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 被引量:114
1
作者 张艳 易念华 +1 位作者 吴兰 方俊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2种不刖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入组要求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8例产后6周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 目的探讨2种不刖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入组要求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8例产后6周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n=418)和选择性剖宫产组(n=550)。于产后6周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及盆底肌力测试。对于接受了1个疗程盆底肌肉训练(Glazer方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产后9周)进行盆底相关肌电指数的测定和盆底肌力的检测,评估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结果①产后6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子宫脱垂发生率分别为0.96%(4/418)和0.54%(3/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前壁I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55.26%(231/418)和32.00%(176/550),阴道前壁Ⅱ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13.39%(56/418)和2.73%(156/550),阴道后壁I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32.77%(137/418)和12.73%(70/550),阴道后壁Ⅱ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6.45%(27/418)和1.27%(7/5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5.98%(25/418)和5.09%(28/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②盆底肌力测试结果显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肌力为0~0’级者分别占82.54%(345/418)和74.91%(412/550),I~I级肌力者分别占16.51%(69/418)和23.。9%(127/5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Ⅱ~Ⅱ’级肌力者分别为0.95%(4/418)和2.00%(11/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疗程结束时,两组急迫型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前基线值均有下降(P〈0.01);压力型患者持续收缩平均值、快速收缩最大值和耐受测试平均值均有上升(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之间检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选择性剖宫产可降低产后早期阴道脱垂的发生率,但并不减少发生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②产后早期妇女盆底肌力普遍偏低,顺产组肌力较剖宫产组更低;③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后早期盆底肌力,两种分娩方式之间的疗效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选择性剖宫产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