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义兰 王燕 +17 位作者 胡娟娟 廖雨风 乐琼 许娟娟 汪晖 孙璇 朱小平 辛玲芳 白蓉 汪晓攀 冯晓敏 田玉凤 陈红宇 黄行芝 王春秀 何敏 张丽芳 戴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3期4-7,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分析健康问题的分布特征,为促进护理人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省8个城市15所三级医院4 726名在岗护理人员采用自设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 726名护理人员总体身体状况得分(3.1... 目的了解湖北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分析健康问题的分布特征,为促进护理人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省8个城市15所三级医院4 726名在岗护理人员采用自设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 726名护理人员总体身体状况得分(3.14±0.77)分,其中睡眠质量(2.97±0.87)分,精力和体力(2.93±0.78)分,食欲(3.17±0.77)分,压力(2.90±1.08)分。护理人员处于不适症状及疾病前3位的是膝关节痛(35.10%)、神经系统疾病(26.32%)、静脉曲张(22.87%)。结论护理人员健康状况一般,社会以及医院应当多给予关注,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身心状态的调适,预防和减少慢性病,以提高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护理人员 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0~14岁儿童疾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靖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儿童疾病 疾病情况 湖北省 生命安全 身体健康 卫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汉族肿瘤患者CYP2C19* 2多态性分布频率
3
作者 宋海斌 王虚实 +3 位作者 陈思 张伟 陈元 褚倩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汉族肿瘤患者药物代谢酶CYP2C19*2(rs424428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以期为该基因多态性相关药物的合理用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肿瘤患者285例,应用荧光染料终止循环测序系统对患者CYP2C19*2的基因型进行检测,计算...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汉族肿瘤患者药物代谢酶CYP2C19*2(rs424428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以期为该基因多态性相关药物的合理用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肿瘤患者285例,应用荧光染料终止循环测序系统对患者CYP2C19*2的基因型进行检测,计算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比较不同性别基因型的分布,同时结合既往研究,以明确CYP2C19*2基因型在不同民族的分布。结果 285例患者均为汉族,CYP2C19*2野生型(GG)113例(39.6%),杂合型(GA)138例(48.4%),变异型(AA)34例(11.9%),变异等位基因频率为36.1%;男性和女性患者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 CYP2C19*2基因型分布在不同民族间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 P 450酶 单核苷酸变异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春晖 方龙 +3 位作者 胡靖琛 葛阳 姚聪 宇传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合理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寻求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考察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效。方法根据专家意见、文献筛选等方法选定指标;引进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结合加权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 目的探讨合理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寻求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考察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效。方法根据专家意见、文献筛选等方法选定指标;引进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结合加权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共41个三级指标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相似度较高,被评价的各医院绩效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本研究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且主客观法结合确定权重较为科学合理;加权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医院外科护士关怀能力与患者整体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艳琴 张平 +1 位作者 徐晨 孔令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66-68,共3页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外科护士关怀能力现状及其与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护士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和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15所三甲医院75个科室的455名护士和465例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关怀能力总均分为(197.31...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外科护士关怀能力现状及其与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护士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和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15所三甲医院75个科室的455名护士和465例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关怀能力总均分为(197.31±26.74)分,不同性别、职称、护龄的护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总分为(45.34±8.85)分,不同科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关怀能力和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关怀能力各维度对整体护理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均P<0.01)。结论外科护士关怀能力和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较高的关怀能力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护士 关怀能力 护理满意度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2008年13家部省属医院综合效益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靖琛 胡颖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综合效益 综合评价 秩和比法 经济效益 工作效率 领导决策 工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医院服务效益链 实现医院服务战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全晓明 熊慧琴 +2 位作者 涂远超 杨敏 张亮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52,共3页
借鉴服务利润链模型,结合我国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提出医院服务效益链。指出营造医院服务效益链,应通过提供优质的患者服务和内部服务、培养患者的忠诚度、提高员工的生产率来提升医院的效益,实现医院服务战略,因此,可以从患者满意度与... 借鉴服务利润链模型,结合我国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提出医院服务效益链。指出营造医院服务效益链,应通过提供优质的患者服务和内部服务、培养患者的忠诚度、提高员工的生产率来提升医院的效益,实现医院服务战略,因此,可以从患者满意度与忠诚度、员工的能力提升和患者价值让渡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服务效益链 价值让渡 服务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就医人群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佩文 胡靖琛 +2 位作者 骆芳 曾瑜 海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医院 社会人群 调查分析 就医需求 就诊病人 性调查 患者 市场竞争能力 职工 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志勤 崔德斌 丁玉峰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7期517-518,共2页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改革的深化给医院药学发展带来机遇 ,对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提出挑战。该文对医院药学在药房、医院制剂、临床药学。
关键词 非处方药药房 单剂量配方药 医院制剂网络 临床药师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内部服务质量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敏 张平 徐晨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2期3871-3873,共3页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内部服务质量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内部服务质量调查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15所三级甲等医院15个门诊服务部的35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门诊内部服务质量条目总均分为3.54分±1.47...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内部服务质量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内部服务质量调查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15所三级甲等医院15个门诊服务部的35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门诊内部服务质量条目总均分为3.54分±1.47分,评分由高到低为有效训练(4.32分±1.08分)、目标认同(3.95分±1.42分)、团队协作(3.73分±1.71分)、政策程序(3.02分±1.25分)和管理支持(3.02分±1.12分);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为2.74分±1.37分,满意度维度由高到低为对同事满意度(3.82分±1.03分)、社交机会(3.60分±1.17分)、家庭和工作平衡(2.02分±1.18分)和福利待遇(2.31分±1.21分);内部服务质量与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间呈正相关(r=0.413,P<0.01),回归分析显示内部服务质量对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R2=0.374,P<0.01)。[结论]三级甲等医院内部服务质量对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较高的内部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门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护士 内部服务质量 工作满意度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我省13家部省属医院综合效益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靖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7-538,共2页
关键词 秩和比法 综合效益 综合评价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武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医院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现金流量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阳 何小军 +2 位作者 李勇 吕仁更 李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6-516,共1页
患者女,53岁,因“发现左下腹包块2个月”入住湖北省新华医院普外科。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及药物过敏史。2个月来发现左下腹逐渐增大包块。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心肺检查无异常,左下腹膨隆... 患者女,53岁,因“发现左下腹包块2个月”入住湖北省新华医院普外科。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及药物过敏史。2个月来发现左下腹逐渐增大包块。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心肺检查无异常,左下腹膨隆.可触及大小约20cm×15cm包块,质中,边界尚清,活动性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 左下腹包块 湖北省新华医院 药物过敏史 高血压病 生命体征 心肺检查 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48
14
作者 夏文广 郑婵娟 +4 位作者 朱遂强 唐洲平 王媛 华强 郭珍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时利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进行吞咽功能床旁评估,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利用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进行吞咽功能仪器评估,同时评价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各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SA评分比较,在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后第2、3、4周,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吞咽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方面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实验组各方面在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改善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吞咽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摄食-吞咽训练 针刺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T、SEDAN评分及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魏衡 余勇飞 +4 位作者 周瑞 尹虹祥 杜继臣 杨旭 邱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评分(HAT)、症状性溶栓出血危险因素评分(SEDAN)和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143例发病4.50 h内行rt-PA静脉溶栓且临床资料完...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评分(HAT)、症状性溶栓出血危险因素评分(SEDAN)和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143例发病4.50 h内行rt-PA静脉溶栓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溶栓治疗后头部CT所示分为出血性转化组(18例)和非出血性转化组(125例),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AT和SEDAN评分预测出血性转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入院时收缩压和血糖水平、发病早期CT呈低密度征象、溶栓时间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HAT和SEDAN评分均为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P<0.05);代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后,除发病早期CT呈低密度征象,其余各项均为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HAT评分预测出血性转化灵敏度为94.40%、特异度为41.60%、曲线下面积0.70,SEDAN评分则为94.40%、65.62%和0.77。结论心房颤动、入院时收缩压和血糖水平、溶栓时间窗、NIHSS评分、HAT和SEDAN评分均为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但以SEDAN评分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对核因子κB 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夜明 曾秋棠 +2 位作者 袁杰 张桂清 王祥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氯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对核因子κB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日本长耳白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A组喂以高胆固醇饲料 ;B、C组在喂高胆固醇饲料同时 ,分别以氯沙坦粉剂 10mg·kg-1·d-1和 2 5mg... 目的 观察氯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对核因子κB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日本长耳白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A组喂以高胆固醇饲料 ;B、C组在喂高胆固醇饲料同时 ,分别以氯沙坦粉剂 10mg·kg-1·d-1和 2 5mg·kg-1·d-1溶于温水中灌胃 ,1d 1次 ;D组为正常对照组 ,喂以普通饲料。观察 12wk。实验结束时 ,分别抽静脉血测血脂。麻醉后分离血管段 ,取主动脉弓处的血管组织行组织学和电镜检查 ,剩余的血管段制成组织匀浆用放免法检测主动脉组织AngⅡ的含量。用RT PCR方法检测主动脉组织NF κB的基因表达。结果 A组动脉内膜下斑块形成明显 ,而B、C组斑块形成减少 ;A组NF κBmR NA表达增高 (P <0 0 1vsD组 ) ,B、C组NF κBmRNA表达与D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从受体水平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抑制组织NF κBmRNA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氯沙坦 核因子ΚB 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抑制左旋多巴神经毒性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曹非 孙圣刚 +6 位作者 王涛 刘昌勤 梅元武 陈吉相 曹学兵 童萼塘 骆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77,共4页
观察左旋多巴神经毒性作用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大鼠可行性。采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通过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行为学、 Nissl染色方法 ,选择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后 l0 d、 l2 d、 l4d为观察时点 ,比较左... 观察左旋多巴神经毒性作用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大鼠可行性。采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通过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行为学、 Nissl染色方法 ,选择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后 l0 d、 l2 d、 l4d为观察时点 ,比较左旋多巴 (L evodopa,L - dopa)治疗和银杏叶提取物 (Ginkgo biloba extract,EGb)、 L - dopa联合治疗(E- D组 )帕金森病大鼠的效果。结果 :与 L - dopa治疗组比较 ,E- D组大鼠黑质细胞凋亡数、旋转行为减少 ,而尼氏细胞计数、 b FGF蛋白表达则增加 (P<0 .0 5 )。表明 EGb可减轻 L - dopa的神经毒性作用 ,EGb、 L - dopa联合治疗帕金森病是可行的 ,且疗效优于单用 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 左旋多巴 神经毒性作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江文 刘冬先 +2 位作者 陈映玲 徐祖森 阎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BCG-PSN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CA患者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BCG-PSN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CA患者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8+T细胞内IL-2I、L-4I、L-12、IFN-γ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在BCG-PSN治疗前,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结论BCG-PSN可通过调节尖锐湿疣患者T细胞亚群,纠正患者Th1/Th2模式及Tc1/Tc2模式失衡现象,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卡介菌多糖核酸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清hs-CRP和MMP-9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汉华 晏凯利 +2 位作者 胡晓军 陈苏 陈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99-2201,共3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27例),常规治疗组常规使用拜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27例),常规治疗组常规使用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普罗布考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片0.25g,2次/d。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hs-CRP、MMP-9的变化。结果:普罗布考组hs-CRP,MMP-9均显著降低,颈动脉硬化斑块低密度斑块明显减少。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够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抑制MMP-9的活性,表明普罗布考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普罗布考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裴皓 曾黎明 余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心率(FHR)的影响。方法足月产妇132例,随机均分为四组,硬膜外负荷量分别为0.1%罗哌卡因10ml(S0组),0.1%罗哌卡因10ml复合舒芬太尼5μg(S1组)、10μg(S2组)、15μg(S3组);维持剂量均为0.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心率(FHR)的影响。方法足月产妇132例,随机均分为四组,硬膜外负荷量分别为0.1%罗哌卡因10ml(S0组),0.1%罗哌卡因10ml复合舒芬太尼5μg(S1组)、10μg(S2组)、15μg(S3组);维持剂量均为0.1%罗哌卡因持续背景输注10ml/h,每15分钟追加3ml。记录镇痛前后90min的FHR,FHR加速的数量,早期、变异、迟发FHR减速的数量和持续时间,小振幅FHR变异持续总时间。结果四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硬膜外注药后均未发生心率变化和呼吸抑制情况,对镇痛效果均表示满意。S2组和S3组各有1例产妇在镇痛后出现短暂低血压,输注复方乳酸钠纠正。低血压时S2组出现短于60s的胎心变异减速,S3组出现长于60s的胎心变异减速。四组镇痛后0~30、30~60min时间段单个胎心减速平均值、胎心减速持续总时间较镇痛前30~0min明显延长(P<0.01),且S3组单个胎心减速时间明显长于其它三组(P<0.01)。S3组有2例各出现1次与血压无关且长于60s的变异减速,S3组有3例出现长于60s的变异减速。结论 0.1%罗哌卡因10ml复合5或10μg舒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镇痛负荷量对FHR改变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镇痛 胎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