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积累走向内化与创新——2011年全国中考文言文试题引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汪昌友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71,共3页
文言文考查一直遵循传统,极少创新.已成为中考的一个“硬伤”。有人甚至说“文言文是第二外语”,可以和英语一样,进行“考级”。但是,英语除了词汇、基础、阅读等常规考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写作。可是新课标对文言文却没... 文言文考查一直遵循传统,极少创新.已成为中考的一个“硬伤”。有人甚至说“文言文是第二外语”,可以和英语一样,进行“考级”。但是,英语除了词汇、基础、阅读等常规考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写作。可是新课标对文言文却没有如是要求。今年中考文言文占试卷的比重如何?有何特点?有何变化?为此,笔者按地域分布,随机取样,共抽取19份中考试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试题 全国中考 教学建议 创新 内化 中考试卷 第二外语 地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中考命题折射出的新的评价理念
2
作者 汪昌友 吴晟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0,共3页
一、命题理念突显三个特点 1.突显考试主体(语文课程)的开放性一是考试材料更趋开放。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大多遵循“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的原则,在选材上突出以下特点:第... 一、命题理念突显三个特点 1.突显考试主体(语文课程)的开放性一是考试材料更趋开放。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大多遵循“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的原则,在选材上突出以下特点:第一,来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名家名篇,也有精短时文;既有文学作品,也有纪实佳作:既有全文引用,也有片段摘录;既注重文体兼顾,也注意突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念 中考命题 折射 中考语文试题 文字材料 命题理念 语文课程 整体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乱花迷眼”到“和谐圆融”的渐变——2012年全国中考作文试题观察与教学建议
3
作者 汪昌友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71,共3页
中考作文题是一面镜子。忠实地呈现出当下作文教学理念;中考作文题也是一面旗帜,引领师生开启作文新征程的理想。今年全国中考已尘埃落定,作文题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是一面什么样的旗帜?笔者按照地域分类.抽取了35套中考作文题进... 中考作文题是一面镜子。忠实地呈现出当下作文教学理念;中考作文题也是一面旗帜,引领师生开启作文新征程的理想。今年全国中考已尘埃落定,作文题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是一面什么样的旗帜?笔者按照地域分类.抽取了35套中考作文题进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中考 作文试题 教学建议 圆融 和谐 作文题 教学理念 尘埃落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考语文复习的误区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祖贵 汪昌友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3,共4页
语文中考总复习承担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稳步提升的重任,但时间短、内容多、范围广、任务重,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必须在准确定位复习目的、精心谋划复习策略、恰当选择复习方式的同时,还要避免复习过程中的一些... 语文中考总复习承担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稳步提升的重任,但时间短、内容多、范围广、任务重,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必须在准确定位复习目的、精心谋划复习策略、恰当选择复习方式的同时,还要避免复习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复习 误区 中考 归纳总结 复习效果 复习目的 准确定位 复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真实评价走向真诚写作——2010年全国中考作文题评析
5
作者 李祖贵 汪昌友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69,共3页
一、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三大回归 1.从话题作文向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回归 笔者在今年全国的中考题中随机抽查了46套试卷,仅就作文的命题形式进行统计,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别:
关键词 2010年 全国中考 作文题 真实评价 写作 真诚 作文命题 话题作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人教育”的三个构建
6
作者 李志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7期43-44,共2页
素质教育应该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人”的教育,应该是“不求个个成才,但求人人成功”的教育基于这一“人本”教育思想,我校坚持“培养主体,教会做人”的教育方略,开展了多年的“做人教育”尝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体系 民主法制 道德教育 理想教育 环保教育 家庭教育机制 社会教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地图教学 实现三个转向
7
作者 姜桂林 《地理教学》 2004年第10期41-42,共2页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会看地图的能力就成为新教材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首轮新教材实验教学中,立足地图教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向:
关键词 地图教学 新教材 新课程 实验教学 新理念 地理 培养学生 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