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阻抗匹配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帅 刘成国 唐晓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99,104,共7页
射频功率放大器所使用的晶体管输入输出阻抗比射频系统标准阻抗小,如果两者直接相连,功率得不到有效传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两者之间加入无源网络以消除阻抗之间的差异,实现最大功率传输。以传输-反射法分析单端口网络中实现最大功... 射频功率放大器所使用的晶体管输入输出阻抗比射频系统标准阻抗小,如果两者直接相连,功率得不到有效传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两者之间加入无源网络以消除阻抗之间的差异,实现最大功率传输。以传输-反射法分析单端口网络中实现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归纳评价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指标,并以MRF6404型晶体管进行匹配网络的研究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微带线法设计的阻抗匹配电路,比解析法和谐振法设计的电路具有更低失配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功率放大器 传输-反射法 阻抗匹配 无源网络 微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微波超视距传播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成国 熊得安 +5 位作者 段开源 胡文韬 曹立锋 黄立峰 郭相明 王红光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4-221,共8页
跨海微波超视距远距离传播深受探测和通信领域的重视,其机制分析和规律观测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跨海微波超视距远距离传播的机制和有关原理进行了分析,对2019-09开展的C波段和X波段微波昼间跨海面超视距远距离传播试验进行了研究;利用试... 跨海微波超视距远距离传播深受探测和通信领域的重视,其机制分析和规律观测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跨海微波超视距远距离传播的机制和有关原理进行了分析,对2019-09开展的C波段和X波段微波昼间跨海面超视距远距离传播试验进行了研究;利用试验测试记录和期间的气象站风观测数据,对试验期间观测到的C波段不同距离线路和X波段50 km线路上白昼的传播规律和机制做了总结分析.本文结论可供对流层微波超视距远距离传播(大气波导传播和散射传播)研究或应用的系统设计、数据分析和机制研究等参考使用,特别是跨海的试验测试可以直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波导传播 对流层散射 蒸发波导 超视距 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大气波导出现特征及其对调频广播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文韬 刘成国 +2 位作者 蔺发军 张玉生 郭相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6-867,共12页
大气波导会严重影响广播系统的播出质量和服务可靠性,然而目前对内陆大气波导出现情况的研究关注度不够,国内也未见其对广播系统影响研究的公开报导.本文选择武汉地区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研究其大气波导环境特性及对广播频率的影响.... 大气波导会严重影响广播系统的播出质量和服务可靠性,然而目前对内陆大气波导出现情况的研究关注度不够,国内也未见其对广播系统影响研究的公开报导.本文选择武汉地区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研究其大气波导环境特性及对广播频率的影响.基于无线电气象原理,给出了武汉地区2017—2019年波导环境特征的研究结果,包括波导的出现概率、结构特征和影响的无线广播频率等.结果表明这三年武汉地区大气波导出现概率可达到28%,对FM频段的广播频率影响概率达到13%以上.基于抛物型方程方法,对标准大气和典型波导事件大气条件下的武汉-信阳路径上92.7 MHz电波传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武汉发射站到信阳的功率分布,在距武汉85 km的位置和在距武汉172 km的信阳,近地表0~100 m信号功率可以提高6.12 dBm以上.本文研究说明内陆大气波导对无线广播系统可产生严重影响,为有关研究提供了可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气象 大气波导 调频广播 电波传播 抛物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平不均匀反常大气折射环境反演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成国 周鸿锟 +6 位作者 胡文韬 段开源 程润生 黄立峰 郭相明 王红光 蔡红涛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228,共7页
针对反常传播中的水平不均匀大气折射率环境反演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跨海微波超视距远距离电路观测场景和信息的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原理要求的全面分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实现反演,确定了海岸-海面-海岸下垫面和近海面复合大气剖面... 针对反常传播中的水平不均匀大气折射率环境反演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跨海微波超视距远距离电路观测场景和信息的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原理要求的全面分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实现反演,确定了海岸-海面-海岸下垫面和近海面复合大气剖面模型,给出了粒子群算法的剖面参数粒子、搜索空间、搜索方法以及适用的适应性函数.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反演出水平均匀和不均匀大气环境,且反演结果具有实测剖面的特征,在研究场景中贴地波导高度的误差可低至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传播 抛物型方程 大气折射率 反演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毫米波信道测量与建模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段开源 刘成国 +3 位作者 张博涵 胡文韬 熊得安 周鸿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59-1466,共8页
为提升无线信道测量系统测量和建模效率,研究满足5G毫米波频段的自动化信道测量与智能建模技术,研发通过上位机对各子系统进行自动化测量和智能建模的原型系统。该系统中解决对不同频率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角度扩展等信道参数的自动... 为提升无线信道测量系统测量和建模效率,研究满足5G毫米波频段的自动化信道测量与智能建模技术,研发通过上位机对各子系统进行自动化测量和智能建模的原型系统。该系统中解决对不同频率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角度扩展等信道参数的自动化测量控制关键技术,形成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建模方法。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归一化喇叭天线方向图测量上与DAMS7000同角度的平均测量误差小于0.07;在24GHz和28GHz实际走廊环境信道测量中,系统能根据设置自动完成测量,使用BP神经网络智能地给出环境中LOS和NLOS区域的CI、FI、ABG模型的建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5G 毫米波 信道建模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频带拓展方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得安 刘成国 +2 位作者 黄立峰 曹立锋 程润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2-679,共8页
5G及后续的通信系统相比于4G通信系统需要使用更宽的带宽,为了突破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窄带限制,提出一种拓宽带宽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双阻抗匹配对主功放输出匹配电路进行合理的设计并用后匹配结构优化功率合成网络,形成Doherty功率... 5G及后续的通信系统相比于4G通信系统需要使用更宽的带宽,为了突破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窄带限制,提出一种拓宽带宽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双阻抗匹配对主功放输出匹配电路进行合理的设计并用后匹配结构优化功率合成网络,形成Doherty功率放大器简单的宽带化电路结构.为验证提出的方法,用GaN晶体管CGH40010设计了带宽为3.3~3.7 GHz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并进行测试.实际测试结果显示,该Doherty功率放大器实现了3.3~3.7 GHz工作带宽,获得了43.2~44.5 dBm的饱和输出功率,在饱和状态下和6 dB功率回退状态下的效率分别为67%~76%和42%~56%,饱和增益为8~1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HERTY功率放大器 双阻抗匹配 后匹配 宽带 回退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放电对PCB轨线耦合的实验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成铭 徐晓英 +2 位作者 舒晓榕 刘鹏宇 周钰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111,共9页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易受到静电放电的危害,继而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为了获得PCB的静电放电能量耦合规律,对简化的PCB进行静电放电测试。通过对PCB轨线上的耦合电压的测量,研究了放电位置、轨线特性及放电电压...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易受到静电放电的危害,继而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为了获得PCB的静电放电能量耦合规律,对简化的PCB进行静电放电测试。通过对PCB轨线上的耦合电压的测量,研究了放电位置、轨线特性及放电电压对静电放电电磁场耦合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放电位置、轨线宽度、长度和端接电阻会影响耦合电压的大小和变化趋势,放电电压和耦合电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根据在电磁仿真软件(compilation simulation technology microwave studio,CST-MWS)中建立的全波模型,从仿真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测试结果。研究结果对PCB电磁兼容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 PCB 轨线 耦合 全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伪基站的软件无线电识别技术
8
作者 钟文华 王红光 刘成国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5-1133,共9页
相比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网络,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增加了双向鉴权机制,伪基站的防治得到了改善,但受传统硬件设施的桎梏,检测和跟踪代价昂贵、灵活性也有所不足。不仅如此... 相比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网络,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增加了双向鉴权机制,伪基站的防治得到了改善,但受传统硬件设施的桎梏,检测和跟踪代价昂贵、灵活性也有所不足。不仅如此,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伪基站更加偏向于智能化和小型化,难以被侦测。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对相关伪基站识别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LTE伪基站识别方案。通过搭建软件无线电平台和建立LTE下行广播信息接收链路获取基站的关键小区相关信息,并基于信息一致识别算法对基站进行判别。该方案选择了两个测试场景,正确地检测到了合法基站,也检测到了伪基站的信息,验证了本文识别方法的可行性。结合软件无线电自身的优点,本文形成的技术具有系统升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LTE伪基站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宽带双频板基天线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许拓 刘成国 +3 位作者 丁肇宇 张经纬 何大平 吴志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9-203,共5页
研究并设计一种新型宽带双频单极子天线,工作频段为900 MHz和1. 8 GHz,可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自持供电传感节点等系统中应用。基于单极子天线尺寸设计原理分析的基本结果,通过对天线双臂在不同等效电长度下的辐射特性研究,开展G型天线的... 研究并设计一种新型宽带双频单极子天线,工作频段为900 MHz和1. 8 GHz,可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自持供电传感节点等系统中应用。基于单极子天线尺寸设计原理分析的基本结果,通过对天线双臂在不同等效电长度下的辐射特性研究,开展G型天线的优化仿真设计和研发。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3D天线自动测试系统得到仿真和测试吻合的结果。实测结果表明:天线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分别能够达到73°和126°,天线的反射系数小于-10 dB的阻抗带宽分别是90 MHz(860~950 MHz)和0. 6 GHz(1. 55~2. 15 GHz),相对带宽分别是10%和33. 3%,不圆度分别低于2. 6和5. 7 d B,电压驻波比均小于2. 04。该天线实现对目标频段范围内的完全覆盖,得到大的波束宽度、宽带、双频等特性,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子天线 物联网 矢量网络分析仪 半功率波束宽度 阻抗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雷达人员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仕阳 刘成国 +3 位作者 段开源 胡文韬 张经纬 吴志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7期79-82,共4页
针对一个目标回波存在多个雷达目标检测点的问题,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传感原理、人员活动特征和聚类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了雷达配置,提出了一种层级聚类优化技术,提高了检测准确率。选用AWR1443,构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机制的77GHz线性... 针对一个目标回波存在多个雷达目标检测点的问题,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传感原理、人员活动特征和聚类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了雷达配置,提出了一种层级聚类优化技术,提高了检测准确率。选用AWR1443,构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机制的77GHz线性调频脉冲人员活动检测毫米波雷达系统,编制层级聚类优化算法,进行了实际场景人员检测的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研究的结果相比,该系统可获得最好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线性调频脉冲 人员检测 聚类算法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低剖面UHF RFID抗金属标签天线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旭阳 张博涵 +3 位作者 张经纬 何大平 吴志鹏 刘成国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8-422,共5页
针对超高频抗金属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小型化和低剖面需求,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金属表面的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其尺寸为50 mm×20 mm×0.9 mm。该设计采用CST MWS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嵌入式馈电结构尺寸变化和矩形开槽尺寸变... 针对超高频抗金属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小型化和低剖面需求,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金属表面的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其尺寸为50 mm×20 mm×0.9 mm。该设计采用CST MWS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嵌入式馈电结构尺寸变化和矩形开槽尺寸变化对标签天线输入阻抗的影响,并调整相应参数以达到标签天线输入阻抗与芯片阻抗的共轭匹配。实测结果表明,标签天线输入阻抗与芯片阻抗匹配良好,在910 MHz处有最大实测阅读距离为4.3 m,且具有小尺寸和低剖面,可应用于物流、医疗、零售等多种领域的金属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标签天线 抗金属 小型化 超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饱和网络变压器非线性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少聪 徐晓英 甘瑛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4,共6页
为了研究外界信号经过变压器后的输入输出特性,基于变压器的高频特性和磁饱和特性,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的非线性电路模型建立方法,并进行了验证。变压器的高频特性表现为电路模型的寄生参数,构成变压器模型的线性部分。磁饱和特性表现为电... 为了研究外界信号经过变压器后的输入输出特性,基于变压器的高频特性和磁饱和特性,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的非线性电路模型建立方法,并进行了验证。变压器的高频特性表现为电路模型的寄生参数,构成变压器模型的线性部分。磁饱和特性表现为电路模型的可饱和磁芯参数,构成变压器模型的非线性部分。变压器模型的线性参数和非线性参数可通过实验测量的方法获取。该模型能够预判网络变压器在电缆放电等非正常大信号注入时的输入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变压器 高频等效模型 磁饱和 B-H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