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高中学生德育新途径
1
作者 张海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1期32-33,共2页
位于两江交汇之处的湖北省宜都市一中,近年来,努力探索高中德育的新途径,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校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积极实践,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这得益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德育主体多元化。作为受教... 位于两江交汇之处的湖北省宜都市一中,近年来,努力探索高中德育的新途径,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校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积极实践,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这得益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德育主体多元化。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德育工作 湖北 宜都市一中 德育主体 德育操练 德育渠道 育人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互动论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邦俊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3,共4页
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 ,自觉将阅读心理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一般的阅读原则、阅读本质研究转向深层的阅读经验、阅读方法研究。对中学生阅读心理进行了大量实验观察 ,立足于科学实验和实践探索 ,科学地接近阅读的本然方式。... 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 ,自觉将阅读心理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一般的阅读原则、阅读本质研究转向深层的阅读经验、阅读方法研究。对中学生阅读心理进行了大量实验观察 ,立足于科学实验和实践探索 ,科学地接近阅读的本然方式。按照实验研究———知性分析———理性概括的轨迹探索阅读心理活动规律 ,深刻地发现阅读过程中情境关联下的个性化、互动性特点。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阅读互动理论。继而深入探讨这一理论的实践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心理 阅读经验 阅读互动理论 情境关联 个性化 互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真正的文学教育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邦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38,共3页
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塑造灵魂、完善人格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重史轻文,重教轻读,重赏评轻教化。就其实质而言,只有文学教学,没有文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存在严重偏差,背离了文学教... 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塑造灵魂、完善人格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重史轻文,重教轻读,重赏评轻教化。就其实质而言,只有文学教学,没有文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存在严重偏差,背离了文学教育的本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为文学教学方式的改构与重建提供了最佳时机。如何进行深层的文学教学改革?这里我们略陈管见,以期引发更为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 回归 中学语文教育 教育的本质 完善人格 文学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难见巧话翻译——高考文言文翻译策略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江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0-72,共3页
文言文翻译是检测学生文言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文言文翻译…直是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学生的难题。学生在处理时茫然无措者有之.大而化之者有之,随心所欲者亦有之。鉴于此,本节课主要探索并总结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基本要点和共通规律,以... 文言文翻译是检测学生文言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文言文翻译…直是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学生的难题。学生在处理时茫然无措者有之.大而化之者有之,随心所欲者亦有之。鉴于此,本节课主要探索并总结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基本要点和共通规律,以期减少学生应考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有章可循,从而有效提高应考能力,最终促进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 翻译策略 文言文阅读能力 高考 应考能力 中学生 阅读测试 盲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是怎样教普通话的
5
作者 孟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1-42,共2页
自本刊今年第5 期“普通话与方言”专栏开设以来,陆续收到不少稿件,对如何开展普通话教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本期推荐了孟斌和陈育红两位先生的文章,一篇侧重在具体方言区的教学技巧,一篇从学习心理上分析问题,均值得一读。另外... 自本刊今年第5 期“普通话与方言”专栏开设以来,陆续收到不少稿件,对如何开展普通话教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本期推荐了孟斌和陈育红两位先生的文章,一篇侧重在具体方言区的教学技巧,一篇从学习心理上分析问题,均值得一读。另外,本期邱洪兴老师的文章从方言角度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语言系统的相互关系。总之,普通话和方言的问题十分复杂, 需要我们长期细致地开展工作。本刊欢迎老师和专家们将自己的经验、方法和观点写成文章,惠寄给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怎样教 鲁迅作品 鲁迅先生 乡土文学 现代汉语 普通话与方言 语文教师 《潘先生在难中》 量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论文的语言标志词浅议
6
作者 张海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8-49,共2页
一篇议论文总是由一层一层的意思递次相连构成的,而在这由上一层转到下一层意思之间,往往会发现某一个较为固定的词或短语,它意味着下文将会随之出现一个相应的内容。比如,当我们看到“总之”这样一个词时,就知道下文出现的是结论... 一篇议论文总是由一层一层的意思递次相连构成的,而在这由上一层转到下一层意思之间,往往会发现某一个较为固定的词或短语,它意味着下文将会随之出现一个相应的内容。比如,当我们看到“总之”这样一个词时,就知道下文出现的是结论性的内容。这种表示某一个内容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词 议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 语言 《改造我们的学习》 叶圣陶 毛泽东 阅读和写作能力 素质教育思想 湖北省宜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