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胸部CT征象
被引量:
3
1
作者
吕雪飞
方芳
+3 位作者
张丹丹
黄子星
宋彬
胡少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30-733,74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胸部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无任何临床可识别症状和体征、核酸检测阳性COVID-19患者的胸部CT特征及临床资料,纳入有明显临床症状、核酸检测阳性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胸部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无任何临床可识别症状和体征、核酸检测阳性COVID-19患者的胸部CT特征及临床资料,纳入有明显临床症状、核酸检测阳性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病灶累及范围、病灶形态、特征及肺部以外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与有症状组比较,无症状感染组病灶累及肺部范围较小,6例为单肺(50.0%),晕征比例较大(66.7%比3.5%),病灶累及小叶间隔比例小(12.5%比85.7%);有症状组26例(82.9%)病灶内小血管增粗,较无症状感染组的6例(50.0%)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CT图像具有特征性,胸部CT检查对可疑人群排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有助于可疑患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
3
2
作者
雷露
吕雪飞
+3 位作者
杨玲
孙玉
朱谦
梁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4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0例,其中血管瘤17例,错构瘤1例,假性囊肿1例,脾结核1例;恶性病变25例,其中淋巴瘤17...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4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0例,其中血管瘤17例,错构瘤1例,假性囊肿1例,脾结核1例;恶性病变25例,其中淋巴瘤17例,转移瘤7例,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CT和MRI不仅可清楚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数目、密度/信号、强化方式,还可显示脾脏的大小、周围淋巴结是否肿大、邻近脏器的改变。结论脾脏占位性病变种类繁多,不同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正确识别这些征象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占位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玲
吕雪飞
+1 位作者
雷露
梁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40-1843,共4页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淋巴瘤(PSL)的CT、MRI表现。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PSL的临床和CT、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7例PS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浸润型4例,表现为巨脾合并脾梗死;粟粒结节型2例,表现为脾脏多发...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淋巴瘤(PSL)的CT、MRI表现。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PSL的临床和CT、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7例PS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浸润型4例,表现为巨脾合并脾梗死;粟粒结节型2例,表现为脾脏多发小结节,最大直径<1.0 cm;多发结节型8例,表现为脾脏多个大小不等结节,直径从5.0~10.0 cm不等,增强后部分呈环形强化,部分轻度强化;孤立肿块型3例,表现为脾脏单发巨大肿块,直径>10.0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PSL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影像学检查对PSL的分期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字乳腺体层合成与深度学习的BI-RADS二分类模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
4
4
作者
吕雪飞
方芳
+3 位作者
杨玲
雷露
孙玉
张丹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 探索基于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与深度学习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二分类模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行双侧乳腺DBT并经病理证实或长期随访的28...
目的 探索基于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与深度学习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二分类模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行双侧乳腺DBT并经病理证实或长期随访的289例乳腺肿块图像。采用交互式标注,先由人工智能系统在合成2D乳腺X线片、DBT图像上进行读片,再由1名X线诊断医师对所有数据进行修正标注,并由1名高年资医师审核,将上述数据以2∶1随机分为训练集(192例)与测试集(97例)。分别选择densenet161、googlenet、mobilenet_v3_large、vgg19、resnet152模型进行训练,评价二分类模型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效能。结果 每个模型效果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45,其中mobilenet_v3_large准确度最高,为82.4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8%和79.31%。结论 采用深度学习二分类模型对DBT乳腺肿块图片进行良恶性鉴别可行,有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深度学习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
二分类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玲
梁波
胡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CT增强和CTA检查确诊为肾静脉变异的153例患者的CT表现,通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53例肾静脉变异中,左肾静脉变异94例,右肾静脉变异66例。左肾静脉变异中...
目的探讨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CT增强和CTA检查确诊为肾静脉变异的153例患者的CT表现,通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53例肾静脉变异中,左肾静脉变异94例,右肾静脉变异66例。左肾静脉变异中,环主动脉左肾静脉18例,主动脉后左肾静脉6例,左肾静脉汇合过晚50例,脾肾分流11例,左下腔静脉4例,双下腔静脉5例。右肾静脉变异中,右肾静脉分为两支50例,右肾静脉分为三支5例,右肾静脉汇合过晚11例。右肾静脉分为两支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3例,脾肾分流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1例,右肾静脉分为两支合并双下腔静脉1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右肾静脉分为两支1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合并脾肾分流1例。结论CT可清晰显示肾静脉变异的各种类型并能明确诊断,对指导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静脉
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胸部CT征象
被引量:
3
1
作者
吕雪飞
方芳
张丹丹
黄子星
宋彬
胡少平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四川大学华西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30-733,74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胸部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无任何临床可识别症状和体征、核酸检测阳性COVID-19患者的胸部CT特征及临床资料,纳入有明显临床症状、核酸检测阳性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病灶累及范围、病灶形态、特征及肺部以外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与有症状组比较,无症状感染组病灶累及肺部范围较小,6例为单肺(50.0%),晕征比例较大(66.7%比3.5%),病灶累及小叶间隔比例小(12.5%比85.7%);有症状组26例(82.9%)病灶内小血管增粗,较无症状感染组的6例(50.0%)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CT图像具有特征性,胸部CT检查对可疑人群排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有助于可疑患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COVID-19
Asymptomatic infect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
3
2
作者
雷露
吕雪飞
杨玲
孙玉
朱谦
梁波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90-79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4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0例,其中血管瘤17例,错构瘤1例,假性囊肿1例,脾结核1例;恶性病变25例,其中淋巴瘤17例,转移瘤7例,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CT和MRI不仅可清楚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数目、密度/信号、强化方式,还可显示脾脏的大小、周围淋巴结是否肿大、邻近脏器的改变。结论脾脏占位性病变种类繁多,不同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正确识别这些征象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脾脏
占位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Keywords
Spleen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Imaging findings
分类号
R733.2 [医药卫生—肿瘤]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玲
吕雪飞
雷露
梁波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40-184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淋巴瘤(PSL)的CT、MRI表现。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PSL的临床和CT、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7例PS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浸润型4例,表现为巨脾合并脾梗死;粟粒结节型2例,表现为脾脏多发小结节,最大直径<1.0 cm;多发结节型8例,表现为脾脏多个大小不等结节,直径从5.0~10.0 cm不等,增强后部分呈环形强化,部分轻度强化;孤立肿块型3例,表现为脾脏单发巨大肿块,直径>10.0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PSL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影像学检查对PSL的分期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脾脏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Spleen
Lymph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3.2 [医药卫生—肿瘤]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字乳腺体层合成与深度学习的BI-RADS二分类模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
4
4
作者
吕雪飞
方芳
杨玲
雷露
孙玉
张丹丹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0-484,共5页
基金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WX20A04)。
文摘
目的 探索基于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与深度学习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二分类模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行双侧乳腺DBT并经病理证实或长期随访的289例乳腺肿块图像。采用交互式标注,先由人工智能系统在合成2D乳腺X线片、DBT图像上进行读片,再由1名X线诊断医师对所有数据进行修正标注,并由1名高年资医师审核,将上述数据以2∶1随机分为训练集(192例)与测试集(97例)。分别选择densenet161、googlenet、mobilenet_v3_large、vgg19、resnet152模型进行训练,评价二分类模型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效能。结果 每个模型效果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45,其中mobilenet_v3_large准确度最高,为82.4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8%和79.31%。结论 采用深度学习二分类模型对DBT乳腺肿块图片进行良恶性鉴别可行,有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乳腺肿块
深度学习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
二分类
诊断
鉴别
Keywords
Breast mass
Deep learning
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Binary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differential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玲
梁波
胡少平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湖北省
武汉市
协和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441-144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CT增强和CTA检查确诊为肾静脉变异的153例患者的CT表现,通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53例肾静脉变异中,左肾静脉变异94例,右肾静脉变异66例。左肾静脉变异中,环主动脉左肾静脉18例,主动脉后左肾静脉6例,左肾静脉汇合过晚50例,脾肾分流11例,左下腔静脉4例,双下腔静脉5例。右肾静脉变异中,右肾静脉分为两支50例,右肾静脉分为三支5例,右肾静脉汇合过晚11例。右肾静脉分为两支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3例,脾肾分流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1例,右肾静脉分为两支合并双下腔静脉1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右肾静脉分为两支1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合并脾肾分流1例。结论CT可清晰显示肾静脉变异的各种类型并能明确诊断,对指导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肾静脉
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Renal vein
Variat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322.6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胸部CT征象
吕雪飞
方芳
张丹丹
黄子星
宋彬
胡少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雷露
吕雪飞
杨玲
孙玉
朱谦
梁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
杨玲
吕雪飞
雷露
梁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数字乳腺体层合成与深度学习的BI-RADS二分类模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吕雪飞
方芳
杨玲
雷露
孙玉
张丹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杨玲
梁波
胡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