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春蓉 郑晓丹 +1 位作者 胡余昌 周小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4-926,930,共4页
目的 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pulmonary lymphomatiod granulomatosis,PLG)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LG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74岁,平均36.6岁;... 目的 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pulmonary lymphomatiod granulomatosis,PLG)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LG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74岁,平均36.6岁;其中2例有发热病史;镜下均见中至大量异型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其中3例可见大片凝固性坏死及显著的血管壁异型淋巴样细胞浸润伴纤维素样坏死;免疫表型:异型淋巴样细胞CD20、PAX-5、LMP1均阳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显示数量不等的阳性,背景小淋巴细胞CD2、CD3、CD5阳性。依据反应性淋巴细胞背景中EB病毒阳性B细胞的比例,诊断PLG 3级2例,PLG 2级2例,PLG1~2级1例;术后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PLG是一种EB病毒相关的B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成年人居多,症状多样,肺部呈多发或单发病灶。诊断主要依靠病变中大量炎性细胞伴多少不等的中等大至大的异型B淋巴细胞且EB病毒阳性,以及嗜血管现象和灶片状坏死。同时应注意排除肺部炎性疾病和霍奇金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 临床 病理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利什曼病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郎博娟 胡余昌 +1 位作者 周小鸽 刘宇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44~55岁,平均48岁。送检标本... 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44~55岁,平均48岁。送检标本分别为骨髓、脾脏、肝脏及淋巴结。镜下见弥漫的组织细胞增生,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蓝染的细小颗粒状病原微生物,免疫组化标记组织细胞CD68阳性。骨髓涂片均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特殊染色PAS、六胺银染色细胞壁不着色。EBER检测阴性,2例行PCR测序证实为利什曼原虫。结论VL患者多有该病流行地区接触史。活检组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是该病的诊断依据。VL需与疟原虫、马尔尼菲蓝状菌及组织胞浆菌病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利什曼原虫 黑热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87通过激活RHO/ROCK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晨茜 韩林 +3 位作者 杨轶 周韩 刘亚云 盛德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4-1525,共12页
目的·探究GPR87在调节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包括GEO、UALCAN、KM Plotter等多个公共数据库分析平台,筛选与NSCLC侵袭相关的候选基因,并预... 目的·探究GPR87在调节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包括GEO、UALCAN、KM Plotter等多个公共数据库分析平台,筛选与NSCLC侵袭相关的候选基因,并预测基因与NSCLC的临床相关性。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NSCLC临床样本及对应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免疫组化分析肿瘤组织中GPR87的表达,并对GPR87的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用siRNA-GPR87和pCMV-GPR87-his分别转染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和人肺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K-MES-1,构建低表达和高表达GPR87的细胞系,运用Transwell实验探究GPR87的表达对NSCL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7的分泌量,用RT-qPCR检测GPR87、MMP2、MMP7、MMP9、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twist、RHOA、RHOC、ROCK1的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检测MMP7的蛋白分泌量,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GPR87、MMP9、E-cadherin、vimentin、RHOA、ROCK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信分析和临床样本的数据显示,GPR87 mRNA和蛋白在NSCLC中高表达,且会导致患者临床分期更差、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提示GPR87可能是NSCLC高侵袭性的关键基因。GPR87表达下调可显著降低A549和SK-MES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而过表达GPR87可增强A549和SK-MES-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进一步检测发现,GPR87的下调导致A549和SK-MES-1细胞中MMP2、MMP7、MMP9、RHOA、RHOC和ROCK1的mRNA表达水平,MMP7的蛋白分泌量,MMP9、RHOA、ROCK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GPR87增加了细胞MMP2、MMP7、MMP9、RHOA、RHOC和ROCK1的mRNA表达水平、MMP7的蛋白分泌量、MMP9、RHOA、ROCK1的蛋白表达水平。无论GPR87敲低或者过表达,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GPR87的高表达与NSCLC的高侵袭性密切相关。在SK-MES-1和A549细胞中,GPR87可通过激活RHOA/ROCK1信号通路,促进MMPs的表达,最终促进NSCLC的侵袭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87 非小细胞肺癌 侵袭 迁移 RHO/ROC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间叶性软骨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宇飞 尹为华 +4 位作者 王晓璐 税晓莉 徐亚卡 张丁 胡余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间叶性软骨肉瘤(renal 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特点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17岁和45岁,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肾脏间叶性软骨肉瘤(renal 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特点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17岁和45岁,临床表现为腰痛、血尿和发热。肿瘤均位于右肾。影像学检查显示边界清晰、高密度的肿瘤内见斑驳钙化。眼观:肿瘤切面灰白色,质地软硬不均,点缀着不规则钙化物。镜检:肿瘤由未分化的小细胞和透明软骨岛构成,两种成分截然分界或相互混杂。小细胞圆形~短梭形,胞质稀少,呈片状或血管外皮瘤样排列;软骨区细胞相对成熟,局灶骨化。免疫表型:小细胞及软骨区vimentin及Sox-9均呈弥漫阳性,小细胞CD99呈不同程度胞膜阳性,S-100和D2-40主要表达于肿瘤软骨区。结论RMC是一种具有软骨分化的罕见恶性肿瘤,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病理形态特征结合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间叶性软骨肉瘤 小细胞 透明软骨岛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宇飞 任俊奇 +3 位作者 税晓莉 万维松 陈路 胡余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EWSR1-SMAD3-rearranged fibroblastic tumor,E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ESFT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采用FISH技术检测EWSR1基因易位,并复习相... 目的探讨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EWSR1-SMAD3-rearranged fibroblastic tumor,E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ESFT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采用FISH技术检测EWSR1基因易位,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5岁,临床表现为左手小指近端指骨尺侧皮下结节10余年。X线示皮下界限欠清的软组织结节。肿瘤大体呈结节状,无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质韧。镜下肿瘤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组成,呈特征性的外周富于梭形细胞束而中央细胞稀少伴玻璃样变性的分带状结构,瘤细胞形态一致,无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和ERG弥漫强阳性。ALK、BCL-2、CK(AE1/AE3)、MDM2、CDK4、CD99、CD34、CD31、Calretinin、h-Caldesmon、β-catenin、desmin、EMA、α-SMA、S-100、SOX10、STAT6、NTRK1和H3K27me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FISH检测显示肿瘤具有EWSR1基因易位。结论ESFT是一种好发于肢端的罕见、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典型形态结合免疫表型和EWSR1基因易位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ERG EWSR1-SMAD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春林 陈思 +2 位作者 陈路 王焱皙 邓高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1例卵巢M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MGCT因所含成分及比例的不同,呈不同的颜色与结构,多表现为灰红、灰黄色的囊实性结节。免... 目的探讨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1例卵巢M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MGCT因所含成分及比例的不同,呈不同的颜色与结构,多表现为灰红、灰黄色的囊实性结节。免疫表型:无性细胞瘤表达PLAP、CD117、SALL4、OCT-3/4、D2-40,卵黄囊瘤表达AFP、Glypican-3、SALL4,绒毛膜癌表达HCG,未成熟畸胎瘤中成分的未成熟神经组织表达GFAP、S-100蛋白。结论MGCT起病隐匿,症状无特异性,临床易误、漏诊,病理检查和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并接受有效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周东奎 鲁明骞 +3 位作者 冯雪松 刘宇飞 宋浩 徐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8-862,I0009,共6页
目的:分析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小肠和回盲部FD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小肠及回盲部FDC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女性,61岁... 目的:分析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小肠和回盲部FD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小肠及回盲部FDC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女性,61岁,因下腹隐痛9 d、发现盆腔肿物5 d入院。子宫及附件彩超,盆腔偏右侧低回声包块,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腹部增强CT检查,右下腹部-盆腔新生物伴周围种植转移,淋巴结增大。子宫及附件增强MRI,右侧下腹部-盆腔肿块、回盲区结节,考虑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肠及回盲部FDCS。患者术后未接受放、化疗,好转出院。结论:FDCS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恶性肿瘤,无特异的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FDCS患者术后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肉瘤 小肠 回盲部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