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1
作者 刘晨 耿同川 +2 位作者 徐帅 徐茹洁 张文宇 《森林防火》 2025年第2期74-77,共4页
以湖北省恩施州森林防火建设现状为基础,分析了恩施州森林防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指挥中心、营房、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以水灭火设施和防火车辆等6个方面,进行森林火灾综合治理的思路及策略。
关键词 恩施州 森林火灾 综合治理 防火物资 以水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模型设计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全利 方九章 刘玉祥 《湖北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31-35,27,共6页
笔者论述了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以绿化美化靓化新农村,不断扩大森林资源和提高林分质量,进而合理地综合利用为目标,推行因地制宜、分类经营、增量提质策略,依据湖北实际策划编制绿色家园建设模型,并对... 笔者论述了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以绿化美化靓化新农村,不断扩大森林资源和提高林分质量,进而合理地综合利用为目标,推行因地制宜、分类经营、增量提质策略,依据湖北实际策划编制绿色家园建设模型,并对其结构、层次与内容作了系统阐述,这对湖北各地制定绿色家园建设实施方案与技术措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绿色家园 建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
3
作者 吴东 张一弛 +1 位作者 张霁明 邹英武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根据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建设现状、风景资源的构成及评价情况,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修订的规划将五脑山森林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2个功能分区,并划分为麻姑文化体验区、特色山花文化观光区、山地... 根据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建设现状、风景资源的构成及评价情况,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修订的规划将五脑山森林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2个功能分区,并划分为麻姑文化体验区、特色山花文化观光区、山地运动拓展区及康养休闲度假区等4个景区。针对每个功能分区及景区进行详细的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旨在为五脑山森林公园未来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明确的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总体规划 修编 五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植被恢复与林业重建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华 谈建文 黄光体 《湖北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笔者介绍了2008年湖北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情况,从本次灾害对湖北省森林资源、林业建设、次生灾害、林业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为湖北省低温雨雪灾害植被恢复与林业重建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冰冻灾害 影响分析 植被恢复 林业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森林资源评价与林业发展对策
5
作者 杨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5-17,共3页
根据湖北省 5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对湖北省森林资源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 ,总结了以往森林经营管理的经验与不足 。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评价 林业 发展对策 湖北 植树造林 管理 科技兴林 森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别山地区栎林林分尺度生物量模型研建
6
作者 文红波 马江 +7 位作者 漆晓龙 佘振维 林成军 罗雷 刘宁 黄光体 徐立 吴双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5期53-59,共7页
构建科学有效的生物量评估模型对实现区域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木尺度生物量模型在实际林分生物量调查应用中效率低下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湖北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关键影响因子,构建湖北大别... 构建科学有效的生物量评估模型对实现区域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木尺度生物量模型在实际林分生物量调查应用中效率低下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湖北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关键影响因子,构建湖北大别山地区栎林林分尺度生物量模型,并通过模型评价指标验证其可靠性。应用该模型分析了2009年和2019年研究区栎林生物量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生物量提升技术措施。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克服单木尺度模型在林分尺度生物量估算中的不足,为湖北大别山地区及类似区域栎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林 森林生物量 生物量模型 逐步回归分析 湖北省大别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信息技术在森林火灾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高婷 宋静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2期43-45,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增加,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破坏性逐年加剧。林业信息技术作为森林火灾防控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相关部门探讨了遥感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森林火灾监测、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增加,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破坏性逐年加剧。林业信息技术作为森林火灾防控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相关部门探讨了遥感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当前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实际应用案例,揭示了林业信息技术在提升火灾防控效率、精确度和响应速度方面的优势。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够为森林火灾的早期发现、精确预测和快速响应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有效减少火灾损失,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森林火灾 林业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湖北省长防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要点
8
作者 涂春城 《防护林科技》 1993年第2期36-39,共4页
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本文对湖北省长防林工程作业设计主要依据、基本原则、技术基础,特别是作业设计技术要点做了全面的论述,可供长防林工程作业设计参考利用。
关键词 湖北省 设计 长江防护林 防护林
全文增补中
湖北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4
9
作者 袁传武 吴保国 +2 位作者 唐万鹏 史玉虎 胡必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2,109,共6页
为科学地进行湖北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监测,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森林资源,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供的中国自然资源数据,以及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多次对湖北省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 为科学地进行湖北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监测,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森林资源,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供的中国自然资源数据,以及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多次对湖北省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总结分析了34年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林业用地面积和蓄积均呈下降趋势,其后,由于湖北省政府及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如"十年绿化湖北"、国家"长防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等,湖北省森林资源自1985年以来持续稳定增长,为湖北省生态安全的构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森林资源 动态变化 分析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方法的湖北省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美华 黄光体 张俊飚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2期52-57,共6页
首先构建了适用于湖北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及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为基础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应用该评判模型分析湖北省1990~2005年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论为15年间湖北省森林资源利用状况... 首先构建了适用于湖北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及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为基础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应用该评判模型分析湖北省1990~2005年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论为15年间湖北省森林资源利用状况总体良好,其可持续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上井的趋势,仅有2000~2001年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呈向下的微小波动,与现实情况较为符合.认为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方法 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龙感湖自然湿地保护区建设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万德 谈建文 +3 位作者 付秋生 金天伟 张淑君 文红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03-1505,共3页
龙感湖自然湿地保护区建设对于维护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然性、确保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发挥、促进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湿地保护区工程生态效益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龙感湖自然湿地保护区建设对于维护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然性、确保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发挥、促进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湿地保护区工程生态效益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其实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区 建设 龙感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长江防护林区的土壤侵蚀动态特征--以湖北省红安县倒水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赞 胡庭兴 +2 位作者 赵安玖 黄从德 高友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301,共7页
以长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区湖北省红安县境内倒水河流域4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研究区20余年的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分析了自长江防护林建设以来的全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以及林区... 以长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区湖北省红安县境内倒水河流域4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研究区20余年的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分析了自长江防护林建设以来的全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以及林区土壤侵蚀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长江防护林建设的深入开展,该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从1979年的20.84%恢复到了2001年的37.25%,土壤侵蚀得到明显控制。侵蚀面积从75736.1 hm2减少到66707.8 hm2,共减少了9028.3 hm2。中度及以上强度的土壤侵蚀已基本消失,林区无明显侵蚀的面积从1928.6hm2增加到12803.1 hm2,增长了近6倍。林区土壤侵蚀已以中度侵蚀为主转变为以轻Ⅰ侵蚀为主,森林植被的恢复对流域的水土保持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动态 遥感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长江防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谈建文 李万德 +2 位作者 肖创伟 金天伟 张淑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92-2294,共3页
搞好湖北省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体系建设,可提高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鉴定水平和综合控制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步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对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防治 检疫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马尾松精准适宜性空间分布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莎 史明昌 +4 位作者 刘小宇 赵辉 孙林山 柯尊发 周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60-1968,共9页
马尾松作为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研究其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对其退化评价、造林选地等具有生产指导价值。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克里金模型利用R语言对湖北省降雨量、气温等15个气象因子进行30×30m的空间插值,插值结果作为气象因子... 马尾松作为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研究其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对其退化评价、造林选地等具有生产指导价值。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克里金模型利用R语言对湖北省降雨量、气温等15个气象因子进行30×30m的空间插值,插值结果作为气象因子空间变量,插值的交叉检验结果≥90%。利用30m的DEM提取坡度、坡向、高程3个地形因子空间变量。首先利用年均温、最冷月最低温、年降水量、高程、土壤类型等限制性因子进行空间叠加排除不适宜的空间单元,然后在可能适宜的空间单元内,再基于18个空间变量和294个样方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计算每个格网的适宜性指数,最后按照适宜指数进行适宜性分类。区别于以往大尺度区域研究,其结果是落实到地块尺度的精准计算。结果表明:ROC模型的评价效果达到较好水平(ROC=0.826),高程、土壤、降雨相对标准差、最湿季降雨量、坡度、年均温为湖北省马尾松的适宜性主要影响因子,马尾松中、强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东北部及中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高程低于1200m、坡度在40°以下、年均温13-18℃的区域,中等及以上适生区面积共计4.65万km^2,占湖北省总面积的2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空间 MLRK 最大熵模型 适宜性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林地变更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腾宇 林成军 +1 位作者 邢元军 宋亚斌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本研究基于多元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湖北省2010年林地落界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处理平台,解译出湖北省2012年林地分布图,得到2010-2012年湖北省各市州区的林地间动态转移矩阵,并结合全省各市州区的8个主要社会经济因子,... 本研究基于多元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湖北省2010年林地落界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处理平台,解译出湖北省2012年林地分布图,得到2010-2012年湖北省各市州区的林地间动态转移矩阵,并结合全省各市州区的8个主要社会经济因子,对湖北省2010-2012年林地变更情况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人口(X_8)是导致有林地变更(Y_1)和其他林地变更(Y_4)的主要社会驱动力,第一产业总值(X_3)是导致疏林地变更(Y_2)的主要社会驱动力,第三产业总值(X_5)是导致灌木林地变更(Y_3)的主要社会驱动力。(2)在对有林地变更进行主成分分析中,命名城市发展因子F_1(受国内生产总值X_2、第一产业总值X_3、第二产业总值X_4、第三产业总值X_5、基础建设投资X_6主要影响)及农村发展因子F_2(受年末总人口X_1、农村人均年收入X_7、农村人口X_8主要影响),得到有林地变更模型为Y_1=-0.644 F_1+0.742 F_2。从该模型可知有林地变更面积与城市发展成反比,与农村发展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变更 遥感影像 驱动力分析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晓博 李铠 +1 位作者 胡琦 胡文杰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69-72,79,共5页
湿地公园是介于自然保护区与传统意义公园之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基于生态保护的一种可持续的湿地管理和资源利用方式。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护湿地资源并发挥其生态社会效益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 湿地公园是介于自然保护区与传统意义公园之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基于生态保护的一种可持续的湿地管理和资源利用方式。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护湿地资源并发挥其生态社会效益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湖北省在湿地公园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逐渐展现出一些问题,这对今后湿地公园建设、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等带来了挑战。为此,在系统总结我省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成效和主要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主要成效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湖北省长阳县珙桐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的探讨
17
作者 谈建文 李万德 +2 位作者 章承林 肖创伟 杨星火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69-1371,共3页
通过对湖北省长阳县珙桐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和效益评价进行论证,阐述了珙桐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有利于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观点,对珙桐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珙桐 种质资源 建设 湖北省长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土地荒漠化防治途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玉虎 朱开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从对荒漠化概念的诠释入手,全面论述了湖北省土地荒漠化的现状、类型、成因及其演变历史,并初步探讨了其防治对策。
关键词 荒漠化 湖北 土地荒漠化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数字林业体系建设途径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新胜 韩朝新 罗刚 《湖北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字林业建设在林业管理现代化中的地位 ,通过全面分析湖北数字林业建设现状 ,提出了湖北数字林业建设目标体系。就湖北数字林业体系的基本构架进行了研究、规划 。
关键词 湖北 数字林业 体系建设 管理现代化 森林资源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建生 陈毓安 +1 位作者 陈志新 刘新胜 《湖北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33-36,共4页
本文就湖北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功能的设定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论述 ,并就系统框架及运行和体系建设任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森林防火 系统框架 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目标 系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