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片受体-阿片肽的免疫镇痛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晶 陈涛 +3 位作者 万信念 李云霄 焦良波 胡卫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47-750,共4页
疼痛是机体炎症、创伤等时的伴随症状,一般分为急性伤害性疼痛、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外周初级感觉传入神经元的激活。疼痛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组织损伤伴随着受侵袭部位或固有免疫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细胞因子、... 疼痛是机体炎症、创伤等时的伴随症状,一般分为急性伤害性疼痛、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外周初级感觉传入神经元的激活。疼痛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组织损伤伴随着受侵袭部位或固有免疫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炎症趋化因子、神经生长因子、ATP和前列腺素类引起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同时,炎症诱导受损组织周围的免疫系统释放出阿片肽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发挥免疫镇痛作用。该综述总结了阿片受体-阿片肽参与外周镇痛的免疫机制,并讨论了治疗疼痛的外周免疫镇痛机制的新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肽 阿片受体 镇痛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舒爱华 占乐云 +2 位作者 刘继红 吕恩 张明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后2 min(T1)、切皮后2 min(T2...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后2 min(T1)、切皮后2 min(T2)、锯胸骨后2 min(T3)、关胸时(T4)、手术结束后30 min(T5)的HR、MAP、CVP、肺小动脉楔压(PAW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R组与F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在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上显著短于F组(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安全性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快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免疫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汤超 刘朝奇 韩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0-1022,共3页
脓毒症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脓毒症早期机体可能表现为失控的持久性炎症反应,晚期则出现免疫抑制,表现为淋巴细胞凋亡,使机体的易感性增加。深入探讨脓毒症免疫干预措施,可为其预防与治疗开拓更广阔的思路与更合理的方案。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