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脑炎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金梅 刘兵舰 +3 位作者 关鸿志 单萍 陈国华 梅俊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57,共5页
患者女性,65岁,农民。主因间断性发热伴腹泻、尿频6天,近事记忆减退伴言语不能1天,于2022年5月7日收入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10天(4月29日)被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夹破右手示指,未予重视;入院前5天(5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 患者女性,65岁,农民。主因间断性发热伴腹泻、尿频6天,近事记忆减退伴言语不能1天,于2022年5月7日收入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10天(4月29日)被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夹破右手示指,未予重视;入院前5天(5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呈黄色水样便(5~6次/d),尿频(每5分钟1次,每次约20 ml),伴头晕、后颈部胀痛、胸闷,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重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脑炎 宏基因组学 基因检测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 被引量:32
2
作者 海涌 陈晓明 +7 位作者 吴继功 邹德威 夏平 陈志明 刘玉增 姬勇 彭军 周立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 ̄2004年1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9 ̄37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 ̄2004年1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9 ̄37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7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5例。术前侧凸Cobb角76° ̄151°,平均98°,后凸92° ̄153°,平均106°,躯干偏移2 ̄7.9cm,平均3.6cm。其中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症状,18例存在中、重度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行后路一期经顶椎全脊椎截骨、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手术时间3.5 ̄5.5h,平均4.2h,术中出血量920 ̄2100ml,平均1120ml。术后1周左右戴支具下地,5例术前神经损害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Cobb角30° ̄79°,平均52.3°,矫正率61.1%;后凸42° ̄86°,平均52.3°,矫正率51.6%;躯干偏移0 ̄1.9cm,平均1.2cm,矫正率71%;身高增长6 ̄11.5cm,平均7.2cm。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1 ̄5.2年),1例术后9个月发现假关节及固定棒断裂,经过再次手术换棒、植骨后融合。末次随访时96%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可安全实施,矫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侧后凸 重度僵硬性 全脊椎截骨术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应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帆 贺立群 +2 位作者 雷健 李佐民 柯于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7-919,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600mg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08年12月96例住院的老年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高负荷剂量组(600mg)和常规剂量组(300m... 目的研究老年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600mg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08年12月96例住院的老年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高负荷剂量组(600mg)和常规剂量组(300mg),PCI术前给药,其他常规治疗不变。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罪犯血管(CV)的TIMI血流分级;术前、术后24h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血小板计数(PTL);术后6、12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以及术后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高负荷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罪犯血管术后即刻的TIMI血流分级(计帧法)分别为(35.5±6.1)%和(38.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PA(%)分别为(17.5±7.6)%和(18.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PTL(×106/mm3)分别为(159.0±48.3)和(186.2±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及12hCK-MB(mmol/L)分别为:(16.2±3.9)、(13.4±3.9)和(18.4±4.8)、(15.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dMACE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危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应用600mg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是安全、有效的,且疗效优于常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硬化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58
4
作者 黄浩梁 周海燕 +2 位作者 姜慧君 袁丁 黄凤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规律、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3258例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情况。3258例中发生并发症47例,发生率1.44%。其中子宫穿孔17例,...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规律、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3258例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情况。3258例中发生并发症47例,发生率1.44%。其中子宫穿孔17例,大出血11例,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13例,感染4例,空气栓塞2例。结果子宫穿孔17例中8例有腹腔镜监测,镜下行穿孔部位缝合;9例无监测者采用加强宫缩等保守治疗。大出血11例中2例发生于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术中,中转开腹行子宫切除术;9例发生于术后24 h内,加强宫缩及宫腔上球囊导尿管。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13例均静脉补钠及利尿治疗。感染4例中2例抗炎治疗2周,2例盆腔脓肿,其中1例开腹行脓肿切开引流,1例经腹腔镜留置腹腔引流,抗炎治疗2周。术中空气栓塞2例均紧急加压给氧,左侧卧位并抬高右肩,心肺复苏。47例并发症均治愈。结论宫腔镜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医生的经验及手术难度有关。加强术中术后监测、熟悉内镜解剖及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并发症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在不同APACHE Ⅱ评分老年AECOPD患者中拔管后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胡述立 汤浩 范学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790-1795,共6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不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拔管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不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拔管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气管插管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20老年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PACHEⅡ评分的高低将患者分为A组(APACHEⅡ评分<12分)、B组(APACHEⅡ评分12~24分)、C组(APACHEⅡ评分>24分),各40例;每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分为亚组Ⅰ(HFNC治疗)、亚组Ⅱ(NPPV治疗),各2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呼吸指标、终点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 H值、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呼吸频率(RR)、血乳酸(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 H值、OI、Pa CO_2、RR、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亚组Ⅰ、亚组Ⅱ再次插管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腹胀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B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 H值、OI、RR、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Pa CO_2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 H值、OI、RR、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Pa CO_2上主效应显著(P<0.05);亚组Ⅰ、Ⅱ再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腹胀、肺不张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C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 H值、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OI、Pa CO_2、RR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 H值、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OI、Pa CO_2、RR上主效应显著(P<0.05);亚组Ⅰ再次插管发生率高于亚组Ⅱ(P<0.05),腹胀和肺不张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结论在APACHEⅡ评分<24分时,HFNC和NPPV序贯氧疗预防老年AECOPD拔管后呼吸衰竭的效果无差别;APACHEⅡ评分>24分时,HFNC预防老年AECOPD拔管后呼吸衰竭的效果劣于NP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正压呼吸 呼吸 人工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与TEC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泳 张家衡 +2 位作者 柯有力 李杰宝 何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观察TE与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Ⅱ-Ⅲ期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67例,按照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两组,TE组85例和TEC组82例,其中(1)TE方案:多西他赛75mg... 目的:观察TE与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Ⅱ-Ⅲ期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67例,按照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两组,TE组85例和TEC组82例,其中(1)TE方案:多西他赛75mg/m2+表柔比星50mg/m2,第1天静脉滴注,1个周期为21d;(2)TEC方案:多西他赛75mg/m2+表柔比星50mg/m2+环磷酰胺5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1个周期为21d;两组化疗方案均行4个周期,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毒副反应。结果:TE组与TEC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37.6%US.58.8%)具有统计学差异(χ9.001,P〈0.05);在血小板、血红蛋白、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及脱发不良毒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TE与TEC方案近期疗效相似,但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TEC方案明显高于TE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化疗方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对静息心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卢佳佳 宋旷蓉 +6 位作者 张硕 邓宇英 赵良桥 黄汉钦 冷永群 叶静 凃婉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3596-360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张力变化对静息心率(RH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4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用平均RR间期计算出RHR。根据RHR,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张力变化对静息心率(RH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4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用平均RR间期计算出RHR。根据RHR,将患者分为RHR-L组(<60次/min)、RHR-M组(60~<75次/min)和RHR-H组(≥75次/min)。随即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离线应用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计算极低频带(VLF)、低频带(LF)、高频带(HF)、心率减速力(DC)值。结果各组VLF、LF、HF、DC、LF/H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HR-M组VLF、LF、HF低于RHR-L组,RHR-H组VLF、LF、HF、DC低于RHR-L组、RHR-M组,RHR-H组LF/HF高于RHR-L组、RHR-M组(P<0.05)。RHR与VLF[r=-0.436,95%CI(-0.501,-0.369)]、LF[r=-0.290,95%CI(-0.378,-0.205)]、HF[r=-0.394,95%CI(-0.468,-0.315)]、DC[r=-0.219,95%CI(-0.310,-0.123)]呈负相关(P<0.001),与LF/HF[r=0.248,95%CI(0.158,0.332)]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VLF、HF、LF/HF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H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RHR为60~<75次/min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HR主要受到迷走神经紊乱影响,而RHR≥75次/min的患者RHR则主要受到交感神经系统紊乱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 交感神经系统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在治疗剖宫产瘢痕部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9
8
作者 黄浩梁 刘宗玉 +2 位作者 周海燕 姜慧君 袁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断及宫、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8月31例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V ial分型Ⅰ型18例,Ⅱ型13例。Ⅰ型应用宫腔镜行妊娠病...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断及宫、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8月31例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V ial分型Ⅰ型18例,Ⅱ型13例。Ⅰ型应用宫腔镜行妊娠病灶切除术,Ⅱ型应用腹腔镜行子宫瘢痕部位病灶楔形切除+子宫修补术。结果应用宫腔镜行妊娠病灶局部切除术18例,其中2例包块直径〉3 cm,改行腹腔镜下局部病灶楔形切除+子宫修补术。应用腹腔镜治疗13例,其中2例因局部包块直径〉5 cm,中转开腹行病灶楔形切除术+子宫修补术。31例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15~30 d,(20.7±5.3)d,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结论 CSP如能早期诊断,应用腔镜治疗是可行的,能保留患者生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宫腔镜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氮平联合治疗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梅俊华 王俊力 +5 位作者 罗利俊 陈国华 潘晓峰 邵卫 笱玉兰 张忠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81-1585,共5页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治疗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患者神经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5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CAPN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治疗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患者神经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5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CAPN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下肢神经损害量表(NIS-LL)得分、神经症状改变量表(NSS)得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76例患者按要求完成了8周治疗,其中对照组39例,观察组37例。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HAMA得分以及SCL-90的总分、总均分、3个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得分以及SCL-90的总分、总均分、3个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S-LL、N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S-LL、NS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S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尺神经、胫神经MCV高于对照组,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S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米氮平联合治疗可以改善CAPN患者的神经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神经病 米氮平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P-2α与滋养细胞凋亡、侵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萍 高雪梅 +1 位作者 王瀚 孟红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P-2α与滋养细胞凋亡、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间在本院分娩的子痫前期产妇68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健康产妇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胎盘组织中AP-2α...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P-2α与滋养细胞凋亡、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间在本院分娩的子痫前期产妇68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健康产妇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胎盘组织中AP-2α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侵袭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P-2α基因表达量与滋养细胞凋亡、侵袭活性的内在联系。结果: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P-2α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凋亡相关基因Bcl、Cx43 mRNA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Bax、Caspase7、metastin 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侵袭相关基因HIF-1α、GPR30、MEST、Snail mRNA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EDF、RECK 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发现,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P-2α基因表达量与滋养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侵袭相关基因表达量均直接相关。结论:子痫前期产妇胎盘组织中AP-2α基因表达量异常增高,可正向调控滋养细胞的凋亡活力并负向调控其侵袭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AP-2Α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处理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曾志武 陆元友 +6 位作者 向代成 代年富 尹加浩 李兵 胡思安 朱忠超 龚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10月~2010年9月行LC时发现Mirizzi综合征22例,对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按Csendes分型,Ⅰ型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10月~2010年9月行LC时发现Mirizzi综合征22例,对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按Csendes分型,Ⅰ型13例,Ⅱ型6例,Ⅲ型2例,Ⅳ型1例。14例完成LC,均为Ⅰ~Ⅱ型病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术前行ERCP检查7例,均未发生胆管损伤;术中胆管损伤6例,2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4例行胆管瘘口修补术。1例Ⅳ型分离困难中转开腹,胆总管中下段缺失行胆肠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术后半年拔除T管后,患者有反复发热症状,经保守治疗1年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再次手术行肝脏右后叶切除术及肝门部胆管成形+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结论 Mirizzi综合征诊断困难,腹腔镜手术时易发生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前ERCP有利于明确诊断,减少并发症;部分Ⅰ~Ⅱ型患者可以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根据术中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MIRIZZI综合征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龙骨牡蛎汤下调星形胶质细胞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_(2)的表达 被引量:9
12
作者 单萍 张继龙 +1 位作者 笱玉兰 罗利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3343-3346,共4页
目的:探讨柴胡龙骨牡蛎汤对戊四氮(PTZ)诱导的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_(2)(PGE_(2))表达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柴胡龙骨牡蛎汤对戊四氮(PTZ)诱导的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_(2)(PGE_(2))表达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PTZ组、PTZ+柴胡龙骨牡蛎汤低剂量(PTZ+CLMD 10 mg/L)组、PTZ+柴胡龙骨牡蛎汤高剂量(PTZ+CLMD 20 mg/L)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液中COX-2和PGE_(2)的浓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COX-2、PGE_(2)受体(PTGER2)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呈现GFAP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TZ组COX-2和PTGE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COX-2和PGE_(2)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PTZ组比较,PTZ+CLMD 10 mg/L组和PTZ+CLMD 20 mg/L组COX-2和PTGE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OX-2和PGE_(2)浓度也显著下降(P<0.01)。且高剂量的柴胡龙骨牡蛎汤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柴胡龙骨牡蛎汤可抑制PTZ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内COX-2/PGE_(2)炎症反应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龙骨牡蛎汤 戊四氮 星形胶质细胞 环氧合酶-2 前列腺素E_(2) 炎症反应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被引量:20
13
作者 梁新军 夏侃 +1 位作者 夏仁云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下腰痛是骨科和疼痛科门诊中最为常见的疾患。普遍认为椎间盘突出是间盘疾病导致下腰痛的先决条件。最近研究表明,发生于椎间盘内部的病变也能引起下腰痛,它是由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所引起,称为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 下腰痛是骨科和疼痛科门诊中最为常见的疾患。普遍认为椎间盘突出是间盘疾病导致下腰痛的先决条件。最近研究表明,发生于椎间盘内部的病变也能引起下腰痛,它是由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所引起,称为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对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瓣叶式三通呼吸通路在全麻下经纤支镜气管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加芳 袁军 祝德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327-3328,共2页
目前临床常用的各型三通呼吸通路的进镜孔直径相对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型号纤支镜进出的要求,且在经纤支镜气管支架置入术中,存在纤支镜和支架输送器一同进出气道的情况,常用的三通呼吸通路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关键词 气管支架置入术 经纤支镜 呼吸通路 三通 应用 全麻 瓣叶 自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脉泰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海鹰 万其容 +1 位作者 郑承红 徐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99-1500,共2页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脑脉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降糖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脑脉泰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和腺苷钴铵联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脑脉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降糖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脑脉泰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和腺苷钴铵联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肢端感觉、疼痛、皮肤温度和足背动脉搏动,比较踝肱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肢端感觉、疼痛、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肱指数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脑脉泰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中线粒体DNA拷贝数和D-loop区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向元俤 张碧波 +2 位作者 吴娟 李春丽 雷兰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探讨喉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拷贝数和D-loop区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诊治的40例喉癌患者,取mt DNA的CoxⅡ和核DNA的β-actin为目的片段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 目的探讨喉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拷贝数和D-loop区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诊治的40例喉癌患者,取mt DNA的CoxⅡ和核DNA的β-actin为目的片段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扩增,对mt DNA D-loop区进行测序。结果喉癌组织中mt DNA拷贝数(0. 925±0. 136)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0. 815±0. 0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t DNA拷贝数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P <0. 05),但与患者性别、吸烟、饮酒、肿瘤分期以及肿瘤分化无关。40例喉癌中有21例(52. 50%) mt DNA D-loop区共检测17个突变位点、34个突变;发现86个多态性位点;且mt DNA D-loop区基因突变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均<0. 05),其与患者性别、吸烟、饮酒以及肿瘤分期无关。结论喉癌组织中mt DNA拷贝数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且mt DNA Dloop区存在高频基因突变,提示mt DNA拷贝数变化以及D-loop区基因突变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汪欢 喻姣花 +3 位作者 冯闰 张学辉 刘秀静 柯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2期390-392,共3页
介绍了护理质量评价的概念,从评价模式的发展、评价工具的发展、评价组织、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方法综述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提出我国在护理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护理人员如何认识自己的不足,主动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找出... 介绍了护理质量评价的概念,从评价模式的发展、评价工具的发展、评价组织、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方法综述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提出我国在护理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护理人员如何认识自己的不足,主动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找出真正的质量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评价体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贺艳 黄文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随机表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随机表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行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抑郁、焦虑程度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抑郁自量表及焦虑自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及身体疼痛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可以提高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临床证候积分,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模式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影响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脂肪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19
作者 郭伟 刘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T2DM并发NAFLD且未曾接受过任何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格列美脲组(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12周...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T2DM并发NAFLD且未曾接受过任何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格列美脲组(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12周)42例,达格列净组(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治疗12周)42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身高、体质量等,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清生化指标[空腹血浆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收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CT情况,评估肝脂肪变性的程度。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格列美脲组和达格列净组BMI、FBG、FIN、HbA1C、TC、T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L-1β、IL-6、TNF-α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后,与格列美脲组比较,达格列净组BMI、FIN、TC、TG、HOMA-IR、IL-1β、IL-6、TNF-α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后,达格列净组总有效率69.05%,格列美脲组总有效率45.24%(P<0.05)。治疗期间,达格列净组低血糖发生率比格列美脲组更低(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NAFLD疗效明确,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其疗效优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变性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治疗转移复发性乳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泳 张家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558-1561,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治疗转移复发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转移复发性乳腺癌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和(多烯紫杉醇联... 目的:探讨研究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治疗转移复发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转移复发性乳腺癌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和(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52.4%和69.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7%和92.3%,观察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对照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6.7%、38.1%和19.0%,而观察组分别为84.6%、53.8%和26.9%,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治疗转移复发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毒副作用未见有加重,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复发性乳腺癌 多烯紫杉醇 吉西他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