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顾江汉平原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优化施锌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越 周梦 +7 位作者 罗海伟 党程成 郝蓉蓉 胡玉婷 严鹏 陈龙周 刘洋旋 田小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2,共10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4个水稻品种(立香85、象牙香占、合两优927、昌两优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基施锌肥研究不同施锌量[0 kg/hm^(2)(CK)、7.5 kg/hm^(2)(Zn1)、15 kg/hm^(2)(Zn2)、30 kg/hm^(2)(Zn3)]下水稻产量、品质的变化,为江汉平原优质... 在大田条件下,以4个水稻品种(立香85、象牙香占、合两优927、昌两优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基施锌肥研究不同施锌量[0 kg/hm^(2)(CK)、7.5 kg/hm^(2)(Zn1)、15 kg/hm^(2)(Zn2)、30 kg/hm^(2)(Zn3)]下水稻产量、品质的变化,为江汉平原优质稻锌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锌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水稻产量随着施锌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总体上以Zn2处理最高,Zn1处理次之。立香85、合两优927、昌两优8号以Zn2处理产量最高;象牙香占以Zn1处理产量最高,Zn2处理次之。施锌处理产量较CK增加了8.1%~28.8%。施锌对稻米加工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整体以Zn1和Zn2处理下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较高。不同施锌处理下直链淀粉含量因品种而异,其中,立香85以Zn1处理最高,昌两优8号以Zn2处理最高,象牙香占和合两优927以Zn3处理最高。对于淀粉RVA谱特征值,立香85、象牙香占、昌两优8号均以Zn1处理崩解值最高;消减值表现为立香85和合两优927在CK下最低,象牙香占和昌两优8号在Zn1处理下最低。各品种粗蛋白含量随施锌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立香85、合两优927均以Zn1处理粗蛋白含量最高,象牙香占和昌两优8号均以Zn2处理粗蛋白含量最高。总体上,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以Zn2处理最高,谷蛋白含量以Zn1处理最高。糙米、精米锌含量也随着施锌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立香85、合两优927均以Zn1处理糙米锌含量最高,分别为23.1、19.8 mg/kg;象牙香占和昌两优8号均以Zn2处理最高,分别为20.0、17.7mg/kg。各品种糙米锌含量均大于精米锌含量。综合水稻产量、品质等多方面因素来看,江汉平原施锌处理以Zn1—Zn2为优,施锌量为7.5~1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锌肥 产量 品质 锌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气象灾害下江汉平原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龙周 罗海伟 +6 位作者 杨青青 胡玉婷 刘洋旋 刘越 严鹏 穆麒麟 田小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0-14,34,共6页
2020年湖北省中稻前期经历连续晴日高温天气,随之又遭遇了长时间低温寡照天气,探讨这种组合式灾害天气条件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是评估水稻产业化生产中气象灾害及其风险控制的重要方法。试验选取现行主推品种荃优华占、全两优鄂丰丝苗、... 2020年湖北省中稻前期经历连续晴日高温天气,随之又遭遇了长时间低温寡照天气,探讨这种组合式灾害天气条件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是评估水稻产业化生产中气象灾害及其风险控制的重要方法。试验选取现行主推品种荃优华占、全两优鄂丰丝苗、Y两优1号、晶两优华占、兆优6377、Y两优900和隆两优华占共7个品种,采用2期播种,分别经历了高温(C1)和低温寡照(C2),测定了其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随播期及其天气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水稻品种在高温和低温寡照条件下产量和品质均受到影响,不同品种所受影响程度不同。产量方面,荃优华占和Y两优1号在C1下产量显著低于C2,Y两优900在C1下产量显著高于C2(P<0.05),其余品种在不同播期间无显著差异;品质方面,与C1相比,C2下绝大部分品种的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等品质指标显著降低;通过对比相关品种在正常天气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可知,全两优鄂丰丝苗、晶两优华占、兆优6377和隆两优华占对高温和低温寡照均有较好的耐受性;荃优华占、Y两优900对高温、低温寡照均比较敏感。组合式气象灾害依据类型各有其特点,低温寡照灾害的危害有可能超越高温热害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气象灾害 高温 低温寡照 杂交水稻 产量 品质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适宜收获期筛选研究
3
作者 严鹏 曾晴虹 +7 位作者 罗海伟 陈龙周 胡玉婷 杨青青 刘洋旋 刘越 穆麒麟 田小海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适期收获是实现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一个技术措施。以6个优质稻品种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不同时期收获处理[成熟度(籽粒黄熟率)达到80%时收获、成熟度达到90%时收获、成熟度100%时收获、成熟度100%后5 d收获、成熟度100%后1... 适期收获是实现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一个技术措施。以6个优质稻品种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不同时期收获处理[成熟度(籽粒黄熟率)达到80%时收获、成熟度达到90%时收获、成熟度100%时收获、成熟度100%后5 d收获、成熟度100%后10 d收获]的水稻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均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成熟度100%后10 d收获的最高。参试品种的整精米率在成熟度达100%时趋向稳定;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不同收获期处理间变化不大;在成熟度为90%~100%时收获,参试品种表现出适中的崩解值和消减值,食味品质相对较好;大部分品种在成熟度100%时收获糙米游离脂肪酸含量稳定,且为较低水平;3个香稻品种在成熟度90%~100%时收获,其香味物质含量最高。选择产量、整精米率、游离脂肪酸含量、崩解值和消减值等5个参数对优质稻的适宜收获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认为,优质稻成熟度(籽粒黄熟率)100%时为其适宜收获期,考虑到品种间差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优质稻适宜在成熟度90%~100%时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收获期 产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荃优607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
4
作者 罗海伟 张江 柯建国 《农技服务》 2024年第9期29-31,共3页
为荃优607在湖北地区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2023年夏季于武汉市江夏区开展直播和机插两种模式的种植生产试验,对比分析荃优607在直播和机插两种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差异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荃优607在武汉地区直播种植全生育期为125.8 d,... 为荃优607在湖北地区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2023年夏季于武汉市江夏区开展直播和机插两种模式的种植生产试验,对比分析荃优607在直播和机插两种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差异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荃优607在武汉地区直播种植全生育期为125.8 d,比机插种植早熟17.5 d;直播种植平均产量比机插减产46.5 kg/667m^(2),成本比机插节约79.3元/667m^(2),经济效益比机插低60.2元/667m^(2)。机插种植模式比直播种植更高产、稳产,经济效益更好,其规模化生产以机插模式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荃优607 直播 机插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