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场景模糊聚类和多主体演化博弈的主动配电网协同规划
1
作者 黄悦华 涂金童 +3 位作者 陈庆 张磊 张子豪 夏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6,共15页
针对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与多运营主体利益冲突导致主动配电网规划结果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场景模糊聚类和多主体演化博弈的主动配电网协同规划方法。首先,针对风光数据特征提出一种基于FCM聚类的典型场景与双层极端场景生成方法,... 针对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与多运营主体利益冲突导致主动配电网规划结果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场景模糊聚类和多主体演化博弈的主动配电网协同规划方法。首先,针对风光数据特征提出一种基于FCM聚类的典型场景与双层极端场景生成方法,得到全年风光典型日场景与极端场景;然后,建立考虑源、网、荷、储多市场主体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分布式电源运营商、配电网运营商、储能运营商以及电力用户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提出演化博弈方法对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配电网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提升主动配电网供电稳定性的同时兼顾了多主体利益且更加趋近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模糊聚类 多市场主体 演化博弈 协同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电磁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熊奇 邱爽 +2 位作者 李彦昕 赵翔 周丽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10-2729,共20页
电磁成形技术是一种典型的高速率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可显著地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减小工件回弹和起皱,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在电磁成形技术发展过程中,电磁成形力场的有效加载和调控颇具挑战,早期的电磁成形方案基本实现工件排斥力成形效果,... 电磁成形技术是一种典型的高速率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可显著地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减小工件回弹和起皱,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在电磁成形技术发展过程中,电磁成形力场的有效加载和调控颇具挑战,早期的电磁成形方案基本实现工件排斥力成形效果,其电磁力分析中主要以排斥力占据主导,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今优势明显的组合式电磁成形技术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该文在简述电磁成形基本原理及电磁力调控方式的基础上,根据组合式方法应用的不同层面,将近年来涌现的研究成果划分为:驱动线圈组合式、电磁力组合式及工艺组合式三类电磁成形技术,针对每一类技术,分别阐述了其实施原理、技术方案及应用成效,并进一步归纳了不同技术的适用范围及研究重点。最后,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组合式电磁成形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脉冲磁场 驱动线圈 电磁力 成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电网全过程韧性提升的多类型韧性资源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规划
3
作者 程杉 冉涛 +4 位作者 喻磊 原吕泽芮 傅桐 徐其平 王海东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I0062-I0067,共16页
针对现有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研究侧重于某一阶段、考虑韧性资源单一、刻画线路故障不确定性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考虑配电网全过程韧性提升的多类型韧性资源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规划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风场强度与线路... 针对现有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研究侧重于某一阶段、考虑韧性资源单一、刻画线路故障不确定性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考虑配电网全过程韧性提升的多类型韧性资源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规划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风场强度与线路故障概率、风机出力阈值之间强耦合下的不确定性模糊集。其次,建立了基于极端灾害时序特性的“预防-应急-抢修”双层三阶段配电网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对多类型韧性资源进行联合部署、调度。然后,进一步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理论(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和强对偶理论将所提分布鲁棒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最后,基于算例数字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保障强不确定环境下配电网的韧性和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 全过程韧性提升 分布鲁棒机会约束 Wasserstein距离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氢混合储能微电网容量配置优化的研究 综述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一凡 王辉 +3 位作者 李旭阳 方航 王宝全 金子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6,共19页
微电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储能装置的合理配置是解决分布式电源存在随机性与间歇性等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良好的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可以保证微电网经济可靠运行。近几年兴起的氢储能具有清洁、容量大的优势,且对于“碳中... 微电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储能装置的合理配置是解决分布式电源存在随机性与间歇性等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良好的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可以保证微电网经济可靠运行。近几年兴起的氢储能具有清洁、容量大的优势,且对于“碳中和”、“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氢能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是构建新能源微电网的基础,但单一储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微网快速发展条件下的运行要求,因此混合储能的容量配置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包含氢储能的混合储能微电网作为基本结构,介绍微电网各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和相关研究,对比氢储能和其他储能;阐述储能容量配置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对氢储能未来其他研究方向和创新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氢储能 混合储能 容量配置 双碳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强磁场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振华 李秋惠 +3 位作者 李春燕 陶渊 李振兴 李红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8-76,共9页
目前,如何准确测量磁场是强磁场研究的难点。文中概述了目前脉冲强磁场测量的几种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脉冲强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脉冲强磁场 测量 电磁感应法 磁光效应 霍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电优质系数的微电网分段混合策略优化调度 被引量:4
6
作者 程江洲 阮曾成 +2 位作者 张赟宁 王劲峰 朱偲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21,共7页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并网型微电网调度常忽略光伏出力特性对可控负荷调度的影响,且缺乏完善的需求侧评价指标。文章提出一种PVP&LS(Photovoltaic Priority&Load Shifting)分段混合调度策略,PVP策略依据预测光伏出力,以弃光率最小...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并网型微电网调度常忽略光伏出力特性对可控负荷调度的影响,且缺乏完善的需求侧评价指标。文章提出一种PVP&LS(Photovoltaic Priority&Load Shifting)分段混合调度策略,PVP策略依据预测光伏出力,以弃光率最小为目的调控可控负荷;LS策略以降低峰谷差率为目的,对上阶段剩余可控负荷移峰填谷。同时,提出了改进的用电优质系数模型,不仅避免调控过度,还可量化用户感受。最后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仿真对比,运行成本减少了3.91%,用电优质系数增加了4.09%,弃光率下降了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微电网 光伏出力 PVP&LS分段混合调度策略 用电优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同规划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杉 程颖 +2 位作者 贺彩 傅桐 王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2,共9页
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点并网加剧了配电网规划的“维数灾害”,提出兼顾多主体利益均衡性和分析计算高效性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协同规划方法。以区间数刻画系统内的源-荷不确定性,构建计及多利益主体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分... 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点并网加剧了配电网规划的“维数灾害”,提出兼顾多主体利益均衡性和分析计算高效性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协同规划方法。以区间数刻画系统内的源-荷不确定性,构建计及多利益主体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同规划框架;考虑多源联供的低碳清洁性、综合能源系统对配电网的支撑性和多能互补性,建立考虑奖惩碳交易机制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双层规划模型;采用基于最大变差分析的目标级联分析法求解含有区间不确定性和多主体耦合性的规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配电网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复杂度,提升了系统内各利益主体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综合能源系统 配电网 分布式优化 协同规划 最大变差分析 目标级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辉 李旭阳 +3 位作者 王宝全 王一凡 方航 金子蓉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针对目前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后,给配电网可靠性带来一定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含有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的新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考虑到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选择拟合性最优的Frank-Copula函数,... 针对目前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后,给配电网可靠性带来一定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含有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的新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考虑到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选择拟合性最优的Frank-Copula函数,建立了风光联合出力概率模型。其次,分析了电动汽车用户行为特征,提出了基于动态分时电价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改进IEEE-RBTS Bus6测试系统的主馈线F4,对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风光联合出力模型和有序充放电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风光联合出力 电动汽车 有序充放电 配电网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特征融合分类网络的复合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
9
作者 程江洲 胡星宇 +3 位作者 李欣 李黄强 孟佳琳 鲍刚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3,共9页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双高”(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电子设备高渗透率)趋势下复合电能质量扰动分类困难、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特征融合分类网络的复合扰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阈值相...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双高”(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电子设备高渗透率)趋势下复合电能质量扰动分类困难、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特征融合分类网络的复合扰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阈值相结合的方法对含噪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其次,对降噪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其频域分量,采用TCN-Transformer深度网络,并行提取信号的时域与频域深度特征;最后,引入交叉注意力机制对时域和频域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并完成分类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30 dB噪声环境下对24种仿真信号的最高识别准确率可达99.79%,表现出良好的识别精度、识别稳定性及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信号降噪 深度网络 扰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副边恒压控制的复合型高效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10
作者 程江洲 吕奥博 +1 位作者 李振华 李黄强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充电过程中负载动态变化时,引起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DC-DC变换器技术的自切换恒压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首先,分别对双边LCC和S-S型补偿进行拓扑分析,得出适用于两种补偿的开关频...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充电过程中负载动态变化时,引起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DC-DC变换器技术的自切换恒压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首先,分别对双边LCC和S-S型补偿进行拓扑分析,得出适用于两种补偿的开关频率;然后,提出了基于副边Boost电路控制的恒压策略,并建立了仿真模型证明策略的合理性;最后,构建试验台架,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仿真及实验证明在负载变化下,该系统能保持稳压输出,且系统整体传输效率更加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负载变化 输出电压 DC-DC变换器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攻击者视角的综合能源系统网络攻击策略
11
作者 张赟宁 涂迅 +2 位作者 张磊 郭钟仁 肖嵩航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09-3019,I0103-I0105,共14页
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的并网,能源互联网面临严重的网络攻击威胁。攻击者可利用通信层的漏洞,集成庞大的分布式僵尸网络。现有的网络攻击手段难以适配具有随机空间分布特性的僵尸网络,并且多侧重攻击的破坏性而忽视了对攻击隐蔽性的研究... 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的并网,能源互联网面临严重的网络攻击威胁。攻击者可利用通信层的漏洞,集成庞大的分布式僵尸网络。现有的网络攻击手段难以适配具有随机空间分布特性的僵尸网络,并且多侧重攻击的破坏性而忽视了对攻击隐蔽性的研究。该文提出了从分布式僵尸网络实现对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效益破坏的新型攻击方法。首先,建立基于僵尸节点的重要对象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模型,通过信息收集判断邻域中重要程度最高的节点,并推导出在有限攻击资源下影响DoS攻击效果的显式因素。其次,提出僵尸节点间的共谋虚假数据注入(false data injection,FDI)攻击策略,并分析不同的FDI攻击实现形式,旨在寻找对能源系统经济性最具破坏性的攻击模式。考虑典型的恶意节点检测机制,制定了僵尸节点自调节过程,使得攻击的实现对防御措施具有鲁棒性。最后,通过IEEE39-32节点的热电耦合系统拓扑仿真验证了所提攻击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经济效益 分布式僵尸网络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尺度动态J-A模型的无取向硅钢磁致伸缩特性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贲彤 安妮 +2 位作者 陈龙 孔玉琪 张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14-4525,I0033,共13页
为了模拟无取向硅钢在应力作用下宽磁密范围的磁致伸缩滞回特性,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多尺度动态磁致伸缩模型。首先,提出考虑磁畴体积分数的简化多尺度模型,根据玻尔兹曼概率函数和六磁畴单晶体结构,简化模型并缩短计算量;其次,由简化多尺... 为了模拟无取向硅钢在应力作用下宽磁密范围的磁致伸缩滞回特性,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多尺度动态磁致伸缩模型。首先,提出考虑磁畴体积分数的简化多尺度模型,根据玻尔兹曼概率函数和六磁畴单晶体结构,简化模型并缩短计算量;其次,由简化多尺度模型计算应力相关无磁滞磁化强度并与逆(Jiles-Atherton,J-A)模型结合,通过引入修正系数γk和比例因子ν,实现高、中、低磁密下磁滞回线的准确模拟;再次,引入涡流损耗场、异常损耗场以及不可逆磁化强度分量,构建改进多尺度动态磁致伸缩模型;最后,对比模型仿真与实验结果,可知模型对0~2.4 MPa应力作用下的动态磁致伸缩特性模拟准确,并且对λ-H曲线和λ-B曲线均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模拟 简化多尺度模型 磁滞模型 无取向电工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兼容性能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振华 于洁 +1 位作者 李振兴 徐艳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0-226,共7页
为满足智能化、数字化电网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投入到电网中,从而导致电子式互感器所处的电磁环境变得日益恶劣。为提高电子式互感器挂网运行可靠性及稳定性,文中针对当前其电磁兼容性能(EMC)的研究进行剖析,首先介绍了其... 为满足智能化、数字化电网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投入到电网中,从而导致电子式互感器所处的电磁环境变得日益恶劣。为提高电子式互感器挂网运行可靠性及稳定性,文中针对当前其电磁兼容性能(EMC)的研究进行剖析,首先介绍了其研究背景,重点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干扰机理以及电磁干扰对互感器的影响,提出了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并详细阐述了屏蔽、滤波2种抗干扰措施的技术效果。总结了目前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兼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宏观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机理 抑制措施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窗函数及其在电网谐波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振华 胡廷和 +3 位作者 杜亚伟 向鑫 张涛 李振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9-246,252,共9页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谐波检测方法中,现有窗函数在信号含有高次弱幅值谐波分量及电网频率波动等复杂情况下测量准确度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最小旁瓣优化窗函数并分析其在电网谐波检测中的应用。首先利用约束条件对余弦窗函数进行优化...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谐波检测方法中,现有窗函数在信号含有高次弱幅值谐波分量及电网频率波动等复杂情况下测量准确度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最小旁瓣优化窗函数并分析其在电网谐波检测中的应用。首先利用约束条件对余弦窗函数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最小旁瓣优化窗,并分析该窗函数的频谱特性;然后利用该优化窗提出基于6项最小旁瓣优化窗插值的改进DFT谐波检测算法,运用数学拟合方法求出谐波参数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复杂实况下的仿真试验,验证所述六项最小旁瓣优化窗的优良性能。研究表明:与已有窗函数相比六项最小旁瓣优化窗具有最小的旁瓣峰值,能更有效抑制频谱泄漏的相互影响,提高DFT谐波检测方法的测量精度,满足在复杂实况下电网谐波测量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项最小旁瓣优化窗 谱线插值 谐波检测 离散傅里叶变换 数学拟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拟合技术直埋电缆的缆芯暂态温度计算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雄峰 徐彬昭 +3 位作者 张宇娇 崔厚坤 王庭华 安增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66,共7页
电缆温度的暂态计算对其传输容量的合理分配及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计算直埋电缆的温度时,存在电缆绝缘材料及周围土壤的热参数(密度、比热容、导热率)不易获取,或绝缘材料的热参数因老化而改变等问题,使得数值方法和传统... 电缆温度的暂态计算对其传输容量的合理分配及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计算直埋电缆的温度时,存在电缆绝缘材料及周围土壤的热参数(密度、比热容、导热率)不易获取,或绝缘材料的热参数因老化而改变等问题,使得数值方法和传统热路法难以实现对电缆温度的精确计算。当电缆状况和敷设环境已知时,在传统电缆热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信赖域算法后,再根据实测量温度来拟合改进的热路模型参数的方法,并得出电缆的缆芯和表面温度简化计算式,避免了绝缘层和敷设环境热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减小了电缆温度的计算量。最后使用110 k V XLPE电缆开展直埋电缆的温升实验,将实测温度与计算值对比,仅存在较小的误差,证明了热路参数拟合和温度简化计算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参数拟合 暂态计算 热路模型 信赖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变压器油纸绝缘受潮的电压响应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涛 钟婷婷 +2 位作者 张斌 李林多 肖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8-42,共5页
回复电压法能有效诊断变压器油纸绝缘的状态,但测量时间过长,由此提出通过单次加压建立的极化在不同去极化时间段内的电压响应特性进行绝缘诊断的方法,省去多次加压的过程,节省了测量时间;实验研究了不同受潮状态的变压器油纸绝缘介质... 回复电压法能有效诊断变压器油纸绝缘的状态,但测量时间过长,由此提出通过单次加压建立的极化在不同去极化时间段内的电压响应特性进行绝缘诊断的方法,省去多次加压的过程,节省了测量时间;实验研究了不同受潮状态的变压器油纸绝缘介质在不同去极化时间段的电压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充电2 000 s后首次放电0. 1 s的电压响应初始斜率随绝缘受潮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作为评估其受潮状态的特征量;同时通过频域分析仪测得介质的直流电导率,将其与根据首次放电初始斜率计算获得的极化电导率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特征量的有效性。文中提出的测量方法为应用电压响应法现场快速诊断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受潮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电压响应法 初始斜率 极化电导率 受潮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延时方法的高精度数字积分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振华 张思球 +1 位作者 孙婉桢 李振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积分器是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传统的模拟积分器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电磁干扰、湿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当前的数字积分算法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在传统的数字积分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字积分... 积分器是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传统的模拟积分器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电磁干扰、湿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当前的数字积分算法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在传统的数字积分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字积分器。该积分器采样率为传统的8倍,且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值为0.047的分数延迟因子。这一改进的数字积分器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数字积分器在低频段的幅值响应和相位响应。文中采用FIR和IIR两种滤波法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的数字积分器,改进的数字积分器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laoui数字积分器 积分算法 FIR/IIR 分数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井立兵 成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20-125,共6页
转矩脉动是造成电机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研究了一种新型转子齿形,即在传统平行转子齿形的两侧添加半椭圆形辅助铁芯。利用有限元法,对一台12/8极开关磁阻电机建模,通过参数化仿真,得到最优改进模型。同时... 转矩脉动是造成电机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研究了一种新型转子齿形,即在传统平行转子齿形的两侧添加半椭圆形辅助铁芯。利用有限元法,对一台12/8极开关磁阻电机建模,通过参数化仿真,得到最优改进模型。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转矩脉动,优化功率变换器开关角,缓解换相时引起的转矩跃变。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最佳开通角和关断角组合方案,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而且还缓解了双凸极造成的局部饱和。该方法从根源上减小双凸极结构造成的局部饱和和换相时引起的转矩较大跃变,对于其它的双凸极电机都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转矩脉动 转子齿形 开关角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成形过程中能量动态转换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奇 金柯威 +3 位作者 阎诺 李哲 邱爽 李彦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4-1204,I0033,共12页
电磁成形(electromagnetic forming,EMF)技术因其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饱受诟病,目前针对其能量转换过程的研究也不充分。传统研究往往重点关注成形精度的改善,缺乏从能量的角度对成形效率进行优化。为此,针对管件电磁胀形过程,采用理论... 电磁成形(electromagnetic forming,EMF)技术因其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饱受诟病,目前针对其能量转换过程的研究也不充分。传统研究往往重点关注成形精度的改善,缺乏从能量的角度对成形效率进行优化。为此,针对管件电磁胀形过程,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揭示整个成形过程中各种能量相互转换的动态过程;得到电源参数、线圈参数以及耦合关系变化对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管件电磁胀形中,能量转换效率随着电源电容值、线圈匝数、层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成形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存在最优设置,优化后的效率约为优化前的1.5倍。而相较于电源参数以及线圈结构参数的改进,通过添加集磁器来改进成形系统间耦合关系的方式对能量利用效率的提升更为明显,可进一步将效率提升至1.7倍。研究成果可以加深对EMF能量动态转换机制的理解,并为EMF能量转换效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电磁能 能量转换效率 集磁器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改善传动稳定性的混合励磁型磁齿轮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井立兵 陈俊霖 张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78-183,共6页
同轴磁齿轮是一种结构新颖的传动装置,在低速大转矩传动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传统表贴式磁齿轮气隙磁密谐波含量高、转矩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内磁极为偏心表贴式,外磁极为永磁体励磁和电励磁两种磁化方式的同轴式磁齿轮。利... 同轴磁齿轮是一种结构新颖的传动装置,在低速大转矩传动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传统表贴式磁齿轮气隙磁密谐波含量高、转矩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内磁极为偏心表贴式,外磁极为永磁体励磁和电励磁两种磁化方式的同轴式磁齿轮。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传统型、开槽未加电流型和开槽加电流型磁齿轮的气隙磁场和电磁转矩,对内、外层气隙磁密的谐波含量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偏心磁极结构有利于改善内层磁密波形,降低谐波畸变率;增加电流励磁不仅能保证输出转矩,而且能降低转矩脉动。这对提高同轴磁齿轮的传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磁齿轮 偏心磁极 转矩脉动 气隙磁场 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