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现状调查与展望
被引量:
11
1
作者
覃正碧
向继洲
+4 位作者
于星
郭斌
夏自然
郭淑敏
李荣华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上报情况和工作开展现状及对医药工作者关于ADR知识的认知度调查来找到ADR报告率低的原因,进一步推进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方法采取现场查看和随机分层抽样法,对3...
目的通过了解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上报情况和工作开展现状及对医药工作者关于ADR知识的认知度调查来找到ADR报告率低的原因,进一步推进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方法采取现场查看和随机分层抽样法,对30所涉药单位的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进行调研,对收集、上报的ADR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抽取15%的医药人员作为样本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实施行政干预性的教育和培训。结果被查单位仅有7个单位向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ADR事件表。在调查的1 090名医药工作者中,59.4%的人员回答曾经遇到ADR,但仅有42.3%的人员报告过ADR;ADR测试合格率仅占26.68%。通过行政干预培训,医药人员ADR认知度得到显著提高(2=80.728,P<0.05)。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之间认知得分差异有显著性(2=62.277,P<0.05),不同层次的单位的医药人员对ADR认知得分差异有显著性(2=167.771,P<0.05)。此外,不同职业认知得分差异有显著性(2=326.315,P<0.05)。结论应加强各涉药单位医药人员关于ADR知识的法规宣传和岗位培训,提高医药工作者对ADR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和ADR的报告率;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要高度重视ADR监测工作,建立ADR监测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加大经费投入才能顺利贯彻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基层医药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认知度的调查
被引量:
21
2
作者
覃正碧
郑丽祥
+4 位作者
向继洲
段绪慧
周杰
田真明
张先成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药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ADRs)报告的认知度情况,找出ADRs报告率低的原因,提高ADRs报告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基层医药人员进行关于ADRs知识认知度调查。结果在调查的500名对象中,ADRs概...
目的了解基层医药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ADRs)报告的认知度情况,找出ADRs报告率低的原因,提高ADRs报告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基层医药人员进行关于ADRs知识认知度调查。结果在调查的500名对象中,ADRs概念知晓率23.2%,法规知识测试合格率仅占30.2%;曾经见过ADRs的医药工作者占55.6%,但仅有36.4%的人员报告过ADRs;87.2%人员不知道ADRs监测专业机构;医药人员认为ADRs与医疗纠纷有关的占46.2%,整体认知得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之间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X^2=136.528,P〈0.05),不同职业之间得分差异有显著性(X^2=326.315,P〈0.05)。此外,21~40岁年龄组得分最高(8.659±2.987),各年龄组人群得分差异有显著性(X^2=101.394,P〈0.05)。通过行政干预培训,医药人员ADRs认知得到显著性提高(培训前合格率为18.59%,培训后合格率为75.70%)。结论基层医药工作者对ADRs法规认知度低和基层缺乏ADRs监测专业机构及专职人员是ADRs报告率低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医药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医药人员对ADRs的认识是提高ADRs监洲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医药工作者
认知度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管理 保障公众安全有效用药
被引量:
7
3
作者
田真明
覃正碧
卢祖洵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9期1143-1145,共3页
通过从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特点入手,介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对厂区、厂房及设备的要求,以及企业对中药饮片生产的文件管理、流程管理、过程管理应如何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指导企业生产行为,强化中药饮片生产环节监管,提高中药饮...
通过从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特点入手,介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对厂区、厂房及设备的要求,以及企业对中药饮片生产的文件管理、流程管理、过程管理应如何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指导企业生产行为,强化中药饮片生产环节监管,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障群众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生产管理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现状调查与展望
被引量:
11
1
作者
覃正碧
向继洲
于星
郭斌
夏自然
郭淑敏
李荣华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系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
湖北省
恩施自治州
宣恩县
食品药品
监督
管理局
湖北省
荆州市
食品药品
监督
管理局
湖北省
恩施自治州
中心医院药剂科
湖北省
荆州中心医院药剂科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594-596,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了解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上报情况和工作开展现状及对医药工作者关于ADR知识的认知度调查来找到ADR报告率低的原因,进一步推进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方法采取现场查看和随机分层抽样法,对30所涉药单位的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进行调研,对收集、上报的ADR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抽取15%的医药人员作为样本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实施行政干预性的教育和培训。结果被查单位仅有7个单位向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ADR事件表。在调查的1 090名医药工作者中,59.4%的人员回答曾经遇到ADR,但仅有42.3%的人员报告过ADR;ADR测试合格率仅占26.68%。通过行政干预培训,医药人员ADR认知度得到显著提高(2=80.728,P<0.05)。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之间认知得分差异有显著性(2=62.277,P<0.05),不同层次的单位的医药人员对ADR认知得分差异有显著性(2=167.771,P<0.05)。此外,不同职业认知得分差异有显著性(2=326.315,P<0.05)。结论应加强各涉药单位医药人员关于ADR知识的法规宣传和岗位培训,提高医药工作者对ADR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和ADR的报告率;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要高度重视ADR监测工作,建立ADR监测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加大经费投入才能顺利贯彻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分类号
R95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基层医药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认知度的调查
被引量:
21
2
作者
覃正碧
郑丽祥
向继洲
段绪慧
周杰
田真明
张先成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系
湖北省
宣恩县晓关乡中心卫生院
湖北省
宣恩县人民政府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
宣恩县
食品药品
监督
管理局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3期326-328,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基层医药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ADRs)报告的认知度情况,找出ADRs报告率低的原因,提高ADRs报告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基层医药人员进行关于ADRs知识认知度调查。结果在调查的500名对象中,ADRs概念知晓率23.2%,法规知识测试合格率仅占30.2%;曾经见过ADRs的医药工作者占55.6%,但仅有36.4%的人员报告过ADRs;87.2%人员不知道ADRs监测专业机构;医药人员认为ADRs与医疗纠纷有关的占46.2%,整体认知得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之间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X^2=136.528,P〈0.05),不同职业之间得分差异有显著性(X^2=326.315,P〈0.05)。此外,21~40岁年龄组得分最高(8.659±2.987),各年龄组人群得分差异有显著性(X^2=101.394,P〈0.05)。通过行政干预培训,医药人员ADRs认知得到显著性提高(培训前合格率为18.59%,培训后合格率为75.70%)。结论基层医药工作者对ADRs法规认知度低和基层缺乏ADRs监测专业机构及专职人员是ADRs报告率低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医药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医药人员对ADRs的认识是提高ADRs监洲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不良反应
医药工作者
认知度
调查分析
分类号
R95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管理 保障公众安全有效用药
被引量:
7
3
作者
田真明
覃正碧
卢祖洵
机构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9期1143-1145,共3页
文摘
通过从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特点入手,介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对厂区、厂房及设备的要求,以及企业对中药饮片生产的文件管理、流程管理、过程管理应如何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指导企业生产行为,强化中药饮片生产环节监管,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障群众安全用药。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生产管理
质量安全
分类号
R954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现状调查与展望
覃正碧
向继洲
于星
郭斌
夏自然
郭淑敏
李荣华
《医药导报》
CAS
200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基层医药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认知度的调查
覃正碧
郑丽祥
向继洲
段绪慧
周杰
田真明
张先成
《医药导报》
CAS
2007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管理 保障公众安全有效用药
田真明
覃正碧
卢祖洵
《医药导报》
CAS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