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弹力绷带用于白血病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1,214,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弹力绷带用于预防白血病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PICC置管成功后对照组常规采用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观察组在3M透明... 目的探讨自制弹力绷带用于预防白血病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PICC置管成功后对照组常规采用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观察组在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出血情况:0级9例,Ⅰ级11例,Ⅱ级7例,Ⅲ级3例;观察组出血情况:0级17例,Ⅰ级15例,Ⅱ级1例,Ⅲ级0例。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自制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效果好,操作方便,是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手术后出血 弹力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改革难在理顺管理体制
2
作者 孙昌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I0002-I0002,共1页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很大,其中理顺管理体制至关重要。管理体制不顺,政府投入再多,只能是加剧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关键词 管理体制 医院改革 理顺 公立 系统工程 政府投入 重复建设 恶性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82
3
作者 付阿丹 鲁桂鸣 +1 位作者 杨静 刘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268-3270,共3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67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和对照组3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监测血糖、采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 目的评价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67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和对照组3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监测血糖、采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测定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评价自我管理水平、护理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护士对两种教育方法的认同感调查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的血糖、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健康教育路径也有更高的认同感。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柳己海 郑小林 +1 位作者 郑直 李明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036-203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318例,根据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肝功能衰竭组和无肝功能衰竭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318例,根据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肝功能衰竭组和无肝功能衰竭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结果 318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中发生肝功能衰竭104例,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32.70%,其中2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病死率为0.63%。两组患者的年龄、血小板计数、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血管癌栓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血管癌栓、术中出血量对肝功能衰竭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血管癌栓及术中出血量是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功能衰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和D2-40免疫组化检测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勤 杨顺实 彭彩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探讨彩超和D2-40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54例(甲状腺癌组),另选取甲状腺腺瘤患者46例(甲状腺腺瘤组),同时选取20例甲状... 目的探讨彩超和D2-40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54例(甲状腺癌组),另选取甲状腺腺瘤患者46例(甲状腺腺瘤组),同时选取2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腺瘤旁经病理证实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对54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彩超检查,比较患者术前彩超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所有患者接受颈清扫术,并取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2-40的表达〔表达水平用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VD)表示〕。结果彩超诊断甲状腺癌组颈淋巴结转移50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59%(50/54)。彩超发现65.5%的患者为多分区转移,以中颈最高(70.9%);病理发现67.3%的患者为多分区转移,以Ⅲ区最高。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3组甲状腺组织中LV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100,P<0.001),其中甲状腺癌组LVD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甲状腺腺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状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组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3.8±3.5)和(6.8±1.7),t=12.739,P<0.001〕。结论彩超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高,是判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对于影像学检查不能判断甲状腺癌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或高度怀疑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行D2-40免疫组化染色,以提高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为确定颈清扫的范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D2-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汪亚芸 陈曼华 张利芸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3073-3075,共3页
目的评价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早期合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11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 目的评价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早期合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11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患者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同时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则单用低分子肝素8 d。观察两组治疗8 d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肌缺血、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出血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8 d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试验组内无出血35例,轻度出血15例,中度出血4例;对照组无出血48例,轻度出血2例,中度出血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93,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后血小板计数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合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糖尿病 出血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对小鼠肾包膜下移植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瑶 黄卫国 +7 位作者 袁静萍 黄琛 唐荣军 宋颖 周秀田 凌晖 何洁 苏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35-836,共2页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胃癌 小鼠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和前列腺素E2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徐丹 孙圣斌 +2 位作者 黄曼玲 张姮 吴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562-3565,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前列腺素E2(PGE2)在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上皮内瘤变(GIN)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镜下初次行黏膜钳取活检,病理诊断为低级别GIN(LGIN)患者82例,快速尿素...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前列腺素E2(PGE2)在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上皮内瘤变(GIN)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镜下初次行黏膜钳取活检,病理诊断为低级别GIN(LGIN)患者82例,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阳性58例、Hp阴性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静脉血中EGF及PGE2水平。结果 82例患者初次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16例、糜烂性胃炎52例、出血性胃炎9例、萎缩性胃炎5例。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伴LGIN,其中轻度炎症34例、中度炎症42例、重度炎症6例。Hp阳性患者较Hp阴性血清EGF水平升高〔(180.7±49.9)ng/L与(68.5±1.7)ng/L,P<0.05〕,PGE2水平降低〔(11.8±1.8)ng/L与(21.0±3.4)ng/L,P<0.05〕。Hp阳性和Hp阴性不同胃镜下分型患者血清EGF、P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和Hp阴性不同病理分级患者血清EGF、PG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Hp感染GIN患者血清EGF水平高于未合并Hp感染者,血清EGF和PGE2在合并Hp感染GIN患者胃黏膜损伤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上皮内瘤变 螺杆菌 幽门 表皮生长因子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诊治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曼玲 孙圣斌 +2 位作者 宋敏 张姮 吴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86-2389,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我院收治的2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均经内镜检查发现,其中1例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采用手术治疗,预后均较好。检索到的文献共报道了92例患者,其中23例(25.0%)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浆膜累及者多伴有腹腔积液。92例患者均经内镜检查发现,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大部分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少部分患者可有复发。结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内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患者可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良好,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少部分患者可复发,但目前尚无恶变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嗜酸性细胞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清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娟 张韶英 +1 位作者 段晓宇 管斯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34-2436,共3页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MAU)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7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为早期DN患者。将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贝前列素钠治疗组,仅给予...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MAU)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7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为早期DN患者。将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贝前列素钠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再加用贝前列素钠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尿MAU及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早期DN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贝前列素钠治疗组患者血清Cys-C、尿MAU及UAER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DN患者即存在血清Cys-C水平升高;贝前列素钠治疗能显著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Cys-C及尿MAU水平,对早期DN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尿微量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及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鲁慧 陈文莉 +2 位作者 杨顺实 毛明峰 李渊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2-794,共3页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肾脏活组织取材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探讨此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2例肾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自动活检针快速肾脏活体组织取材,送病理检查,增常规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除1例因取...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肾脏活组织取材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探讨此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2例肾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自动活检针快速肾脏活体组织取材,送病理检查,增常规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除1例因取材不足未能满足诊断要求外,41例均取得正确临床病理诊断,占97.6%。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肉眼血尿2例,肾周血肿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操作时间短,方法简单,定位精确,穿刺命中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超声检查 肾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大腿肌肉T_2 mapping成像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颖茵 操基清 +3 位作者 凌坚 林尔坚 李鸣 张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采用T2mapping成像测定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大腿肌肉T2弛豫时间,以评价T2mapping成像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16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均行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常规MRI(横断面T1WI、T2WI、频谱... 目的采用T2mapping成像测定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大腿肌肉T2弛豫时间,以评价T2mapping成像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16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均行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常规MRI(横断面T1WI、T2WI、频谱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WI脂肪抑制像)行大腿肌肉T1WI脂肪浸润分级,T2mapping成像测定T2弛豫时间。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T2弛豫时间与T1WI脂肪浸润程度和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大收肌、长收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膜肌共8块肌肉T2弛豫时间延长(均P<0.05),其中大收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股直肌、长收肌和股内侧肌T2弛豫时间与T1WI脂肪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大收肌和半膜肌T2弛豫时间与临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T2弛豫时间与T1WI脂肪浸润程度和临床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者仅大收肌(rs=0.867,P=0.000;rs=0.651,P=0.005)。结论 T2弛豫时间测定可用于量化和客观分析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严重程度,大收肌是反映临床严重程度的最理想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杜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曼玲 张姮 +3 位作者 徐丹 范彦 吴杰 黄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脂联素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NAFLD患者30例(NAFLD组)及非NAFLD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比较...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脂联素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NAFLD患者30例(NAFLD组)及非NAFLD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脂联素在两组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AFLD组患者BMI、ALT、GGT、TG、FINS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血清AST、FB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患者肝活检标本中脂联素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内注药联合脉冲按摩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红 汪爱民 +6 位作者 白蓉 叶梅 张玲 胡敏 汪春华 杨顺时 张艺 《护理研究》 2005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尿潴留的方法。 [方法 ]将 94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拔管 ;观察组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使膀胱充盈 ,病人感到腹胀后放尿 10 0mL~ 15 0mL ,再次夹闭尿管 ,用电脑脉冲...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尿潴留的方法。 [方法 ]将 94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拔管 ;观察组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使膀胱充盈 ,病人感到腹胀后放尿 10 0mL~ 15 0mL ,再次夹闭尿管 ,用电脑脉冲按摩治疗仪按摩 2 0min后放空膀胱内尿液 ,将2 %利多卡因 2 .5mL、氧氟沙星 0 .2g加入 0 .9%氯化钠 10 0mL中全部滴入膀胱 ,消毒尿道口 ,拔管。 [结果 ]观察组排尿顺利和较顺利者为97.3 6% ,对照组则为 70 .2 1%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3 .41,P <0 .0 0 5 ) ;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 <3h的病人 ,观察组比对照组多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9.66,P <0 .0 0 5 )。拔管后排尿伴尿道口疼痛症状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7.84,P <0 .0 0 5 )。 [结论 ]留置尿管拔管前采取膀胱内注药和电子脉冲按摩 ,能消除或减轻排尿时尿道口伴随的疼痛或不适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膀胱内注药 脉冲按摩 拔管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结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喻小红 张临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64-1966,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睡眠结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A组)23例及单纯脑梗死患者(B组)23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采用简...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睡眠结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A组)23例及单纯脑梗死患者(B组)23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对认知功能与睡眠呼吸参数及分期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睡眠结构及认知评分方面:A组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NREM)期、NREM 1期所占比例高于B组,NREM 3+4期、眼球快速运动睡眠(REM)期所占比例低于B组,A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与睡眠呼吸参数及分期相关性:A组患者MMSE评分与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夜间最低SaO2、NREM 3+4期呈正相关(r=0.445、0.430、0.491,P<0.05);与AHI、SaO2减低指数(ODI)、NREM 1+2期呈负相关(r=-0.428、-0.640、-0.436,P<0.05);与微觉醒指数、REM期无线性相关(P>0.05)。A组MoCA评分与夜间平均SaO2、夜间最低SaO2呈正相关(r=0.441、0.427,P<0.05),与AHI、ODI、NREM 1+2期呈负相关(r=-0.457、-0.463、-0.378,P<0.05),与微觉醒指数、NREM 3+4期和REM期无线性相关(P>0.05)。B组患者MMSE评分与夜间平均SaO2、夜间最低SaO2、AHI、ODI、微觉醒指数、NREM 1+2期、NREM 3+4期及REM期无线性相关(P>0.05)。B组MoCA评分与ODI、微觉醒指数呈负相关(r=-0.433、-0.448,P<0.05),与REM期呈正相关(r=0.440,P<0.05),与夜间平均SaO2、夜间最低SaO2、AHI、NREM 1+2期、NREM 3+4期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伴OSAHS患者的睡眠结构紊乱,同时认知功能受损严重,表明OSAHS可能加重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脑梗塞 睡眠障碍 睡眠结构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褪黑素治疗单侧急性耳鸣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贺海霞 袁琨 陈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24-2027,共4页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褪黑素治疗单侧急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7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侧急性耳鸣患者100例,根据其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褪...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褪黑素治疗单侧急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7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侧急性耳鸣患者100例,根据其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褪黑素治疗,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1次/3 d,每晚睡前服用褪黑素片3 mg;对照组患者每晚睡前服用褪黑素片3 mg,两组均持续治疗3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0、1、2、3周时耳鸣响度评分、耳鸣意识评分、耳鸣残疾量表(TH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 BDI)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耳鸣响度评分、耳鸣意识评分、THI、PSQI、BDI 评分时间与组间无交互作用(P >0.05);两组组间耳鸣响度评分、耳鸣意识评分、THI、PSQI、BDI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耳鸣响度评分、耳鸣意识评分、THI、PSQI、BDI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急性耳鸣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771,P <0.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11/5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1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812)。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褪黑素能够显著改善单侧急性耳鸣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褪黑激素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脑转移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6
17
作者 梅芬 卢忠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232例肺癌患者和61例健康者血清CEA、CA125、NSE、ProGRP、CYFRA21-1、SCC-Ag的水平,并分析13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与97例无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与肺癌脑转...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232例肺癌患者和61例健康者血清CEA、CA125、NSE、ProGRP、CYFRA21-1、SCC-Ag的水平,并分析13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与97例无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与肺癌脑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血清CEA、CYFRA21-1、SCC-Ag水平升高与脑转移危险增加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术前血清CEA、CYFRA21-1水平为脑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SCC-Ag水平是肺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转移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纯 卢宏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756-3757,376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疗效、预后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系统回顾1998年1月—2007年1月本院收治150例初治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近、远期疗效及绝经状况、肿瘤最大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激素受体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疗效、预后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系统回顾1998年1月—2007年1月本院收治150例初治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近、远期疗效及绝经状况、肿瘤最大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激素受体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其中完全缓解45例(30.0%),部分缓解72例(48.0%),病情稳定28例(18.7%),疾病进展5例(3.3%),疾病控制率为96.7%,缓解期8~94个月,中位缓解期40个月。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38.7%)、乏力(32.3%)、胃肠道反应(30.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28.7%)、神经毒性表现(21.2%)和黏膜炎(14.4%)。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皮下积液(18.8%)、患侧上肢水肿(8.4%)和皮瓣坏死(6.5%);远期复发主要为胸壁复发,远期转移部位主要为肺转移、骨转移、肝转移和脑转移。患者平均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与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和激素受体状况相关(P<0.05),而与患者绝经状况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结合自身状况进行综合治疗;预后与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和激素受体状况有关,而与患者绝经状况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综合治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熊莉君 张临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07-1709,172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8例,其中HT 135例(16.5%)(观察组),无HT 683例(83.5%)(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经单因素t检验、χ2检...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8例,其中HT 135例(16.5%)(观察组),无HT 683例(83.5%)(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经单因素t检验、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脑梗死H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纤颤、空腹高血糖、蛋白尿、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率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饮酒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心房纤颤、大面积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HT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87、1.802和6.477,均P<0.05)。结论糖尿病、心房纤颤、大面积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H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并下肢周围动脉病前后内皮微粒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胜 赵湜 +1 位作者 王中京 张旭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4-1035,共2页
糖尿病周围动脉病(PAD)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干细胞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为PAD的治疗提供了干细胞移植的新疗法。2型糖尿病并下肢PAD患者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皮细胞在激活或凋亡过程中能释放内皮微粒(EMP),增多的EMP能... 糖尿病周围动脉病(PAD)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干细胞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为PAD的治疗提供了干细胞移植的新疗法。2型糖尿病并下肢PAD患者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皮细胞在激活或凋亡过程中能释放内皮微粒(EMP),增多的EMP能独立预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受损情况。既往研究多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PAD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细胞移植 周围动脉病 移植治疗 内皮微粒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下肢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