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现状调查与展望 被引量:11
1
作者 覃正碧 向继洲 +4 位作者 于星 郭斌 夏自然 郭淑敏 李荣华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上报情况和工作开展现状及对医药工作者关于ADR知识的认知度调查来找到ADR报告率低的原因,进一步推进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方法采取现场查看和随机分层抽样法,对3... 目的通过了解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上报情况和工作开展现状及对医药工作者关于ADR知识的认知度调查来找到ADR报告率低的原因,进一步推进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方法采取现场查看和随机分层抽样法,对30所涉药单位的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进行调研,对收集、上报的ADR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抽取15%的医药人员作为样本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实施行政干预性的教育和培训。结果被查单位仅有7个单位向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ADR事件表。在调查的1 090名医药工作者中,59.4%的人员回答曾经遇到ADR,但仅有42.3%的人员报告过ADR;ADR测试合格率仅占26.68%。通过行政干预培训,医药人员ADR认知度得到显著提高(2=80.728,P<0.05)。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之间认知得分差异有显著性(2=62.277,P<0.05),不同层次的单位的医药人员对ADR认知得分差异有显著性(2=167.771,P<0.05)。此外,不同职业认知得分差异有显著性(2=326.315,P<0.05)。结论应加强各涉药单位医药人员关于ADR知识的法规宣传和岗位培训,提高医药工作者对ADR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和ADR的报告率;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要高度重视ADR监测工作,建立ADR监测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加大经费投入才能顺利贯彻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输液反应正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永桂 于星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9期608-608,共1页
临床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对输液反应的概念定位不准确 ,滥用输液反应名称 ,把输液反应概念扩大化 ,把发热疾病简单化的现象。鉴此 。
关键词 输液反应 热原反应 名词混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芪口服液的毒性作用研究
3
作者 徐元翠 莫益增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6期473-474,共2页
目的观察竹芪口服液对动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方法将小鼠和兔分别以竹芪口服液9.0g·kg1灌胃,并与以戊巴比妥钠、苯丙胺、可乐定、美芬丁胺、咖啡因等灌胃后比较,观察其对动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目的观察竹芪口服液对动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方法将小鼠和兔分别以竹芪口服液9.0g·kg1灌胃,并与以戊巴比妥钠、苯丙胺、可乐定、美芬丁胺、咖啡因等灌胃后比较,观察其对动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急性毒性,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竹芪口服液对动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试验LD50为112.4g·kg$C1。结论竹芪口服液应用安全,无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芪口服液 毒性作用 急性 半数致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