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植物保护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设想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华众 谢华伦 +1 位作者 董兰 周芙蓉 《湖北植保》 2007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湖北省 统计工作 植物保护 检疫性有害生物 细菌性条斑病 病虫害种类 稻纵卷叶螟 小麦条锈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2
作者 张意巧 刘美玲 +5 位作者 陈婷婷 邓春林 龚双军 杨立军 周华众 袁斌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5,共11页
为明确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的组成及优势菌群,对2023年度从湖北省15个县市59个样点采集并分离的237个茎基腐病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异性引物结合EF-1α基因序列进行致病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选取代表性菌株用带菌... 为明确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的组成及优势菌群,对2023年度从湖北省15个县市59个样点采集并分离的237个茎基腐病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异性引物结合EF-1α基因序列进行致病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选取代表性菌株用带菌小米接种麦苗法进行苗期致病力测定。鉴定结果表明,湖北小麦茎基腐病的致病种种类丰富,共检测到8个致病种;其中103株菌株鉴定为亚洲镰孢Fusarium asiaticum,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3.46%,为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种;68株为假禾谷镰孢F.pseudograminearum,36株为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28.69%和15.19%;此外还鉴定到11株禾谷镰孢F.graminearum,7株藤仓镰孢F.fujikuroi,6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3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种对小麦植株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以假禾谷镰孢的致病力最强;不同种或同一种的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一定分化。本研究首次对湖北麦区小麦茎基腐病进行系统大规模取样鉴定,该结果对于加深理解湖北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镰孢菌 优势种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植物保护信息化发展构想
3
作者 谢龙 董兰 《湖北植保》 2011年第2期10-11,共2页
湖北植保信息系统的建设,对提高全省植保信息覆盖率,加快植保信息和病虫数据传递,提高植保工作的影响力和植保系统的社会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建设湖北植保信息系统,发展gis系统、自动化处理、可视化发布、信息咨询服务、防控指... 湖北植保信息系统的建设,对提高全省植保信息覆盖率,加快植保信息和病虫数据传递,提高植保工作的影响力和植保系统的社会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建设湖北植保信息系统,发展gis系统、自动化处理、可视化发布、信息咨询服务、防控指挥、网络管理是适应绿色植保公共植保工作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信息化发展 植物保护 植保信息 信息系统 信息咨询服务 植保工作 GI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园林规划设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杜宾 王勇强 张占英 《湖北植保》 2018年第6期1-3,共3页
本文分析园林植物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植物保护理念和措施提出思考。结合实践,提出园林规划设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通过科学的规划促进园林植物保护理论的完善,合理的设计推动园林植物保护的发展。
关键词 园林 规划设计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2023年度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初步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许艳云 郭子平 +4 位作者 顾辉 万利 邓春林 周华众 王文肖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287,共4页
为了科学评估植保技术措施对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2023年度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在荆州区、仙桃市、宜城市、随县、安陆市等地开展了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通过采用多点试验测产,结果表明:2023年湖北省小麦病虫害防控成效显著... 为了科学评估植保技术措施对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2023年度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在荆州区、仙桃市、宜城市、随县、安陆市等地开展了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通过采用多点试验测产,结果表明:2023年湖北省小麦病虫害防控成效显著,严格科学防控区、统防统治区、农民自防区的植保贡献率分别为31.48%、25.79%、18.98%,其中严格科学防控区比农民自防区的植保贡献率高12.5百分点,统防统治区比农民自防区的植保贡献率高6.81百分点。如果在完全不防治的情况下,全省小麦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率将达31.48%。选择5个试验县的结果,经科学评估,湖北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为22.56%;根据湖北小麦实际总产量,以此测算,2023年湖北省小麦病虫害防控挽回粮食损失10.21亿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防控成效 植保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6
作者 林嘉豪 户雪敏 +5 位作者 段维彤 杨俊杰 黄朝炎 黄卫利 李宇翔 胡小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8,共8页
湖北省是我国小麦条锈菌的重要冬繁区之一,也是小麦条锈病由西北越夏区传播至华中小麦主产区的关键通道,加强对湖北省小麦条锈病的准确预测和科学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1995年-2023年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结合滑动窗口法筛选出了... 湖北省是我国小麦条锈菌的重要冬繁区之一,也是小麦条锈病由西北越夏区传播至华中小麦主产区的关键通道,加强对湖北省小麦条锈病的准确预测和科学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1995年-2023年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结合滑动窗口法筛选出了与湖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相关的因子,包括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日照时数、日累积降水量,并以1995年-2020年的数据构建了条锈病发生面积的基于全子集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全子集回归模型1和2对1995年-202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回测准确度分别为88.7%和88.1%,对2021年-2023年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89.8%和95.2%;BP神经网络模型1和2对1995年-202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回测准确度分别为96.5%和95.8%,对2021年-2023年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1.6%和90.9%。因此,BP神经网络模型1是湖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的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发生面积 全子集回归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清 张占英 +2 位作者 王驰 邓汉斌 毛张菊 《湖北植保》 2017年第6期1-2,24,共3页
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手段,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而病虫害的防治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有植物病害550多种,虫害700多种... 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手段,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而病虫害的防治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有植物病害550多种,虫害700多种,恶性杂草80多种,造成损失占作物收获前的35%以上,占收获后10%~20%。因此,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种植业 绿色防控技术 化学农药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60年湖北省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回眸
8
作者 刘元明 向子钧 +1 位作者 周华众 秦仙姣 《湖北植保》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关键词 农业植物检疫工作 湖北省 行政执法工作 农产品贸易 国际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 疫情传播 索赔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宋阳阳 林杨 +1 位作者 罗汉钢 罗朝喜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4-728,共5页
对2014年采自中国湖北省7个县、市的206株小麦赤霉病菌样品进行单孢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随机测定了其中100株菌株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建立了其敏感基线。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对湖北省小麦赤霉... 对2014年采自中国湖北省7个县、市的206株小麦赤霉病菌样品进行单孢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随机测定了其中100株菌株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建立了其敏感基线。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对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值范围分别为0.115-0.705、0.006-1.356和0.002-0.370μg/m L,平均值分别为0.248、0.181和0.040μg/m L;供试100株小麦赤霉病菌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频率均呈单峰拟正态分布,因此可将所得各EC50平均值分别作为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3种药剂的敏感基线参考值。以各药剂EC50平均值的10倍作为敏感性鉴别浓度,对2015及2016年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的敏感性进行了监测,在该鉴别浓度下,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对2015年小麦赤霉病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00%、85.14%和82.35%,对2016年小麦赤霉病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00%、76.67%和73.62%。研究表明,虽然戊唑醇和咪鲜胺对2016年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略有下降,但整体而言,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戊唑醇及咪鲜胺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菌 敏感性 敏感基线 多菌灵 戊唑醇 咪鲜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病指数的构建及在湖北省早稻穗瘟病气象等级监测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素琴 陈鑫 +3 位作者 邓爱娟 刘志雄 徐荣钦 刘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81,共6页
利用早稻发育期观测资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概率、权重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致病日、致病日与抽穗开花期吻合程度影响系数、致病日持续日数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用致病日、影响系数构建了早稻穗瘟病感病指数计算模型;再用模型模拟计... 利用早稻发育期观测资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概率、权重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致病日、致病日与抽穗开花期吻合程度影响系数、致病日持续日数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用致病日、影响系数构建了早稻穗瘟病感病指数计算模型;再用模型模拟计算荆州、黄冈等6站1971-2009年早稻穗瘟病感病指数,与穗瘟病发生实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穗瘟病4个气象等级的感病指数阈值,最终建立早稻穗瘟病气象等级监测预报模型,该模型由早稻穗瘟病感病指数计算模型和感病指数阈值两部分组成。经历史检验和监测预报检验,监测预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早稻穗瘟病发生情况,可用于早稻穗瘟病气象条件监测预报业务和服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病指数 早稻穗瘟病 致病日 气象等级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玉米黄尾球跳甲的危害与年生活史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强 喻法金 +2 位作者 刘元明 周兴苗 雷朝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玉米黄尾球跳甲(Sphaeroderma apicale Baly)为近年来在湖北省山区发现的一种危害玉米的新害虫.2002~2003年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定点观察表明,该虫在宜昌市夷陵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底气温稳定在15~20℃时出蛰活动,取食禾... 玉米黄尾球跳甲(Sphaeroderma apicale Baly)为近年来在湖北省山区发现的一种危害玉米的新害虫.2002~2003年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定点观察表明,该虫在宜昌市夷陵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底气温稳定在15~20℃时出蛰活动,取食禾本科杂草;5月中上旬玉米长出第5片叶时开始迁入大田危害,取食叶肉;6月初至7月中旬幼虫潜叶危害;7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陆续钻出土壤;7月中下旬至9月底成虫大量取食禾本科植物叶肉,准备越冬.幼虫、成虫对叶片的危害均可致使玉米叶片枯死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尾球跳甲 年生活史 发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流行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中梅 罗汉刚 +2 位作者 张求东 杨俊杰 章松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720,共4页
通过田间考察、白背飞虱监测、室内分子鉴定等方法调查研究2010年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流行概况,掌握了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病发生的面积、发生程度、水稻品种感病性、介体昆虫种群动态等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水稻南方黑条... 通过田间考察、白背飞虱监测、室内分子鉴定等方法调查研究2010年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流行概况,掌握了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病发生的面积、发生程度、水稻品种感病性、介体昆虫种群动态等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在湖北省长江沿线的荆州、孝感、咸宁、黄石、鄂州、黄冈等地的水稻种植区普遍发生,水稻品种普遍感病,该病毒病已随介体昆虫白背飞虱从南方水稻种植区传播至处于长江流域的中部水稻种植区,并有进一步向长江以北扩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白背飞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鹏 李建洪 +4 位作者 覃春华 张智科 张凯雄 彭传华 罗汉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60-2162,共3页
采用点滴法监测了湖北省4个地区二化螟对三唑磷和氟虫腈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监测地区水稻二化螟对这两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但各地区之间抗性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监利种群的抗性水平最高,而且抗性发展速度也比其... 采用点滴法监测了湖北省4个地区二化螟对三唑磷和氟虫腈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监测地区水稻二化螟对这两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但各地区之间抗性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监利种群的抗性水平最高,而且抗性发展速度也比其他地区快,对三唑磷的抗性倍数由12.65上升为27.85倍,对氟虫腈的抗性倍数由8.40上升为12.7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三唑磷 氟虫腈 抗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卢鹏 李建洪 +4 位作者 张智科 张凯雄 彭传华 罗汉刚 余明华 《湖北植保》 2009年第4期14-15,共2页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湖北省四个地区水稻稻纵卷叶螟对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武穴地区稻纵卷叶螟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为111.98 mg.L-1;监利地区稻纵卷叶螟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为1.24 mg.L-1。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毒死蜱 阿维菌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蔬菜根际土壤中的镰孢菌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房庆 唐柳 +7 位作者 谢原利 张怡静 石雪 黄文坤 彭焕 彭德良 兰阿峰 孔令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5,共7页
为明确湖北省蔬菜产区镰孢菌(Fusarium spp.)的种类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从湖北省13个地级市蔬菜产区采集根际土壤样品55份,对土样中的镰孢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获得271株镰孢菌;通过镰孢菌特异性引物扩增、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 为明确湖北省蔬菜产区镰孢菌(Fusarium spp.)的种类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从湖北省13个地级市蔬菜产区采集根际土壤样品55份,对土样中的镰孢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获得271株镰孢菌;通过镰孢菌特异性引物扩增、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出尖孢镰孢菌(F. oxysporum)118株,占分离菌株43.6%;木贼孢菌(F. equiseti)46株,占17.0%;共享镰孢菌(F.commune)45株,占16.6%;茄病镰孢菌(F. solani)31株,占11.4%;藤仓镰孢菌(F. fujikuroi)11株,占4.1%;镰孢霉菌(F.delphinoides)6株,占2.2%;轮纹镰孢菌(F. concentricum)5株,占1.8%;三线镰孢菌(F. tricinctum)3株,占1.1%;镰孢菌属(Fusarium spp.)6株,占2.2%。通过与致病菌尖孢镰孢菌番茄专化型(F.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菌株进行对峙培养,筛选出拮抗镰孢菌16株,包括尖孢镰孢菌(F. oxysporum)4株,茄病镰孢菌(F. solani)4株,轮纹镰孢菌(F. concentricum)3株,三线镰孢菌(F.tricinctum)3株,木贼孢菌(F. equiseti)和藤仓镰孢菌(F. fujikuroi)各1株。本研究明确了湖北省蔬菜产区的镰孢菌属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特征,为蔬菜镰孢菌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镰孢菌 蔬菜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暴发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文静 常向前 +3 位作者 罗汉钢 吕亮 许冬 万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101-103,113,共4页
基于湖北省温湿度等自然条件、玉米种植情况和生长适期,分析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湖北省玉米上暴发的潜在风险。同时,针对草地贪夜蛾提出了防控建议,低龄幼虫为防控最佳时期,可选择Bt毒素、绿僵菌、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 基于湖北省温湿度等自然条件、玉米种植情况和生长适期,分析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湖北省玉米上暴发的潜在风险。同时,针对草地贪夜蛾提出了防控建议,低龄幼虫为防控最佳时期,可选择Bt毒素、绿僵菌、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成虫可采用诱虫灯和性诱剂诱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湖北省 暴发风险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湖北省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规律和监测技术探索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俊杰 郭子平 +5 位作者 罗汉钢 姜玉英 黄家祥 张凯雄 刘芹 袁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7-253,共7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侵入湖北省后快速蔓延,为害玉米、高粱、甘蔗、薏米等作物,但主要为害玉米,尤其对秋玉米为害最重。本文通过全省植保系统的系统监测和调查,总结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发生区域、为害作...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侵入湖北省后快速蔓延,为害玉米、高粱、甘蔗、薏米等作物,但主要为害玉米,尤其对秋玉米为害最重。本文通过全省植保系统的系统监测和调查,总结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发生区域、为害作物种类、受害面积,以及春、夏、秋三茬玉米主要被害时期的虫口密度和受害情况。结果显示,5月上中旬草地贪夜蛾从鄂东南、江汉平原南部侵入,5月中下旬是其主要蔓延扩散期;幼虫喜食苗期和喇叭口期玉米;全年玉米受害面积约10.083万hm^2,平均百株虫量3.5~12.3头,虫量秋玉米>夏玉米>春玉米,且同一季玉米播种迟的受害重;根据高空测报灯和性诱捕器的诱虫量,明显的成虫高峰期有2个,分别在8月下旬和9月中下旬;12月中下旬湖北部分县区仍查见存活幼虫和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 监测 虫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钟祥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鲁明星 徐辉 +3 位作者 贺立源 杨文兵 袁浩 郭智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37,共7页
对钟祥市2005年和1981年2次土壤肥力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耕地养分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且表现出高有机质含量和极低有机质含量的耕地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减少,原来有机质含量中等的耕地土壤面积所占比... 对钟祥市2005年和1981年2次土壤肥力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耕地养分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且表现出高有机质含量和极低有机质含量的耕地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减少,原来有机质含量中等的耕地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增加,总体趋向均一化;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与有机质含量呈类似趋势,总体含量升高;土壤钾含量处中等水平,含钾量高(有效K≥150.0 mg/kg)的耕地已明显下降,总体呈耗减状态;土壤酸化趋势较为明显,尤以旱地酸化突出;土壤有效Zn、Fe、Mn含量较丰富,但土壤有效B、Mo较为缺乏。这些结果可为当地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时空变化 湖北省钟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烟粉虱露地越冬寄主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国珍 罗汉钢 +4 位作者 刘美刚 张静华 胡望清 李兰秀 刘可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08-2812,共5页
通过2007~2010年连续调查发现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在湖北省露地能安全越冬,并成为翌年春季虫源基数的一部分。主要越冬寄主有荔枝草(Saluia plebeia R. Br.)、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L.)Cronq.]、一年蓬(Eri... 通过2007~2010年连续调查发现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在湖北省露地能安全越冬,并成为翌年春季虫源基数的一部分。主要越冬寄主有荔枝草(Saluia plebeia R. Br.)、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L.)Cronq.]、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马蹄金(Dichondra micranrtha Urban)、金银花(Lonieera japonica Thunb.)等。越冬虫态主要是卵和伪蛹,冬后虫量与前一年烟粉虱的发生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寄主 露地越冬 影响因素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红火蚁疫情监测与防控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元明 黄求应 +2 位作者 方国斌 秦仙姣 刘卫国 《湖北植保》 2019年第2期43-44,共2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21世纪初进入我国的入侵物种,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生物之一,目前已入侵我国大陆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云南和湖南等地,对入侵地人和动物有攻击性,对农(...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21世纪初进入我国的入侵物种,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生物之一,目前已入侵我国大陆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云南和湖南等地,对入侵地人和动物有攻击性,对农(林)业生产、生态平衡、公共卫生和公共设施等具有严重破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疫情监测 湖北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防控 入侵物种 生态平衡 公共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