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临床医生骨质疏松管理工作现状 被引量:18
1
作者 漆璇 王鸥 +17 位作者 付勤 唐海 陈锦平 王亮 贾雪峰 兰林 雷晨 魏永军 胡永军 宫树一 邓忠良 徐又佳 郭晓东 袁光华 薛庆云 刘昊楠 夏维波 徐苓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 调查不同地区和级别医院中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参与骨质疏松管理工作现状,从医生角度了解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缺口,为学术界和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骨质疏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由参加调研医院自行选择本院参与骨质疏松诊疗相关... 目的 调查不同地区和级别医院中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参与骨质疏松管理工作现状,从医生角度了解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缺口,为学术界和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骨质疏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由参加调研医院自行选择本院参与骨质疏松诊疗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个中心调查30-35人。结果 来自1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6家二级医院的568名临床医生完成问卷,其中骨科和内分泌科医生最多。对所在医院是否开设骨质疏松门诊及是否有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二级医院医生知晓率低于三级医院医生(二级医院知晓率分别为81.3%和90.2%,三级医院分别为89.1%和95.5%);骨科(96.9%)和内分泌科(98.2%)医生对本院是否有DXA的知晓率高于其他专科医生(89.4%)。各专业对钙剂和/或维生素D、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专业对于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降钙素类、雌激素类、锶盐知晓率高于其他专业,妇产科对于中药知晓率(54.5%)低于其他专业。骨质疏松工作的参与度调查显示,多数医生参与骨质疏松防治工作占全部业务工作的比例在30%以下,三级医院(16.5%)、骨科专业医生(21.9%)工作比例在30%以上者相对较高,每周诊治骨质疏松症患者例数较多者多见于骨科和内分泌科。结论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事业在设备配置、医生知晓率和参与程度上均存在不足,同时获得省市17家医院临床医生对国内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为我国骨质疏松防治策略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临床医生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对GBS儿童血液指标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儿童血液指标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儿童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治疗方案不同所有入组患者分为接受...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儿童血液指标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儿童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治疗方案不同所有入组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n=43),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的观察组患者(n=3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血清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神经电生理指标值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后血清IL-21、IL-23、IL-12、IL-18水平值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后血清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IgM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均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MCV、MCV差值高于对照组患儿,F波平均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患儿(均P<0.05);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指标方面,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后ADM、APB值高于对照组,ADM/APB值低于对照组患儿(均P<0.05)。结论:GBS儿童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降低患儿全身炎症状态、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优化肌肉神经电生理参数,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鼠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球蛋白 神经电生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改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神经体液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兴宏 陈明 +1 位作者 曹琦 陈艳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12-2415,共4页
目的: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改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神经体液状态的作用。方法:90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流动... 目的: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改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神经体液状态的作用。方法:90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神经体液状态差异。结果:治疗后24h时,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mPAP、PCWP、RAP水平低于对照组,C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高于对照组,SVR、LVEDV、LVESV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h时,观察组血浆Nt-proBNP、ANP、R、AngⅡ、AL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优化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病情,在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恢复内环境稳态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多灶性脑出血康复期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60-2062,2065,共4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多灶性脑出血康复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多灶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确定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多灶性脑出血康复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多灶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确定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手术治疗组进行常规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活化程度以及血清中神经损伤分子、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结果:根据头颅CT扫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时的脑组织水肿程度较治疗后1天时减轻,联合治疗组的脑组织水肿程度较手术治疗组减轻更为明显;治疗后7天、14天、21天、28天时,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CD34+CD133+内皮祖细胞的含量均高于手术治疗组;治疗后7天、14天时,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S100β和NSE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手术治疗组;治疗后21天、28天时,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BDNF和NGF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够减轻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增加内皮祖细胞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含量、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有利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灶性脑出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神经功能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银喜 蒋华章 +3 位作者 王莉 王佩 童玉华 王玉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0期3576-3577,共2页
[目的]了解医学干预措施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区学龄前儿童3 211例(年龄小于6岁),随机分为干预组(1 600例)和对照组(1 611例),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因素采用... [目的]了解医学干预措施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区学龄前儿童3 211例(年龄小于6岁),随机分为干预组(1 600例)和对照组(1 611例),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因素采用两种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与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的因素如儿童户外活动时间、眼保健操时间、用眼卫生习惯、家长预防近视知识等方面医学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医学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医学干预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保护儿童视力的知识水平,为儿童提供均衡的膳食、纠正儿童不良的用眼习惯,为其平日保护视力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能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干预 学龄前儿童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和阴阳,平衡升降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9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小红 华艳红 徐喜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溃疡性结肠炎应标本同治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小红 华艳红 徐喜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422-422,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肠化痈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0例
8
作者 熊丽娅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中西医结合 清肠化痈汤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积气1例
9
作者 徐素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32-832,共1页
肝-门静脉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HPVG)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体在门静脉及其分支异常积聚形成的影像学征象.本院通过超声诊断1例HPVG患者,现报道如下. 病例女,55岁,因“突发脐周胀痛,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3h”入院... 肝-门静脉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HPVG)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体在门静脉及其分支异常积聚形成的影像学征象.本院通过超声诊断1例HPVG患者,现报道如下. 病例女,55岁,因“突发脐周胀痛,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3h”入院,2006年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病史.入院查体:腹稍隆,下腹正中一长约12 cm陈旧性手术疤痕,中下腹偏左侧压痛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音.门诊行腹部X线检查示腹内数个液气平.入院后行肝胆胰脾超声检查示:肝脏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肝内血管纹理走行正常,门脉主干12 mm,见全肝内分布粗细不等、边缘模糊的粗大强回声光斑,似密集强光点堆积而成,沿管道系统弥漫分布,门静脉管腔内有小的点状强回声顺血液流动方向往肝实质内快速移动,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胆囊、胰腺、脾脏无异常;CDFI:肝内静脉血流未见异常,门脉流速]6 cm/s,门脉血流呈闪烁伪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