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提高对猪附红体病危害的认识实施药物保健防控措施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云林
周利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兽医站
湖北省天门市饲料兽药监管站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08年第7期49-50,52,54,共4页
-
文摘
附红体以吸附在动物血液中的红细胞上生存而得名。因此,红细胞上的营养除直接被附红体消耗外,还会因附红体吸附的数量及状态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达动物肌体的各组织器官,交换后,又顺便带走CO2等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加上附红体随时可以使猪发病,可以说感染了附红体的猪呈现一种亚健康状态。因此,猪的组织系统的生理功能也会随之不同程度地减弱,诱发或并发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病毒性疾病和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或是零星发生、或是成片发生。致使养猪户都感觉到:现在的牲猪难养。笔者按祖国医学中辨证施治理论,采用中西药治标治本,持之以衡的药物保健措施,加上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以及灭鼠、灭蚊等措施,相信一定会防控好猪附红体病,最后达到净化猪附红体病。
-
关键词
猪附红体病
防控措施
药物保健
传染性胸膜肺炎
亚健康状态
危害
动物血液
组织器官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16.48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中西药结合净化猪附红细胞体病初探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周利
周昀陵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饲料兽药监督管理站
湖北省天门市兽医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6年第2期32-33,共2页
-
文摘
目前,防治猪附红细胞体(附红体)病,常单纯应用西药制剂防治,由于附红体对西药的耐受性逐渐增大,致使附红体呈抑制状态长期存在于公、母、育肥猪的血液中,猪的某些生理功能逐步降低。养猪成本逐年增加。为此,进行了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附红体病的初探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关键词
中西药物结合
猪附红细胞体病
净化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家畜3种虫病联检技术推广应用试验
- 3
-
-
作者
刘堂建
张奖平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2-23,共2页
-
文摘
1990年和199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先后研制建立间接血凝三联诊断盒(简称三联法)和斑点酶标株联快诊膜盒(简称斑点酶标联法)检测家畜3种虫病(血吸虫、锥虫、肝蛭病)新技术,我市于1992~1994年,推广应用,表明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阳性检出率高、操作方便。
-
关键词
家畜
血吸虫病
锥虫病
肝蛭病
斑点酶标联法
-
分类号
S858.205.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4.4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怎样运用中药制剂防治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 4
-
-
作者
周云林
张碧绿
周丽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兽医站
-
出处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4-55,共2页
-
文摘
怎样运用中药制剂防治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周云林,张碧绿,周丽(湖北省天门市兽医站湖北天门,431700)我市农户所养雏鸡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炎病(IBD),是从1990年的农历"入梅"节前后开始的,全市28个乡(镇、办)不同程度发生,只流行10天左右,自然...
-
关键词
鸡病
雏鸡
IBD
防治
中药制剂
-
分类号
S858.31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关于母猪卵巢切除后重新发情的调查
- 5
-
-
作者
袁江林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石河兽医站
-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7-27,共1页
-
文摘
母猪通过阉割后,一般是不会再发情的。笔者在近几年的实际调查和商业部门收购检查中,发现不少因阉割不净而重新发情的现象,从而影响了生猪的正常生长和外贸出口质量。据统计,重发情率约占2%。对此,本人作了一些调查和试验。一、摸底调查:根据群众反映,1985年以两个村为基础,全面登记活猪出栏数,调查重发情情况。
-
关键词
母猪
阉割后
发情
-
分类号
S828.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中草药治鸡法氏囊炎效果好
- 6
-
-
作者
杨国亮
陈方远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兽医站
-
出处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40-40,共1页
-
文摘
冷痛是马骡内科常见病之一,引起冷痛的原因主要由于寒冷刺激肠道,短时的、急性的痉挛性收缩,呈现疝痛表观。治疗冷痛各地经验很多,我站黄作庭先生采用辣椒吹鼻散治马骡冷痛48例,均一次治愈。其中21例在10分钟治愈,20例30分钟治愈,7例一小时内治愈。使用本法配合针刺三江、分水、姜牙、耳尖等穴效果更好。本法方便简单,疗效快。具体方法:辣椒粉、滑石粉各50克,共研极细,过120目筛,装瓶备用。
-
关键词
鸡病
IBD
中草药
-
分类号
S858.313.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耕牛腐蹄病的防治
- 7
-
-
作者
杨国亮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兽医站
-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2年第3期142-142,共1页
-
文摘
牛腐蹄病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以肢跛为主。腐烂由蹄叉开始逐渐扩展到蹄冠的叉接续部,或向后扩展到蹄球,以致整个蹄叉部皮肤潮湿,蹄底角质较完整。叩诊蹄壁有疼痛,蹄底和蹄叉覆盖有溃疡的坏死面,严重时烂成大小不等的空洞,流黑色恶臭的液体。病牛跛行不能站立,严重者指(趾)骨、
-
关键词
耕牛
牛
腐蹄病
防治
-
分类号
S858.237.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不同农区猪寄生虫病的调查分析
- 8
-
-
作者
何尧生
陶云荷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养猪》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2-33,共2页
-
文摘
为了有效地防治猪的寄生虫病,根据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的地理条件和畜牧业以养猪为主的特点,天门市畜牧兽医站组织基层兽医,先后对全市不同农区的20个区、镇、场,212个村,718个组及444个承包猪场进行了猪的寄生虫病调查,以探讨综合防治措施。 1.调查方法被调查的20个单位中,有11个为平原棉区,5个丘陵粮区,4个滨湖棉稻兼作区。调查猪体内寄生虫以粪便检查为主,对存拦的2—6月龄猪随机抽样调查。粪样取当天清晨猪栏内的新鲜猪粪,每猪30克,采后编号登记,送化验室检验。每粪三检,即涂片、水洗沉淀、饱和盐水浮集。
-
关键词
猪
寄生虫病
猪寄生虫病
-
分类号
S858.280.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醋童尿擦剂治疗猪四肢瘫痪的效果好
- 9
-
-
作者
杨国亮
李才蛰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兽医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1990年第4期39-39,共1页
-
文摘
猪风湿病是猪舍潮湿寒冷,天气突然变化贼风吹袭,风寒温邪相结,乘虚侵入腠理,致使气血凝滞,郁阻经络而发生本病。风湿病的最大特点是突然发病,首先出现跛行,患部常有转移,出现跛行不定,运步不灵,站立时腰背弓起,持续运动后症状减轻。病重的站立不起,起立困难,发生瘫痪,食欲减退等。
-
关键词
童尿
起立困难
四肢瘫痪
擦剂
气血凝滞
食欲减退
潮湿寒冷
温邪
血余炭
腰背
-
分类号
S8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倒插试管口入水深度对诊断家畜血吸虫病的影响
- 10
-
-
作者
刘堂建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畜牧兽医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1991年第4期10-11,共2页
-
文摘
1982年5月,在沔阳县召开的全国家畜血吸虫病诊断科研现场会上,顶管法、试管倒插法、三角烧瓶法、球形烧瓶法等4种应用较广的粪孵法,同时进行了现场操作表演,大会评审结果认为,试管倒插法具有观察部位清晰、毛蚴集中、检出率高、工具成本低、操作简便、便于携带等优点,被列为首位,是一种效果较好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
关键词
入水深度
三角烧瓶
倒插法
沔阳县
操作表演
病原学诊断
评审结果
顶管法
试验结果
粪样
-
分类号
S8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家畜三种虫病联检新技术推广应用试验报告
- 11
-
-
作者
刘堂建
张奖平
程红秀
汪琼仙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兽医站
-
出处
《四川畜禽》
1994年第12期6-8,共3页
-
-
关键词
家畜
寄生虫病
实检室诊断
血吸虫
锥虫
肝蛭病
-
分类号
S854.4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辨证诊治犊牛泄泻
- 12
-
-
作者
陈方远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3-13,共1页
-
文摘
犊牛泄泻,在夏秋两季常发生于1-3月龄的犊牛。以往我们诊治时,采用痢特灵、氯霉素(编者注:以上两药现已禁用)、土霉素等抗菌素,配合其它对症处理,口服樟脑酊及氯化钾溶液等治疗后,效果不佳,通过按中兽医辨证疗法,2009~2010年,我们共诊治46头,痊愈43头,治愈率达93%,现将其中典型病例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
关键词
诊治
犊牛
泄泻
辨证
氯化钾溶液
典型病例
痢特灵
氯霉素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应用管囊散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试验效果的报告
- 13
-
-
作者
何尧生
刘堂建
肖新平
邹想芝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兽医站
-
出处
《四川畜禽》
1994年第2期10-11,共2页
-
-
关键词
鸡病
IBD
管囊散
防治
-
分类号
S858.31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
- 14
-
-
作者
杨国亮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兽医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1993年第1期34-34,共1页
-
文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病。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镇引进十几万只罗曼艾维茵肉鸡饲养。在一九九二年六月,徐马湾办事处有4个村发生此病,其中六户共4850只40日龄肉鸡出现咳嗽,张口喘息,并发出特殊的喘呜声等,发病率70%左右,抗菌素治疗无效。
-
关键词
鸡病
传染性
支气管炎
诊断
防治
-
分类号
S858.316.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促进细胞代谢的ATP能促进病毒粒子释放RNA
- 15
-
-
作者
周昀陵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畜牧兽医站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
1990年第3期10-11,共2页
-
文摘
含核醣核酸(RNA)的病毒粒子,侵入易感动物体内,在其亲和的组织细胞内,释放出 RNA,复制病毒粒子,损伤有机体,这是目前知道的病毒的生命特征。近几年在研制猪乙型五号病疫苗过程中,利用其致死的3~5日龄乳鼠胴体的组织上清液〈制法是:无菌室内,把乳鼠胴体用盐水冲洗,滤纸吸干,称重,乳钵研磨,PBS 液稀释,加青、链霉素,室温下浸毒1小时后,2500转/分离心15分钟,获上清液,加甘油配成50%甘油 PBS 液〉,加入适量的三磷酸腺苷〈ATP〉,在41°~43℃恒温箱内培养,随着培养时间的长短,经过核酸电泳测定和电镜负染观察,偶然发现——促进细胞代谢的ATP
-
关键词
细胞代谢
ATP
病毒粒子
RNA
疫苗
-
分类号
S852.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中药治疗牛瘤胃臌气275例临床观察
- 16
-
-
作者
陈方远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兽医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1992年第3期44-45,共2页
-
文摘
牛瘤胃臌气,俗称牛肚胀,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笔者自1970年以来用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一点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共治275例,其中黄牛216例,水牛59例,首次发作165例,其余均为再次发作,其中12例属反复发作。二、辨证施治根据中兽医辨证施治原则,将本病临床资料病例分为三型。
-
关键词
牛
瘤胃臌气
中药
-
分类号
S858.233.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家畜创伤的治疗
- 17
-
-
作者
杨亮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兽医站
-
出处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4年第2期47-47,共1页
-
文摘
家畜创伤的治疗杨亮(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兽医站431708)家畜体表和深层组织发生破损的都叫创伤。临床上有新鲜创和感染创之别。我站在治疗牛、马、猪、犬创伤近150例中,认为以下几种方法疗效可靠,并有投药方便经济价廉等优点。13%石炭酸液治家畜各种创伤治...
-
关键词
家畜
创伤
治疗
-
分类号
S858.207.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地榆止血散加减治大家畜各种内外出血
- 18
-
-
作者
陈方远
杨国亮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兽医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1992年第2期44-45,共2页
-
文摘
家畜内外出血在临床上经常可见,有的表现急剧,因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我站老中兽医黄作庭先生采用地榆止血散加减治疗家畜各种内外出血共136例,治愈132例,治愈率97%。其中鼻出血25例。肺出血15例,胃出血18例,大便出血18例,尿出血20例,子宫出血8例,创伤出血30例。地榆止血散组成:地榆炭100克,血余炭60克,旱连草150克,黄芪80克,棕榈炭50克,共细末,开水泡或煎汁,候温灌服。
-
关键词
家畜
出血
地榆止血散
-
分类号
S858.283.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顺气穴插枝治愈耕牛呼吸道疾病七例
- 19
-
-
作者
倪平安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九真镇兽医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1992年第2期46-46,共1页
-
文摘
顺气穴插枝是用来治疗耕牛眼部炎症的一种传统有效方法。笔者近年来改用此法治疗耕牛呼吸道疾病七例,获得了十分理想的疗效。其中:鼻腔炎二例;急性支气管炎四例;喉头炎一例。现将病例介绍如下,供同道验证探讨。一、取穴部位:口内上颌嚼眼处第一颌褶前中点两侧各一穴(兽医针灸学,P.216,农业出版社,1981年10月)。二、方法:用直径约0.
-
关键词
牛
呼吸道疾病
顺气穴
-
分类号
S858.233.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敌百虫治家畜几种外科病
- 20
-
-
作者
杨国亮
-
机构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兽医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1992年第2期47-47,共1页
-
文摘
敌百虫系有机磷制剂,外用为杀虫药,内服为驱虫药。但对治疗创伤感染,湿性漏蹄,眼角膜炎等很少有报道,特介绍如下。一、敌百虫软膏治外伤感染。15例均治愈。具体方法称取精制敌百虫粉10克,加蒸馏水或冷开水调成糊状,用90克凡士林调成膏状,即为10%的敌百虫软膏。新鲜创作常规消毒后,直接涂药膏,每天1—2次.不要包扎。
-
关键词
敌百虫
家畜
处科疾病
-
分类号
S858.20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