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释“东坡绝倒”
1
作者
吴世英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62,共2页
对苏轼、柳永不同词风的最好说明,无疑是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的这段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
对苏轼、柳永不同词风的最好说明,无疑是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的这段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个故事尽人皆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
《吹剑录》
苏轼
词风
柳永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东坡绝倒”
1
作者
吴世英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第四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62,共2页
文摘
对苏轼、柳永不同词风的最好说明,无疑是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的这段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个故事尽人皆知。
关键词
东坡
《吹剑录》
苏轼
词风
柳永
故事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释“东坡绝倒”
吴世英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