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学、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劳伦斯·克拉德对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解读与建构
1
作者 陈希 刘勇 李文爽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劳伦斯·克拉德编辑出版了晚年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为深入理解马克思及其思想提供了新视角。克拉德通过比较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然观与历史观上的思想差异,剖析了两人对辩证法的不同理解与运用。同时,克拉德指出马克思的人类学思... 劳伦斯·克拉德编辑出版了晚年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为深入理解马克思及其思想提供了新视角。克拉德通过比较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然观与历史观上的思想差异,剖析了两人对辩证法的不同理解与运用。同时,克拉德指出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经历了从哲学人类学到经验人类学的转向,密切了马克思与人类学之间的联系。面对传统人类学亲理论而远实践、重抽象而薄辩证的状态,克拉德强调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的统一性,并试图以此为基点,以人对自然的关系与社会内部关系为两翼,建构一门完整的人的科学,即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克拉德 马克思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评《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玉婷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I0007-I0007,共1页
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开放、互动与高效的网络信息交互模式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也起到了长远的影响作用。基于网络环境,高校思政教育正力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教学... 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开放、互动与高效的网络信息交互模式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也起到了长远的影响作用。基于网络环境,高校思政教育正力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以便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带来的新冲击与新挑战。方文和黄荣华合著的《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聚焦于互联网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时代内涵、主客体关系、教学运行机制、创新路径进行了全面地论述,并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探索下有效总结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德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有效办法,切实增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环境 青年大学生 高校 教育策略 思政教育 社会思想文化 教学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琼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4,共4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性特色。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助于防止片面、孤立、静止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性特色。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助于防止片面、孤立、静止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美,进而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伟大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四个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形象的生活化传播与情感认同建构——基于H省D市传播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希 任增元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0,176,共9页
生活化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的内生困境,为政党形象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在情感化设计的理论视角下,政党形象的生活化传播模式视政党形象为整体性的政治文化产品,将传播对象解构为不同层次的情感化设计后,再重构整体性的情感认识和... 生活化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的内生困境,为政党形象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在情感化设计的理论视角下,政党形象的生活化传播模式视政党形象为整体性的政治文化产品,将传播对象解构为不同层次的情感化设计后,再重构整体性的情感认识和认同,就能够打破粗放化、灌输化、碎片化等传播痼疾,高度契合情感认同的发展规律。通过对H省D市相关实践的考察发现,生活化传播模式呈现出“感官刺激与伦理情感融合-集体记忆与生活满足统一-情感支持与意义获得实现-榜样作用与负面警示强化”的清晰逻辑,从而有效推动了情感认同的发展。在未来政党形象传播工作中,应当注重不断强化、完善政党形象的生活化传播模式,并推动其与大型政治仪式有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生活化传播 情感认同 情感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