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性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张培 佘露 +6 位作者 王世伟 黄成静 李炜 向兵 曾婧 周峰 杨梅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性行为及不安全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3—5月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37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自制《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调查问卷》评定负性生... 目的探讨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性行为及不安全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3—5月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37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自制《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调查问卷》评定负性生活事件和中职生性行为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282份,回收率为97.8%。调查人群中,中职生性行为发生率为4.13%,其中不安全性行为占58.2%。有性行为的中职生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及6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无性行为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OR=0.91,95%CI:0.84~0.98)”和“其他(OR=1.27,95%CI:1.17~1.38)”因子与性行为发生的关联性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受惩罚(OR=1.14,95%CI:1.04~1.25)”“丧失(OR=0.85,95%CI:0.71~1.00)”和“其他(OR=1.21,95%CI:1.08~1.35)”因子与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的关联性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武汉市中职生性行为及不安全性行为报告率相对较高,且负性生活事件的不同因子对其影响程度不同。社会、学校及家庭在开展性教育的同时,也应减少不必要的批评惩罚,提高学生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对应的行为干预措施,减少其性行为,尤其是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生 负性生活事件 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微粒体CYP3A1/2和CYP2C9/10参与甘草次酸羟化代谢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凯 余伟 +1 位作者 杨静 段徐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对参与18α-甘草次酸(GA)羟化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亚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GA的孵育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通过分析甘草次酸在肝微粒体中形成的单羟化代谢物的酶促动力学,分析其... 目的:对参与18α-甘草次酸(GA)羟化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亚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GA的孵育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通过分析甘草次酸在肝微粒体中形成的单羟化代谢物的酶促动力学,分析其酶学模型,然后用不同的CYP同工酶选择性抑制剂和底物进行抑制实验,初步选出介导甘草次酸单羟化代谢所涉及的CYP同工酶。结果:大鼠肝微粒体羟化代谢GA呈反应时间(10~40min),底物浓度(25~200μmol/L)和蛋白浓度(0.25~1.0g/L)依赖性。GA代谢为22α-羟-GA和24-羟-GA的Vmax分别为(7.9±1.4)μmol.min-1.g-1和(3.4±1.0)μmo1.min-1.g-1,Km分别为(33±9)μmol/L和(68±18)μmol/L。抑制性研究可见:TAO和Ery剂量依赖性抑制22α-羟-GA形成,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2.4%和45.7%,而Sul无显著抑制作用;Sul剂量依赖性抑制24-羟-GA形成,抑制率依次为26.8%、45.3%和69.5%,而TAO和Ery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红霉素N-脱甲基酶活性与22α-羟化代谢速率高度相关(r=0.864,P<0.01,n=10),与24-羟化代谢速率无明显相关(r=0.310,P>0.05,n=10)。结论:大鼠肝微粒体CYP3A1/2和CYP2C9/10分别参与了GA的C-22α和C-24羟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α-甘草次酸 高效液相色谱 体外代谢 肝微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胶囊增强免疫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田鹏程 黄国军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胶囊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150只小鼠分为3大组,每大组50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药物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纯化水,阳性对照组给予15.0 mg.... 目的探讨扶正胶囊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150只小鼠分为3大组,每大组50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药物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纯化水,阳性对照组给予15.0 mg.mL-1灵芝全粉溶液300 mg.kg-1,高、中、低剂量药物组给予扶正胶囊内容物溶液1 320,660,330 g.kg-1,各组灌胃体积均为20 mL.kg-1,qd,连续灌胃15 d。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DTH)、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小鼠碳廓清实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高、中剂量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足跖增厚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吸光度值(A值)差值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扶正胶囊能提高小鼠细胞免疫的作用。高剂量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溶血空斑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中、低剂量药物组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不明显,表明扶正胶囊高剂量能够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提示扶正胶囊具有增强小鼠体液免疫的作用。扶正胶囊高、中剂量具有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低剂量作用不明显,各剂量具有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的作用,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有增强作用。结论扶正胶囊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胶囊 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制备工艺与溶出度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国军 常学军 +1 位作者 吴小玉 李嘉宇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1期1185-1186,共2页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处方及工艺,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通过吸湿性试验、处方及工艺优化确定制备工艺,制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溶出度并与进口薄膜衣片进行比较。结果该制剂必须采用干法制粒...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处方及工艺,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通过吸湿性试验、处方及工艺优化确定制备工艺,制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溶出度并与进口薄膜衣片进行比较。结果该制剂必须采用干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环境湿度控制在<33%,分散片较进口薄膜衣片溶出快。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处方工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分散片 处方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芪麦益气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丹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941-942,共2页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芪麦益气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ELSD参数:...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芪麦益气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0℃,氮气流速:2.5 mL.min-1。结果黄芪甲苷在1.174~11.7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98.39%,RSD为1.5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芪麦益气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麦益气口服液 黄芪甲苷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耐药现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丹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517-521,共5页
概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重症感染中的临床应用,阐述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以促使该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致病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已成为临床预防或治疗上的严重问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 概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重症感染中的临床应用,阐述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以促使该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致病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已成为临床预防或治疗上的严重问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细菌耐药的产生与抗生素的应用是一对矛盾,所以临床上必须强调合理、慎用这类高效广谱的抗生素,使碳青霉烯类能长期保持优良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 抗感染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4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楚和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809-810,共2页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加替沙星为关键词,对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1月~2009年5月数据库收集的ADR报告进行检索,从性别、年龄及民族、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药...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加替沙星为关键词,对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1月~2009年5月数据库收集的ADR报告进行检索,从性别、年龄及民族、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药品情况、ADR发生时间及临床症状、ADR评价及转归等方面,对相关报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加替沙星ADR报告共计244例,年龄19~86岁,平均(49.3±16.8)岁,ADR男女比例为1:1.32;以静脉给药途径为主;单一用药为主要用药方式;引起ADR的加替沙星涉及41家制药公司;ADR表现以胃肠道症状、皮肤症状最为常见,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血尿等;明确记载ADR发生时间的有86例,在30min内发生者70例(占81.40%);多数ADR不严重,无死亡病例,仅有2例报道存在后遗症(0.82%),其中158例(64.75%)停药后自行缓解。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及生产企业应重视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使用加替沙星时应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洛西林致眼睑严重水肿伴大面积皮疹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易淼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期1244-1244,共1页
关键词 阿洛西林 水肿 皮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宋玲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7~2008年度各科室上报的153例ADR报告。结果153例ADR共涉及药品73种,其中抗菌药物占78.1%;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比例最大(99....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7~2008年度各科室上报的153例ADR报告。结果153例ADR共涉及药品73种,其中抗菌药物占78.1%;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比例最大(99.4%)。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及静脉滴注用药方式是ADR的主要易感因素。临床应加强ADR高发生率品种的监管,注意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强化ADR的监测报告,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监测 不良反应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药品库位和采购计划的计算机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国军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827-828,共2页
医疗机构应用计算机实行药品库位管理和自动编制药品采购计划,促使药库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药库管理的效率,使药品管理更规范,采购更科学,减少人为差错,规避了涉药人员的执业风险。
关键词 库位管理 采购计划 计算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院非处方药药房发展
11
作者 宋玲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521-1522,共2页
总结该院设立非处方药(OTC)药房的经验,探讨医院开设OTC药房的可行性。认为设立OTC药房达到了理想效果,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提高了医院药师的社会地位,探索了一条新的药学服务模式,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和医院药房的发展。
关键词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药学服务 药房 非处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四味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12
作者 黄国军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对肾炎四味片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选。方法对制备工艺参数中加水量、醇沉浸膏密度及沉降时间等及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结果经工艺优选确定煎煮的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浸膏相对密度为1.15,沉降时间为24 h较好。结论新制备工艺更加合理... 目的对肾炎四味片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选。方法对制备工艺参数中加水量、醇沉浸膏密度及沉降时间等及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结果经工艺优选确定煎煮的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浸膏相对密度为1.15,沉降时间为24 h较好。结论新制备工艺更加合理,质量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四味片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托林致儿童不良反应6例
13
作者 陈楚和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8期967-967,共1页
目的观察哮喘儿童吸入β2受体激动药万托林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06年1~6月,儿科门诊685例次就诊的哮喘患者和16例肺功能舒张试验受检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考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万托林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0.86%。男性4例,女... 目的观察哮喘儿童吸入β2受体激动药万托林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06年1~6月,儿科门诊685例次就诊的哮喘患者和16例肺功能舒张试验受检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考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万托林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0.86%。男性4例,女性2例。6例均出现心率加快。1例3个月的婴儿伴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另1例7岁男性患者,出现双手震颤、失眠。结论万托林吸入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不良反应轻,及时停药或调整用药剂量,症状多能很快消失;但年长儿震颤和失眠可能几天后才消失,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β2受体激动药雾化吸入治疗中,虽然存在少量不良反应,只要临床医生认真观察,合理使用,并不影响其治疗哮喘发作期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托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芍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词 万蒞 +1 位作者 王红 黄国军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优化白芍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白芍总苷及干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归一法处理,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白芍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9倍量85.00%乙醇提取2次,每次100min。3批验证性实验表明实际值与预测值... 目的优化白芍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白芍总苷及干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归一法处理,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白芍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9倍量85.00%乙醇提取2次,每次100min。3批验证性实验表明实际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芍提取工艺,实验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芍药苷 芍药总苷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凯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9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建立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amonsil C18色谱柱(4.5 mm×150 mm,5μm),乙腈-0.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65:35:0.05,用三乙胺调节pH值为3.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62 nm,检测柱温为4... 目的建立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amonsil C18色谱柱(4.5 mm×150 mm,5μm),乙腈-0.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65:35:0.05,用三乙胺调节pH值为3.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62 nm,检测柱温为40℃。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在28.0~28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93%(RSD=0.44%),98.53%(RSD=1.13%),96.89%(RSD=0.98%)。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那敏 马来酸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靶向脂质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永立 宋玲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0期1035-1036,共2页
介绍热敏靶向脂质体在肿瘤热疗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介绍热敏长循环脂质、磁性热敏脂质体、免疫热敏脂质体和多聚物热敏脂质体等新型热敏靶向脂质体的特点和应用。
关键词 热敏靶向脂质体 肿瘤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宝泰康颗粒中浙贝母浸膏制备工艺改进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优化小儿宝泰康颗粒中浙贝母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浙贝母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指标,以药材前处理方法、浸润时间、乙醇用量、回流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优选出小儿宝泰康颗粒中浙贝母最佳提取工艺为整粒,提取... 目的优化小儿宝泰康颗粒中浙贝母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浙贝母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指标,以药材前处理方法、浸润时间、乙醇用量、回流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优选出小儿宝泰康颗粒中浙贝母最佳提取工艺为整粒,提取前浸润12 h,加6倍量70%乙醇,每次提取2 h。提取液浓缩成稠膏后,在降温过程中加入浸膏量0.1倍70%乙醇作稳定剂。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浸膏稳定剂安全可行,为小儿宝泰康颗粒中浙贝母的浸膏制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宝泰康颗粒 浙贝母 正交实验 浸膏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莅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青霉素类 头孢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 克林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奥司他韦致儿童严重鼻窦炎和结膜炎1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舟 卢圆圆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85-1286,共2页
磷酸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药,通过抑制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复制,缓解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减轻并发症和控制病毒播散。磷酸奥司他韦对禽流感也有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1]。磷酸奥司他韦2001年在我国上市,近年来针对其不... 磷酸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药,通过抑制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复制,缓解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减轻并发症和控制病毒播散。磷酸奥司他韦对禽流感也有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1]。磷酸奥司他韦2001年在我国上市,近年来针对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有关儿科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包括:谵妄行为[2]、诱发心动过缓[3]、诱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4]、头部和肢体不自主抖动[5]、肝酶升高[6]和耳痛谵妄[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司他韦 磷酸 儿童 鼻窦炎 结膜炎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