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0号的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谢磊
龚德平
刘文超
张建中
屈亚夫
-
机构
湖北省荆州市农科院
湖北省江北农场农科所
湖北省荆州市超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95-4896,4898,共3页
-
基金
荆州市农业科学院资助项目
-
文摘
就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鄂大麦10号出苗、群体动态、生育进程、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鄂大麦10号的产量结果差异不大,播期、密度互作效果不显著。出苗时间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延长,在各个播期中,播种越迟,冬前分蘖越少;尽管早晚播种的时间相差20 d,但成熟期仅相差5 d,可见播种期对成熟期的影响是有限度的;穗粒结构在试验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呈现不规则的变化,千粒重与灌浆期长短和温度有关,早播种的明显偏高;在试验的播种期内,播期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单株分蘖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单位面积的成穗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千粒重和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减,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也不明显。表明鄂大麦10号的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强。
-
关键词
鄂大麦10号
发育期
播期
密度
产量
-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棉花高铃率的气象要素初探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胡从发
-
机构
湖北省江北农场农科所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4年第2期17-20,共4页
-
文摘
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棉花结铃率与主要气象因素的关系,得出温度是影响高结铃率的最重要因素。在高铃率情况下,气象因素对结铃率的直接影响排序为日均温>气压>日照>相对湿度>蒸发量>风速>降雨量。并进一步探讨了昼温、夜温、最高温、最低温、≥15℃积温、≥20℃积温、地温、气温对结铃率的直接影响。
-
关键词
棉花
结铃率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
分类号
S56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棉花铃积的气象要素初探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胡从发
李云清
杨尚福
-
机构
湖北省江北农场农科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8,共2页
-
文摘
本文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首次探讨了铃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得出温度是影响铃积的最重要气象因子,在干旱生境下,气象因素对铃积的直接影响排序为温度>蒸发>日照>湿度>降雨;存在21℃以上的温度、较少的棉田蒸发、充足的日照是大铃的必备条件。同时,探讨了各项温度子指标与铃积的关系。
-
关键词
棉花铃积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棉花
-
分类号
S56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几个棉花性状的二峰变化现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胡从发
-
机构
湖北省江北农场农科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13,共2页
-
文摘
一切植物的生长进程均可用S型曲线表示。对于棉花的考种性状。如铃重随着开花结铃期的推移,是否也显S型变化,还不很清楚。为此,1990年于不同收花期进行了有关性状的考查,发现其变化表现为二峰曲线,即类似于两个S相连的曲线并有一定规律特征。
-
关键词
棉花
铃重
性状曲线
-
分类号
S56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棉花后期铃的时序变化与利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胡从发
龚德平
-
机构
湖北省江北农场农科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3-24,共2页
-
文摘
1 材料和方法试验观察田为移栽棉。于1991年9月5日、8日、11日、13日、15日、17日、20日、23日、25日、28日共计10次,标记挂牌当日上午白花50朵。各期均进行结铃率、铃重、子(皮)棉产量、衣分率、子指、衣指。
-
关键词
棉花
棉铃
时序
-
分类号
S562.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鄂大麦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6
-
-
作者
刘文超
龚德平
张建中
-
机构
荆州市超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省江北农场农科所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2,共2页
-
文摘
鄂大麦10号表现为丰产稳产、早熟性较好、抗倒性较好、赤霉病发生轻等特点。对鄂大麦10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作了介绍,并就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鄂大麦10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影响移栽棉抗逆力的探讨
- 7
-
-
作者
胡从发
雷士年
-
机构
湖北省江北农场农科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16,共2页
-
文摘
本文针对生产中移栽棉抗逆力差的实际,于1991~1993年有目的地对大田或试验田移栽棉进行了抗逆性观察。初步得出:(1)钵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棉苗的素质和抗逆力,中钵抗逆力强于小钵;(2)播种后8~12天内日均温、雨量、光照等气象因素对出钵率影响较大,特别是多雨和寡照对棉苗出钵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冷尾暖头播种;(3)一钵双粒干子播种、有利于对抗逆境,提高成钵率,进一步完善了“三湿”播种理论;(4)苗床温度除按要求管理外,还应注意短时间内升温差不能超过22℃,降温差不能达27℃;农(地)膜覆盖下,外界气温达24.59℃应立即揭膜通风;(5)以4叶左右苗龄于5月10~15日移栽,有利于预防5月份的低温阴雨寡照和渍害。
-
关键词
棉花
移栽
抗逆性
-
分类号
S56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棉花涝灾程度的分级
- 8
-
-
作者
胡从发
龚德平
-
机构
湖北省江北农场农科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1998年第7期16-18,共3页
-
文摘
在棉花涝灾的条件下,就棉花受涝时株高、水深、受淹果枝数、露出水面的主茎叶数和果枝数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涝灾棉产量高低的核心取决于受涝灾时露出水面的主茎叶数。据此,依主茎叶数将棉花受涝灾程度分成0~5级,有助于为淹涝棉的管理确定适宜的对策。
-
关键词
淹涝
主茎叶数
分级
棉花
-
分类号
S4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