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低碳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邓逸 张圣书 陈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5期12713-12716,12758,共5页
基于湖北省低碳城镇化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对湖北低碳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进行探讨,提出应努力破除制约城镇化低碳转型的各种因素,着力扭转城镇化发展"高碳锁定"的局面。下一阶段,湖北省低碳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切实将... 基于湖北省低碳城镇化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对湖北低碳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进行探讨,提出应努力破除制约城镇化低碳转型的各种因素,着力扭转城镇化发展"高碳锁定"的局面。下一阶段,湖北省低碳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切实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城镇化之中,鼓励各地探索差异化的低碳城镇发展路径,科学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积极构建城市低碳产业体系,建设符合低碳特征的建筑体系和交通网络,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按照低碳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湖北省应采取4项对策措施:科学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划,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利用力度,进一步开展低碳城市(镇)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低碳 城镇化 思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业活跃度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子非平稳性研究
2
作者 向雅芳 邓宏兵 +1 位作者 张天铃 焦弘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7,共13页
数字化变革正在重塑中国的经济社会格局与创业空间.为明确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该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创业活跃度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可夫链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 数字化变革正在重塑中国的经济社会格局与创业空间.为明确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该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创业活跃度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可夫链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创业活跃度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式递减特征,即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形成“东高西低”的格局;另一方面,创业活跃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体现出“俱乐部趋同”和“马太效应”,高创业活跃度区域的进一步集聚,而低活跃度区域则易陷入长期低迷.此外,数字贸易通过“放大机制”促进了各类要素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有效降低了地理空间距离的约束.研究结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强调在推动创业活跃度时应重视区域差异性、优化金融服务和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激发各地区的创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活跃度 空间演化 数字贸易 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效应分析
3
作者 蔡国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144,共3页
文章通过对湖北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总产值进行协整分析,观察到在短期内投资大于产出,而由短期的非均衡状态调整到长期的均衡状态的速度较慢。从生产性行业和非生产性行业的角度考察了湖北2009~2012年的投资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 文章通过对湖北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总产值进行协整分析,观察到在短期内投资大于产出,而由短期的非均衡状态调整到长期的均衡状态的速度较慢。从生产性行业和非生产性行业的角度考察了湖北2009~2012年的投资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效应 产业结构 协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时期湖北省碳排放控制目标研究
4
作者 邓逸 张圣书 廖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
基于湖北省碳排放现状,预测了2016—2030年湖北省的GDP增长、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情况,划分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对碳峰值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湖北省才能在2030年前甚至2025年前实现... 基于湖北省碳排放现状,预测了2016—2030年湖北省的GDP增长、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情况,划分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对碳峰值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湖北省才能在2030年前甚至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根据情景分析结果,提出了湖北省"十三五"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情景分析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蓉 石国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6,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不仅给丝绸之路沿线西部省区带来特有机遇,也给湖北带来千载良机。湖北省应该充分利用援疆平台,借助阿拉山口地缘优势,以新疆阿拉山口、武汉东湖两个综合保税区和汉新欧铁路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不仅给丝绸之路沿线西部省区带来特有机遇,也给湖北带来千载良机。湖北省应该充分利用援疆平台,借助阿拉山口地缘优势,以新疆阿拉山口、武汉东湖两个综合保税区和汉新欧铁路专列大通道"两区一道"为载体,加快产业转移,促进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湖北社会经济的腾飞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经济带 湖北 战略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经济杠杆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蓉 石国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
在武汉城市圈不论存量优势还是增量优势都在弱化的现实紧迫性面前,通过比较分析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概况,采取建立竞争优劣势评价模型的实证方法,探究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经济杠杆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 在武汉城市圈不论存量优势还是增量优势都在弱化的现实紧迫性面前,通过比较分析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概况,采取建立竞争优劣势评价模型的实证方法,探究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经济杠杆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武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部经济杠杆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中部 经济杠杆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加快广义“以竹代塑”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邓逸 齐睿 廖琦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6期101-105,共5页
“以竹代塑”在狭义上是指以竹类产品替代塑料制品的过程和活动,而在广义上则指以生物质材料替代传统高碳材料(塑料、钢铁、水泥等)的过程和活动。近年来,“以竹代塑”成为林业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朝阳产业,但大多数地区产业链集中... “以竹代塑”在狭义上是指以竹类产品替代塑料制品的过程和活动,而在广义上则指以生物质材料替代传统高碳材料(塑料、钢铁、水泥等)的过程和活动。近年来,“以竹代塑”成为林业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朝阳产业,但大多数地区产业链集中在狭义的“以竹代塑”上,向广义的“以竹代塑”延伸不够。文章分析了我国“以竹代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湖北省“以竹代塑”发展现状,认为广义“以竹代塑”具有巨大发展空间。湖北作为竹资源大省,应在国家现有的“以竹代塑”政策上进一步开展技术和制度创新,聚势突破竹基复合材料在工业生产、建筑建材领域“以竹代塑(钢、水泥)”的研发和应用,配套发展日用品、文旅领域的“以竹代塑”,推动形成广义的“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助推建材、冶金、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为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竹代塑 生物质材料 高碳排放材料 产业体系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湖北为例
8
作者 陈蓉 杜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283-285,共3页
农业现代化不加快,势必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受阻,从而影响"四化同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该研究以湖北为例,提出通过构建以适度规模化、生产设施化、全程信息化等13个方面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农业体系,来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不加快,势必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受阻,从而影响"四化同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该研究以湖北为例,提出通过构建以适度规模化、生产设施化、全程信息化等13个方面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农业体系,来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问题,从而加快"四化同步"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 现代农业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对湖北经济影响分析及对策
9
作者 邹伟进 邬黎明 韩昕林 《理论月刊》 2003年第7期44-46,共3页
今年以来,“非典”在我国部分地区的蔓延给湖北省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正视“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对保持湖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真分析了“非典”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非... 今年以来,“非典”在我国部分地区的蔓延给湖北省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正视“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对保持湖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真分析了“非典”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非典”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 经济 影响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邹伟进 韩昕林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29-31,共3页
粮食是经济的命脉,粮食价格的波动必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近期粮价上涨是粮食价格长期持续回落的合理回归。它既是国家有关政策调控的结果,又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必然反映。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着力解... 粮食是经济的命脉,粮食价格的波动必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近期粮价上涨是粮食价格长期持续回落的合理回归。它既是国家有关政策调控的结果,又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必然反映。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着力解决粮食生产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价上涨 国民经济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通过打造种业中心实现种业安全的思考——以湖北种业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蓉 《中国种业》 2014年第11期7-9,共3页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发展,直接关乎国家种业及粮食安全。本文以湖北省种业为例,深入分析地方通过打造种业中心实现种业安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种业 安全 发展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与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仿真与脱钩
12
作者 邓逸 张圣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18-219,234,共3页
研究经济增长与工业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湖北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构建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对1991~2020年的经济增长和工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互动关系进行模拟.基于仿真得到的各变量数据,构建一个脱钩模型,对1991~2020年的... 研究经济增长与工业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湖北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构建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对1991~2020年的经济增长和工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互动关系进行模拟.基于仿真得到的各变量数据,构建一个脱钩模型,对1991~2020年的湖北省经济增长和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两者的关系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2000年):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弱脱钩”和“强脱钩”之间交替变动,表明这一时期工业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较弱.第二阶段(2001~2020年):两者之间稳定为“弱脱钩”关系,表明工业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系统动力学 仿真 脱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绩效指数测算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奇 吴巧生 +1 位作者 李思瑶 李小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5-79,共5页
文章以我国12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最优主客观权重-改进的TOPSIS模型对2008—2017年各城市的低碳发展绩效指数进行了计算,并依据排名将其划分为低碳发展城市、相对低碳发展城市、相对高碳发展城... 文章以我国12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最优主客观权重-改进的TOPSIS模型对2008—2017年各城市的低碳发展绩效指数进行了计算,并依据排名将其划分为低碳发展城市、相对低碳发展城市、相对高碳发展城市、高碳发展城市。结果表明:宏观、能源、产业、环境、土地系统为城市低碳发展的驱动因素,生活系统为低碳发展城市未来应加强的领域;我国城市低碳发展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低碳发展城市聚集分布于东部沿海城市群,高碳发展城市多聚集分布于中原、呼包鄂榆城市群,且西部地区城市的低碳发展潜力高于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最优主客观权重-改进的TOPSIS模型 低碳发展绩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军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0,共2页
对和谐社会的描述可以通过构建衡量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统计指标体系来实现。指标体系是从系统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和刻画概念的模型。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重在反映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程度。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对和谐社会的描述可以通过构建衡量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统计指标体系来实现。指标体系是从系统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和刻画概念的模型。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重在反映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程度。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方面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我们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和谐社会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统计指标体系 文明程度 民主法制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的互动关系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逸 张圣书 陈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07-2513,共7页
将系统动力学与国民账户体系(SNA)中的资金流量核算整合起来,对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资金流量表(实物部分)的构成,建立一个反映GDP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互动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按照现有趋势,直到2021年... 将系统动力学与国民账户体系(SNA)中的资金流量核算整合起来,对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资金流量表(实物部分)的构成,建立一个反映GDP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互动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按照现有趋势,直到2021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都将低于GDP增长率,但2022年以后居民收入增长率将反超GDP增长率。通过分别将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比重和政府部门劳动者报酬比重上调10%,发现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上调后,1998年以后居民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差距将加速缩小,且居民收入增长率会提前1年(2021)年反超GDP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可支配收入 GDP 资金流量表 系统动力学模型 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比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实践
16
作者 王军凤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在集中计划体制下单一的按劳分配模式,它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理论设想中引申,根据苏联体制,结合中国工业化的环境、特点而创设的。剖析这种传统分配机制的基本特征,辩证地把握其功能作用,透...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在集中计划体制下单一的按劳分配模式,它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理论设想中引申,根据苏联体制,结合中国工业化的环境、特点而创设的。剖析这种传统分配机制的基本特征,辩证地把握其功能作用,透视其深层成因,是把握、认识未来趋势与改革选择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