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红梅 陈璐璐 +3 位作者 吴朝虹 易兰兰 叶枫 张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共55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观察不同年龄、治疗及血糖达标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低血糖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共55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观察不同年龄、治疗及血糖达标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低血糖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值低于非低血糖组,年龄高于非低血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血糖发生的概率随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而逐渐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是发生低血糖的独立相关变量(P<0.05)。结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严重并发症等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低血糖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与胆结石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红梅 陈璐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瘦素 胆结石 发病机制 胆囊动力学 胆固醇代谢 胆汁酸盐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11 559名受试者跟骨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喻晶 刘佩文 +2 位作者 王元英 陶燕 余学锋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不同年龄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为武汉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AR PIXI骨密度检测仪,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武汉市江汉区初次行骨密度检测的11559名体检者(年龄20~99岁,男6434名,女5125...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不同年龄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为武汉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AR PIXI骨密度检测仪,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武汉市江汉区初次行骨密度检测的11559名体检者(年龄20~99岁,男6434名,女5125名)进行右侧足跟部骨密度检查,受试者按年龄、性别和骨量情况分组,计算各组受试者的BMD值以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结果骨量正常者的比例从20~岁组的80.5%降至80~岁组的31%。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女性骨量正常者的比例较同年龄组的男性明显减少,60~、70~和80~岁组女性骨量正常的比例为36.5%、26.7%和15%,相应年龄组男性骨量正常的比例为55.6%、46.2%和38.2%。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者的比例从20~岁组的18.7%和0.8%升至80~岁组的40.3%和28.7%,骨量减少的发生率从50~岁起明显升高,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从60~岁起明显增高。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女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者的比例较同年龄组男性明显增加。在60~、70~和80~岁组女性骨量减少的比例是男性的1.26、1.16和1.39倍,骨质疏松者的比例为男性的2.48、1.92倍和1.36倍。在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中,男性与女性受试者BMD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BMD值均高于女性(均P<0.05)。结论骨量正常者比例在20~岁组最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者比例在20~岁组最低,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骨密度均较同年龄组女性高,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矿密度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痛 头晕 心悸 消瘦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红梅 陈苏 +3 位作者 龚仁杰 韩明 姚斌 宗阳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头痛 头晕 心悸 消瘦 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