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气象数据集研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波 潘勐 孙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长序列、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集对气象业务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质量低、空间分辨率不足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在气象领域逐步开展应用。针对气象数据集研制中的技术难点问题,梳... 长序列、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集对气象业务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质量低、空间分辨率不足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在气象领域逐步开展应用。针对气象数据集研制中的技术难点问题,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4个关键应用场景,即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缺测数据的插补和重构、多源数据的融合以及低分辨网格数据的降尺度,对各类机器学习模型在上述场景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综述,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传统方法,人工智能算法在计算效率、结果准确性、应用灵活性等方面更具竞争力。建议从建立高质量训练数据集、加强多源数据和异构数据的应用以及探索基于气象数据物理机制的建模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气象数据产品研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集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质量控制 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长江经济带气象保障研究
2
作者 李国樑 李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152-156,共5页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气象灾害和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挑战,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气象保障,研究提出了建立生态气象综合立体观测系统,提...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气象灾害和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挑战,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气象保障,研究提出了建立生态气象综合立体观测系统,提升生态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能力,加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不断优化生态气象服务发展环境,建立湖北长江经济带气象保障体系,发挥湖北资源优势,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从生态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使气象保障体系为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恢复、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加快建设美丽湖北和长江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气象保障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梯调中心专业气象业务体系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傅希德 范宏飞 +2 位作者 肖舸 左希健 赵云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0,共4页
为了满足长江中上游流域滚动开发对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按照三峡总公司的规划设计的要求,并结合三峡水利枢纽成都梯调中心专业气象台的筹建,设计了一套三峡水利成都梯调中心专业气象业务体系。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总体... 为了满足长江中上游流域滚动开发对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按照三峡总公司的规划设计的要求,并结合三峡水利枢纽成都梯调中心专业气象台的筹建,设计了一套三峡水利成都梯调中心专业气象业务体系。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总体框架、设计规模、系统功能等内容,系统要求达到与三峡梯调中心既协同共享,又互为备用的目的,同时形成有机整体的专业气象服务体系,为正在进行的系统开发和业务组建工作提供了基础。体系设计完成后,其整体能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调度 专业气象 业务体系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MISS的长江流域气象水文信息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宏记 杨代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2期11565-11570,共6页
从现阶段长江流域气象水文信息共享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出发,针对流域气象水文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2014年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成功开发的基于CIMISS的长江流域气象水文信息共享平台(YZMISS),指出了长江... 从现阶段长江流域气象水文信息共享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出发,针对流域气象水文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2014年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成功开发的基于CIMISS的长江流域气象水文信息共享平台(YZMISS),指出了长江流域气象水文数据共享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技术路线,在阐明YZMISS总体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从总体数据流程、系统结构、信息收集与处理、数据存储管理、信息共享服务等方面,对YZMISS的设计内容及其实现方式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CIMISS 长江流域 共享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自动土壤水分站容积含水率订正系数阈值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银秀 陈宁 +1 位作者 刘莹 匡晓为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4期29-36,共8页
利用监利县、房县的土壤水分、雨量资料,诊断分析出2个站订正系数的不合理取值,依据一定规则,确定了A_(0)、A_(1)2个系数阈值的初值范围。根据湖北省历年人工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推算出不同层次“容积含水率的变幅”;将1.5年的CLDAS土壤... 利用监利县、房县的土壤水分、雨量资料,诊断分析出2个站订正系数的不合理取值,依据一定规则,确定了A_(0)、A_(1)2个系数阈值的初值范围。根据湖北省历年人工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推算出不同层次“容积含水率的变幅”;将1.5年的CLDAS土壤容积含水率小时模拟网格数据,插值到湖北省46个自动土壤水分站点、8个层次;计算所有观测站(层)小时容积含水率的器测值与CLDAS的相关系数r2、与终值的相关系数r1。挑取r1>0.8、r2>0.6且容积含水率终值的极差位于“容积含水率的变幅”内的资料作为依据,得到湖北省2个系数阈值的经验值范围。A_(1)出现负值违背了DZN系列土壤水分站测湿的工作原理,且A_(1)不能太小;一般情况下,2个系数阈值的初值范围分别为A_(0)(-36,36)和A_(1)(0.1,10);由湖北省2个系数阈值的经验值范围缩小为A_(0)(-20,35)和A_(1)(0.25,1.57);田间标定方法中,确保作为常数的土壤容重值的真实可靠性,才能减小计算订正系数A_(0)和A_(1)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土壤水分站 容积含水率 订正系数 阈值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冬小麦生长后期湿害分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银秀 匡晓为 张祖潜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8期16-22,共7页
选取湖北23个代表站1971—2020年50年的资料,利用历年4—5月气象站日观测资料中,2、8、20时相对湿度达到85%,14时相对湿度达到82%,且日平均气温≥12.0℃,持续30 h以上为湿段天气标准,计算各站50年湿段天气系数以及5个年代的湿段天气系... 选取湖北23个代表站1971—2020年50年的资料,利用历年4—5月气象站日观测资料中,2、8、20时相对湿度达到85%,14时相对湿度达到82%,且日平均气温≥12.0℃,持续30 h以上为湿段天气标准,计算各站50年湿段天气系数以及5个年代的湿段天气系数最大值;用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下旬的旬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计算各旬的涝渍指数,统计各站涝渍指数大于0.5、0.8、1.1的旬次数。湿段天气系数法、涝渍指数法对湖北省小麦生长后期湿害分区结果表明,以荆门市北部-孝感市北部-武汉市以北为主分界线,主分界线以北为湿害较轻区,且越往北湿害越轻;主分界线以南为湿害较重区,且越往南越重。鄂西南山区为湿害较重区。仙桃市2013—2020年赤霉病情与涝渍指数对应较好。在考虑地形地势的情况下,江汉平原除北部以外的地区,尤其是湖区低洼田块,为容易产生较长时段涝渍的区域;湖北偏南丘陵地区的谷地冲田,也有易涝渍地。在进行土地种植规划时,对湿害较轻地区,可尽量发展小麦种植;对湿害严重地区,最大限度地调减小麦面积。在湿害的防治上,实行排灌分家,低洼田采取明排加地下埋设暗管降低地下水位;疏理“三沟”,经常中耕松土,抑制地下水上升,防止耕作层过湿;进行作物高矮间套,提高光能利用率,降低田间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湿害分区 涝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8.30”强雷雨天气闪电预报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樑 李俊 +2 位作者 李享 余田野 王小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33-36,共4页
利用湖北省闪电定位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气象卫星的观测资料,从环流背景、系统形成机理、雷达反射率、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和云图特征等方面,对湖北省2014年8月30—31日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尺度对流... 利用湖北省闪电定位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气象卫星的观测资料,从环流背景、系统形成机理、雷达反射率、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和云图特征等方面,对湖北省2014年8月30—31日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影响下产生雷雨天气,雷雨天气过程发生时间及区域与雷达强回波形成时间和位置相吻合。当区域回波强度大部分在40 d BZ以上,最大达到45d BZ;回波顶高大部分在9 km以上,最大达到17 km;K指数≥36和垂直液态水含量大部分在6 kg/m2以上,最大达到20 kg/m2时,对强对流天气的雷电预报有明确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预报 探测资料特征 相关性分析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实时气象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卫 张冰松 华小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29,共3页
以长江流域为例,讨论了实时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空间索引技术、栅格与矢量数据的叠加、色斑图实时绘制等,最终建立了基于Flex技术的WebGIS实时气象信息服务平台。与传统气象网络GIS相比,该系统具有界面元素... 以长江流域为例,讨论了实时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空间索引技术、栅格与矢量数据的叠加、色斑图实时绘制等,最终建立了基于Flex技术的WebGIS实时气象信息服务平台。与传统气象网络GIS相比,该系统具有界面元素丰富、交互响应快、大数据显示效率高等优势。该系统自建成以来,运行稳定、数据接收处理及时,得到了使用单位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 气象信息 WebGIS 栅格数据 空间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动气象站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其保障体系建设措施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洪涛 刘立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4期150-151,156,共3页
本文介绍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区域自动气象站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分析了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体系建立措施,具体包括建立气象装备保障业务体系、形成装备保障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化保障机制等方... 本文介绍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区域自动气象站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分析了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体系建立措施,具体包括建立气象装备保障业务体系、形成装备保障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管理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动气象站 防灾减灾 作用 保障体系 湖北恩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资料三级质量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108
10
作者 任芝花 张志富 +11 位作者 孙超 刘一鸣 李俊 鞠晓慧 赵煜飞 李志鹏 张玮 李洪康 曾行吉 任晓炜 刘莹 王海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8-1277,共10页
迄今,中国气象局已在全国建立了55000余个地面自动气象站(含国家级自动站和区域自动站)。为了促进众多台站观测资料质量提高,在实时业务中保障用户用到基本正确有效的数据,2009年底中国气象局启动了"全国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与... 迄今,中国气象局已在全国建立了55000余个地面自动气象站(含国家级自动站和区域自动站)。为了促进众多台站观测资料质量提高,在实时业务中保障用户用到基本正确有效的数据,2009年底中国气象局启动了"全国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估系统建设"工程,旨在研制一套基本适用于全国自动站实时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建立台站、省级、国家级资料部门的地面自动站实时资料三级质量控制与反馈业务系统。在探究自动站错误数据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研制了自动站实时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从业务分工与应用角度,设计建立了台站负责质量监控、省级负责质量控制和国家级主要负责质量评估的自动站实时资料三级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已在2400多个国家级气象台站、31个省级和国家级资料部门安装部署与业务应用。通过系统建设与应用,实时上传的自动站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汛期全国自动站逐小时气温、降水数据可用率分别从2009年的88%、83%提升到2012、2013年的9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站 实时观测数据 三级 质量控制 质量评估 质量监控 质量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自动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65
11
作者 王海军 杨志彪 +1 位作者 杨代才 龚贤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2-109,共8页
利用气候极值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对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资料进行了自动质量控制。为了降低气象要素误检率,还研制了单站大幅降温事件检测方法。应用上述质量控制方法,对湖北省2005年7月—2006年9月... 利用气候极值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对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资料进行了自动质量控制。为了降低气象要素误检率,还研制了单站大幅降温事件检测方法。应用上述质量控制方法,对湖北省2005年7月—2006年9月共15个月近80个自动气象站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错误检出率为0.48‰。经自动质量控制后,特别是采用基于空间插值方法的空间一致性检查后,实时气象数据质量有较大程度提高。最后分析了错误随时间、项目及台站的分布情况。试验表明,湖北省81站1个时次数据可以在2分钟内完成质量控制,能保证实时业务运行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数据质量控制 实时资料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估算降雨的湖北漳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殷志远 杨芳 +1 位作者 王斌 胡小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1,共9页
本文以湖北省漳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2008-2017年中选取了16次洪水过程(10次过程用于率定参数,6次过程用于检验),分别采用了4种方法进行雷达降雨估算,并将估算结果输入到TOPMODEL和新安江模型进行了径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4种雷达降雨... 本文以湖北省漳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2008-2017年中选取了16次洪水过程(10次过程用于率定参数,6次过程用于检验),分别采用了4种方法进行雷达降雨估算,并将估算结果输入到TOPMODEL和新安江模型进行了径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4种雷达降雨估算方法中动态Z-I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为8.16%,其次是分组Z-I为20.1%,最优Z-I和经典Z-I分别为29.7%和29.02%;从径流模拟结果来看,动态Z-I效果最佳,分组Z-I次之,最优Z-I和经典Z-I模拟效果相对较差,且TOPMODEL模型的洪峰相对误差和峰现时差比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结果要小,新安江模型模拟结果的确定性系数与TOPMODEL模型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估算降雨 TOPMODEL模型 新安江模型 径流模拟 漳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梯级调度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被引量:7
13
作者 傅希德 范宏飞 +3 位作者 袁晓辉 左希健 刘荃 陈良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因涉及地域广阔、水文条件复杂而导致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难的问题,以三峡水库梯级调度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为例,介绍了水库梯级调度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结构和实施方案。构建了梯级水库调度气象保障服务的业务工... 针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因涉及地域广阔、水文条件复杂而导致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难的问题,以三峡水库梯级调度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为例,介绍了水库梯级调度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结构和实施方案。构建了梯级水库调度气象保障服务的业务工作体系,提出了框架结构更趋完整、数据流程更合理、各子系统间功能界面更清晰、充分体现气象与水文相结合的总体设计方案。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预报模型先进、预报效果明显,应用效果显著,可为开发和建设同类水电行业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提供实际经验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梯级调度 专业气象服务 业务系统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曾涛 龚熙 边泽强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5期96-99,共4页
根据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检定规程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过程和方法,以省级风洞实验室检定ZQZ-TF型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测量不确定度来源,逐项分析测量误差来源及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针对各分量分别使用合理... 根据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检定规程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过程和方法,以省级风洞实验室检定ZQZ-TF型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测量不确定度来源,逐项分析测量误差来源及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针对各分量分别使用合理的评定方法和分布模式计算标准不确定度,最终给出实验室检定风速传感器的扩展不确定度,为开展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的不确定度评定奠定基础,确保自动气象站风速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风速传感器 不确定度 评定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温湿度传感器更换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志彪 李中华 何菊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选取湖北省自动观测记录较长的38个站作为被检站,每个被检站选取3个邻近站,统计相对湿度、水汽压序列与邻近站的相关系数、平均值及方差变化情况,分析由人工观测改变为自动气象站观测后,两者存在的差异,并对其中4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003—... 选取湖北省自动观测记录较长的38个站作为被检站,每个被检站选取3个邻近站,统计相对湿度、水汽压序列与邻近站的相关系数、平均值及方差变化情况,分析由人工观测改变为自动气象站观测后,两者存在的差异,并对其中4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003—2011年自动观测和同期人工观测进行对比,得到这4个站9年内每次更换温湿度传感器对相对湿度、水汽压记录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对比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两个序列,被检站与对应邻近站的相对湿度、水汽压的相关系数呈减小趋势,两种观测差值的平均值和方差差异显著;温湿度传感器的更换易产生相对湿度和水汽压记录的跳变;温湿度传感器的检定示值误差是加剧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序列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改进观测方法,完善自动气象站检定规程,是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序列均一性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传感器更换 湿度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梯级调度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被引量:5
16
作者 傅希德 范宏飞 +2 位作者 刘荃 左希健 赵云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71-72,75,共3页
以三峡水库梯级调度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为案例,介绍了大型梯级水库调度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实施方案,三峡水库梯级调度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是国内首套能够全面满足大型水利系统工程施工、防洪、航运、水库调度和电力生产需要的专业... 以三峡水库梯级调度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为案例,介绍了大型梯级水库调度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实施方案,三峡水库梯级调度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是国内首套能够全面满足大型水利系统工程施工、防洪、航运、水库调度和电力生产需要的专业气象平台,该系统设计开发了8套6大流域面雨量预报模型,建立了基于大型数据库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发布模式,能够为开发和建设同类水电行业专业气象台提供实际经验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调度 专业气象服务 业务系统 预报模型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划分及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金琪 严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4-199,共6页
采用湖北省17个观测环境一致的国家气象观测站布设的FLZ1自动负氧离子观测设备,通过对比国内外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划分方法,结合湖北省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概率拟合方法对湖北省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进行等级划分并开展其适应... 采用湖北省17个观测环境一致的国家气象观测站布设的FLZ1自动负氧离子观测设备,通过对比国内外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划分方法,结合湖北省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概率拟合方法对湖北省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进行等级划分并开展其适应性分析,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评估和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当湖北省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参考界限值分别为100、300、500、1 200个/cm^3,即Ⅴ级~Ⅰ级5级划分对湖北及全国有较好的区分适应能力。验证结果显示全国负氧离子分布特征与湖北较为一致,其浓度等级分布频次基本与湖北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分布相对应,等级划分具有可比性。此外,湖北及全国等级分布特征表明春夏季高等级比例高于秋冬季,植被覆盖较高地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明显高于植被覆盖较低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氧离子浓度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湖北段降水时空分布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琪 孟英杰 +1 位作者 严婧 王海军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1-255,共5页
在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灾害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库区湖北段1980-2010年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持续性降雨与暴雨是影响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敏感因子。结果发现: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发生区域性... 在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灾害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库区湖北段1980-2010年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持续性降雨与暴雨是影响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敏感因子。结果发现: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发生区域性强,且库区湖北段降水量的分布与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年内变化相一致;库区内多雨中心位于库区鹤峰附近;根据三峡库区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库区地质环境,建议将库区强降雨地区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和监测区,尽可能以最小代价确保库区稳定性;此外,通过对滑坡灾害与不同时段不同降水类型的相关系数分析,进一步验证前期降水量的累积和强降雨是三峡库区湖北段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湖北段 持续性降雨 分布特征 暴雨 滑坡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提升的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国华 李中华 金健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396-398,共3页
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对高质量气象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做好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气象工作服务国家... 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对高质量气象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做好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气象工作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重要抓手,是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以黄冈市为例,总结了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气象 为农服务 能力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风信号转换器的准确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涛 龚熙 边泽强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2期82-85,共4页
为了隔离雷电的信号对自动气象站风塔传输数据的影响,自动气象站使用风信号转换器,通过光纤进行风信号数据的传输。为了评估自动气象站风信号转换器对风信号观测数据传输的影响,分别对其进行风向风速准确度的实验室检测和外场比对实验... 为了隔离雷电的信号对自动气象站风塔传输数据的影响,自动气象站使用风信号转换器,通过光纤进行风信号数据的传输。为了评估自动气象站风信号转换器对风信号观测数据传输的影响,分别对其进行风向风速准确度的实验室检测和外场比对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检测中自动站风信号转换器能够准确、可靠地传送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在外场实验对比中,风向和风速小时数据和分钟数据存在少许偏差,但运行趋势一致性较好。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自动气象站风信号转换器对风速数据的传输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风信号转换器 光纤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