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市“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袁红梅 刘军 +3 位作者 杨燕 袁维福 李明 魏清明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29,共3页
湖北省宜昌市通过引入第三方社会资源,将群众就医需求、第三方就医服务和分级诊疗政策有机结合,搭建了"系统+服务"的分级诊疗模式。本文归纳了其中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医... 湖北省宜昌市通过引入第三方社会资源,将群众就医需求、第三方就医服务和分级诊疗政策有机结合,搭建了"系统+服务"的分级诊疗模式。本文归纳了其中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优化分级诊疗协作平台等,为完善分级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互联网+ 宜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克春 袁红梅 +2 位作者 杨燕 廖晓诚 袁维福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26,共3页
本文对湖北省宜昌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剖析,结果显示,实施效果总体良好,家庭医生签约率达35.1%,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1.2%,但也存在基层服务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应继续增加家庭医生数量,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加快... 本文对湖北省宜昌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剖析,结果显示,实施效果总体良好,家庭医生签约率达35.1%,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1.2%,但也存在基层服务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应继续增加家庭医生数量,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加快社区卫生配套建设,改革考核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袁红梅 何克春 +3 位作者 袁维福 杨燕 李明 魏清明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6,共4页
对湖北省某市10家市直医院2009-2013年发生的医疗保险相关费用进行回顾,分析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现状,总体而言,医院垫付医保资金多、回款周期长,由医院承担超额医疗费用不太合理,医保结算制度不够完善。对此,需完善医保支付制度,优化医保... 对湖北省某市10家市直医院2009-2013年发生的医疗保险相关费用进行回顾,分析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现状,总体而言,医院垫付医保资金多、回款周期长,由医院承担超额医疗费用不太合理,医保结算制度不够完善。对此,需完善医保支付制度,优化医保结算政策,稳步提高医保基金总额,强化医疗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医院垫付 医保费用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伍育旗 单红卫 +1 位作者 赵贤瑜 杨兴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长征医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医院感染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患者鲍曼不动杆... 目的探讨上海长征医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医院感染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与对照组相比,鲍曼不动杆菌致医院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是机械通气、肿瘤、应用激素。结论针对鲍曼不动杆菌致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对宜昌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氨蝶呤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娜 闫喜明 +1 位作者 陈进兵 金桂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ATP结合盒转运蛋白1(ABCB1)等位基因在宜昌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分布情况,及其与甲氨蝶呤(MTX)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1月—2019年6月宜昌某三甲医院基因检测室进行MTHFR C677T... 目的探讨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ATP结合盒转运蛋白1(ABCB1)等位基因在宜昌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分布情况,及其与甲氨蝶呤(MTX)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1月—2019年6月宜昌某三甲医院基因检测室进行MTHFR C677T、MTHFR A1298C、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检测的RA患者病例64例,回顾性分析相关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基因多态性与疗效的影响。结果64例RA患者中MTHFR C677T基因位点CC、CT、TT型分布频率为46.88%,40.62%,12.50%;MTHFR A1298C基因位点AA、AC、CC型分布频率为78.13%,18.75%,3.12%;ABCB1 C3435T基因位点CC、CT、TT型分布频率为51.56%,34.38%,14.06%,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MTHFR C677T、MTHFR A1298C、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疗效未观察到明显相关性。64例RA患者中至少发生一个基因位点改变为51例,基因突变率为79.69%,基因突变的发生可能影响红细胞沉降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数值改变。结论相同地区同种疾病患者间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MTHFR、ABCB1基因多态性的改变可能与小剂量MTX的治疗效果或毒副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基因多态性 类风湿关节炎 药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新生儿导尿方法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陈红 陈小波 刘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21-922,共2页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利用不同材料行新生儿导尿时的优点与缺点。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5月我院儿科需导尿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改良头皮针软管组(A组),小号吸痰管组(B组),6 F一次性硅胶胃管组(C组)和6号导尿管对照组(D组),每组15例。...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利用不同材料行新生儿导尿时的优点与缺点。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5月我院儿科需导尿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改良头皮针软管组(A组),小号吸痰管组(B组),6 F一次性硅胶胃管组(C组)和6号导尿管对照组(D组),每组15例。观察各组一次导尿成功率、漏尿发生率和扭曲脱落率。结果 A、B、C、D组一次导尿成功率、漏尿发生率和扭曲脱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遇到无合适导尿管时,基层医院可以利用改良头皮针软管、小号吸痰管或6 F一次性硅胶胃管行新生儿导尿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院 新生儿 导尿管插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克春 魏清明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第9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院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 医疗机构 《医院财务制度》 健康 医院经济管理 卫生事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双尖牙根管治疗术后集中片切矫治中度拥挤牙[牙合]畸形“临界病例”的临床应用研究
8
作者 姚世红 俞怀洲 +3 位作者 曾立军 方俊 周红 廖子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一双尖牙根管治疗后集中片切矫治中度拥挤牙牙合畸形"临界病例"的矫治效果。方法:对牙拥挤度3.0~6.0mm的"临界病例"用第一双尖牙根管治疗后集中片切,常规直丝弓矫治法完成治疗(集中片切组)。20例"临界病例"选择拔... 目的:探讨第一双尖牙根管治疗后集中片切矫治中度拥挤牙牙合畸形"临界病例"的矫治效果。方法:对牙拥挤度3.0~6.0mm的"临界病例"用第一双尖牙根管治疗后集中片切,常规直丝弓矫治法完成治疗(集中片切组)。20例"临界病例"选择拔牙矫治(拔牙矫治组)和16例"临界病例"选择邻面去釉矫治(邻面去釉组)。观察牙列排齐整平时间、间隙关闭时间、完成矫治时间;矫治期间和矫治结束后牙齿过敏、龋齿发生率。结果:牙列排齐整平时间无显著差异。关闭间隙时间和完成矫治时间上集中片切组与拔牙矫治组有显著差异(P〈0.05)。集中片切组与邻面去釉组牙过敏及龋齿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第一双尖牙根管治疗后集中片切可为中度拥挤牙牙合畸形"临界病例"矫治提供足够间隙,缩短拔牙矫治关闭间隙时间,减少牙过敏、龋齿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集中片切 临界病例 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对机体的影响 被引量:37
9
作者 覃兆军 占乐云 吕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3-825,共3页
自体输血是一项重要的血液保护措施。目前有三大类自体输血方式:术前自体采血贮存技术、急性血液稀释技术和术中术后术区血液回收技术。通常所说的自体血回输即指第三种,它是利用人工方法回收过滤自体血,或者通过机器自动回收清洗自... 自体输血是一项重要的血液保护措施。目前有三大类自体输血方式:术前自体采血贮存技术、急性血液稀释技术和术中术后术区血液回收技术。通常所说的自体血回输即指第三种,它是利用人工方法回收过滤自体血,或者通过机器自动回收清洗自体血得到浓缩红细胞后再回输入机体,后者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尽管众多研究表明自体血回输技术对机体安全有效,但其对机体的不利影响也不能忽视,本文就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综述,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技术 机体 血液回收技术 术前自体采血 血液稀释技术 浓缩红细胞 血液保护 自体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应激性溃疡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雷银雪 李兆申 +1 位作者 湛先保 许国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冷束缚应激过程中的动态改变及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冷束缚应激动物模型,检测应激前及应激后2,4,6,8h大鼠血浆CGRP含量;不同实验组大鼠,应激前用吲哚美辛(5mg/kg,...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冷束缚应激过程中的动态改变及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冷束缚应激动物模型,检测应激前及应激后2,4,6,8h大鼠血浆CGRP含量;不同实验组大鼠,应激前用吲哚美辛(5mg/kg,皮下)、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5mg/kg,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kg,颈静脉注射)预处理,检测应激2h大鼠血浆CGRP含量、胃粘膜血流量(GMBF)、胃液pH值及粘膜溃疡指数(UI)。结果:大鼠应激6h血浆CGRP含量升高(P<0.05),8h显著升高(P<0.01)。用吲哚美辛和L-NAME预处理后均可降低GMBF、升高UI(P<0.05)、刺激血CGRP升高。结论:大鼠冷束缚应激可导致粘膜严重损伤,血浆CGRP含量升高;阻断一氧化氮合酶及环氧化酶均明显加重粘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一氧化氮 CGRP 大鼠 冷束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皮肤癣菌289株体外药敏试验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丽娜 陈江汉 +4 位作者 徐红 赖建平 陈爱华 廖万清 温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了解酮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及酮康唑、萘替芬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致病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参照M38 P方案并适当调整试验参数,对289株临床分离致病皮肤癣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其中包括红色毛癣菌210株、须癣毛癣菌5... 目的:了解酮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及酮康唑、萘替芬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致病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参照M38 P方案并适当调整试验参数,对289株临床分离致病皮肤癣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其中包括红色毛癣菌210株、须癣毛癣菌51株、絮状表皮癣菌10株、玫瑰色癣菌6株、石膏样小孢子菌5 株、断发癣菌5 株、疣状癣菌2 株。结果:酮康唑、萘替芬联合应用对皮肤癣菌的MIC值较低,单用酮康唑、单用萘替芬对皮肤癣菌的MIC值较高。结论:联合用药优于单用酮康唑、萘替芬,联合用药与特比萘芬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癣菌属 酮康唑 萘替芬 特比萘芬 抗生素类 复合 抗药性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江汉 温海 +4 位作者 吴建华 朱元杰 陈孙孝 徐红 陈丽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6-457,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和总结我科10年来收治的4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结果:血钾降低、发热、视力障碍等是长期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和总结我科10年来收治的4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结果:血钾降低、发热、视力障碍等是长期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血钾降低最常见,并且极难纠正,通常发生在静脉使用6~38 d内;排尿障碍是鞘内注射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预防低钾,治疗早期即应日补钾量在4 g以上,一旦出现血钾降低,则大干6 g;排尿困难与两性霉素B鞘内使用的累积剂量无关,应严格掌握回输的速度,通常应在10 min以上,操作完毕后应适当抬高臀部;其他不良反应通常为可逆的,可给予对症处理.结论: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不良反应无法回避,但合理用药、及时监测、掌握鞘注技术仍可预防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两性霉素B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液P物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赵云富 姜晓钟 +2 位作者 胡世辉 刘渊 宋朝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P物质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6 例,正常自愿者10 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P物质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6 例,正常自愿者10 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的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结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P物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P物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保护神经细胞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邹琼 严明敏 +2 位作者 查运红 蔡谋善 宋承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瘤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20μmol.L-1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加入5,10,25μmol.L-1五味子乙素,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瘤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20μmol.L-1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加入5,10,25μmol.L-1五味子乙素,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法)检测PC12细胞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及空泡分选蛋白35(VPS35)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APP及VPS35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5,10,25μmol.L-1五味子乙素组PC12细胞存活率较Aβ25-35组高(P<0.05);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β25-35组较正常对照组APP、VPS35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组APP及VPS35 mRNA和蛋白表达较Aβ25-35组减少(P<0.05),VPS35与APP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5,10,25μmol.L-1五味子乙素可降低Aβ25-35对PC12细胞的损伤,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PS35表达、减少sorLA含量、延长APP运输时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PC12细胞 Β淀粉样蛋白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空泡分选蛋白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管玉华 赵东刚 +3 位作者 姜莱 姚龙飞 夏开来 郑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综合评价亚低温辅助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 目的:综合评价亚低温辅助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筛选出的9个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再用Review Manager5.0进行Meta分析,对比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漏斗图检验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亚低温治疗1个月后,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WMD=-5.91,95%CI-7.51~-4.31,P<0.00001);随访期间,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病死率(OR=0.57,95%CI0.27~1.19,P=0.13)、肺部感染发生率(OR=1.99,95%CI0.79~5.04,P=0.14)无差异;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进步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患者数量显示亚低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OR=5.06,95%CI2.74~9.35,P<0.00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降低急性缺血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其功能预后,但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亚低温 急性缺血脑卒中 随机对照实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特殊类型异位妊娠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华 段杨军 +3 位作者 黄新阶 陈立岩 杨丽华 曹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67-768,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特殊类型异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诊断明确的特殊类型异位妊娠患者(宫颈妊娠4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1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3天行刮宫或清宫等手术治疗。结果:17例患者共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特殊类型异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诊断明确的特殊类型异位妊娠患者(宫颈妊娠4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1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3天行刮宫或清宫等手术治疗。结果:17例患者共成功栓塞34根子宫动脉,栓塞后均行刮宫或清宫术,术中平均出血40ml,胚胎组织易于剥离。所有患者血β-HCG术后2.5周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下腹部疼痛(17例),恶心、呕吐(5例),发热(4例)。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安全、有效阻断宫颈妊娠和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这两种特殊类型异位妊娠孕囊的血供,降低刮宫或清宫术中及术后子宫大出血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宫颈妊娠 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喉镜下常见喉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沈小华 温武 +3 位作者 周水淼 杨心青 彭平 耿利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 :分析应用电子喉镜诊断和治疗喉部常见疾病的疗效 ,以及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 :随访本科电子喉镜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患者 846例 ,对 4种喉部疾病的性别、病变侧别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女性发病率明显... 目的 :分析应用电子喉镜诊断和治疗喉部常见疾病的疗效 ,以及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 :随访本科电子喉镜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患者 846例 ,对 4种喉部疾病的性别、病变侧别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声带囊肿及白斑的发病率则相反 ;声带小结多发生于双侧 ,声带囊肿则多为单侧。本术式对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的有效率为 99.8%~ 10 0 % ,对声带白斑的治愈率为 6 6 .7%。结论 :电子喉镜下声带手术具有快捷、死角小、精确度高、并发症少、图像清晰和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利于喉部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喉镜 声带小结 声带囊肿 声带白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艳 李刚 佐满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1-79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打孔术的68例PCOS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检测手术前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打孔术的68例PCOS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检测手术前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排卵情况及妊娠率。结果:术后1个月血清LH、LH/FSH、T显著下降(P<0.05)。术后自然排卵率82.4%(56/68),术后妊娠率77.9%(53/68)。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是PCOS合并不孕有效的治疗方法,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与有髓鞘纤维病变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云富 姜晓钟 +3 位作者 黄建涛 刘渊 胡世辉 韩玉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有髓鞘纤维病变与三叉神经痛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1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及5例无三叉神经痛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舌神经、眶下神经及耳大神经。结果:1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痛支及非痛支神经的有... 目的:观察有髓鞘纤维病变与三叉神经痛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1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及5例无三叉神经痛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舌神经、眶下神经及耳大神经。结果:1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痛支及非痛支神经的有髓鞘纤维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神经膜细胞(雪旺细胞)、髓鞘、线粒体的病变;5例无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患者中仅1例年龄最大者,舌神经出现与三叉神经痛患者类似的病变。结论:有髓鞘纤维的病变与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发病因素之一;有髓鞘纤维的病变可能是一种增龄性变化;在有髓鞘纤维病变的基础上,是否发病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纤维病变 透射电镜 舌神经 眶下神经 耳大神经 三叉神经痛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舒爱华 占乐云 +3 位作者 王强 陈小波 张明瑜 吕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1-663,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86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5岁),随机均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10min(缝皮时)D组以Dex0.5μg/kg稀释至10ml并以恒速10min输...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86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5岁),随机均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10min(缝皮时)D组以Dex0.5μg/kg稀释至10ml并以恒速10min输注完毕,C组以同样方法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_0)、给药后5min(T_1)、10min(T_2)、拔管时(T_3)、拔管后5min(T_4)、30min(T_5)记录两组患者MAP和HR;并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浓度;以频域分析法测定HRV各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同时计算LF/HF。结果 T_2~T_5时C组MAP、E、NE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T_0时和D组(P<0.05);T_3、T_4时D组Cor明显高于T_0时,且T_2~T_4时C组高于T_0时和D组(P<0.05)。T_2~T_5时TP、LF、HF两组均高于T_0时;D组HF升高更明显,T_3~T_5时C组TP、LF高于D组,T_2~T_4时C组HF明显低于D组,T_2~T_5时C组LF/HF明显高于T_0时和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全静脉麻醉恢复期,可有效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促进HRV的恢复、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静脉麻醉 老年患者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