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啮齿类新纪录——青毛硕鼠
1
作者 江广华 肖春芳 +4 位作者 祝友春 向明喜 索建中 谢延平 邢文锋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7-268,共2页
2004年10月2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村一农家农田边发现一体型较大的啮齿动物,经鉴定为青毛硕鼠Berylmys bowersi,为湖北省新纪录。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区域啮齿类动物系统发育与演化以及啮齿动物在森林更新中... 2004年10月2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村一农家农田边发现一体型较大的啮齿动物,经鉴定为青毛硕鼠Berylmys bowersi,为湖北省新纪录。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区域啮齿类动物系统发育与演化以及啮齿动物在森林更新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毛硕鼠 啮齿类 新纪录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地区4种啮齿类食性及脏器形态差异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文文 钟杰 +5 位作者 刘三峡 熊高明 陈芳清 谢宗强 江广华 周友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620-3628,共9页
生活在同一地域的物种,会因强烈的资源竞争而产生生态位重叠与分离,从而实现相互共存。以神农架地区啮齿动物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啮齿类食性、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差异,探索其共存机制及其生理生态学上的适应策略。食性上,安氏白腹... 生活在同一地域的物种,会因强烈的资源竞争而产生生态位重叠与分离,从而实现相互共存。以神农架地区啮齿动物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啮齿类食性、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差异,探索其共存机制及其生理生态学上的适应策略。食性上,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社鼠(N.confucianus)、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中华姬鼠(A.draco)均为杂食者,但各自喜食偏好不同,安氏白腹鼠的食物组成以植物枝叶和种子为主,社鼠、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的食物组成均以种子和动物性食物为主。与各自生态习性及其食性相适应,不同啮齿动物的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脏器重量上,不同啮齿动物心鲜重、肺鲜重、脾鲜重和干重无显著差异,其它指标差异显著。安氏白腹鼠的心干重、肺干重、肝鲜重和干重、肾鲜重和干重显著大于社鼠、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消化道形态上,不同啮齿动物盲肠长、净鲜重和干重无显著差异,其它指标差异显著。其中,胃含内容物鲜重、净鲜重和干重,盲肠含内容物鲜重,大肠长、含内容物鲜重、净鲜重和干重均以安氏白腹鼠具较大值,但各自变化趋势不同;小肠长、含内容物鲜重、净鲜重和干重则以社鼠具较大值。且同属姬鼠属的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各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由于小泡巨鼠和猪尾鼠数量较少,未进行统计分析。以上结果显示: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分化有利于安氏白腹鼠与其近缘物种社鼠及其他鼠类的同域共存,且为适应不同的食物资源利用模式,其脏器及消化道形态也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同域分布的近缘物种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则有可能采取其它策略而非食物资源分化模式实现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域分布 共存机制 食性 脏器重量 消化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林区5种林型中社鼠脏器的重量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文文 刘三峡 +4 位作者 钟杰 江广华 周友兵 陈芳清 谢宗强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5-949,共5页
动物为适应外界环境的改变会在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内脏器官重量变化是其在器官水平上的主要表现之一。为探讨生境变化对小型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原始林、次生林、薪材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s人工林和日本落... 动物为适应外界环境的改变会在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内脏器官重量变化是其在器官水平上的主要表现之一。为探讨生境变化对小型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原始林、次生林、薪材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s人工林和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人工林5种林型,调查生境变化下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内脏器官重量的变化。结果显示,5种林型社鼠间心、肺和肝重量差异显著,心和肺值均以人工林中最高,肝值以次生林中最高,而肾和脾重量在不同林型间无显著差异。社鼠内脏器官的变化,是其对环境变化作出的积极响应,对其生存繁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鼠 脏器重量 生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动物对米心水青冈种子命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崔继法 周友兵 +4 位作者 王志先 江广华 肖春芳 王尹涛 刘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754,共7页
有性生殖(实生更新)和无性生殖(萌生更新)是植物繁殖的两种关键方式。自然界中,个别物种同时具备两种更新方式,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 Seem.)就是典型的物种。已有研究表明萌生更新在米心水青冈种群生活史中普遍存在,可使其占据... 有性生殖(实生更新)和无性生殖(萌生更新)是植物繁殖的两种关键方式。自然界中,个别物种同时具备两种更新方式,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 Seem.)就是典型的物种。已有研究表明萌生更新在米心水青冈种群生活史中普遍存在,可使其占据原有生态位(生态位占据假说),但对米心水青冈实生更新的研究却未见报道。为了探索啮齿动物对米心水青冈实生更新的作用机制,笔者在神农架米心水青冈林中通过坚果摆放实验,研究啮齿动物对米心水青冈坚果传播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鼠类对坚果的原地捕食率高达81.22%;坚果被扩散率低,仅18.56%;坚果在原地平均留存时间为(5.25±5.95)d;坚果扩散距离为(2.63±1.60)m。研究发现,米心水青冈坚果被啮齿动物捕食率极高,贮藏率极低,且坚果被传播距离在同属植物中较小,不利于该物种更新繁殖。萌生更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米心水青冈实生更新繁殖方式的不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水青冈属植物繁殖策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心水青冈 啮齿动物 传播 萌生更新 实生更新 水青冈属 种子命运 坚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