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琨 邓又斌 +5 位作者 孙杰 王玉波 毕小军 杨好意 王俊力 汤乔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心观、四...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心观、四腔心观,短轴图像包括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切面观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其中总体纵向峰值应变为软件自动测量得出,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的总体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为每个切面6个节段的峰值应变的平均值。结果①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房、右房较正常对照组扩大,左室缩小,EF值减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尖二腔心观、心尖四腔心观及心尖左心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平均圆周应变和径向应变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各切面总体纵向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左心室短轴各水平平均圆周应变及平均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表明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壁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一定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射血分数更早地检测出心肌损伤,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缩窄性心包炎 心脏功能 左心室 纵向应变 圆周应变 径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定量评价去甲肾上腺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琨 王玉波 +3 位作者 王佳玉 毕小军 王志辉 孙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559,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兔心肌灌注水平及其与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关系。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高脂喂养至16周后行心脏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测量心肌灌注显像强度。造影剂消退后外...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兔心肌灌注水平及其与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关系。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高脂喂养至16周后行心脏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测量心肌灌注显像强度。造影剂消退后外周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1.5μg/(kg·min)],滴注30 min后再次行心肌造影,观察造影强度的改变情况。实验结束后取实验兔冠脉左前降支起始段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冠脉斑块形成情况及心肌缺氧情况,并分析其与心肌增强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给予去甲肾上腺素之前比较,给药后兔收缩压升高[(82±10) mmHg vs.(105±9)mmHg,P<0.01],心率下降[(224±26)次/min vs.(183±31)次/min,P=0.002],左室每搏量增加[(5.45±1.57) mL vs.(7.14±2.37) mL,P=0.020],射血分数增加[(70.83±3.83)%vs.(74.00±2.56)%,P=0.003],心肌增强强度[(6.49±1.64) dB vs.(5.72±1.45) dB,P=0.139]及其与心腔增强强度比值[(33.92±8.71)%vs.(28.67±5.28)%,P=0.060]变化不明显。给予NE后兔心肌增强强度的改变量与AS斑块厚度并无显著相关性(r=-0.152,P=0.637)。结论 NE并未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灌注水平的改变,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抗休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