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吴琼 陈凤仪 杨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8例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8例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7 d。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惊厥再次发作例数。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惊厥再次发作例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缩短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改善患儿脑损伤,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热性惊厥 小儿咽扁颗粒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通过下调靶基因ACVR1B促进急性川崎病的病理进程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典一 武付霞 陈凤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2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mi R-145下调靶基因ACVR1B促进急性川崎病(KD)的病理进程。方法回顾性分析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8例KD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病情将其分为4组,KD急性组为确诊的KD急性期患儿28例,KD康复组为同期入院进... 目的探讨mi R-145下调靶基因ACVR1B促进急性川崎病(KD)的病理进程。方法回顾性分析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8例KD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病情将其分为4组,KD急性组为确诊的KD急性期患儿28例,KD康复组为同期入院进行治疗后康复期的儿童24例,发热对照组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30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26名。分别抽取其血清检查mi R-145的表达水平。进行靶基因数据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qRT-PCR及Western blot等相关检验。结果 KD急性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KD急性组血清mi R-145水平显著高于KD康复组、发热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 <0.05);发热对照组血清中ACVR1B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KD急性组血清中ACVR1B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发热对照组和KD康复组(P <0.05)。结论 mi R-145可以结合ACVR1B的3′-UTR并抑制ACVR1B的表达,两者的调控关系能促进急性KD的病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 川崎病 靶基因ACVR1B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