与30kg/667m^2油菜长效缓释花历期相当,随着缓释肥用量加大,花历期随之延长,最大值是60kg/667m^2缓释肥处理组,花历期为24d;施肥量加大后,油菜成熟收割期明显推迟。作为油菜轻简化技术推广,从生育进程田间长势分析,该土壤肥力生产模式最佳施肥量为40kg/667 m^2。根据2018年~2019年田间产量与长势综合分析,40kg/667m^2的施肥量,油菜直立生长、不歪倒,产量187kg/667m^2,有利于机械收割。
关键词
油菜
简化施肥
最佳施肥量
产量
分类号
S147.3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9—2020年油菜季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鲁君明
余细俊
机构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华中
农业
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湖北植保》
2020年第3期32-35,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2018YFD0200900)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文摘
为探究水稻油菜轮作制度下的化肥农药减施效果,实现减量增效目标,2019~2020年油菜季开展"两减"试验。结果表明",两减"模型比习惯模型肥料减少用量15kg/667m^2,有效养分减少9.4kg/667m^2,按市场价投入,减少费用40元/667m^2,农药制剂用量减少165g/667m^2,投入减少7元/667m^2;"两减"模型的产量比习惯生产模型增产菜籽10.5kg/667m^2,增收210.2元/667m^2,增产6.6%,达到显著水平;习惯区菌核病发病率11.0%,比两减区高7%,习惯生产模型氮肥偏重偏迟施用是菌核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秸杆(稻草)还田模型比"两减"模型增产油菜籽4kg/667m^2,增产率2.3%,但差异不显著;油菜不施肥区没有产量;不施药田间杂草421kg/667m^2,菌核病发病株29.2%,菜青虫为害株占6%,比习惯模型区和"两减"模式区高。
关键词
油菜
化肥
农药
减施技术
“两减”模型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植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9
3
作者
刘威
耿明建
秦自果
张智
鲁君明
鲁剑巍
曹卫东
机构
湖北省
农业
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华中
农业
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
农业
区划研究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5-133,共9页
基金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重大研发成果培育专项(2017CGPY01)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2)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
文摘
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是稻田土壤培肥的重要措施。研究江汉平原单季稻田冬闲期种植绿肥及稻秸不同利用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秸秆和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以稻秸不还田不种绿肥(CK1)和不施肥空白(CK0)为对照,分析了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RSM)、稻秸原位焚烧还田(RSB)、单种绿肥(GM)以及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RSM+GM)等处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碳库管理指数、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1和CK0相比,RSB处理3 a后显著降低了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均无显著影响;而GM、RSM及RSM+GM处理3 a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库指数、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尤其是RSM和RSM+GM处理还可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且多数指标均以RSM+GM处理增幅为最大,其次是RSM处理。与CK1相比,RSB处理3 a后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对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而RSM、GM及RSM+GM处理模式3 a后均可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RSM+GM处理模式在1 a后即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2 a后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3 a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幅均是最大。相比于CK1,RSM和RSB处理模式3 a的稻谷增产效果均不显著,而GM和RSM+GM处理模式连续3 a显著提高了稻谷产量,增幅分别为6.88%~11.67%和6.00%~13.4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土壤酶活性与水稻产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在江汉平原单季稻作条件下,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还田或种植绿肥均可改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前者更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后者更利于作物产量提升。为了兼顾秸秆资源利用、土壤质量改善和作物增产稳产,稻田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土壤
稻秸还田
种植绿肥
混合利用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酶活性
产量
Keywords
soils
rice straw returning
green manure planting
co-incorpora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soil enzyme activities
yield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种绿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9
4
作者
刘威
秦自果
耿明建
吴礼树
鲁剑巍
鲁君明
曹卫东
机构
华中
农业
大学微量元素
中心
/
农业
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
农业
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农业
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
农业
区划研究所/
农业
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8,共7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5
201503122)
文摘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冬闲期种植绿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对江汉平原单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稻草不还田水稻不施肥(CK)、稻草不还田单施化肥(NPK)、稻草原位焚烧还田+化肥(RSB+NPK)、稻草全量还田+化肥(RSM+NPK)、稻草不还田单独种植绿肥+化肥(GM+NPK)以及稻草全量还田+种植绿肥+化肥(RSM+GM+NPK),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的CK及NPK处理相比,RSM+NPK、GM+NPK和RSM+GM+NPK处理模式均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提高耕层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其中多以RSM+GM+NPK处理增幅最大。RSB+NPK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土壤pH值、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影响不大。GM+NPK处理与RSM+GM+NPK处理稻谷产量近似,分别较NPK处理显著增加6.9%~11.7%和6.0%~13.4%,3年平均增加9.1%和8.7%,而RSM+NPK和RSB+NPK处理的稻谷产量3年里与NPK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在江汉平原单季稻作条件下,以冬闲期稻草条带覆盖还田与种植绿肥配合还田为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
冬闲
稻草全量还田
种植绿肥
土壤理化性质
水稻产量
Keywords
winter fallow
rice straw retention
green manure planting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rice yield
分类号
S511.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种量对紫云英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秦自果
刘威
李小坤
鲁剑巍
鲁君明
戴志刚
曹卫东
耿明建
机构
华中
农业
大学微量元素研究
中心
/
农业
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
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
农业
区划研究所/
农业
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4960-4962,4968,共4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5
201503122)
+1 种基金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项目(2012-019)
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项目(NB2013-2130135-34)
文摘
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5个播种量(7.5-37.5 kg/hm^2)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与播种量呈抛物线关系,均随播种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播种量22.5 kg/hm^2时最大。根据种子产量与播种量效应函数,在节约用种原则下,推荐江汉平原稻区紫云英种子高产播种量为15-24 kg/hm^2。紫云英种子产量与鲜草产量呈正相关。随着播种量增加,紫云英群体密度增加,株高、茎基部直径、单株重、单株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花序数显著降低,每有效花序结荚数、每荚粒数和千粒重受影响较小。单位面积一级分枝数和花序数随着播种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与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是影响种子产量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
播种量
种子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Keywords
Astragalus sinicus L.
seeding rate
seed yield
yield components
分类号
S5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茬中稻最佳密度的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单兴祥
鲁君明
罗正年
佘丰耀
机构
湖北省
洪湖市
农业
综合执法大队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
洪湖市
农业
局
出处
《湖北植保》
2018年第1期13-14,58,共3页
文摘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直播量与移栽密度田间试验表明,一季中稻"梦两优黄莉占"最高产量直播量1.75kg/667m^2,最佳移栽密度1万棵~1.2万棵/667m^2。
关键词
水稻
梦两优黄莉占
密度
研究
分类号
S511.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棚青椒湘研812“2+X”肥效试验
7
作者
王向平
吴以学
鲁君明
机构
湖北省
洪湖市
土壤肥料工作站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湖北植保》
2017年第2期12-14,共3页
文摘
根据"2+X"肥效试验要求,于2016年在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一分场安排青椒大棚机井喷灌生产栽培肥效试验,进一步摸索大棚蔬菜机井喷灌生产基地施肥方法及氮肥总量和有机肥当量。试验于7月11日播种育苗,8月11日划区施肥,8月26日移栽,2017年1月12日结束。结果表明:该条件下优化施氮量为16kg/667m^2,其中基肥占60%、追肥占40%。无机氮肥全部一次性追施造成氮肥损失青椒减产。作为有机肥源商品有机肥(2.65-4.05-2.1,有机质33.7%)在研究范围内有机氮无机氮比5:1施肥效果最好。建议大棚青椒施肥要搞好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缺少条件下全部施用无机肥时底肥占50%,其余氮肥分2次~3次追施。
关键词
青椒
湘研812
“2+X”施肥
肥效
分类号
S47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洪湖市油菜简化施肥试验示范简报
郑普兵
刘方舟
鲁君明
曾令智
《湖北植保》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9—2020年油菜季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的田间试验
鲁君明
余细俊
《湖北植保》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种植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威
耿明建
秦自果
张智
鲁君明
鲁剑巍
曹卫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冬种绿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威
秦自果
耿明建
吴礼树
鲁剑巍
鲁君明
曹卫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播种量对紫云英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秦自果
刘威
李小坤
鲁剑巍
鲁君明
戴志刚
曹卫东
耿明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油茬中稻最佳密度的田间试验研究
单兴祥
鲁君明
罗正年
佘丰耀
《湖北植保》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大棚青椒湘研812“2+X”肥效试验
王向平
吴以学
鲁君明
《湖北植保》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