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平整度控制的超大型环件轧制曲线自优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羊冠立 钱东升 +2 位作者 田汉 邓加东 王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针对超大型环件轧制过程中出现的环件外表面不平整缺陷,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超大型环件径轴向轧制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轧制过程中环件外表面平整性演变规律,进一步揭示了轴向与径向变形速率比对环件外表面不平整度变化的影... 针对超大型环件轧制过程中出现的环件外表面不平整缺陷,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超大型环件径轴向轧制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轧制过程中环件外表面平整性演变规律,进一步揭示了轴向与径向变形速率比对环件外表面不平整度变化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两段式轧制曲线设计方法,进而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件外表面平整状态反馈的轧制曲线自优化控制模型,将自优化过程中环件外表面不平整度与预设S型轧制曲线所得不平整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自优化控制方法得到的轧制曲线提升了环件外表面的平整度,轧制结束时环件中间高度与下端面处不平整度分别降低了36.6%和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环件 径-轴向轧制 平整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15Cr14Co12Mo5Ni2齿轮钢本构模型建立及热加工图研究
2
作者 朱鹏 冯玮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7-186,共10页
为了建立15Cr14Co12Mo5Ni2钢本构模型,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60~1160℃,应变速率为0.01~5 s^(-1)下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得到了15Cr14Co12Mo5Ni2钢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应力-应变实验数据,通... 为了建立15Cr14Co12Mo5Ni2钢本构模型,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60~1160℃,应变速率为0.01~5 s^(-1)下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得到了15Cr14Co12Mo5Ni2钢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应力-应变实验数据,通过试凑法确定了层数为3×10×3×1(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本构关系预测模型,建立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三维功率耗散图、三维失稳图及热加工图。计算了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模型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模型的应力-应变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确定了齿轮钢最佳变形工艺条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模型和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预测的流动应力均方误差分别为20.9415和109.2035,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216和0.0501,确定的齿轮钢最佳成形温度和应变速率范围分别为1110~1160℃和0.01~0.33 s^(-1)。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本构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15Cr14Co12Mo5Ni2钢的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Cr14Co12Mo5Ni2钢 热压缩实验 BP神经网络 本构模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环件锻轧成形-余热淬火全过程晶粒演化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钱东升 马博博 邓加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共7页
提出采用锻轧成形-余热淬火工艺实现40CrMo环件短流程低能耗绿色制造,其中组织性能调控是关键问题。通过模拟与实验研究了42CrMo环件下料-制坯-热轧-余热淬火全过程中的晶粒演化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42CrMo环件从下料... 提出采用锻轧成形-余热淬火工艺实现40CrMo环件短流程低能耗绿色制造,其中组织性能调控是关键问题。通过模拟与实验研究了42CrMo环件下料-制坯-热轧-余热淬火全过程中的晶粒演化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42CrMo环件从下料到余热淬火的宏微观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发现余热淬火后的环件平均晶粒尺寸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了环件成形全过程中的晶粒演化规律和温度分布对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余热淬火过程中平均晶粒尺寸的变化以及轧制时间及下料温度对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余热淬火过程中,环件心部的晶粒粗化现象较为明显,表面不明显。降低下料温度和增加轧制时间可以减小环件心部温度,使心部晶粒粗化程度降低,进而改善表层和心部晶粒尺寸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轧成形 余热淬火 数值模拟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圆柱直齿轮热摆辗成形工艺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玮 吕毅韬 +1 位作者 赵彭 朱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3,共9页
为研究航空圆柱直齿轮热摆辗成形过程中金属变形规律和齿形充填特点,利用DEFORM-3D软件建立了圆柱直齿轮热摆辗成形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其热摆辗成形过程。结果表明,圆柱直齿轮热摆辗成形过程中,坯料变形区分为主动变形区和被... 为研究航空圆柱直齿轮热摆辗成形过程中金属变形规律和齿形充填特点,利用DEFORM-3D软件建立了圆柱直齿轮热摆辗成形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其热摆辗成形过程。结果表明,圆柱直齿轮热摆辗成形过程中,坯料变形区分为主动变形区和被动变形区,并随着摆头的运动而呈周期性变化;随着变形的进行,主动变形区金属流动方向从径向转变为轴向充填模具型腔,齿形从上端到下端逐渐成形,坯料呈蘑菇状;齿根区域等效应变与等效应力值最大,齿顶温度高于齿根温度;轴向载荷随塑性变形的进行逐渐增大,最大值约为2500 kN,径向载荷呈周期性变化,径向载荷远小于轴向载荷。开展了圆柱直齿轮热摆辗工艺实验,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直齿轮 热摆辗成形 有限元模拟 成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领域纤维复合材料构件轻量化设计与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一哲 赵越 王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6-43,共8页
纤维复合材料由增强纤维与基体材料复合而成,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好、可设计性强的优点,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汽车领域向低成本、高效率、自动化不断发展,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制备面临更高的轻量化要求。从材料、结构... 纤维复合材料由增强纤维与基体材料复合而成,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好、可设计性强的优点,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汽车领域向低成本、高效率、自动化不断发展,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制备面临更高的轻量化要求。从材料、结构、工艺三个方面综述汽车领域纤维复合材料构件轻量化研究进展,介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发展和应用,重点给出汽车领域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对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望。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设计中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如何降低复合材料制品成本也将成为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轻量化设计 结构优化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冲击处理对316不锈钢构筑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加东 韩天 +1 位作者 杨桢宇 钱东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156,共6页
在高温变形调控界面愈合的基础上引入电冲击处理来促进构筑界面愈合,通过对316不锈钢构筑坯料热变形前和热变形间隙分别进行电冲击处理实验,揭示了电冲击处理对316不锈钢材料构筑界面几何形貌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于未... 在高温变形调控界面愈合的基础上引入电冲击处理来促进构筑界面愈合,通过对316不锈钢构筑坯料热变形前和热变形间隙分别进行电冲击处理实验,揭示了电冲击处理对316不锈钢材料构筑界面几何形貌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于未使用电冲击处理的试样,经过电冲击处理后试样的构筑界面愈合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热变形前进行电冲击处理能够使界面产生预连接,促进构筑界面的热变形愈合。在热变形间隙进行电冲击处理同样能促进构筑界面愈合,但其促进界面愈合效果弱于热变形前进行电冲击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冲击处理 构筑成形 界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内网格筋环件约束轧制的成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玮 彭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88,93,共6页
带内网格筋环件因其强度高、质量小,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带有网格筋的环形薄壁零件结构复杂、难以成形,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的局部约束轧制成形工艺。简述了带内网格筋环件约束轧制成形原理,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 带内网格筋环件因其强度高、质量小,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带有网格筋的环形薄壁零件结构复杂、难以成形,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的局部约束轧制成形工艺。简述了带内网格筋环件约束轧制成形原理,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其约束轧制成形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其成形过程,得到了构件网格筋充填、等效应力分布、金属流动情况、成形力变化等宏观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带内网格筋环件约束轧制成形过程中,每一个网格筋单元变形规律一致,变形区存在中性面、主动变形区和被动变形区,且在每个轧制过程中周期性变化,每个内网格单元填充均匀,成形载荷随时间呈周期性波浪状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内网格筋环件 约束轧制成形 有限元 金属流动规律 成形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纤维金属层板构件冲压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一哲 范宏德 +3 位作者 王祎纯 王辉 李俊 华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7-525,共9页
纤维金属层板(fiber metal laminate,FML)是一种新型轻量化混杂材料,逐渐被应用于汽车等运载装备领域,但其成形过程受多种参数影响,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尚不清楚。选用T300碳纤维铝合金复合层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有限元软... 纤维金属层板(fiber metal laminate,FML)是一种新型轻量化混杂材料,逐渐被应用于汽车等运载装备领域,但其成形过程受多种参数影响,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尚不清楚。选用T300碳纤维铝合金复合层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并进行了精度验证。主要研究了FML在预浸料种类、层板厚度和层板数等因素的影响下,应力分布及壁厚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FML冲压模型计算精度准确,预浸料种类主要影响纤维层的应力分布和壁厚变化,层板厚度和层板数对各层的壁厚变化产生影响,通过减薄层板厚度或增加层板数可以缓解过度减薄问题,层板厚度和层数也会影响铝合金层的应力分布,随着厚度和层数的增加,铝合金层的应力分布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金属层板 汽车轻量化 冲压成形 数值模拟 应力与壁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3-O铝合金Y型形管接头电磁成形 被引量:2
9
作者 欧冰 黄尚宇 +2 位作者 杨梅 钱东升 刘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2-1745,共14页
基于逆向识别结合平板电磁翻边实验建立6063-O铝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和失效判据,对比分析Y型管分离工序电磁翻边与电磁冲孔翻边复合成形两种方式下的电磁力分布、成形过程及变形特征,表明复合成形能成形出更高的支管并提高成形效率,... 基于逆向识别结合平板电磁翻边实验建立6063-O铝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和失效判据,对比分析Y型管分离工序电磁翻边与电磁冲孔翻边复合成形两种方式下的电磁力分布、成形过程及变形特征,表明复合成形能成形出更高的支管并提高成形效率,更为有效地改善壁厚周向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电磁冲孔翻边复合成形实验,获得成形质量良好的Y型接头,探讨放电电压及管坯厚度对支管成形高度、端部壁厚以及贴模间隙的影响,分析成形支管轴向壁厚分布特征与典型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O铝合金 本构 Y型管接头 电磁翻边 冲孔翻边复合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陈一哲 杨雨卓 +1 位作者 彭文鹏 王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26-5038,共13页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能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产生相变的金属智能材料,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许多领域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先进工程技术对金属结构材料智能化、功能多样化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机械传动结构显现出稳定...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能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产生相变的金属智能材料,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许多领域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先进工程技术对金属结构材料智能化、功能多样化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机械传动结构显现出稳定性差、结构复杂等弊端愈发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形状记忆合金凭借自身优异的力学性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迫切需要对其多领域应用展开分析以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综述了形状记忆合金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生物医学以及建筑领域的国内外应用前沿,分析了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高阻尼性、生物相容性、弹热效应等基本特性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形状记忆合金研究目前存在不足以及未来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 相变材料 金属智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环件径轴向稳定高效轧制的变形过程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博志 邓加东 +1 位作者 钱东升 胡志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6,共8页
针对大型环件径轴向轧制成形过程规划问题,根据成形锻件和环坯的尺寸特征,提出了一种轧制变形路径规划的理论模型,确定了关键参数对理论模型的线型及其曲率变化的影响规律和选取方法;建立了芯辊进给速度数学模型,考虑环件径向轧制孔型... 针对大型环件径轴向轧制成形过程规划问题,根据成形锻件和环坯的尺寸特征,提出了一种轧制变形路径规划的理论模型,确定了关键参数对理论模型的线型及其曲率变化的影响规律和选取方法;建立了芯辊进给速度数学模型,考虑环件径向轧制孔型的锻透和咬入条件以及环件外径扩大速度,确定了相关参数的合理范围,结合轧制变形路径和芯辊径向进给速度,得到上锥辊的轴向进给速度;针对典型截面环件轧制变形过程进行规划,借助ABAQUS软件建立了大型环件径轴向轧制热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按照所规划的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规划方法可以保证环件轧制过程顺利稳定进行,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环件 径轴向轧制 变形过程规划 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凸台截面环件径轴向轧制刚性稳定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吉康 邓加东 +1 位作者 钱东升 兰箭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101,共7页
保证轧制过程稳定性是实现大型异形截面环件轧制成形的难点之一,以大型凸台截面环件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解析方式建立了轧制过程环件刚性稳定数学模型,借助MATLAB数学分析软件探讨了凸台截面环件的几何特征对环件刚性稳定的影响。基于AB... 保证轧制过程稳定性是实现大型异形截面环件轧制成形的难点之一,以大型凸台截面环件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解析方式建立了轧制过程环件刚性稳定数学模型,借助MATLAB数学分析软件探讨了凸台截面环件的几何特征对环件刚性稳定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建立的环件刚性稳定模型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理论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6%。通过对铝合金环件进行准静态压弯物理实验模拟环件失稳变形过程,实验值与理论值最大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凸台截面环件 径轴向轧制 刚性稳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制备泡沫铝发泡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栋 郑昕宇 +1 位作者 吴正健 胡志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3,共5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FSW)工艺制备了粉末混合均匀、无缺陷的泡沫铝(AF)预制坯。对获取的高质量预制坯的发泡过程进行研究,探究最佳发泡温度和发泡时间,制备出孔径结构均匀、高孔隙率的铝合金泡沫夹芯板。运用FLUENT中VOF模型,对气泡在熔融... 采用搅拌摩擦焊(FSW)工艺制备了粉末混合均匀、无缺陷的泡沫铝(AF)预制坯。对获取的高质量预制坯的发泡过程进行研究,探究最佳发泡温度和发泡时间,制备出孔径结构均匀、高孔隙率的铝合金泡沫夹芯板。运用FLUENT中VOF模型,对气泡在熔融铝液中的行为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泡孔在铝基体中的形成、生长、稳定和聚结过程。结果表明,当发泡温度为700℃、发泡时间为110 s时,孔隙率最高,为55.87%。由数值模拟可得,气泡在熔融铝中上浮的过程中伴随着变形,由圆形逐步变成扁平月牙状。在气泡运动过程中,气泡会与周围气泡发生聚合,变成大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发泡 VOF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制备7075铝合金泡沫夹芯板塑性变形及发泡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正健 庞秋 胡志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7,共9页
目的研究搅拌摩擦焊(FSW)制备泡沫铝夹芯板(AFS)预制坯的成形规律和发泡过程中泡孔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制备7075铝合金泡沫夹芯板。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焊接参数条件下AFS预制坯组织形貌进行分析,同时... 目的研究搅拌摩擦焊(FSW)制备泡沫铝夹芯板(AFS)预制坯的成形规律和发泡过程中泡孔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制备7075铝合金泡沫夹芯板。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焊接参数条件下AFS预制坯组织形貌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单向拉伸和高温杯突试验对不同温度下AFS预制坯的成形性能进行研究,并且针对AFS预制坯发泡性能及不均匀热变形行为对发泡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在焊接转速为2000 r/min、进给速度为50 mm/min情况下,可获得板粉混合均匀、无明显缺陷的接头;在450℃时,搅拌摩擦焊制备的预制体与轧制板材的成形性能相似,真应变达到0.55,伸长率高达73%。450℃下杯突试验样品再结晶比例从60.6%增加至82.7%。在680℃发泡温度下,保温225 s,能够制备孔径结构均匀、高质量的铝合金泡沫夹芯板。结论搅拌摩擦焊工艺制备的预制坯经过塑性变形后进行发泡,可以获得具有均匀孔隙结构的泡沫夹芯板弯曲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夹芯板 搅拌摩擦焊 成形性能 发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凸台截面风电轴承套圈锻件芯辊双工位近净轧制工艺
15
作者 孙仲渊 邓加东 +1 位作者 钱东升 马苏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5,共6页
针对内凸台截面风电轴承套圈锻件近净轧制成形难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用异形芯辊轧制方案的成形效果,发现轧制比较大的套圈成形过程中台阶宽度在轧制前期能够达到尺寸要求,但在台阶完全填充之后其与芯辊的贴合效果慢慢变差,且在... 针对内凸台截面风电轴承套圈锻件近净轧制成形难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用异形芯辊轧制方案的成形效果,发现轧制比较大的套圈成形过程中台阶宽度在轧制前期能够达到尺寸要求,但在台阶完全填充之后其与芯辊的贴合效果慢慢变差,且在套圈上端面附近容易出现折叠缺陷及爬辊现象;结合该内凸台截面套圈尺寸特点,提出采用芯辊双工位近净轧制成形方案,并对双工位环坯尺寸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模拟结果开展了轧制试验,成功轧制出合格的内凸台截面轴承套圈锻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电轴承 轴承套圈 三排圆柱滚子轴承 轧制 近净成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截面风电偏航轴承锻件近净轧制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
16
作者 顾怡萱 王昆平 +2 位作者 钱东升 邓加东 邓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62,共7页
为解决L形截面风电偏航轴承锻件近净轧制受力与变形不均匀,台阶径向宽度较大而轴向深度较浅,成形困难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异形芯辊轧制试验对锻件成形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成形过程中坯料台阶高度方向的金属填充不满,金属存在折叠堆积的... 为解决L形截面风电偏航轴承锻件近净轧制受力与变形不均匀,台阶径向宽度较大而轴向深度较浅,成形困难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异形芯辊轧制试验对锻件成形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成形过程中坯料台阶高度方向的金属填充不满,金属存在折叠堆积的情况,修改锻件及坯料的尺寸后仍难以完全改善成形效果,因此提出异形锥辊近净轧制成形方案,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坯料尺寸对成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坯料的壁厚有利于改善锻件的最终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轴承 锻件 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碳温度对20CrMnTi齿圈渗碳层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玮 乔靖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53-157,共5页
为了研究渗碳温度对齿圈碳含量分布和渗碳层厚度的影响,首先确定了20CrMnTi材料的渗碳淬火数学模型,随后导入Deform-3D软件,建立了该材料的渗碳淬火材料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齿圈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方案,建立了该材料齿圈1/2... 为了研究渗碳温度对齿圈碳含量分布和渗碳层厚度的影响,首先确定了20CrMnTi材料的渗碳淬火数学模型,随后导入Deform-3D软件,建立了该材料的渗碳淬火材料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齿圈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方案,建立了该材料齿圈1/2单齿分别在850、870、890、910、930℃渗碳温度下的渗碳淬火有限元模型,对渗碳淬火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渗碳温度下碳含量和渗碳层厚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渗碳温度时,轮齿表面碳含量和渗碳层厚度分布特点一致,沿齿顶、分度圆、齿根的碳含量和渗碳层厚度均逐渐减小;随着渗碳温度的升高,轮齿表面碳含量和渗碳层厚度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齿圈 渗碳淬火数值模拟 渗碳温度 碳含量 渗碳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Cu铝合金热冲压后纵梁时效性能演化规律
18
作者 路珏 宋燕利 刘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34,共7页
为了研究Al-Zn-Mg-Cu高强铝合金板材在热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对后续时效析出行为及时效性能的影响,以某车型后纵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强铝合金热冲压试验,并在120℃对成形后的零件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时效时间为0~24 h,间隔3 h。从时效... 为了研究Al-Zn-Mg-Cu高强铝合金板材在热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对后续时效析出行为及时效性能的影响,以某车型后纵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强铝合金热冲压试验,并在120℃对成形后的零件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时效时间为0~24 h,间隔3 h。从时效处理后的后纵梁不同变形位置切取拉伸试样,研究了不同变形位置试样的力学性能随时效时间的演化规律,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位置不同时效时间下的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表征,分析了析出物的种类和分布随变形量及时效时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形变诱导析出行为的发生,变形量大的位置优先达到峰时效,并且峰时效后出现较多的稳定相η,从而导致强度降低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铝合金 热冲压 析出物 形变诱导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双曲率金属包边冲压起皱机理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一哲 付舒程 +2 位作者 王辉 胡志力 华林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52,共11页
针对薄壁双曲率金属包边在冲压过程中由于抗失稳能力弱、变形不均匀而容易塑性失稳产生起皱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分区压边与弯曲压边的方法以控制起皱缺陷。对304不锈钢板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了材料模型参数,建立了分区压边和弯曲压边的... 针对薄壁双曲率金属包边在冲压过程中由于抗失稳能力弱、变形不均匀而容易塑性失稳产生起皱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分区压边与弯曲压边的方法以控制起皱缺陷。对304不锈钢板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了材料模型参数,建立了分区压边和弯曲压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正交法则对凹模圆角半径、模具间隙和板料轧制方向进行了3因素2水平试验设计。通过将方形薄板能量法理论与有限元方形壳单元结合,编写了以能量法理论为核心的M程序,实现了对板料模型起皱现象的定量分析,揭示了起皱机理。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板厚均匀性与起皱水平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基于最优工艺参数开展了冲压工艺试验。有限元仿真、能量法理论分析与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弯曲压边模具,薄壁双曲率金属包边成形质量良好,起皱缺陷得到了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复材桨叶金属包边 冲压成形 起皱机理与控制 弯曲压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磁器结构对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凌波 黄尚宇 +3 位作者 杨梅 钱东升 冯珂 欧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4,I0006,共8页
采用电磁-结构-流场耦合的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等内径和带锥角两种集磁器条件下Cu/Al管的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过程,考察了外管的变形行为和半固态钎料的剪切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等内径集磁器时,钎料所受的剪切应力和相... 采用电磁-结构-流场耦合的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等内径和带锥角两种集磁器条件下Cu/Al管的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过程,考察了外管的变形行为和半固态钎料的剪切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等内径集磁器时,钎料所受的剪切应力和相应的剪切流变速率在端部最高,底部次之,中部最弱,导致搭接区域内去膜效果存在差异,甚至影响界面冶金结合;而带锥角集磁器能更为合理地满足无钎剂钎焊对外管变形与钎料剪切流变的协调性需求,有效改善钎料流变行为,使剪切应力、剪切流变速率及去膜效果在整个搭接区域相对均匀,有利于提高界面连接质量.基于分析结果设计制造了改进的集磁器,进行了钎焊试验及相关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等内径集磁器,带锥角集磁器能有效改善Cu/Al接头的界面连接质量,细化搭接区域中部纤缝组织,并最终提高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半固态钎焊 集磁器 Cu/Al管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